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二十三 (13)
卷二十三 (13)
1. 胡桃
味甘,平,無毒。食之令人肥健,潤肌,黑髮。取瓤燒令黑末,斷煙,和松脂研傅瘰癧瘡。又和胡粉為泥。拔白鬚發,以納孔中,其毛皆黑。多食利小便,能脫人眉,動風故也。去五痔。外青皮染髭。
疏:,胡桃稟火土之氣以生。《本經》雖云甘平,然其氣多熱而性潤,益血脈,補命門之藥也。血不充,則消瘦、肌膚不澤、及鬚髮易白,益血故令人肥健,潤肌,黑鬚發也。多食利小便者,以其能入腎固精,令水竅常通也。傅瘰癧者,甘熱能解毒散結。去五痔,取其潤腸除濕之功也。能脫人眉者,熱極則生風,風甚則萬物搖落之象也。青皮性澀,故能染髭。
主治參互
一味勿去黃皮,空腹食之,最能固精。同補骨脂、蒺藜、蓮鬚、鹿茸、麥門冬、巴戟天、覆盆子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魚膠,益命門,種子,最效。入青娥丸,能黑鬚發,補右腎,方見補骨脂條。《御藥院方》胡桃丸:益血補髓,強筋壯骨,延年明目,悅心潤肌,能除百病。用胡桃肉四兩搗膏,入補骨脂、杜仲、萆薢末各四兩,杵勻丸梧子大。
每空心溫酒、鹽湯任下五十丸。《普濟方》:產後氣喘。胡桃肉、人參各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頓服。李樓方:誤吞銅錢。多食胡桃,自化出也。《聖惠方》:揩齒烏須。胡桃仁燒過,貝母等分,為散,日日用之。《聖濟總錄》:血崩不止。胡桃肉十五枚,燒存性,研作一服,空心溫酒調下,神效。
子和《儒門事親》:便毒初起。用胡桃七個,燒研,酒服,不過三服效。楊試《經驗方》:魚口便毒。端五日午時,取樹上青胡桃,筐內陰乾,臨時全燒為末,酒服。少行一二次,有膿自大便出,無膿即消,二三服平。上二方,應加全蠍、穿山甲尤妙。《圖經本草》:壓撲損傷。
胡桃肉搗,和溫酒頓服,便瘥。
簡誤
胡桃,前人多言其有害不可食。孫思邈云:多食動痰飲,令人噁心吐水。蘇頌云:性熱不可多食。馬志云:多食動風,脫人眉。同酒食,多令人咯血。汪穎曰:多食生痰動腎火。然而近世醫方用治痰氣喘嗽,和傷,補命門,潤血脈、大腸,及癧風諸病,而酒家往往以之佐酒,則多食吐水,咯血,脫眉,動火之說,亦未盡然也。但性本熱,惟虛寒者宜之。
如肺家有痰熱,命門火熾,陰虛吐衄等證,皆不得施。
白話文:
胡桃味甘性平,無毒。食用能使人肥壯、皮膚滋潤、頭髮烏黑。將胡桃仁燒成黑色粉末,與松脂一起研磨塗抹在瘰癧(淋巴結腫大)瘡瘍上,或與胡粉混合成泥敷用。將此泥塗抹在白髮上,能使頭髮變黑。多吃胡桃會促進小便,但也會脫落眉毛,因為它容易引起體內風邪。胡桃能治療五痔。胡桃的青皮可以染鬍鬚。
胡桃的生長得益於火土之氣。《本經》記載其味甘性平,但實際上它氣性偏熱而滋潤,能滋補血液和腎臟元氣。如果血氣不足,就會消瘦、皮膚乾燥、頭髮容易變白;而胡桃能滋補血液,所以能使人肥壯、皮膚滋潤、頭髮烏黑。多吃胡桃利尿,是因為它能進入腎臟固精,使尿道暢通。用胡桃治療瘰癧,是因為其甘熱之性能解毒散結。治療五痔,是因為其能潤腸通便,去除濕邪。胡桃能使眉毛脫落,是因為其熱性過盛會引起風邪,風邪過盛則會使毛髮脫落。胡桃青皮性澀,因此可以染鬍鬚。
胡桃單獨服用,不去除外皮,空腹食用,最能固精。與補骨脂、蒺藜、蓮鬚、鹿茸、麥門冬、巴戟天、覆盆子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魚膠等藥材一起服用,能有效滋補腎臟元氣,其中胡桃仁的功效最佳。胡桃加入青娥丸中,可以烏髮、補腎,具體配方見補骨脂條。《御藥院方》記載的胡桃丸,具有益血補髓、強筋壯骨、延年益壽、明目、悅顏潤肌、治療百病的功效。其做法是將四兩胡桃肉搗成膏狀,再加入四兩補骨脂、杜仲、萆薢粉末,混合均勻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服用五十丸,溫酒或鹽湯送服。《普濟方》記載,胡桃與人參可以治療產後氣喘。《李樓方》記載,誤吞銅錢可以多吃胡桃使其自行排出。《聖惠方》記載,胡桃仁燒後與貝母等量混合,可以製成藥粉,每日使用,能潔齒烏髮。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胡桃仁燒存性後研磨成粉,空腹溫酒送服,能有效治療血崩。《儒門事親》記載,胡桃燒研後用酒送服,能治療初期便毒,一般三劑即可見效。《楊試經驗方》記載,胡桃可以治療魚口便毒。做法是取樹上青色的胡桃,陰乾後燒成粉末,用酒送服,一般服用一到兩次,膿液就會從大便排出,無膿者則症狀消退,二到三次即可痊癒。以上兩個方劑,加入全蠍、穿山甲效果更佳。《圖經本草》記載,胡桃肉搗碎後與溫酒一起服用,能治療跌打損傷。
古人多認為胡桃有害,不宜多吃。孫思邈認為多吃會導致痰飲,令人噁心嘔吐;蘇頌認為胡桃性熱,不可多吃;馬志認為多吃會引起風邪,導致眉毛脫落;與酒一起食用,容易導致咯血;汪穎認為多吃會生痰,導致腎火旺盛。然而,近世的醫方卻常用胡桃來治療痰喘咳嗽、外傷、腎虛、血液循環不良、腸道疾病及癧風等疾病,酒家也常用胡桃佐酒,因此說多吃胡桃會導致嘔吐、咯血、眉毛脫落、以及火旺等說法,並非完全正確。但胡桃性本偏熱,只有虛寒體質的人才適合服用。例如,肺部有痰熱,腎陽虛盛,陰虛出血等症狀的人,都不宜服用胡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