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二十三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三 (10)

1. 沙糖

味甘,寒,無毒。功用與石蜜同,而冷利過之。

疏:,沙糖,蔗汁之清而煎煉至紫黑色者。《本經》雖云與石蜜同功,然而不逮石蜜多矣。既經煎煉之久,則未免有濕熱之氣,故多食損齒生蟲,發疳脹滿,令人心痛等害。與鯽魚同食成疳蟲,與葵同食生流澼,與筍同食不消成癥,身重不能行。今醫家用作湯,下小兒丸散,殊為未當。

白話文:

沙糖味甘、性寒,無毒。功效和蜂蜜相似,但涼性更強。

雖然古籍記載沙糖與蜂蜜功效相同,但實際上不如蜂蜜。因為沙糖經過長時間熬煉,難免帶有一些濕熱之氣,所以吃太多會損壞牙齒,生蟲,導致疳積、腹脹、心痛等問題。與鯽魚同食會加重疳積,與葵菜同食會導致腹瀉,與竹筍同食則難以消化,造成身體沉重,行動不便。現在有些醫生用沙糖熬湯,或添加在小兒丸藥散劑中,這是不恰當的。

2. 桃核仁

味苦、甘,平,無毒。主瘀血血閉,瘕,邪氣,殺小蟲,止咳逆上氣,消心下堅,除卒暴擊血,破癥瘕,通月水,止痛。

疏:,桃核仁稟地二之氣,兼得天五之氣以生,故其味苦重甘微,氣平無毒。思邈言:辛,孟詵言:溫。皆有之矣。氣薄味厚,陽中之陰,降也。入手、足厥陰經。夫血者,陰也,有形者也。周流乎一身者也。一有凝滯,則為癥瘕,瘀血血閉,或婦人月水不通,或擊撲傷損積血,及心下宿血堅痛,皆從足厥陰受病,以其為藏血之臟也。苦能泄滯,辛能散結,甘溫通行而緩肝,故主如上等證也。心下宿血去則氣自下,咳逆自止。桃為五木之精,能鎮闢不祥,故主邪氣。味苦而辛,故又能殺小蟲也。

主治參互

仲景桃仁承氣湯:治傷寒濕熱在內,小便利而大便黑,為蓄血。用桃仁五十粒,桂枝二兩,大黃四兩,芒硝二兩,甘草一兩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半,去滓,納芒硝,更上火微沸,空心溫服五合,日三,當微利。入抵擋湯,治太陽病六七日,表證仍在,脈微而沉,反不結胸,其人如狂者,以熱結在下焦,少腹當硬滿,小便自利,下血乃愈。

用桃仁二十粒,水蛭三十個熬,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,大黃三兩酒浸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溫服一升,不下再服。同當歸、芍藥、澤蘭、延胡索、蘇木、五靈脂、紅花、牛膝、生地黃、益母草,治產後瘀血,結塊作痛,並治壯盛婦人經閉不通。同當歸、麻仁、地黃、麥門冬、芍藥、黃芩、肉蓯蓉、甘草,治大腸血燥,便結不通。

同番降香、川通草、山楂、穿山甲、乳香、沒藥、紅花、續斷、當歸,治上部內傷,瘀血作痛。《聖濟總錄》:大便不快,裡急後重。用桃仁三兩去皮,以吳茱萸二兩,食鹽一兩,同炒熟,去二物,每嚼桃仁五七粒,效。兼可預闢瘴癘。《刪繁方》:婦人難產,數日不出。桃仁一個劈開,用硃砂書一片「可」字,一片「出」字,吞之即生。

《肘後方》:婦人陰癢。桃仁杵爛,綿裹塞之。杏仁亦可用。

簡誤

桃仁性善破血。凡血結、血秘、血燥、瘀血、留血、蓄血、血痛、血瘕等證,用之立通。第散而不收,瀉而無補,過用之及用之不得其當,能使血下不止,損傷真陰,為害非細。故凡經閉不通由於血虛,而不由於留血結塊,大便不通由於津液不足,而不由於血燥閉結,法並忌之。

白話文:

桃核仁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能治療瘀血、血閉、腫塊、邪氣,殺死寄生蟲,止咳逆氣,消除腹部堅硬腫塊,治療突然發生的出血,破除腫塊,促進月經來潮,止痛。

桃核仁吸收了大地之氣和天空之氣而生長,因此味甘苦,性平,無毒。古籍記載其性味有所不同,但總體來說,氣味輕薄,藥性平和偏陰,具有下降的作用,歸入肝經和腎經。血液是陰性的物質,有形體,在全身循環。一旦血液停滯,就會形成腫塊、瘀血、血閉,或婦女月經不通,或因外力撞擊損傷導致積血,以及腹部宿血導致疼痛,這些都屬於肝經和腎經的病症,因為肝是藏血的器官。苦味能瀉通,辛味能散結,甘溫能通行和緩肝氣,因此能治療上述疾病。腹部宿血消除後,氣機下降,咳逆自然停止。桃樹是五行中木的精華,能鎮壓邪氣。因其味甘苦,所以也能殺死寄生蟲。

桃仁常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:

傷寒濕熱,小便通暢但大便黑色(蓄血):與其他藥物合用,治療傷寒濕熱內蘊,小便通暢但大便發黑(蓄血)。

太陽病:與其他藥物合用,治療太陽病六七天,表證仍在,脈象微弱而沉,但無胸悶,病人神志恍惚,因熱邪結聚在下焦,小腹硬滿,小便通暢,下血後痊癒。

產後瘀血:與其他藥物合用,治療產後瘀血,結塊疼痛,也治療壯年婦女經閉不通。

大腸血燥:與其他藥物合用,治療大腸血燥,大便乾燥不通。

上部內傷:與其他藥物合用,治療上腹部內傷,瘀血疼痛。

大便不通:單獨使用或與其他藥物合用,治療大便不通,裡急後重。

難產:用於治療婦女難產。

婦人陰癢:外用,治療婦人陰癢。

桃仁善於破血,能治療各種血瘀症狀。但其藥性偏於散而不收,瀉而不補,過量服用或使用不當,容易導致出血不止,損傷身體陰液,危害甚大。因此,如果經閉不通是因血虛而非血瘀,大便不通是因津液不足而非血燥閉結,則應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