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二十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 (8)

1. 田中螺汁

大寒。主目熱赤痛,止渴。

疏:,田螺,產於水田中,稟水土之陰氣,故其汁大寒,味應甘,性無毒。陶隱居以真珠、黃連末納入,良久取汁點目痛,神效。以其寒能除熱也。解一切有餘之熱,故能止渴及醒酒。

主治參互

丹溪方,治噤口痢疾。用活大田螺二枚,搗爛,入麝香三分,作餅,烘熱貼臍間。半日熱氣下行,即思食矣。甚效。又方:治小便不通,腹脹如鼓。用田螺一杖,鹽半匕,生搗,傅臍下一寸三分,即通。《經驗方》:大腸脫肛墜下三五寸者。用大田螺二三枚,將淨水養去泥,用雞爪黃連研細末,入靨內,待化成水。

以濃茶洗淨肛門,將雞翎蘸水刷之。以軟帛托上,自然不再發也。《乾坤生意》:痔漏疼痛,用田螺一個,入龍腦一分在內,取水搽之效。

簡誤

目病非關風熱者,不宜用。

白話文:

田中螺汁

大寒,可以治療眼睛紅腫疼痛,以及止渴。

田螺生長在水田中,吸收了水土的陰氣,所以它的汁液性寒,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。陶弘景的方法是用珍珠、黃連粉末放入田螺中,過一段時間取其汁液點在眼睛疼痛的地方,效果很好,因為它的寒性可以去除熱症。可以消除體內多餘的熱氣,所以能止渴解酒。

治療案例:

丹溪的方劑,治療噤口痢疾的方法是:用兩個活田螺搗爛,加入三分的麝香,做成藥餅,烘熱後貼在肚臍。半日後熱氣下行,病人就會想吃東西,效果很好。另一個方劑是治療小便不通,腹部脹得像鼓一樣:用一支田螺和半匙鹽,搗爛後敷在肚臍下一寸三分的地方,就能通便。《經驗方》記載:治療直腸脫垂,脫出三五寸的,用二三個大田螺,用清水養著去除泥土,再加入研磨成細粉的雞爪黃連,等到化成水。用濃茶清洗肛門,用雞毛蘸水刷洗,用柔軟的布托住脫出的直腸,就能自然痊癒。《乾坤生意》記載:治療痔瘡疼痛,用一個田螺,放入一分龍腦,取其汁液塗抹,效果很好。

使用注意事項:

如果不是因為風熱引起的目疾,就不適合使用。

2. 白花蛇

味甘、咸,溫,有毒。主中風,濕痹不仁,筋脈拘急,口面喎斜,半身不遂,骨節疼痛,大風疥癩,及暴風瘙癢,腳弱不能久立。一名褰鼻蛇。白花者良。(出蘄州,龍頭虎口,黑質白花,目開如生,尾有爪甲,真蘄產也。)

疏:,白花蛇,生於土穴陰霾之處,稟幽暗毒厲之氣,故其味雖甘鹹,性則有大毒也。經曰:風者,百病之長,善行而數變。蛇性走竄,亦善行而無處不到,故能引諸風藥至病所,自腑臟而達皮毛也。凡癘風、疥癬、喎僻、拘急、偏痹不仁、因風所生之證,無不借其力以獲瘥。《本經》著其功能,信非虛矣。

主治參互

同苦參、何首烏、威靈仙、鱉蝨胡麻、天門冬、百部、豨薟、漆葉、刺蒺藜,治癘風,並遍身頑痹,疥癬。《醫壘元戎》驅風膏:治風癱癘風,遍身疥癬。用白花蛇肉四兩,酒潤炙乾,大麻七錢半,薄荷、荊芥各二錢半,為末,好酒二升,蜜四合,石器熬成膏。每服一盞,溫湯服,日三服。

急於暖處出汗,十日效。《瑞竹堂經驗方》白花蛇酒:治諸風癘癬。用白花蛇一條,酒潤,去皮骨取肉,絹袋盛之,蒸糯米一斗,安曲於缸底,置蛇於曲上,以飯安蛇上,用物密蓋三七日,取酒,以蛇曬乾為末,每服三五分,溫酒下,仍以濁酒並糟作餅食之,尤佳。潔古白花蛇散:治大風病。

白花蛇、烏梢蛇,各取淨肉二錢酒炙,雄黃二錢,大黃五錢,為末。每服二錢,白湯下,三日一服。

〔附〕烏蛇,即烏梢蛇。氣味所主,與白花蛇同。第性善無毒耳。修事亦同,不復載。(色黑如漆,尾細有劍脊者良。)

簡誤

白花蛇,性走竄有毒,癘風、疥癬、頑痹等證,誠為要藥。然而中風口面喎斜,半身不遂,定緣陰虛血少內熱而發,與得之風濕者殊異,非所宜也,醫師宜辨之。頭尾併骨俱有大毒,須盡去之。

白話文:

白花蛇

味甘鹹,性溫,有毒。主治中風、風濕痺痛麻木、筋脈拘緊、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、骨節疼痛、麻風病、皮膚瘙癢、腿腳無力無法久站。又名褰鼻蛇。其中以白色花紋明顯者為佳。(產於蘄州者最佳,其頭似龍頭,頸部似虎口,黑色身體上有白色花紋,眼睛睜開如同活的一樣,尾部有爪,這才是真正的蘄州產白花蛇。)

白花蛇生長於陰暗潮濕的土穴中,吸收了陰暗毒厲之氣,所以雖然味道甘鹹,但實際上具有很大的毒性。經書記載:風是百病之首,善於傳播且變化多端。蛇的習性是遊走竄動,也善於到處移動,因此能引導其他治療風症的藥物到達病灶,從內臟一直到達皮膚。凡是麻風、疥癬、口眼歪斜、筋脈拘緊、半身不遂等因風引起的病症,都離不開白花蛇的藥效,《本經》記載其功效,絕非虛言。

主治參考:

白花蛇與苦參、何首烏、威靈仙、鱉甲、胡麻、天門冬、百部、豨薟、漆葉、刺蒺藜等藥材一起,可以治療麻風病及全身頑固性痺痛、疥癬。《醫壘元戎》中記載的驅風膏:治療中風癱瘓、麻風病、全身疥癬。使用白花蛇肉四兩,用酒潤濕後烘乾,大麻七錢半,薄荷、荊芥各二錢半,研磨成粉末,加入好酒二升,蜂蜜四合,用石器熬製成膏。每次服用一盞,溫水送服,一日三次。服用後需在溫暖的地方出汗,十天見效。《瑞竹堂經驗方》中記載的白花蛇酒:治療各種風症和皮膚癬症。用一條白花蛇,用酒潤濕,去除皮骨取肉,用絹布袋盛裝,蒸糯米一斗,將酒曲放在缸底,將蛇放在酒曲上,再將米飯放在蛇上面,用東西密封好,放置三七天,取出酒,將蛇曬乾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到五分,溫酒送服,再用酒糟做成餅食用效果更好。《潔古白花蛇散》:治療麻風病。使用白花蛇、烏梢蛇各取淨肉二錢,酒炙,雄黃二錢,大黃五錢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白開水送服,三天服用一次。

附:烏蛇,也就是烏梢蛇。其氣味和主治與白花蛇相同,只是沒有毒性。炮製方法也相同,不再贅述。(顏色漆黑,尾部細長且有脊骨者為佳。)

使用注意:

白花蛇性走竄且有毒,對於麻風、疥癬、頑固性痺痛等症,確實是重要的藥材。但是,對於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,多半是因陰虛血少內熱引起,與風濕引起的疾病不同,不宜使用白花蛇,醫生需要仔細辨別。白花蛇的頭尾和骨頭都有毒,必須徹底去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