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二十 (7)
卷二十 (7)
1. 蠡魚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濕痹,面目浮腫,下大水,療五痔。有瘡者不可食,令人瘢白。
疏:,蠡魚稟北方玄水之精,得中央陰土之氣,故其色黑味甘,氣寒無毒。乃益脾除水之要藥也。土虛則水氾濫,土堅則水自清。凡治浮腫之藥,或專於利水,或專於補脾,其性各自為用。惟蠡魚色黑象水,能從其類以導橫流之勢。味甘土化,能補其不足以遂敦阜之性。補瀉兼施,故主下大水及濕痹,面目浮腫,有神效也。五痔因濕熱所生,水去則濕氣自除。今世俗小兒痘後鹹食之,然而早食多食,能令皮膚瘢痕皆黑。本草獨云:有瘡者食之,令人瘢白。非也。孟詵:主下大小便,壅塞氣,作鱠與腳氣、風氣人食,良。蘇頌:主妊娠有水氣,並取其除濕下水益脾之功也。
主治參互
同白朮、茯苓、橘皮、姜皮,煮食,下水腫大效。與蒜作鱠食,能去濕下水。《食醫心鏡》治十種水氣垂死。蠡魚一斤重者,煮汁和冬瓜、蔥白作羹食。《靈苑方》:喉痹將死者。以蠡魚膽點入少許即瘥。病深者水調灌之。諸魚膽皆苦,惟此膽甘可食為異耳。
簡誤
蠡魚其功專於去濕下水,他用無所長,且多食能發痼疾,不可不知也。
白話文:
蠡魚味甘性寒,無毒。能治療濕痺、面部浮腫、大量水腫以及五種痔瘡。但有瘡的人不宜食用,以免留下白色疤痕。
蠡魚吸收北方玄水的精華,以及中央陰土的氣息,因此顏色黑、味道甘甜、性寒無毒。它是健脾利水的良藥。脾虛則水液氾濫,脾氣健旺則水液自然清澈。治療浮腫的藥物,有的專攻利水,有的專攻健脾,各有各的功效。但蠡魚顏色黑,如同水一般,能順著水的特性引導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。它味道甘甜,屬土性,能補充脾臟不足,使脾土強健。它能同時補瀉,因此治療大量水腫、濕痺、面部浮腫效果顯著。五種痔瘡是由濕熱引起的,水腫消退,濕氣自然去除。現在民間小兒出痘後常食用,但如果過早或食用過量,會使皮膚疤痕變黑。本草書中單獨記載:「有瘡者食之,令人瘢白。」這是不正確的。孟詵說:它能通利大小便,治療氣滯,做成魚膾食用,對腳氣、風氣有效。蘇頌說:它能治療孕婦水腫,主要利用其利濕、利水、健脾的功效。
與白朮、茯苓、橘皮、薑皮一起煮食,能有效治療水腫。與大蒜一起做成魚膾食用,能利濕利水。《食醫心鏡》記載它能治療十種水腫危症。一斤重的蠡魚,煮汁後與冬瓜、蔥白一起做成羹食用。《靈苑方》記載:治療喉痺危症,用蠡魚膽滴入少許即可痊癒,病情嚴重者可用水調和後灌服。其他魚膽都苦,唯獨蠡魚膽甘甜可食,這也是它的獨特之處。
蠡魚主要功效是利濕利水,其他方面療效不顯著,而且多吃容易誘發舊疾,必須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