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十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七 (2)

1. 附:鹿角

味鹹,無毒。主惡瘡癰腫,逐邪惡氣,留血在陰中,除小腹血急痛,腰脊痛,折傷惡血,益氣。(杜仲為之使。)

疏:,鹿,山獸,屬陽。夏至解角者,陰生陽退之象。麋,澤獸,屬陰。冬至解角者,陽生陰退之象也。是以麋茸補陰,鹿茸補陽。角亦如之。凡角初生軟嫩者為茸,稟壯健之性,故能峻補腎家真陽之氣。熬成白膠,則氣味甘緩,能通周身之血脈。生角則味鹹,氣溫,惟散熱、行血、消腫、辟惡氣而已。咸能入血軟堅,溫能通行散邪,故主惡瘡癰腫,逐邪惡氣,及留血在陰中,少腹血急痛,折傷惡血等證也。肝腎虛則為腰脊痛。鹹溫入腎補肝,故主腰脊痛。氣屬陽,補陽故又能益氣也。《日華子》云:水磨服,治脫精,尿血,夜夢鬼交。醋磨汁,塗瘡瘍癰腫熱毒。火炙熱,熨小兒重舌,鵝口瘡。孟詵云:蜜炙研末酒服,輕身,強骨髓,補陽道絕傷。又治婦人夢與鬼交者,酒服一撮,即出鬼精。燒灰治女子胞中余血不盡欲死者,悉取其入血行血,散熱消腫,補陽辟邪之意也。

主治參互

《濟生方》:骨虛勞極,面腫垢黑,脊痛不能久立,血氣衰憊,發落齒槁,甚則喜唾。用鹿角屑二兩,牛膝一兩半,為末,煉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《肘後方》:腎虛腰痛如錐刺,不能動搖。鹿角屑二兩,炒黃研末。空心溫酒服方寸匕,日三。《子母秘錄》:產後腹痛,瘀血不盡者。

鹿角燒研,豉汁服方寸匕,日三。並治產後血暈。《千金方》:蹉跌損傷,血瘀骨痛。鹿角末,酒服方寸匕。瀕湖方:癰癤腫痛毒。鹿角尖,磨濃汁塗之。

簡誤

無瘀血停留者不得服。陽盛陰虛者忌之。胃火齒痛,亦不宜服。

白話文:

鹿角味鹹,無毒。能治療惡瘡癰腫,驅除邪惡之氣,治療陰部瘀血,以及小腹血急痛、腰脊疼痛、外傷瘀血,並能益氣。杜仲可作為鹿角的輔藥。

鹿是山獸,屬陽;夏至時節脫角,是陰生陽退的象徵。麋是澤獸,屬陰;冬至時節脫角,是陽生陰退的象徵。因此,麋茸補益陰氣,鹿茸補益陽氣,鹿角也是如此。鹿角剛長出來時柔軟,稱為鹿茸,具有強健的特性,因此能峻補腎臟的真陽之氣。將鹿角熬成白膠,則氣味甘緩,能通達全身血脈。生鹿角味鹹性溫,主要功效是散熱、行血、消腫、辟除惡氣。鹹味能入血軟堅,溫性能通行散邪,所以能治療惡瘡癰腫,驅除邪惡之氣,以及陰部瘀血、小腹血急痛、外傷瘀血等症。肝腎虛弱則會導致腰脊疼痛,而鹹溫之性入腎補肝,故能治療腰脊疼痛。鹿角屬陽,補陽因此也能益氣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:將鹿角磨成粉末服用,可以治療遺精、尿血、夢遺等症;用醋磨成汁,可以塗抹瘡瘍癰腫熱毒;用火炙熱後,可以熨治小兒重舌、鵝口瘡。孟詵記載:將鹿角蜜炙研磨成粉末,用酒服用,可以輕身健體,強健骨髓,補益因外傷損傷的陽道;又可以治療婦女夢交鬼的症狀,用酒送服少許即可排出邪氣。鹿角燒成灰,可以治療女子胞中瘀血未盡、危及生命的症狀。這些功效都體現了鹿角入血行血、散熱消腫、補陽辟邪的藥理作用。

不同的醫方中,鹿角的運用方法和主治病症略有不同,例如治療骨虛勞極、面腫垢黑、脊痛、血氣衰憊、脫髮齒鬆等症;治療腎虛腰痛;治療產後腹痛、瘀血不盡、產後血暈;治療跌打損傷、血瘀骨痛;治療癰癤腫痛等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沒有瘀血停滯的人不宜服用鹿角;陽盛陰虛者也應忌服;胃火旺盛、牙痛者也不宜服用。

2. 附:髓

味甘。溫。主丈夫、女子傷中絕脈,筋急痛,咳逆。以酒和服之良。

疏:,髓者,精血之純懿,內充以實骨者也。鹿稟純陽,故其髓味甘,氣溫,性能補血而潤燥,所以主一切血脈不和。如傷中脈絕,筋急痛,及咳逆也。《日華子》:同蜜煮服壯陽道,令人有子。同地黃汁煎膏服,填骨髓,壯筋骨。治嘔吐者亦此意也。

白話文:

髓味甘性溫,能治療男女因內傷導致的脈搏微弱或消失、筋骨疼痛、咳嗽氣逆等症狀。用酒送服效果最佳。

髓是精血中最精華的部分,充盈於骨骼之中。鹿的體質屬陽,所以鹿髓味甘性溫,能補血潤燥,因此能治療各種血脈不通的疾病,例如內傷導致脈搏微弱或消失、筋骨疼痛、咳嗽氣逆等。 《日華子》記載,鹿髓與蜂蜜一起煮服能壯陽、提高生育能力;與地黃汁一起煎成膏服用,能滋補骨髓,強健筋骨;治療嘔吐也基於同樣的功效。

3. 附:腎

平。主補腎氣。

疏:,鹿性淫,一牡常御百化,腎氣有餘故也。故服之能壯陽道,補腎家不足。

白話文:

腎性平和。主要功效是補充腎氣。鹿的性慾旺盛,一隻公鹿可以與很多母鹿交配,是因為它的腎氣充足。因此服用鹿肉可以壯陽,補益腎氣不足。

4. 附:鹿肉

甘,溫。補中,強五臟,益氣力。生者療口僻,割薄之。

疏:,鹿,所食多芳草,其性質芳潔,氣味醇和,故其肉味甘,氣溫無毒,與他肉不同也。性能益脾胃,通血脈,故主補中,強五臟,益氣力也。生者療中風口僻,亦取其有通血脈之功,血脈通則口僻自正也。

白話文:

鹿肉味甘性溫,能滋補身體,強健五臟六腑,增強體力。鮮鹿肉可以治療口歪斜。食用時應切成薄片。

鹿肉之所以具有這些功效,是因為鹿常吃芳香的草,所以鹿肉本身性質芳香潔淨,氣味醇厚溫和,與其他肉類不同。它能滋養脾胃,暢通血脈,因此能滋補身體,強健五臟六腑,增強體力。鮮鹿肉治療中風引起的口歪斜,也是因為它能暢通血脈,血脈通暢了,口歪斜自然就會好轉。

5. 牛角䚡

下閉血,瘀血疼痛,女人帶下。燔之,味苦,無毒。

疏:牛角䚡,乃角中嫩骨也。為筋之粹,骨之餘。入足厥陰、少陰血分之藥,兼入手陽明經。苦能泄,溫能通行,故主婦人帶下,及閉血瘀血疼痛也。

主治參互

同豬懸蹄、蝟皮、金頭蜈蚣、蛀竹屑、明礬、白蠟,去漏管。《近效方》:大便下血。黃牛角䚡一具煅末,煮豉湯服二錢,日三。《塞上方》:鼠瘻痔疾。牛角䚡燒灰,酒服方寸匕。

白話文:

牛角䚡能治療血脈不通、瘀血疼痛,以及婦女白帶異常等症狀。它味苦,沒有毒性。

牛角䚡是牛角內部的嫩骨,是筋的精華、骨的剩餘部分。它能作用於足厥陰經、少陰經的血分,也能進入手陽明經。因為它味苦能瀉,溫能通行,所以能治療婦女白帶異常、閉經、瘀血疼痛等。

一些相關的應用包括:與豬懸蹄、蝟皮、金頭蜈蚣、蛀竹屑、明礬、白蠟一起使用,治療漏管。 《近效方》記載,用煅燒研磨後的牛角䚡,以豆豉湯送服,治療大便出血。 《塞上方》記載,用燒成灰的牛角䚡,以酒送服,治療鼠瘻和痔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