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十六 (6)
卷十六 (6)
1. 象牙
無毒。主諸鐵及雜物入肉,刮取屑,細研,和水傅瘡上,立出。
疏:,象牙,《本經》無氣味。《日華子》云:平。《海藥》云:寒。應是甘寒無毒之物。象性勇猛,而牙善蛻,故能出一切皮肉間有形滯物,如《本經》所言也。又能治邪魅驚悸風癇,及惡瘡拔毒,長肉生肌,去漏管等用。
主治參互
同明礬、黃蠟、牛角䚡、鉛花、金頭蜈蚣、蝟皮、豬懸蹄,治通腸漏,能去漏管。防楊梅結毒,載牛黃條內。王氏痘疹方:痘疹不收。象牙屑,銅銚炒黃紅色,為末。每服七八分,白湯下。又方:針箭入肉。象牙末,水和傅之即出也。日華子:治小便不通,象牙,生煎服之,小便過多,燒灰飲下。
白話文:
象牙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鐵器或其他雜物嵌入肉中的情況,將象牙刮成粉末,研磨細緻,加水塗抹在患處,就能很快取出異物。
古籍記載象牙的藥性:有些書記載其性平,有些記載其性寒。推測應是甘寒無毒之物。象牙的特性是象這種動物性情勇猛,牙齒又能自然脫落更新,因此能有效排出皮膚肌肉中一切有形的滯留物。除了上述功效,還能治療邪祟作祟引起的驚悸、癲癇,以及惡瘡,能拔毒、生肌、長肉,並能治療廔管等。
象牙與明礬、黃蠟、牛角膠、鉛丹、金頭蜈蚣、刺蝟皮、豬蹄等藥材一起使用,能治療腸道廔管,排出異物。也能預防楊梅瘡的毒素蔓延(記載於牛黃的藥方中)。此外,還有用象牙治療痘疹不斂和針刺入肉的方劑。其中一個方劑是用炒至黃紅色的象牙粉末治療痘疹,另一個方劑是用象牙粉末加水治療針刺入肉。另有記載,象牙煎服能治療小便不通,而燒成灰服用則能治療小便過多。
2. 附:象膽
主明目,及治疳,治瘡腫。以水化塗之。治口臭,以綿裹少許貼牙根,平旦漱去,數度即瘥。
疏:,象膽,苦寒之物也。入肝脾二經。肝熱則目不明。脾家鬱熱則成疳積,或口臭。苦寒除二經之熱,故能主諸證。苦寒涼血解毒,故又能主瘡腫也。今世治疳證、癆瘵、傳屍,多用之。總取其苦寒能殺疳蟲癆蟲,兼除臟腑一切熱結也。
主治參互
同獺肝、蘆薈、乾漆、胡黃連、青黛、鬼臼、丹砂,入滋腎藥內,治傳屍癆瘵。《聖濟總錄》:內障目翳。用象膽半兩,鯉魚膽七枚,熊膽一分,牛膽半兩,麝香一分,石決明一兩,為末,糊丸綠豆大。每茶下十丸,日二。
〔附〕象皮:其性最易收斂。人以鉤刺插入皮中,拔出半日,其瘡即合,故入膏散,為長肉合金瘡之要藥。
簡誤
象膽苦寒之極,不利脾胃。凡疳證脾弱者,目病血虛者,咸不宜多服。
象牙及皮,氣味和平,於臟腑無迕,故不著「簡誤」。
白話文:
象膽具有明目、治療疳積和瘡腫的功效。使用方法是將其用水稀釋後塗抹。治療口臭的方法是用棉花裹少量象膽貼在牙根處,清晨漱口去除,幾次就能痊癒。
象膽性味苦寒,歸肝脾二經。肝熱則視力模糊,脾胃積熱則導致疳積或口臭。象膽的苦寒性質能清除肝脾二經的熱邪,因此能治療這些症狀。此外,象膽苦寒又能涼血解毒,所以也能治療瘡腫。現代也常使用象膽治療疳積、肺癆和傳染病,主要是利用其苦寒的特性殺死蟲積和清除臟腑積熱。
象膽常與獺肝、蘆薈、乾漆、胡黃連、青黛、鬼臼、丹砂等藥材一起配合滋補腎臟的藥物,治療肺癆等傳染病。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象膽可用於治療內障目翳,方法是將象膽、鯉魚膽、熊膽、牛膽、麝香和石決明等藥物研磨成粉末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服用。
象皮具有很强的收斂作用,用鉤子刺入象皮中,拔出半天,傷口就能癒合,因此常被用於膏藥和散劑中,是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藥材。
象膽性味極苦寒,對脾胃不利。脾胃虛弱的疳積患者和目疾伴血虛者,都不宜服用過多象膽。象牙和象皮性味平和,對臟腑沒有害處,因此無需特別說明其副作用。
3. 白膠
味甘,平、溫,無毒。主傷中,勞絕,腰痛,羸瘦,補中益氣,婦人血閉無子,止痛安胎,療吐血,下血,崩中不止,四肢痠疼,多汗淋露,折跌傷損。久服輕身延年。一名鹿角膠。(得火良。畏大黃。)
疏:,白膠是熬鹿角而成,故其味甘,氣平。《別錄》:溫,無毒。氣薄味厚,降多升少,陽中之陰也。入足厥陰、少陰,手少陰、厥陰經。經曰:勞則喘且汗出,內外皆越,中氣耗矣。故凡作勞之人,中氣傷絕,四肢作痛多汗,或吐血下血,皆肝心受病。此藥味甘氣溫,入二經而能補益中氣,則絕傷和,四肢利,血自止,汗自斂也。折跌傷損則血瘀而成病,甘溫入血通行又兼補益,故折跌傷損自愈。婦人血閉無子,乃崩中淋露,胎痛不安,腰痛羸瘦者,皆血虛肝腎不足之候。溫肝補腎益血,則諸證自退而胎自得所養也。血氣生,真陽足,故久服能輕身延年耳。更治尿血,溺精,瘡瘍腫毒及漏下赤白。婦人久服,能令有子。
主治參互
同牛膝、牡丹皮、麥門冬、地黃、真蘇子、鬱金、白芍藥、當歸、童便、續斷,治勞傷吐血。同山茱萸、枸杞子、鹿茸、地黃、麥冬、杜仲、補骨脂、懷山藥、車前子、五味子、巴戟天、蓮鬚,治腎虛陽痿,精寒無子。加入當歸、紫石英,治婦人血閉,子宮冷,服之受孕。《外臺秘要》:虛勞尿精及尿血。
白膠二兩炙,酒二升,頓和溫服。《肘後方》:妊娠卒下血。以酒煮膠二兩,消盡頓服。
簡誤
鹿乃仙獸,純陽之物也。其治勞傷羸瘦,益腎添精,暖腰膝,養血脈,強筋骨,助陽道之聖藥也。然而腎虛有火者,不宜用。以其偏於補陽也。上焦有痰熱,及胃家有火者,不宜用。以其性熱復膩滯難化也。凡吐血下血,系陰虛火熾者,概不得服。
白話文:
白膠
白膠味甘,性平溫,無毒。能治療內傷、勞損、腰痛、消瘦,具有補益中氣的功效。還能治療婦女血閉不通、不孕、止痛安胎,以及治療吐血、便血、崩漏不止、四肢酸痛、多汗盜汗、跌打損傷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輕身延年。白膠又名鹿角膠,遇火則效果更好,但忌與大黃同用。
白膠由鹿角熬制而成,因此味甘性平。《名醫別錄》記載其性溫,無毒。其氣輕味重,具有下降多於上升少的特性,屬於陽中之陰。白膠入足厥陰經、少陰經、手少陰經、厥陰經。經書記載,勞累則會氣喘汗出,內外虛損,中氣耗損。因此,凡是勞累之人,中氣受損,四肢疼痛多汗,或吐血便血,都是肝心受病。白膠味甘性溫,能補益中氣,使損傷癒合,四肢舒暢,出血自止,汗液收斂。跌打損傷是因血瘀導致,白膠甘溫入血,能通行血脈並補益身體,故能使跌打損傷自愈。婦女血閉不通、不孕、崩漏、盜汗、胎痛不安、腰痛消瘦,都是血虛肝腎不足的表現。白膠溫補肝腎,益氣養血,則諸症自愈,胎兒也能得到滋養。血氣充盈,真陽充足,因此長期服用能輕身延年。白膠還能治療尿血、遺精、瘡瘍腫毒及帶下赤白等。婦女長期服用,還能幫助受孕。
白膠可與牛膝、牡丹皮、麥門冬、地黃、真蘇子、鬱金、白芍藥、當歸、童便、續斷等藥材一起使用,治療勞傷吐血;與山茱萸、枸杞子、鹿茸、地黃、麥門冬、杜仲、補骨脂、懷山藥、車前子、五味子、巴戟天、蓮鬚等藥材一起使用,治療腎虛陽痿、精寒不育;與當歸、紫石英一起使用,治療婦女血閉、子宮寒冷,服用後可受孕。《外台秘要》記載,白膠可治療虛勞遺精、尿血。
使用方法:白膠二兩炙烤後,用二升酒溫服。《肘後方》記載:妊娠突然下血,可用酒煮白膠二兩,煮化後服用。
使用注意事項:鹿是仙獸,屬純陽之物,治療勞傷羸瘦,益腎添精,溫暖腰膝,養血脈,強筋骨,壯陽,是極好的藥物。但腎虛有火者不宜使用,因其偏於補陽。上焦有痰熱,或胃中有火者不宜使用,因其性熱且油膩難化。凡吐血便血系陰虛火旺者,均不可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