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十二 (22)
卷十二 (22)
1. 沉香
微溫。療風水毒腫,去惡氣。
疏:,沉香稟陽氣以生,兼得雨露之精氣而結,故其氣芬芳,其味辛而無毒。氣厚味薄,可升可降,陽也。入足陽明、太陰、少陰,兼入手少陰、足厥陰經。《本經》療風水毒腫者,即風毒水腫也。風為陽邪,鬱於經絡,遇火相煽,則發出諸毒。沉香得雨露之精氣,故能解風火之毒。水腫者,脾惡濕而喜燥。辛香入脾而燥濕,則水腫自消。凡邪惡氣之中人,必從口鼻而入。口鼻為陽明之竅,陽明虛則惡氣易入。得芬芳清陽之氣,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。
〔附錄〕李珣:味苦溫,無毒。主心腹痛霍亂,中惡邪鬼症,清人神,並宜酒煮服之。諸瘡腫宜入膏用。《日華子》:味辛熱,無毒,主調中補五臟,益精壯陽,暖腰膝,去邪氣,止轉筋吐瀉冷氣,破痃癖,冷風麻痹,骨節不任,風濕皮膚癢,心腹痛,氣痢。元素:補右腎命門相火。
主治參互
同人參、菖蒲、遠志、茯神、酸棗仁、生地黃、麥門冬,治思慮傷心,心氣鬱結不舒者。得木香、藿香、砂仁、治中惡腹中㽲痛,闢一切惡氣。同蘇子、橘紅、枇杷葉、白豆蔻、人參、麥門冬,治胸中氣結,或氣逆不快。《醫壘元戎》治胞轉不通,非小腸、膀胱、厥陰受病,乃強忍房事,或過忍小便所致,當治其氣則愈,非利藥可通也。沉香、木香各二錢,為末。
白湯空腹服之,以通為度。
簡誤
沉香治冷氣、逆氣、氣鬱、氣結,殊為要藥。然而中氣虛,氣不歸元者忌之。心經有實邪者忌之。非命門真火衰者,不宜入下焦藥用。
白話文:
沉香
沉香性微溫。可以治療因風水所致的腫脹,並去除體內的惡氣。
沉香秉受陽氣而生長,又吸收天地雨露精華而凝結,因此氣味芬芳,辛味而無毒。其氣味濃厚,味道較淡,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,這是陽性的表現。沉香走足陽明、太陰、少陰經,也兼入入手少陰、足厥陰經。《本經》記載它可以治療風水毒腫,也就是風毒引起的腫脹。風為陽邪,停滯在經絡中,遇到熱邪就會加重,於是產生各種毒素。沉香吸收了雨露精華,因此能解風火之毒。水腫是因為脾臟不喜濕邪而喜乾燥,辛香之氣入脾能燥濕,所以水腫就能消退。凡是邪惡之氣進入人體,必定從口鼻進入。口鼻是陽明經的竅穴,陽明經虛弱則惡氣容易入侵。有了沉香芬芳清陽之氣,則惡氣去除,脾胃也能恢復正常。
李珣記載:沉香味苦溫,無毒。主治心腹疼痛、霍亂、中邪鬼症,可以使人神清氣爽,宜用酒煎服。各種瘡腫也可用於膏藥中。
《日華子》記載:沉香味辛熱,無毒,主治調理脾胃、補益五臟、益精壯陽、溫暖腰膝、去除邪氣、止痛瀉冷氣、消除痃癖、治療風寒麻痹、骨節疼痛、風濕皮膚瘙癢、心腹疼痛、氣痢。
元素記載:沉香可以補益右腎命門之火。
沉香的應用:
沉香可以與人參、菖蒲、遠志、茯神、酸棗仁、生地黃、麥門冬等藥材一起使用,治療因思慮過度而傷心,心氣鬱結不舒的症狀。
與木香、藿香、砂仁等藥材合用,治療食物中毒引起的腹部絞痛,並去除一切惡氣。
與蘇子、橘紅、枇杷葉、白豆蔻、人參、麥門冬等藥材合用,治療胸中氣機阻滯,或氣逆不暢的症狀。
《醫壘元戎》記載:治療胞轉不通(婦科病),若非小腸、膀胱、厥陰經受病,而是因強忍房事或過度忍尿所致,則應調理氣機,而非單純使用瀉下藥物。此時可用沉香、木香各二錢,研成粉末,用溫開水空腹服用,以通暢為度。
使用注意事項:
沉香治療寒氣、逆氣、氣鬱、氣結等症狀,是非常重要的藥物。但是,中氣虛弱、元氣不足者忌用;心經有實邪者忌用;命門真火不衰弱者,不宜在下焦藥物中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