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十二 (21)
卷十二 (21)
1. 蕤核
味甘,溫、微寒,無毒。主心腹邪結氣,明目,目赤痛,傷淚出,目腫眥爛,齆鼻,破心下結痰痞氣。久服輕身,耐老不飢。
疏:,蕤核得土氣以生,《神農》:味甘,氣溫。《別錄》加微寒無毒。氣薄味厚,陽中之陰也。入足厥陰經。厥陰為風木之臟,開竅於目。風熱乘肝,則肝血虛而目為之病,或為赤痛腫傷,或為淚出眥爛。此藥溫能散風,寒能除熱,甘能補血,肝氣和而目疾悉瘳矣。其主心腹邪結氣者,即邪熱氣也。熱則生痰,痰礙中焦氣為之痞。甘寒除熱,溫主通行,熱邪去而痰自不生,痰結解而氣自通暢矣。鼻齆者,熱在上焦心肺之分也。甘寒總能除上下之熱,故亦主之。非養性益精之藥,而云輕身益氣不飢者,未必然也。
主治參互
《和劑局方》春雪膏:治肝虛風熱上攻,眼目昏暗,癢痛隱澀,赤腫羞明,迎風有淚,多見黑花。用蕤核去皮壓去油二兩,腦子二錢半,研勻,生蜜六錢和收,點眼。《集效方》百點膏:治一切風熱眼。蕤仁去油三錢,甘草、防風各六錢,黃連五錢,以三味煎取濃汁,次下蕤仁膏,日點。
簡誤
目病非關風熱,而因於肝腎兩虛者,不宜用。凡修事,湯浸去皮尖,劈作兩片,用芒硝、木通、通草同煎,一伏時取出,研膏入藥。
白話文:
蕤核味甘,性溫偏寒,無毒。能治療心腹邪氣阻塞,明目,以及目赤疼痛、流淚、眼腫、眼角潰爛、鼻塞、胸腹痰滯等症。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,抵抗飢餓。
蕤核的生長依靠土氣,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其味甘、性溫,《名醫別錄》則補充說明其性微寒無毒。其氣味特點是氣薄味厚,屬性為陽中之陰,歸足厥陰經。厥陰經與肝臟相關,並主管眼睛。肝經風熱導致肝血不足,則會引起眼睛疾病,例如眼赤、疼痛、腫脹、流淚、眼角潰爛等。蕤核性溫能散風,性寒能清熱,味甘能補血,因此能調理肝氣,治療眼疾。其能治療心腹邪氣阻塞,是因為邪熱之氣會導致痰液產生,阻塞中焦氣機,形成痞塊。蕤核甘寒能清熱,溫性則能促進氣血流通,去除邪熱,痰液自然消散,氣機也得以暢通。鼻塞是上焦心肺熱盛的表現,蕤核甘寒能清解上下焦的熱邪,因此也能治療鼻塞。但蕤核並非滋補精氣的藥物,所以說它能輕身益氣、耐飢餓,並非絕對可靠。
一些方劑中,蕤核用於治療肝虛風熱上攻導致的眼疾,例如眼昏暗、癢痛、澀痛、紅腫怕光、迎風流淚、眼白有黑點等症狀。例如《和劑局方》中的春雪膏和《集效方》中的百點膏,都使用蕤核治療眼疾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眼睛疾病並非由於風熱引起,而是肝腎陰虛所致,則不宜使用蕤核。使用蕤核時,需先用湯水浸泡去除皮尖,剖成兩片,再與芒硝、木通、通草同煎,一小時後取出,研磨成膏後再入藥。
2. 丁香
味辛,溫,無毒。主溫脾胃,止霍亂擁脹,風毒諸腫,齒疳䘌。能發諸香。
疏:,丁香稟純陽之氣以生,故其味辛氣溫性無毒。氣厚味薄,升也,陽也。入足太陰,足陽明經。其主溫脾胃,止霍亂擁脹者,蓋脾胃為倉廩之官,飲食生冷傷於脾胃,留而不去則為壅塞脹滿,上湧下泄則為揮霍撩亂。辛溫暖脾胃而行滯氣,則霍亂止而擁脹消矣。齒疳䘌者,亦陽明濕熱上攻也。散陽明之邪則疳䘌自除。療風毒諸腫者,辛溫散結,而香氣又能走竅除穢濁也。
主治參互
同白豆蔻、藿香、陳皮、厚朴、砂仁,治霍亂因於寒;加生薑、半夏,治吐嘔因於寒冷傷胃,或寒月飽食受寒腹痛甚。同砂仁、厚朴、乾薑、橘皮、草果、蒼朮、木香、麥糵,治小兒傷生冷腹痛。劉氏《小兒方》治小兒虛寒吐瀉。丁香、橘皮等分,薑汁糊丸綠豆大。米湯化下。
《全幼心鑑》治小兒脾胃虛寒,嘔吐不止。丁香、半夏末各一錢,薑汁浸一夜,曬乾為末,薑汁打面為丸黍米大。量大小,用薑湯下。《和劑局方》治婦人產難。母丁香、乳香、麝香三件,用十分之三,各為末,臘月兔腦和杵為丸,如芡實大。每服一丸,酒下。《梅師方》治乳頭破裂。
丁香末,傅之。《證治要訣》:食蟹致傷。丁香末,薑湯服五分。入陳氏異功散,治痘瘡虛寒之極,又值冬月寒氣薄之發不出者。
簡誤
丁香氣味辛溫,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。非屬虛寒,概勿施用。
白話文:
丁香
丁香味辛性溫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溫暖脾胃,治療霍亂引起的腹脹,以及風毒引起的各種腫痛、牙齒疾病和兒童疳積。還能散發香氣。
丁香天生秉持純陽之氣,因此味辛、氣溫、性無毒。其氣味厚重而味道清淡,具有上升、陽性的特性,走足太陰、足陽明經脈。它能溫暖脾胃、治療霍亂和腹脹的原因是,脾胃是人體的倉庫,如果飲食生冷損傷脾胃,滯留不去就會導致壅塞脹滿,上吐下瀉則為霍亂。丁香辛溫的特性可以溫暖脾胃,運行停滯之氣,使霍亂止息,腹脹消散。兒童的牙齒疾病和疳積也是陽明經濕熱上攻所致,散去陽明經的邪氣,就能治愈疳積。治療風毒引起的腫痛,是因為丁香辛溫能散結,且其香氣能通達竅穴,去除穢濁之氣。
主治參互
丁香可與白豆蔻、藿香、陳皮、厚朴、砂仁等藥材一起,治療因寒邪引起的霍亂;加入生薑、半夏,治療因寒冷損傷胃部引起的嘔吐,或因寒冷天氣暴飲暴食引起的嚴重腹痛。與砂仁、厚朴、乾薑、橘皮、草果、蒼朮、木香、麥芽等藥材合用,治療小兒因飲食生冷引起的腹痛。劉氏《小兒方》中記載,丁香可用於治療小兒虛寒引起的嘔吐腹瀉,用法是將丁香、橘皮等量研末,用薑汁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米湯送服。
《全幼心鑑》記載,丁香可用於治療小兒脾胃虛寒、嘔吐不止,用法是將丁香、半夏各一錢研末,用薑汁浸泡一夜後曬乾再研末,用薑汁做成黍米大小的丸藥服用,並用薑湯送服。 《和劑局方》記載,丁香可用於治療婦女難產,用法是將丁香、乳香、麝香三種藥材等量研末,用臘月兔腦一起研磨成芡實大小的丸藥,酒送服。 《梅師方》記載,丁香末可用於治療乳頭破裂。
《證治要訣》記載,丁香末可用於治療因吃蟹引起的胃腸不適,用法是用薑湯送服。丁香也可用於陳氏異功散中,治療痘瘡患者虛寒體弱,尤其是在冬季寒邪侵襲導致痘疹發不出時。
使用禁忌
丁香氣味辛溫,凡屬火熱症者忌用。非虛寒體質,均不宜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