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十一 (18)
卷十一 (18)
1. 夏枯草
味苦,辛,寒,無毒。主寒熱,瘰癧,鼠瘻,頭瘡,破症,散癭結氣,腳腫濕痹,輕身。(土瓜為之使。)
疏:,夏枯草得金水之氣,故其味苦辛,而性寒無毒。為治瘰癧、鼠瘻之要藥。入足厥陰、少陽經。丹溪謂其補厥陰肝家之血,又辛能散結,苦寒能下泄除熱,故治一切寒熱,及消瘰癧鼠瘻,破癥散癭結氣。頭瘡皆由於熱,腳腫濕痹無非濕熱所成,熱消結散濕去,則三證自除而身亦輕矣。
主治參互
夏枯草得連翹、忍冬藤、貝母、玄參、薄荷、栝樓根、紫背天葵、蓖麻子仁、甘草,治一切瘰癧有效。得蒲公英,治一切乳癰、乳岩,方具蒲公草條下,單取數兩水煮濃汁,入生甘菊、紫花地丁、忍冬藤、連翹、白及、白蘞、甘草、生地黃、白芷、半枝蓮,消一切癰疽腫毒,止痛有神。此複方也。
《簡要濟眾方》治肝虛目睛疼,冷淚不止,血脈痛,羞明怕日。夏枯草半兩,香附子一兩,為末,每服一錢,茶調下。《衍義》云:古方用以燒灰,合潔面藥。初生嫩時作菜食之,須浸洗淘去苦水。
此草無毒,除治瘰癧鼠瘻,以散癭結氣,消癰腫乳毒之外無別用,故不著「簡誤」。
白話文:
夏枯草
夏枯草味苦辛,性寒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寒熱症、淋巴結結核、鼠瘻(一種皮膚病)、頭瘡、癥瘕(腹部腫塊)、消除腫塊和氣結、腳腫濕痹,以及輕身(減輕體重)。土瓜可以增強其功效。
夏枯草具有金水之氣,因此味苦辛,性寒無毒。它是治療淋巴結結核和鼠瘻的重要藥物,作用於足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。 有人認為它能補益肝臟的血液,辛味能散結,苦寒能瀉熱,因此能治療各種寒熱症,以及消除淋巴結結核、鼠瘻、腫塊、氣結。頭瘡和腳腫濕痹都是由熱和濕熱引起的,藥物能消除這些病因,所以疾病自然痊癒,身體也輕盈了。
夏枯草與連翹、忍冬藤、貝母、玄參、薄荷、栝樓根、紫背天葵、蓖麻子仁、甘草等藥材配合,能有效治療各種淋巴結結核。與蒲公英搭配,則能治療各種乳癰、乳岩。 具體方劑中,單用夏枯草加其他藥物,能治療各種癰疽腫毒,止痛效果顯著。
《簡要濟眾方》記載,夏枯草可用於治療肝虛引起的目睛疼痛、流冷淚不止、血脈疼痛、畏光等症狀。
古代也曾將夏枯草燒成灰,與潔面藥混合使用。夏枯草嫩時可作菜食用,但需浸泡清洗去除苦味。
夏枯草無毒,主要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、鼠瘻、消除腫塊和氣結、以及癰腫、乳房腫毒,其他用途較少,因此沒有記載其使用上的錯誤或誤區。
2. 山慈菇
有小毒。主癰腫瘡瘻,瘰癧結核等。醋磨傅之。亦剝人面皮,除皯䵴。
疏:,山慈菇,味辛氣寒,善散熱消結,故主癰腫瘡瘻,瘰癧結核等,昔人用醋磨傅,令人亦入服藥中。產處州邃昌縣,實非金燈花與鹿蹄草,葉似車前。
主治參互
入玉樞丹、紫金錠、大內觀音救苦錠,磨傅並服,消一切疔腫癰疽,解一切蛇蟲毒,有神。方中有大戟,用此不得服甘草,誤則殺人。亦入乳岩、乳毒方,用相宜。
因無別用,故不著「簡誤」。
白話文:
山慈菇略帶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癰腫、瘡廔、瘰癧、結核等症狀,可以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外敷。也能去除臉上的一些皮膚病。
山慈菇味辛性寒,能有效散熱消腫,因此可以用於治療癰腫、瘡廔、瘰癧、結核等疾病。古人會將它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後外敷,甚至有人會將其加入藥方內服。它產於處州遂昌縣,與金燈花、鹿蹄草不同,葉子形狀像車前草。
山慈菇常被用於玉樞丹、紫金錠、大內觀音救苦錠等藥方中,磨成粉末外敷或內服,能有效治療各種疔腫、癰疽,並解蛇蟲毒,療效顯著。但需注意,這些藥方中常含有大戟,因此服用時不可同時服用甘草,否則會有生命危險。山慈菇也常用於治療乳腺炎等乳房疾病的藥方中,效果良好。
由於山慈菇用途較為單一,因此沒有列出使用上的錯誤或禁忌。
3. 燈心草
味甘,寒,無毒。根及苗主五淋,生煮服之,敗席煮服更良。(入藥宜用生草。)
疏:,燈心草,氣味甘寒,則無毒可知。入心、小腸藥也。其質輕通,其性寒,味甘淡,故能通利小腸熱氣下行從小便出,小腸為心之腑,故亦除心經熱也。
主治參互
燈心草以咸滷浸透,入雞子殼中封固,煅存性,研細,加梁上倒掛塵,及青魚膽,明礬,銅青,點咽喉生乳蛾,有神效。《經驗方》治小兒夜啼,用燈心燒灰,塗乳上與吃。《勝金方》治破傷,多用燈心草爛嚼,和唾貼之,用帛裹,血立止。又方:治小蟲蟻入耳挑不出者,以燈心浸油釣出蟲。
簡誤
性專通利,虛脫人不宜用。
白話文:
燈心草味甘、性寒,無毒。根和莖可以治療各種尿路感染,生煮服用,用敗席一起煮效果更好(入藥要用新鮮的草)。
燈心草味甘性寒,所以無毒。它歸心經和小腸經。因為它質地輕盈、通利,性質寒涼,味道甘淡,因此能通利小腸的熱氣,從小便排出;小腸是心的腑,所以也能清心經的熱。
燈心草的用途很多:將燈心草用鹽水浸泡透,放入雞蛋殼中封好,煅燒至其性質改變,研磨成粉末,加入屋簷下倒掛的灰塵、青魚膽、明礬、銅綠,點敷治療咽喉生乳蛾,效果神奇。《經驗方》記載,治療小兒夜啼,可用燈心草燒成灰,塗抹在乳房上並讓孩子服用。《勝金方》記載,治療外傷出血,常用燈心草嚼爛,和著唾液貼在傷口上,用布包紮,就能迅速止血。還有方子記載,治療蟲蟻進入耳朵卻無法取出,可用燈心草浸油後釣出蟲子。
燈心草性味偏於通利,體虛的人不宜使用。
4. 馬勃
味辛,平,無毒。主惡瘡,馬疥。一名馬疕。
疏:,馬勃感土金之氣而生,故味辛氣平而無毒。宜其主惡瘡馬疥,及止凍瘡也。《衍義》曰:去膜,以蜜揉拌,少以水調呷,治喉痹痛,則辛散之功也。
主治參互
《經驗良方》治走馬喉痹。馬屁勃(即灰菇)、焰硝各一兩,為末。每吹一字,吐涎血,即愈。《普濟方》治久嗽不止。馬勃為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白湯下即愈。斑瘡入眼,馬屁勃、蛇皮各五錢,皂角子十四個,為末,入罐內鹽泥固濟,煅存性,研。每溫酒服一錢。此閻孝忠《集效方》也。
因無別用,故不著「簡誤」。
白話文:
馬勃味辛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惡瘡、馬疥(一種皮膚病)。也叫馬疕。
馬勃因吸收土金之氣而生長,所以味道辛辣,性情平和,沒有毒性。因此它能治療惡瘡、馬疥,還能治療凍瘡。文獻記載,去除馬勃外膜,用蜂蜜揉搓混合,加少量水調和服用,可以治療喉嚨腫痛,這是因為它具有辛散的功效。
應用實例:
治療急性喉嚨痛:將馬勃(灰菇)和焰硝各一兩研磨成粉末,每次吹入少量藥粉,吐出帶血的唾液後即可痊癒。
治療久咳不止:將馬勃研磨成粉末,製成梧子大小的蜜丸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溫開水送服即可痊癒。
治療斑瘡入眼:將馬勃、蛇皮各五錢,皂角子十四個,研磨成粉末,放入罐中用鹽泥封固煅燒至呈灰白色,研磨成粉。每次用溫酒送服一錢。這是根據《集效方》的記載。
因為馬勃用途不多,所以沒有相關的錯誤用法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