繆希雍

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二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 (3)

1. 桑螵蛸

味鹹、甘,平,無毒。主傷中,疝瘕陰痿,益精生子。女子血閉,腰痛,通五淋,利小便水道,又療男子虛損,五臟氣微,夢寐失精遺溺。久服益氣養神。二月三月採蒸之,當火炙,不爾令人泄。

疏:,桑螵蛸,桑樹上螳螂子也。稟秋金之陰氣,兼得桑木之津液,《本經》:味鹹氣平。《別錄》:甘無毒。氣薄味厚,陰也。入足少陰、太陽經。人以腎為根本,男子腎經虛損,則五臟氣微,或陰痿,夢寐失精遺溺。鹹味屬水,內合於腎,腎得之而陰氣生長,故能愈諸疾及益精生子也。腎與膀胱為表裡,腎得所養則膀胱自固,氣化則能出,故利水道通五淋也。女子屬陰,肝腎用事,疝瘕血閉腰痛,皆二經為病。咸能益陰入血軟堅,是以主之。甘能補中,故主傷中益氣。腎足則水自上升,克與心交,故能養神也。

白話文:

桑螵蛸味鹹甘,性平,無毒。主要用於治療傷中、疝氣、瘕積、陰痿,並能益精生子。對於女子血閉、腰痛,以及五淋、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療效。同時也能治療男子虛損、五臟氣虛、夢遺、遺尿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益氣養神。最佳採收時間為二月或三月,採收後需用火炙,否則容易引起腹瀉。

主治參互

《外臺秘要》:虛勞盜汗,遺精白濁。桑螵蛸炙,白龍骨等分,為細末。每服二錢,空心鹽湯下。寇宗奭方:桑螵蛸散,治男子房勞,小便日數十次,如稠米泔,心神恍惚,瘦瘁食減。其藥安神魂,定心志,治健忘,補心氣,止小便數。用桑螵蛸、遠志、龍骨、菖蒲、人參、茯神、當歸、龜甲各如法制,各一兩,為末。

臥時人參湯調下二錢。《千金翼》:婦人遺尿。桑螵蛸酒炒為末,白湯服二錢。兼治胎前產後遺尿不禁。

白話文:

主要治療對象為:

《外臺祕要》記載:

  • 治療虛弱勞累導致的盜汗(不自主出汗),以及遺精(性行為後精液自行排出)和白濁(精液混有白色液體)的情況。使用方法為將桑螵蛸炙烤後與龍骨按照等量比例混合,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約六克,空腹時以鹽水送服。

寇宗奭方中提及的桑螵蛸散:

  • 主治男性因房事過度導致的小便頻繁,每天多次排尿,類似稠厚的米泔水,並伴有精神恍惚、體形消瘦、食慾減少的情況。該藥物能安定神經、平靜心緒,治療健忘症狀,補充心氣,控制頻繁的小便。配方包括桑螵蛸、遠志、龍骨、菖蒲、人參、茯神、當歸和龜甲等,均按照特定方法製成,每種材料各一兩,研磨成粉末。在睡前用人參湯調和後服用二錢。

《千金翼》記載:

  • 治療女性在懷孕前後出現的遺尿情況。使用桑螵蛸經酒煮後研磨成粉末,用白開水送服,每次服用二錢。此方法還能治療胎前產後的遺尿問題。

簡誤

桑螵蛸氣味雖鹹平,走腎利水道,然得秋時收斂之氣,凡失精遺溺,火氣太盛者,宜少少用之。

白話文:

【簡誤】

桑螵蛸的味道雖然微鹹且性平,能引導藥力至腎臟,幫助排水利尿。然而,在秋季收斂之氣的影響下,對於那些經常出現失精或遺尿,以及火氣過旺的狀況,應當謹慎少量使用。

2. 石決明

味鹹,平,無毒。主目障翳痛,青盲。久服益精輕身。(凡用以麵裹煨熟,磨去粗,搗細如飛面,方堪入藥。一名千里光。得龍骨療泄精。畏旋覆花。)

疏:,石決明得水中之陰氣以生,故其味鹹,氣應寒無毒。乃足厥陰經藥也。足厥陰開竅於目,目得血而能視。血虛有熱,則青盲赤痛障翳生焉。鹹寒入血除熱,所以能主諸目疾也。鹹寒又能入腎補陰,故久服益精輕身也。研細水飛,主點外障翳。

主治參互

得甘菊花、生地黃、木賊草、穀精草、羚羊角、人爪、蟬蛻、空青、密蒙花、決明子、夜明砂,治青盲障翳。《明目集驗方》:羞明怕日。用千里光、甘菊花、甘草各二錢,水煎冷服。《鴻飛集》:痘後目翳。用石決明火煅研,穀精草各等分,為細末,以豬肝蘸食。

目疾外,他用甚稀,故無「簡誤」。

白話文:

石決明的味道鹹,性平,無毒。它主要用於治療眼睛障礙、翳膜、疼痛、青盲等症狀。長期服用可以滋補腎精,減輕身體負擔。

石決明在水中生長,吸收了水的陰氣,所以它味鹹,性質偏寒,無毒。它是足厥陰經的藥物。足厥陰經通往眼睛,眼睛需要血液才能視物。如果血液不足或有熱氣,就會出現青盲、眼睛紅痛、障翳等症狀。鹹寒入血,可以清熱,所以能治療各種眼睛疾病。鹹寒還能入腎補陰,因此長期服用可以滋補腎精,減輕身體負擔。

將石決明研磨成細粉,用清水漂洗後,可以治療眼部的障翳。

石決明可以與甘菊花、生地黃、木賊草、穀精草、羚羊角、人爪、蟬蛻、空青、密蒙花、決明子、夜明砂等藥物一起使用,治療青盲障翳。

《明目集驗方》記載,如果眼睛怕光,可以使用石決明、甘菊花、甘草各二錢,用水煎服,待藥液冷卻後服用。

《鴻飛集》記載,如果患了痘瘡後出現眼翳,可以使用石決明火煅研磨成粉,與穀精草等量混合,再用豬肝蘸取粉末食用。

除了眼睛疾病之外,石決明其他用途很少見,所以沒有「簡誤」的記載。

3. 文蛤

味鹹,平,無毒。主惡瘡蝕,五痔,咳逆胸痹,腰痛脅急,鼠瘻,大孔出血,崩中漏下。

疏:,文蛤即花蛤,大小背上有斑紋。得陰水之氣,故其味鹹氣平無毒。經曰:硬則氣堅,咸以軟之。文蛤之咸,能消散上下結氣,故主咳逆胸痹,腰痛脅急也。惡瘡蝕,五痔,鼠瘻,大孔出血,崩中漏下,皆血熱為病。鹹平入血除熱,故主之也。更能止煩渴,化痰,利小便。

主治參互

仲景方:傷寒在陽,當以汗解,反以冷水噀之或灌之,其熱被劫不得去,更益煩熱,皮上粟起,欲飲水,反不渴者,文蛤散主之。文蛤五兩,為末。每服方寸匕,沸湯下,甚效。《千金翼》:疳蝕口鼻,數日欲盡。文蛤燒灰,以蠟、豬脂和塗之。

簡誤

病屬邪熱痰結者宜之。氣虛有寒者,不得用。

白話文:

文蛤味鹹性平,無毒。它可以治療惡瘡潰爛、痔瘡、咳嗽氣喘、胸悶、腰痛、脅肋疼痛、鼠瘻、肛門出血、崩漏等病症。文蛤性寒,可以入血清熱,因此能治療這些因血熱引起的疾病。此外,文蛤還具有止渴、化痰、利尿等功效。

4. 蠡魚

味甘,寒,無毒。主濕痹,面目浮腫,下大水,療五痔。有瘡者不可食,令人瘢白。

疏:,蠡魚稟北方玄水之精,得中央陰土之氣,故其色黑味甘,氣寒無毒。乃益脾除水之要藥也。土虛則水氾濫,土堅則水自清。凡治浮腫之藥,或專於利水,或專於補脾,其性各自為用。惟蠡魚色黑象水,能從其類以導橫流之勢。味甘土化,能補其不足以遂敦阜之性。補瀉兼施,故主下大水及濕痹,面目浮腫,有神效也。五痔因濕熱所生,水去則濕氣自除。今世俗小兒痘後鹹食之,然而早食多食,能令皮膚瘢痕皆黑。本草獨云:有瘡者食之,令人瘢白。非也。孟詵:主下大小便,壅塞氣,作鱠與腳氣、風氣人食,良。蘇頌:主妊娠有水氣,並取其除濕下水益脾之功也。

白話文:

這種魚味道甘甜,性寒,無毒。它可以治療濕痹、面部浮腫、水腫,以及痔瘡。不過,有瘡的人不能吃,會讓疤痕變白。

主治參互

同白朮、茯苓、橘皮、姜皮,煮食,下水腫大效。與蒜作鱠食,能去濕下水。《食醫心鏡》治十種水氣垂死。蠡魚一斤重者,煮汁和冬瓜、蔥白作羹食。《靈苑方》:喉痹將死者。以蠡魚膽點入少許即瘥。病深者水調灌之。諸魚膽皆苦,惟此膽甘可食為異耳。

簡誤

蠡魚其功專於去濕下水,他用無所長,且多食能發痼疾,不可不知也。

白話文:

參互主要用於治療水腫。可以與白朮、茯苓、橘皮、姜皮一起煮食,能消腫排水。也可以與蒜一起做成生魚片食用,同樣具有祛濕降水的功效。根據《食醫心鏡》,參互能治療十種水氣導致的垂死病症。一斤重的蠡魚可以煮汁,再加入冬瓜和蔥白做成羹湯食用。 《靈苑方》記載,參互的魚膽可以用於治療喉痹,甚至可以救治瀕死病人。將魚膽滴入少量即可緩解病情,病情嚴重的患者可以將魚膽用水調和後灌服。 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大多數魚膽都苦澀難食,但參互的魚膽卻甘甜可口,獨具特色。

然而,參互的功效主要在於祛濕降水,其他方面則沒有顯著的效果。過量食用參互可能引發舊病,因此需要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