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 卷九 (7)
卷九 (7)
1. 防己
簡誤
防己固為去下焦血分濕熱之要藥,然其性悍,其氣猛,能走竄決防,大苦大寒,能傷胃氣。凡胃虛、陰虛、自汗、盜汗、口苦、舌乾,腎虛小水不利,及胎前產後血虛,雖有下焦濕熱,慎毋用之。犯之為害非細。
白話文:
防己確實是去除下焦血分濕熱的重要藥物,但是它的藥性強烈,藥氣猛烈,能夠到處流竄衝決阻礙,而且大苦大寒,容易傷害胃氣。凡是胃虛弱、陰虛、容易自汗、盜汗、口苦、舌頭乾燥,腎虛導致小便不順暢,以及懷孕前後或產後血虛的人,即使有下焦濕熱的情況,都千萬不要使用防己。如果誤用,造成的傷害不容小覷。
2. 天麻
味辛,平,無毒。主諸風濕痹,四肢拘攣,小兒風癇驚氣,利腰膝,強筋力。久服益氣輕身。
疏:,天麻得土之辛味,兼感天之陽氣以生,故其味辛氣平無毒。《大明》云:暖。浮而升,陽也。入足厥陰經。厥陰為風木之臟,諸風濕痹,四肢拘攣,小兒風癇驚氣,皆肝臟為邪氣所客致病。天麻入肝,味辛氣暖,能逐風濕外邪,則肝氣平和,前證自瘳矣。肝主筋,位居於下,故能利腰膝,強筋力也。風濕纏注則身重氣乏,能除風濕則身自輕,氣自益也。凡頭風眩暈,與夫痰熱上壅,以致頭痛及眩,或四肢濕痹麻木,小兒風癇驚悸等證,所必須之藥。
主治參互
同朮、半夏、黃芩、前胡、橘皮、茯苓,治痰厥頭痛。同朮、橘皮、茯苓、車前,治飲在心下作支滿。同南星、前胡、橘皮、白前,消一切風痰。
簡誤
風藥多燥,風能勝濕故也。凡病人覺津液衰少,口乾舌燥,咽乾作痛,及南方似中風,皆禁用之。
白話文:
天麻味辛、性平,無毒。主治各種風濕痺痛、四肢拘攣、小兒癲癇驚風,以及強健腰膝、筋骨。長期服用可以益氣輕身。
天麻具有辛味,源於土中,又吸收天地陽氣而生長,所以味道辛辣,性平,無毒。《大明本草》記載其性溫。天麻性升浮,屬陽,入足厥陰肝經。厥陰屬風木之臟,各種風濕痺痛、四肢拘攣、小兒癲癇驚風,都是肝臟受邪氣侵犯所致。天麻入肝經,辛溫之性,能驅除風濕外邪,使肝氣平和,上述病症自然痊癒。肝主筋,位於下焦,所以天麻能利腰膝,強健筋骨。風濕阻滯則身體沉重、氣虛乏力,天麻能除風濕,所以能使身體輕盈,氣血充盈。凡是頭風眩暈,以及痰熱上壅導致頭痛眩暈,或四肢風濕痺痛麻木,小兒癲癇驚悸等症,天麻都是必不可少的藥物。
與白朮、半夏、黃芩、前胡、橘皮、茯苓等藥同用,治療痰厥頭痛。與白朮、橘皮、茯苓、車前子等藥同用,治療飲邪停滯心下,導致胸腹脹滿。與南星、前胡、橘皮、白薇等藥同用,可以消除各種風痰。
風藥大多燥性,因為風能勝濕。凡病人感覺津液減少、口乾舌燥、咽喉乾燥疼痛,以及南方地區類似中風的症狀,都禁用天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