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農本草經疏》~
1. 卷十八
2. 獸部下品
總二十一種,今疏其要者四種。
豬懸蹄(足、腎、膽、膚、肚、肪膏、胰附),麋角(茸附),獺肝,膃肭臍
白話文:
獸部下品共收錄二十一種動物藥材,現僅詳述其中重要的四種:豬蹄(包括豬腳、腎臟、膽囊、皮膚、腹部、脂肪和胰臟)、麋鹿角(連同鹿茸)、水獺肝臟、以及海狗腎。
3. 豬懸蹄
主五痔,伏熱在腸,腸癰內蝕。
疏:,豬,水畜也。在辰屬亥,在卦屬坎。其肉氣味雖寒,然而多食令人暴肥,性能作濕生痰,易惹風熱,殊無利益耳。其懸蹄,乃蹄甲之懸起不著地者。《本經》無氣味,然為鹹寒無毒之物。入手足陽明經藥也。濕熱下注則為五痔內蝕,熱壅血滯則為腸癰,鹹寒能除腸胃之熱,故主之也。
主治參互
得牛角䚡、槐角子、蝟皮、象牙末、金頭蜈蚣、蛀竹梢、明礬、地榆、青黛、白蠟,治通腸漏,令漏管自出。錢氏《小兒方》:痘後目翳,半年已上者,一月取效。用豬懸蹄三兩,瓦瓶固濟煅,蟬蛻一兩,羚羊角三錢,為末。每歲一字,三歲已上三錢,溫水服,日三。
白話文:
豬懸蹄能治療五種痔瘡、腸胃積熱以及腸癰(腸子裡的膿腫)。
豬是水生動物,屬性與水和坎卦相應。豬肉雖然性寒,但多吃容易發胖、產生濕痰,也容易引起風熱,對身體沒有益處。豬懸蹄是指豬蹄甲向上翹起不著地的部分。《本經》沒有記載豬懸蹄的氣味,但它性味鹹寒無毒,可以作用於手足陽明經。濕熱下注會引起五種痔瘡和腸道潰瘍,腸胃積熱血瘀會導致腸癰,而豬懸蹄的鹹寒之性可以清除腸胃的熱邪,因此能治療這些疾病。
配合牛角、槐角、刺蝟皮、象牙末、金頭蜈蚣、蛀竹梢、明礬、地榆、青黛、白蠟等藥物,可以治療腸漏,使脫出的腸管自行縮回。錢氏《小兒方》記載:用豬懸蹄治療痘疹痊癒後半年以上仍未痊癒的眼翳,一個月內見效。方法是取三兩豬懸蹄,用瓦罐密封煅燒,再與一兩蟬蛻、三錢羚羊角研磨成粉。劑量:一歲兒童服一錢,三歲以上兒童服三錢,溫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
4. 附:豬四足
小寒。主傷撻諸敗瘡,下乳汁。
疏:,乳屬陽明,陽明脈弱則乳汁不通,能益陽明經氣血,故能下乳。傷撻敗瘡,必血熱作痛,氣寒而味甘鹹,故涼血止痛也。又:煮湯為洗潰瘍之要藥。
主治參互
《廣濟方》:婦人乳無汁者,以豬蹄四枚,水二斗,煮一斗,去蹄,入土瓜根、通草、漏蘆各三兩,再煮六升,去滓,納蔥白、豉,作粥或羹食之,身體微熱有少汗出佳,未通再作。《梅師方》:癰疽發背,乳發初起。母豬蹄一隻,通草六分,綿裹煮羹食之。《外科精要》:洗癰疽,有豬蹄湯。
白話文:
小寒時節,豬蹄可以治療外傷、潰爛和下奶。
豬蹄能治療乳汁不通,是因為乳房經絡屬陽明經,陽明經氣血虛弱就會導致乳汁不通,而豬蹄能補益陽明經的氣血,所以能促進乳汁分泌。對於外傷、潰爛等症狀,由於這些病症通常伴隨著血熱疼痛,而豬蹄性味甘鹹,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。此外,豬蹄煮湯也是治療潰瘍的重要藥物。
相關醫方記載:
《廣濟方》中記載,婦女無乳汁者,可用四個豬蹄,加水煮至一半,去除豬蹄後,再加入土瓜根、通草、漏蘆各三兩,繼續煮至六升,過濾雜質後,加入蔥白和豆豉,做成粥或羹食用。身體微微發熱並略微出汗最佳,如果乳汁仍未暢通,可以再次服用。《梅師方》中記載,治療癰疽、發背、乳腺炎初期,可用一隻母豬蹄、通草少許,用棉布包裹後煮成羹食用。《外科精要》中記載,豬蹄湯可以用來清洗癰疽。
5. 附:腎
冷。和理腎氣,通利膀胱。
疏:,豬腎味鹹,氣冷,能瀉腎氣,腎虛寒者不宜食。《本經》主理腎氣,乃借其同氣以引導之耳。不言補而言理,其意有在矣。腎與膀胱為表裡,故復能利膀胱也。今人誤認以為補腎,恣意食之,大為差謬。不睹《日華子》云:久食令人無子。孟詵云:久食令人傷腎。其非補腎之物明矣。
白話文:
腎性寒涼。能調和理順腎氣,使膀胱通利。
豬腎味道鹹,性寒,會瀉掉腎氣,腎虛寒的人不宜食用。古籍《本經》說它能調理腎氣,只是利用它與腎氣相似的特性來引導調理,並非直接補充腎氣。古人說「理」而非「補」,其中意圖值得深思。腎與膀胱是表裡關係,因此豬腎也能利通膀胱。現代人誤以為豬腎能補腎,大量食用,這是很大的錯誤。古籍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長期食用豬腎會導致不孕;孟詵也說,長期食用會傷腎。由此可見,豬腎並非補腎的食物。
6. 附:膽
主傷寒熱渴。
疏:,膽,味苦氣寒。經曰:熱淫於內,寒以勝之,苦以泄之。故主傷寒熱渴也。
主治參互
仲景膽導法:以豬膽汁和醋少許,灌穀道中,通大便神效。入豬牙皂角細末二分,攪勻更速。蓋酸苦益陰潤燥而瀉便也。又:治少陰下利不止,厥逆無脈,乾嘔煩者,以白通湯加豬膽汁主之。使其氣相從,無拒格之患。此寒因熱用,熱因寒用之義也。蔥白四莖,乾薑一兩,生附子一枚,水三升,煮一升,入人尿五合,豬膽汁一合,分服。
入雄黃末三四分,蜈蚣末二發,套指縛緊,治天蛇毒,有效。《梅師方》:熱病䘌蝕上下。用豬膽汁一枚,醋一合,煎沸服,蟲立死。《外臺秘要》:湯火傷瘡。豬膽調黃柏末,塗之。
白話文:
膽的主要功效是治療傷寒引起的發熱口渴。
膽汁味苦性寒。經書上說:體內有熱邪,就用寒涼之物來克服它,用苦味之物來瀉掉它。所以膽汁能治療傷寒發熱口渴。
治療方法:
張仲景的膽汁導瀉法:用豬膽汁加少許醋,灌入肛門,能有效通便。加入豬牙皂角細末二分,攪勻效果更好。因為酸苦味能滋陰潤燥並通便。另外,治療少陰經下痢不止,四肢厥冷脈搏消失,乾嘔煩躁的症狀,可以用白通湯加入豬膽汁來治療。讓氣機相通,避免阻塞。這就是寒則用熱法,熱則用寒法的道理。 處方:蔥白四莖、乾薑一兩、生附子一枚,加水三升,煎煮至一升,加入人尿五合、豬膽汁一合,分次服用。
豬膽汁加入雄黃末三四分,蜈蚣末二分,用布條紮緊患處,治療毒蛇咬傷有效。《梅師方》記載:熱病導致的潰瘍,可以用豬膽汁一個,醋一合,煎沸後服用,蟲子會立刻死亡。《外臺秘要》記載:湯火燙傷,可以用豬膽汁調和黃柏末,塗抹在傷口上。
7. 附:膚
仲景治足少陰下利,咽痛,胸滿心煩者,有豬膚湯。用豬膚一斤,水一斗,煮五升,取汁,入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,熬香,分服。成無己注云:豬,水畜也。其氣先入腎,解少陰客熱。加白蜜以潤燥除煩,白粉以益氣斷利也。
白話文:
張仲景治療足少陰經引起的腹瀉、咽喉痛、胸悶心煩的方子,叫做豬膚湯。用豬皮一斤,水十升,煮成五升,取其汁液,加入蜂蜜一升,白麵粉五合,熬煮到香味四溢,分次服用。成無己註解說:豬屬於水生動物,它的藥性首先進入腎經,可以治療少陰經的客邪熱症。加入蜂蜜可以滋潤乾燥、消除煩躁,加入白麵粉可以益氣止瀉。
8. 附:肚
豬肚屬土,故其味必甘,氣微溫,無毒。乃豬一身無害之物,為補脾胃之要品。脾胃得補則中氣益、利自止矣。《日華子》:主補虛損。蘇頌:主骨蒸勞熱,血脈不行。皆取其補益脾胃則精血自生,虛勞自愈,根本固而五臟皆安也。
主治參互
《普濟方》:水瀉不止。用豬肚一枚煮爛,入平胃散搗丸服效。仲景方:豬肚黃連丸:治消渴。用雄豬肚一枚,入黃連末五兩,栝樓根、白粱米各四兩,知母三兩,麥門冬二兩,縫定蒸熟,搗丸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。《千金方》:溫養胎氣,胎至九月消息。用豬肚一枚,如常著五味,煮食至盡。
又,豬肚丸:黃連一味為細末,量肚大小實之,煮令極爛,搗勻為丸梧子大。治臟毒下血。又方:治腹脹大。用烏芋去皮,入雄肚,線縫,砂器煮糜,食之,勿入鹽。
白話文:
豬肚性味甘溫,無毒,是豬身上無害的補益之物,尤其能補益脾胃。脾胃強健,中氣就會旺盛,腹瀉等症狀自然會好轉。《日華子本草》記載,豬肚能補虛損;蘇頌則說它能治療骨蒸勞熱、血脈不通。這些功效都是因為豬肚能補益脾胃,從而使精血自然生成,虛勞自然痊癒,根本穩固,五臟也就都安寧了。
治療方面,《普濟方》記載,豬肚能治療水瀉不止,方法是用一個豬肚煮爛,加入平胃散製成丸藥服用。《傷寒雜病論》記載的豬肚黃連丸,則是用雄豬肚、黃連、栝樓根、白米、知母、麥門冬等藥材製成,用於治療消渴症。《千金方》記載,豬肚能溫養胎氣,讓胎兒在九月足月;還記載了用豬肚和黃連製成的豬肚丸,可以治療臟腑病變引起的出血,以及用烏芋和雄豬肚一起煮食來治療腹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