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八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八 (13)

1. 秦荻梨

葉辛,溫,無毒。主心腹冷脹,下氣,消食。人所啖者,生下濕地,所在有之。(唐本先附)

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秦荻梨,於生菜中最香美,甚破氣。又,末之和酒服,療卒心痛,悒悒塞滿氣。又,子,末和大醋,封腫氣,日三易。陳藏器云:五辛菜,味辛,溫。歲朝食之,助發五臟氣,常食溫中,去惡氣,消食,下氣。《荊楚歲時記》亦作此說,熱病後不可食之,損目。

食醫心鏡:秦荻梨,取和醬、醋食之,理心腹冷脹,下氣消食,空腹食之最佳。

白話文:

秦荻梨的葉子味道辛辣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心腹部的冷痛脹滿,能使氣往下行,幫助消化食物。這種植物生長在潮濕的地方,是人們會食用的蔬菜,到處都有。(唐本草的作者先前已經提到過)

我禹錫等人仔細查閱孟詵的說法,他認為秦荻梨是所有生菜中香味最美好的一種,但非常容易使人耗散氣。另外,將秦荻梨磨成粉末,用酒調和服用,可以治療突然發生的心痛,以及胸悶氣脹的症狀。還有,將秦荻梨的種子磨成粉末,用大量的醋調和,敷在腫脹的地方,一天換三次。陳藏器說,秦荻梨是五辛菜之一,味道辛辣,性溫和。在新年早上吃,能幫助激發五臟的氣,經常食用可以溫養脾胃,去除體內不好的氣,幫助消化食物,使氣往下行。《荊楚歲時記》也是這樣說的,但提到熱病剛好的人不可以食用,會損傷眼睛。

《食醫心鏡》記載,秦荻梨,可以和醬、醋一起食用,可以治療心腹部的冷痛脹滿,能使氣往下行,幫助消化食物,空腹吃效果最好。

2. 醍醐菜

雷公云:凡使,勿用諸件。草形似牛皮蔓,掐之有乳汁出,香甜入頂。採得,用苦竹刀細切,入砂盆中研如膏,用生稀絹裹,挪取汁出,暖飲。千金方:治傷中崩絕赤。醍醐杵汁,拌酒煎沸,空心服一盞。又方:治月水不利。以菜絞汁,和酒煎,服一盞。

白話文:

雷公說:凡是使用這種藥材,不要用到其他部位,這種草的形狀像牛皮藤蔓,掐斷它會有乳汁流出,味道香甜直衝頭頂。採摘後,用苦竹刀仔細切碎,放入砂盆中研磨成膏狀,用生的稀絹布包裹,擠出汁液,溫熱後飲用。

《千金方》記載:治療因受傷導致崩漏,血崩不止的病症。用醍醐菜汁,加入酒一起煎煮沸騰,空腹服用一小杯。又有一個方子:治療月經不順。將菜絞汁,和酒一起煎煮,服用一小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