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慎微
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二 (13)
卷第二十二 (13)
1. 白頸蚯蚓
百一方治交接勞復,陰卵腫或縮入腹,腹絞痛,或便絕。蚯蚓數條,絞取汁服之,良。又方治中蠱毒或吐下血若爛肝。取蚯蚓十四枚,以苦酒三升漬之,蚓死,但服其汁。已死者皆可活。
衍義曰白頸蚯蚓,自死者良,然亦應候而鳴。此物有毒。昔有病腹大,夜聞蚯蚓鳴於身,有人教用鹽水浸之而愈。崇寧末年,隴州兵士暑月中在倅廳前,跣立廳下,為蚯蚓所中,遂不救。後數日,又有人被其毒,敷識者教以先飲鹽湯一杯,次以鹽湯浸足,乃愈,今入藥,當去土了微炙。若治腎臟風下疰病,不可闕也,仍須鹽湯送。
王荊公所謂藁壤太牢俱有味,可能蚯蚓獨清廉者也。
白話文:
白頸蚯蚓
有個偏方可以治療性交後引起的勞累復發,陰囊腫大或縮入腹中,導致腹部絞痛,甚至無法排便的情況。取數條蚯蚓,絞取汁液服用,效果很好。
另一個偏方可以治療中了蠱毒或嘔吐、腹瀉出血,血如爛肝一般的情況。取十四條蚯蚓,用三升苦酒浸泡,待蚯蚓死後,只服用浸泡的汁液。即使是已經快死的人,也能救活。
衍義:
白頸蚯蚓,自然死去的最好,但牠們也會隨著時節鳴叫。這種東西有毒。以前有人腹部腫大,晚上聽到蚯蚓在身上鳴叫,有人教他用鹽水浸泡,病就好了。崇寧末年,隴州有士兵在夏天,赤腳站在官府大廳前,被蚯蚓咬傷,沒能救活。幾天後,又有人被蚯蚓的毒咬到,一位懂得醫術的人教他先喝一杯鹽湯,再用鹽水浸泡雙腳,才痊癒。現在將蚯蚓入藥,應該去除泥土,稍微烤一下。如果治療腎臟的風寒下注病,這種藥絕對不能缺少,而且必須用鹽湯送服。
王安石說,祭祀用的牛羊肉和稻草都有味道,或許只有蚯蚓是清廉的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