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二十二 (1)
卷第二十二 (1)
1. 卷第二十二
(己酉新增衍義)
白話文:
己酉年新增的闡釋說明。
2. 下品
3. 蝦(音遐)蟆(音麻)
味辛,寒,有毒。主邪氣,破症堅血,癰腫,陰瘡,服之不患熱病,療陰蝕疽癘(音賴)惡瘡,猘犬傷瘡,能合玉石。一名蟾(十占切)蜍(常餘切),一名𪓰(音秋),一名去甫,一名苦䗶(音龍又音籠)。生江湖池澤。五月五日取,陰乾,東行者良。
陶隱居云:此是腹大、皮上多痱(蒲罪切)磊(來罪切)者,其皮汁甚有毒。犬齧之,口皆腫。人得溫病斑出困者,生食一、兩枚,無不瘥者。五月五日取東行者五枚,反縛著密室中閉之,明旦視自解者,取為術用,能使人縛亦自解。燒灰敷瘡立驗。其肪塗玉則刻之如蠟,故云能合玉石,但肪不可多得。
取肥者,銼,煎膏,以塗玉,亦軟滑易截。古玉器有奇特,非雕琢人功者,多是昆吾刀及蝦蟆肪所刻也。唐本注云:《別錄》云,腦,主明目,療青盲也。臣禹錫等謹按蜀本圖經云:今所在池澤皆有。取曬乾及火干之。一法:刳去皮、爪,酒浸一宿,又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,塗酥炙乾用之。
蕭炳云:腹下有丹書八字者,以足畫地,真蟾蜍也。藥性論云:蝦蟆,亦可單用。主闢百邪鬼魅,塗癰腫及治熱結腫。又云:蟾蜍,臣。能殺疳蟲,治鼠漏惡瘡。端午日取眉脂,以硃砂、麝香為丸,如麻子大,小孩子疳瘦者,空心一丸。如腦疳,以奶汁調,滴鼻中。燒灰,敷一切有蟲惡癢滋胤瘡。
陳藏器云:蝦蟆、蟾蜍,二物各別,陶將蟾蜍功狀注蝦蟆條中,遂使混然。採取無別。今藥家所賣,亦以蟾蜍當蝦蟆,且蝦蟆背有黑點,身小,能跳接百蟲,解作呷呷聲,在陂澤間,舉動極急。《本經》書功,即是此也。蟾蜍身大,背黑無點,多痱磊,不能跳,不解作聲,行動遲緩,在人家濕處。
本功外,主溫病身斑者,取一枚生搗,絞取汁服之。亦燒末服,主狂犬咬發狂欲死。作膾食之,頻食數頓。矢主惡瘡,謂之土檳榔,出下濕地處,往往有之。術家以肪軟壓及五月五日收取,即是此也。又有青蛙、蛙蛤、螻蟈、長肱、石榜、蠼子之類,或在水田中,或在溝渠側,未見別功,故不具載。《周禮·掌蟈氏》:去蛙黽焚牡菊,灰灑之則死。
牡菊,無花菊也。《本經》云:蝦蟆一名蟾蜍,誤矣。日華子云:蝦蟆,冷,無毒。治犬咬及熱狂,貼惡瘡,解煩熱,色斑者是。又云:蟾,涼,微毒。破癥結,治疳氣,小兒面黃,癖氣。燒灰油調敷惡瘡,入藥並炙用。又名蟾蜍。眉酥治蚛牙,和牛酥摩,敷腰眼並陰囊,治腰腎冷並助陽氣。
以吳茱萸苗汁調妙。糞敷惡瘡、疔腫,雜蟲咬。油調敷瘰癧、痔瘻瘡。
圖經曰蝦蟆,生江湖,今處處有之。腹大形小,皮上多黑斑點,能跳接百蟲食之,時作呷呷聲,在陂澤間,舉動極急,五月五日取,陰乾,東行者良。《本經》云一名蟾蜍,以為一物,似非的也。謹按《爾雅》鼁(起據切)𪓰,蟾蜍。郭璞注云:似蝦蟆,居陸地。又科斗注云:蝦蟆子也。
白話文:
蝦蟆,味道辛辣,性寒,有毒。主要治療邪氣入侵,能破除堅硬的腫塊和血瘀,也能治療癰腫和陰部潰瘍。服用後不會得熱病。還能治療陰部潰爛的惡瘡、癩病、狂犬咬傷,並且能將玉石接合。又名蟾蜍、𪓰、去甫、苦藞。生長在江湖池澤。最好在五月初五採摘,陰乾,朝東採的最好。
陶弘景說,這種蝦蟆是肚子大、皮膚上有很多疙瘩的,它的皮膚汁液毒性很強。狗咬到會導致口部腫脹。人如果得了溫病,出現斑疹且身體困乏,生吃一兩隻蝦蟆,沒有不痊癒的。五月初五採摘朝東的五隻蝦蟆,反綁著放在密室裡關起來,第二天看牠們自己解開的,就拿來做術法用,能使人綁住也能自己解開。燒成灰敷在瘡上效果很快。用牠的脂肪塗在玉上,就能像蠟一樣刻畫,所以說能接合玉石,但脂肪很難得到。
取肥大的蝦蟆,剁碎,煎成膏,用來塗玉,也能使玉變軟滑容易切割。古代玉器有些奇特的,不是人工雕琢的,很多都是用昆吾刀和蝦蟆脂肪刻成的。唐朝的注釋說,《別錄》提到,蝦蟆的腦髓能明目,治療青盲眼。臣禹錫等仔細考察蜀本的圖經說,現在各地的池塘都有蝦蟆,採摘後曬乾或火烤乾。一種方法是:挖去皮和爪,用酒浸泡一夜,再用黃精的自然汁浸泡一夜,塗上酥油烤乾使用。
蕭炳說,腹部有丹書寫的八字形狀的,用腳在地上畫圈的,才是真正的蟾蜍。藥性論說,蝦蟆也可以單獨使用,主要用來辟除各種邪氣鬼魅,塗抹癰腫和治療熱結腫塊。又說,蟾蜍能殺死疳蟲,治療鼠瘡惡瘡。端午節採摘蟾蜍的眉脂,用朱砂、麝香製成丸,像麻子大小,給疳積瘦弱的小孩空腹吃一丸。如果是腦疳,用奶汁調和,滴在鼻孔中。燒成灰,敷在一切有蟲子引起的惡癢、滋生蔓延的瘡。
陳藏器說,蝦蟆和蟾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,陶弘景把蟾蜍的功效和特性寫在蝦蟆的條目中,導致兩者混淆。現在藥鋪賣的,也把蟾蜍當做蝦蟆賣。蝦蟆的背上有黑點,身體小,能跳躍捕捉昆蟲,發出「呷呷」的叫聲,在池塘邊活動,動作非常快。《本經》記載的功效,說的就是這種蝦蟆。蟾蜍身體大,背部黑色沒有斑點,有很多疙瘩,不會跳,也不會發出聲音,行動遲緩,在人家的潮濕處活動。
除了上述功效外,還可以用來治療溫病引起的皮膚斑疹,取一隻蝦蟆生搗,擠出汁液服用。也可以燒成灰末服用,能治療狂犬咬傷引起的狂躁,頻繁吃幾頓。蝦蟆的糞便也能治療惡瘡,稱為土檳榔,生長在潮濕的地上,經常能見到。術士用蝦蟆的脂肪來軟化,並且在五月初五收集,就是這個原因。還有青蛙、蛙蛤、螻蛄、長肱、石榜、蠼子等,有的在水田中,有的在溝渠邊,沒有看到特別的功效,所以不一一記載。《周禮·掌蟈氏》提到,去掉青蛙的頭,焚燒牡菊,把灰撒在上面,青蛙就會死。
牡菊,指的是沒有花朵的菊花。《本經》說蝦蟆又名蟾蜍,是錯誤的。日華子說,蝦蟆,性寒,無毒。能治療狗咬傷和熱病引起的狂躁,貼在惡瘡上,能解除煩熱和色斑。又說,蟾蜍,性涼,微毒。能破除癥結,治療疳氣,小兒面色發黃和癖氣。燒成灰用油調和敷在惡瘡上,入藥時要烤過使用。又名蟾蜍。眉酥能治療蚛牙病,和牛酥混合塗抹,敷在腰眼和陰囊處,能治療腰腎虛寒和幫助陽氣。
用吳茱萸的苗汁調和效果更好。蝦蟆的糞便能敷治惡瘡、疔瘡腫毒,以及被各種蟲咬傷。用油調和敷在瘰癧、痔瘡瘻管上。
圖經上說,蝦蟆生長在江湖,現在各地都有。肚子大身體小,皮膚上有很多黑斑點,能跳躍捕捉昆蟲吃,經常發出「呷呷」的聲音,在池塘邊活動,動作非常快,最好在五月初五採摘,陰乾,朝東採的最好。《本經》說蝦蟆又名蟾蜍,認為是同一種東西,似乎不對。仔細考察《爾雅》說,鼁和𪓰都是蟾蜍。郭璞註解說,蟾蜍長得像蝦蟆,生活在陸地上。又解釋說,蝌蚪是蝦蟆的幼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