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八 (2)
卷第十八 (2)
1. 豚卵
齒灰,主蛇咬。臣禹錫等謹按孟詵云:大豬頭,主補虛乏氣力,去驚癇,五痔,下丹石。又,腸主虛渴,小便數,補下焦虛竭。又云東行母豬糞一升,宿浸去滓,頓服。治毒黃熱病。日華子云:豬,涼,微毒。肉療水銀風並掘土土坑內惡氣,久食令人虛肥,動風氣。又,不可同牛肉煮食,令人生寸白蟲。
又,脂治皮膚風,殺蟲,敷惡瘡。又,腸止小便,補下焦。生血,療賁豚氣及海外瘴氣。又,乳治小兒驚癇,天吊,大人豬、雞癇病。糞治天行熱病,黃疸,蠱毒。東行牝豬者為良。窠內有草,治小兒夜啼,安席下勿令母知。大凡野豬肉食勝圈豢者。
圖經曰:豚卵,《本經》不著所出州土,云一名豚顛,陰乾藏之,勿令敗。謹按楊雄《方言》云:豬,燕、朝鮮之間謂之豭,關東、西謂之彘,或謂之豕,南楚謂之豨(音喜)。其子謂之豯(音奚),吳楊之間謂之豬子,其實一種也。今云豚卵,當是豬子也。之豬之屬,為用最多。
唯肉不宜食,食之多暴肥,蓋風虛所致也。心,熱。主血不足,補虛劣,不可多食,能耗心氣。又不與吳茱萸合食。肺,微寒。能補肺,得大麻人良。不與白花菜合食,令人氣滯,發霍亂。肝,溫。主冷泄,久滑赤白。乳婦赤白下方,用子肝一葉,薄批之,搵著煨熟訶子末中,微火炙,又搵炙,盡半兩末止。
空腹細嚼,陳米飲送下,亦主冷勞腹臟虛者。脾,主脾胃虛熱,以陳桔皮紅、生薑、人參、蔥白切拍之,合陳米,水煮如羹,去桔皮,空腹食之。腎,補虛壯氣,消積滯,冬月不可食,損人真氣,兼發虛壅。肚,主骨蒸熱勞,血脈不行,補羸助氣,四季宜食。張仲景有豬肚黃連丸是也。
骨髓,寒。主撲損,惡瘡。懸蹄,主痔,腸癰,內蝕。四蹄,主行婦人乳脈,滑肌膚,去寒熱。《廣濟方》載其法云:婦人乳無汁者,以豬蹄四枚,治如食法,以水二斗,煮取一斗,去蹄。土瓜根、通草、漏蘆各三兩,以汁煮取六升,去滓。納蔥白、豉如常,著少米煮作稀蔥豉粥食之。
食了,或身體微微熱,有少汗出,佳。乳未下,更三、兩劑,大驗。肪膏,主諸惡瘡,利血脈,解風熱,潤肺。入膏藥,宜臘月亥日取之。腸臟,主大小腸風熱,宜食之。胰,寒。主肺氣干脹喘急,潤五臟,去皴疱䵟𪒟。並肪膏,並殺斑蝥、地膽、亭長等毒。然男子多食之損陽。
崔元亮《海上方》著豬胰酒,療冷痢久不瘥方云:此是脾氣不足,暴冷入脾,舌上生瘡,飲食無味,縱吃食下還吐,小腹雷鳴,時時心悶,干皮細起,膝脛痠疼,兩耳絕聲,四肢沉重,漸瘦劣,重成鬼氣,及婦人血氣不通,逆飯憂煩,常行無力,四肢不舉,丈夫痃癖,兩肋虛脹,變為水氣,服之皆效驗。此法出於《傳屍方》。
白話文:
豬的睪丸
牙齒上的污垢(齒灰),可以治療被蛇咬傷。臣子禹錫等人謹慎地查閱資料,根據孟詵的說法,大豬頭可以補養虛弱無力、去除驚嚇癲癇、治療五痔,並使丹石(可能是指體內結石)排出。豬腸可以治療虛弱引起的口渴、小便頻繁,並補養下焦的虛弱衰竭。另外,據說用一升向東走的母豬糞便,浸泡過夜去除雜質後一次性服用,可以治療毒性黃熱病。日華子說,豬肉性涼,帶有微毒。豬肉可以治療水銀中毒引起的疾病,以及埋在土坑內腐爛產生的惡臭氣體;但長期食用會使人虛胖、引起風氣。又說豬肉不可與牛肉同煮食用,會導致體內產生寸白蟲。
豬油可以治療皮膚上的風疹、殺死蟲子,並外敷治療惡瘡。豬腸可以止住小便,補養下焦,還可以生血,治療奔豚氣(腹部氣體上衝)和海外瘴氣。豬乳可以治療小孩的驚嚇癲癇和抽搐,也可以治療大人患的豬癲癇和雞癲癇。豬糞可以治療流行性熱病、黃疸和蠱毒;其中,向東走的母豬糞便效果最好。豬窩裡的草可以治療小孩夜哭,將草放在席子下,不要讓母親知道。一般來說,野豬的肉比圈養的豬肉更有益。
《圖經》記載:豬的睪丸,《本經》沒有記錄產地,只說它又名豚顛,陰乾後儲存,不要讓它腐壞。仔細查閱楊雄的《方言》記載:豬在燕、朝鮮一帶被稱為「豭」,在關東、關西一帶被稱為「彘」,或稱為「豕」,在南楚一帶被稱為「豨」。豬的小崽被稱為「豯」,在吳楊一帶被稱為「豬子」,其實都是同一種動物。現在說的「豚卵」,應該就是指豬的小崽。豬的各個部位,用途非常廣泛。
只有豬肉不適合多吃,多吃容易導致突然肥胖,這可能是風虛引起的。豬心性熱,可以治療血虛不足,補養虛弱,但不可多食,會耗損心氣。豬心也不可與吳茱萸一同食用。豬肺性微寒,可以補養肺氣,與大麻一起使用效果更佳。豬肺也不可與白花菜一同食用,會導致氣滯,引發霍亂。豬肝性溫,可以治療冷瀉、長久腹瀉和赤白痢。婦女在產後發生赤白痢,可以用豬肝一片,切薄片後,蘸上煨熟的訶子末,用微火烤熱,再蘸末再烤,直到用完半兩藥末為止。
空腹時慢慢咀嚼,用陳米湯送服,也可以治療因虛寒引起的腹部虛弱。豬脾可以治療脾胃虛熱,可以用陳皮、紅棗、生薑、人參、蔥白一起拍碎,和陳米一起加水煮成粥,去除陳皮後空腹食用。豬腎可以補養虛弱、強壯氣力、消除積食,但在冬天不可食用,會損傷人的真氣,還會引發虛火上壅。豬肚可以治療骨蒸勞熱、血脈不通,可以補養虛弱、增強氣力,四季都適合食用。張仲景的著作中有豬肚黃連丸的記載。
豬骨髓性寒,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和惡瘡。豬蹄上的懸蹄可以治療痔瘡、腸癰,以及體內腐蝕性病變。豬的四蹄可以促進婦女乳脈暢通、滑潤肌膚、去除寒熱。《廣濟方》記載了具體用法:婦女產後無乳汁,用豬蹄四枚,像平常吃飯一樣處理,用水兩斗煮成一斗,去除豬蹄。加入土瓜根、通草、漏蘆各三兩,用煮好的汁液再煮至六升,去除藥渣。加入蔥白、豆豉像平常一樣,再加入少量米煮成稀的蔥豉粥食用。
吃完後,如果身體微微發熱,有少量汗出,效果就好。如果乳汁還沒有下來,再服用兩三劑,效果顯著。豬油可以治療各種惡瘡、疏通血脈、解除風熱、潤肺,將豬油加入膏藥中,最好在臘月的亥日提取。豬的腸臟可以治療大小腸的風熱,適合食用。豬胰臟性寒,可以治療肺氣乾燥、脹滿喘急,可以滋潤五臟、去除皮膚粗糙、痘疤和黑斑。豬胰臟和豬油膏還可以殺死斑蝥、地膽、亭長等毒蟲的毒性。但是,男子如果多吃豬胰臟會損傷陽氣。
崔元亮的《海上方》中記載了豬胰酒,可以治療冷痢久治不愈的疾病,方中說:這是因為脾氣不足,突然受寒導致寒氣進入脾臟,舌頭上生瘡,飲食沒有味道,即使吃下去也會吐出來,小腹有雷鳴聲,時常感到心悶,皮膚乾燥起細紋,膝蓋和小腿痠痛,雙耳聽不見聲音,四肢沉重,逐漸變得消瘦虛弱,甚至產生「鬼氣」(可能指精神不佳),也包括婦女血氣不通、食慾不振、憂愁煩悶、經常感到無力、四肢舉不起來,以及男子患上痃癖、兩肋虛脹、轉變成水腫等病症,服用豬胰酒都有療效。此方法出自《傳屍方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