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24)
卷第十四 (24)
1. 無患子皮
有小毒。主浣垢,去面䵟,喉痹,研,納喉中,立開。又主飛屍。子中仁,燒令香,辟惡氣,其子如漆珠,生山谷大樹。一名噤婁,一名桓。(今附)
臣禹錫等謹按段成式酉陽雜俎云:昔有神巫曰,瑤㲘,能符,劾百鬼,擒鬼以無患木擊殺之。世人競取此木為器,用卻鬼,因曰無患。日華子云:無患子皮,平。
陳藏器云有小毒。主浣垢,去面皯,喉閉,飛屍,研,納喉中,立開。子中仁,燒令香,辟邪惡氣。子黑如漆珠子。深山大樹,一名噤婁,一名桓。桓、患字聲訛也。《博物志》云:桓葉似柳,子核堅,正黑,可作香纓用,辟惡氣,浣垢。《古今注》云:程稚問木曰:無患何也?答曰:昔有神巫曰,瑤㲘,能符,劾百鬼,得鬼則以此木為棒,棒殺之。世人相以為器,用猒鬼,故曰無患也。
《纂文》云:無患名噤婁,實好去垢,今僧家貫之為念珠,紅底為也。纂文無患,木名也。實可以去垢,核黑如瑿。問櫨木,曰:無患何也?答曰:昔有神巫曰,無患,此木能作符,劾百鬼,則以此木為棒殺之。世人相傳,以此木為眾鬼所惡,競取為器,用以厭鬼,故號無患。
衍義曰:無患子,今釋子取以為念珠,出佛經。唯取紫紅色小者佳。今入藥絕少,西洛亦有之。
白話文:
無患子皮略帶毒性。它可以用來洗滌污垢,治療面部癬疾和喉嚨阻塞。將其研磨後放入喉嚨中,能立即消除阻塞。也能治療屍毒。無患子果核燃燒後會散發香味,能驅除惡氣。果實黑色,像漆珠一樣,生長在深山大樹上。無患子又名噤婁、桓。 古籍記載,神巫瑤㲘曾用無患子木棒擊殺鬼怪,因此人們認為它能避邪,並廣泛使用。 無患子果實也常用於製作念珠,以紫紅色的小顆粒為佳。目前藥用較少。
2. 梓白皮
味苦,寒,無毒。主熱,去三蟲,療目中疾。
葉,搗敷豬瘡,飼豬,肥大三倍。生河內山谷。
陶隱居云:此即梓樹之皮。梓亦有三種,當用拌素不腐者。葉療手腳火爛瘡。桐葉及此以肥豬之法末見,應在商丘子《養豬經》中。唐本注云:此二樹花、葉,取以飼豬,並能肥大且易養。今見《李氏本草》、《博物志》。但云飼豬使肥,今云敷豬瘡,並訛矣。《別錄》云:皮主吐逆胃反,去三蟲,小兒熱瘡,身頭熱煩蝕瘡,湯浴之。
並封敷嫩葉,主爛瘡。臣禹錫等謹按爾雅云:椅,梓。釋曰:別二名也。郭云即楸。《詩·鄘風》云:椅、桐、梓、漆。陸機云:梓者,楸之疏理,白色而生子者為梓,梓實桐皮曰椅,則大同而小別也。蕭炳云:樹似桐而葉小,花紫。日華子云:煎湯洗小兒壯熱,一切瘡疥,皮膚瘙癢。
梓樹皮有數般,唯楸梓佳,余即不堪。
圖經曰:梓白皮,生河內山谷,今近道皆有之。木似桐而葉小,花紫。《爾雅》云:椅,梓。郭璞注云:即楸也。《詩·鄘風》云:椅、桐、梓、漆。陸機云:梓者,楸之疏理,白色而生子者為梓,梓實桐皮曰椅,大同而小別也。又一種鼠梓,一名楰,亦楸之屬也。江東人謂之虎梓。
《詩·小雅》云:北山有楰。陸機云:其枝、葉、木理如楸,山楸之異者。今人謂苦楸是也。鼠李,一名鼠梓,或云即此也。然鼠花之實都不相類,恐別一物而名同也。梓之入藥,當用有子者為使。楸、梓,宮寺及人家園亭多植之。崔元亮《集驗方》療毒腫不問硬軟。取楸葉十重薄腫上,即以舊帛裹之,日三易,當重重有毒氣為水流在葉中,如冬月取干葉,鹽水浸良久用之。或取根皮,銼爛搗,敷之,皆效。
又療上氣咳嗽,腹滿贏頓者。楸葉三斗,以水三斗,煮三十沸,去滓,煎堪丸如棗大。以竹筒納下部中,立愈。《篋中方》楸葉一味為煎,療瘰癧瘻瘡神方:秋分前後平旦,令人持囊袋,枝上旋摘葉,納袋中。秤取十五斤,水一石,淨釜中煎取三斗,又別換鍋煎取七、八升,又換鍋煎取二升,即成煎,納不津器中。凡患者,先取麻油半合,蠟一分,酥一栗子許,同消如面脂。
又取杏仁七粒,生薑少許,同研令細,米粉二錢,同入膏中攪令勻。先塗瘡上,經二日來乃拭卻,即以篦子勻塗楸煎滿瘡上,仍用軟帛裹卻。二日一度,拭卻,更上新藥。不過五、六上,已作頭便生肌平復,未穴者即內消。瘥後須將慎半年以來。採葉及煎合時,禁孝子、婦女、僧人、雞犬見之。
白話文:
梓白皮味苦、性寒,無毒。主治發熱,驅除三種寄生蟲,治療眼疾。
梓樹葉搗碎敷在豬的瘡傷上,用梓樹葉餵豬,豬可以肥大三倍。梓樹生長在河內的山谷。
陶弘景說:梓白皮就是梓樹的樹皮。梓樹也有三種,應該選用拌合後不腐爛的。梓樹葉可以治療手腳被火燒傷的爛瘡。用桐樹葉和梓樹葉餵豬使其肥大的方法,我沒有見過記載,應當在商丘子的《養豬經》中記載。唐代的注釋說:這兩種樹的花、葉,用來餵豬,都能使豬肥大容易飼養。現在看到的《李氏本草》、《博物志》只說用來餵豬使豬肥大,現在卻說敷在豬的瘡傷上,都是錯誤的。《名醫別錄》說:梓白皮主治嘔吐、胃反,驅除三種寄生蟲,治療小兒熱瘡、全身發熱煩躁、潰爛的瘡傷,可以用梓白皮煎湯洗浴。
並用新鮮的葉子搗敷,主治爛瘡。臣禹錫等謹按《爾雅》記載:椅,就是梓樹。解釋說:這是兩種不同的名稱。郭璞說就是楸樹。《詩經·鄘風》說:椅、桐、梓、漆。陸機說:梓樹,就是楸樹中木質疏鬆、顏色偏白、結果實的樹種,梓樹的果實和桐樹的樹皮叫做椅,所以它們是大體相同而略有區別。蕭炳說:梓樹像桐樹,但是葉子小,花是紫色的。日華子說:梓白皮煎湯洗滌小兒壯熱、各種瘡疥、皮膚瘙癢。
梓樹皮有好幾種,只有楸梓最好,其他的都不太好。
圖經記載:梓白皮生長在河內的山谷,現在各地都有。樹木像桐樹,但葉子小,花是紫色的。《爾雅》說:椅,就是梓樹。郭璞注釋說:就是楸樹。《詩經·鄘風》說:椅、桐、梓、漆。陸機說:梓樹,就是楸樹中木質疏鬆、顏色偏白、結果實的樹種,梓樹的果實和桐樹的樹皮叫做椅,大體相同而略有區別。還有一種鼠梓,又名楰,也是楸樹的一種。江東人稱之為虎梓。
《詩經·小雅》說:北山有楰。陸機說:它的枝、葉、木理都像楸樹,是山楸樹中一種不同的樹種。現在人認為苦楸就是這種樹。鼠李,又名鼠梓,有人說就是梓樹。但是鼠李的果實和梓樹的果實完全不同,恐怕是兩種不同的植物而名字相同。梓樹入藥,應該用有果實的樹種。楸樹和梓樹,宮殿寺院和人家園亭都經常種植。崔元亮《集驗方》記載,治療毒腫,不管硬軟,都取楸樹葉十層厚敷在腫脹的地方,用舊布包裹,一天換三次,腫脹處的毒氣會像水一樣流到葉子裡。如果在冬天,用乾葉子,用鹽水浸泡很久再使用。或者取樹根皮,切碎搗爛,敷在患處,都有效。
又可以治療上氣咳嗽、腹部脹滿、消瘦等症。用楸樹葉三斗,加水三斗,煮沸三十次,去掉渣滓,煎成像棗子一樣大的藥丸。用竹筒盛裝,放到下腹部,就能很快痊癒。《篋中方》記載,單用楸樹葉煎熬,是治療瘰癧、瘻瘡的特效藥方:秋分前後清晨,讓人拿著布袋,從樹枝上順著摘葉子,放入袋中。稱取十五斤,加水一石,用乾淨的鍋煎熬成三斗,再換鍋煎熬成七、八升,又換鍋煎熬成二升,就成了藥煎,放在不漏水的器皿中。凡是患者,先取麻油半合,蠟一分,酥一栗子許,一起熔化成像面脂一樣。
再取杏仁七粒,生薑少許,一起研磨成細末,加米粉二錢,一起放入膏中攪拌均勻。先塗在瘡傷上,過兩天再擦掉,然後用篦子將楸樹葉煎熬的藥液均勻塗抹在瘡傷上,再用軟布包裹。兩天一次,擦掉,再塗上新藥。一般五、六次,瘡傷就會長出新的皮膚,平復如初,沒有潰爛的也會內消。痊癒後需要小心保養半年。採摘樹葉和煎熬藥液時,禁止孝子、婦女、僧人、雞犬看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