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證類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30)
卷第十三 (30)
1. 安息香
味辛、苦,平,無毒。主心腹惡氣,鬼疰。出西戎。似松脂,黃黑色,為塊。新者亦柔韌(音刃)。(唐本先附)
臣禹錫等謹按蕭炳云:燒之去鬼來神。段成式酉陽雜俎云:安息香樹,出波斯國,波斯呼為辟邪樹。長三丈,皮色黃黑。葉有四角,經寒不凋。二月開花,黃色,花心微碧,不結實。刻其樹皮,其膠如飴,名安息香。六、七月堅凝乃取之。燒之通神,闢眾惡。日華子治邪氣魍魎,鬼胎血邪,闢蠱毒,腎氣,霍亂,風痛,治婦人血噤併產後血暈。
海藥:謹按《廣州記》云:生南海波斯國,樹中脂也,狀若桃膠,以秋月採之。又方:云:婦人夜夢鬼交,以臭黃合為丸,燒熏丹穴,永斷。又主男子遺精,暖腎,辟惡氣。
白話文:
安息香味辛、苦,性平,無毒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腹脹痛和鬼怪作祟引起的疾病。產自西域,外形像松脂,顏色黃黑,呈塊狀。新鮮的安息香也柔軟有韌性。
古籍記載,焚燒安息香可以驅邪招神。波斯國盛產安息香樹,當地人稱之為辟邪樹。樹高約十米,樹皮黃黑色,葉子呈四角形,冬天也不會凋零。二月開花,花色為黃色,花蕊略帶碧綠,但不結果實。人們刻劃樹皮,收集其分泌出的樹脂,即安息香。樹脂在六月、七月凝固後採收。焚燒安息香可以通神,驅除邪惡。 安息香還能治療邪氣、魍魎、鬼胎、血邪、蠱毒、腎虛、霍亂、風濕痛,以及婦女血崩和產後血暈等症狀。
另有記載指出,安息香產於南海的波斯國,是樹木分泌的樹脂,形狀像桃膠,在秋收時節採集。 也有人用安息香治療婦女夢到與鬼交合的症狀,將其與臭黃(一種藥材)混合製成丸藥,焚燒熏於丹田穴位,可以永久斷絕此症。 此外,安息香還可治療男子遺精,溫暖腎臟,驅除邪氣。
2. 仙人杖
味鹹,平(一云冷),無毒。主噦氣嘔逆,闢痁,小兒吐乳,大人吐食,並水煮服,小兒驚癇及夜啼,安身伴睡良。又主痔病,燒為末,服方寸匕。此是筍欲成竹時立死者,色黑如漆,五、六月收之。苦桂竹多生此。
又別一種仙人杖,味甘,小溫,無毒。久服長生,堅筋骨,令人不老。作茹食之,去痰癖,除風冷。生劍南平澤。葉似苦苣,叢生。陳子昂《觀玉篇序》云:夏四月,次於張掖河州草木無他異者,皆仙人杖。往往叢生,予家世代服食者,昔嘗餌之,及此行也。息意茲味,戎人有薦嘉蔬者,此物存焉,豈非將欲扶吾壽也。(新補)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。
圖經曰:文具枸杞條下。
白話文:
仙人杖
此物味鹹,性平(也有人說是性寒),無毒。能治呃逆嘔吐,驅除邪氣,小兒吐奶,大人嘔吐食物,都可用水煮後服用。對小兒驚癇及夜啼也有效,可以陪伴孩子睡覺,使其安心。此外,還能治療痔瘡,將其燒成灰末,每次服用一錢(約3克)。這種仙人杖是竹筍將要長成竹子時枯死而成的,顏色黑如漆,在五月、六月採收。苦桂竹叢中多生長此物。
還有一種仙人杖,味甘,性微溫,無毒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,強筋健骨,讓人不老。可以像吃蔬菜一樣食用,能去除痰癖,消除風寒。生長在劍南平澤地區。葉子像苦苣菜,叢生。陳子昂在《觀玉篇序》中記載:夏四月,我在張掖河州一帶,所見草木與其他地方並無不同,唯獨仙人杖,往往叢生,我家世代服用,我以前也吃過,這次旅行也再次見到。細細品味,當地人推薦的美味野菜,就是它,難道是上天要幫助我長壽嗎?(新補充內容),見陳藏器、日華子所著書籍記載。
圖書記載:詳見枸杞條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