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二十三·瘡癰上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三·瘡癰上 (2)

1. 診癰疽發起處第二

帝曰:身形應九宮奈何?歧伯曰:請言身形應九野。

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。

左胸應春分其日己卯。

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。

膺喉頭首應夏至其日丙午。

左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。

右胸應秋分其日辛酉。

左足應立冬其日戊戍己亥。

腰尻下窮應冬至其日壬子。

六腑及膈下二臟,應中州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巳也。

凡候此九者,善侯八正所在之處,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癰腫者欲治之。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,是謂天忌日也。

凡五子日夜半,五丑日雞鳴

五寅日平旦,五卯日日出

五辰日食時,五巳日禺中

五午日日中,五未日日昳

五申日晡時,五酉日日入

五戍日黃昏,五亥日人定

上以此日時遇疾發癰者,不起也。

白話文:

黃帝問:身體的各個部位如何對應九宮呢?歧伯回答:請讓我來說說身體的各個部位如何對應九野。

左腳對應立春,這天的干支是戊寅、己丑。

左胸對應春分,這天的干支是己卯。

左手對應立夏,這天的干支是戊辰、己巳。

胸部、喉嚨、頭部對應夏至,這天的干支是丙午。

右手對應立秋,這天的干支是戊申、己未。

右胸對應秋分,這天的干支是辛酉。

右腳對應立冬,這天的干支是戊戌、己亥。

腰部、臀部、下身對應冬至,這天的干支是壬子。

六腑和橫膈膜下的兩個臟器,對應中央地區的禁忌日,也就是太一神所在的日子以及所有戊日和己日。

凡是要觀察這九個部位的,要仔細觀察八正神所處的位置,身體的上下左右如果出現癰腫,想要治療它,不要在它所對應的日子進行潰破治療,這就叫做觸犯了天忌日。

凡是在五子日的半夜,五丑日的雞鳴時分,

五寅日的清晨,五卯日的日出時分,

五辰日的早飯時分,五巳日的隅中時分,

五午日的中午,五未日的日偏西時分,

五申日的下午,五酉日的日落時分,

五戌日的黃昏時分,五亥日的人定時分,

如果在這些時間點遇到疾病發作癰腫的,是無法治癒的。

2. 候癰疽色法第三

論曰:夫癰疽初發如微,人多不以為急,此實奇患,唯宜速治之,治之不速,病成難救,以此致禍能不痛哉。且述所懷以悟後賢,謹按黃父癰疽論,論癰所著緩急之處,死生之期如下:

發皮肉淺腫高而赤,貼即消,不治亦愈。

發筋肉深腫下而堅,其色或青黃或白黑,或脫復微熱而赤,宜急治之。成消中半發附骨者,或未覺肉色已殃,已殃者癰疽之甚也。

發背外皮薄為癰,皮厚為疽,如此者多見先兆,宜急治之。皮堅甚大者多致禍也。

夫癰壞後有惡肉者,當以豬蹄湯洗去穢,次敷食肉膏散,惡肉盡,乃敷生肉膏散,及摩四邊,令善肉速生。當絕房室,慎風冷,勿自勞動,須筋脈平復乃可任意耳,不爾,新肉易傷,傷則重潰,發則禍至,慎之慎之。

白話文:

關於癰疽的顏色變化第三:

一般來說,癰疽剛開始發生時症狀輕微,許多人都不覺得是急症,但這其實是很嚴重的疾病,應該要趕快治療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等到病情嚴重就難以挽救,這樣導致災禍難道不令人感到痛心嗎?因此,我在此將我的想法寫出來,希望能讓後世的醫者有所領悟。我仔細研究了黃帝關於癰疽的論述,其中論述了癰疽的緩急程度以及生死預期的如下:

如果癰疽長在皮膚肌肉淺層,腫脹凸起且呈現紅色,按壓就會消退,就算不治療也會痊癒。

如果癰疽長在肌肉深層,腫脹且向下堅硬,顏色可能是青色、黃色、白色或黑色,有時會消退又復發,稍微發熱而且呈現紅色,應該要趕快治療。如果癰疽發展到腫塊消退一半,或者附著在骨頭上的,有時甚至還沒感覺到肉色有異狀,就已經病入膏肓了,這表示癰疽已經很嚴重了。

如果癰疽長在背部,皮膚薄的是癰,皮膚厚的是疽,這種情況常常會出現先兆,應該要趕快治療。如果皮膚腫脹得很堅硬而且很大,大多會導致災禍。

癰疽潰爛後,如果有惡性腐肉,應該用豬蹄湯清洗去除髒污,然後敷上食肉膏散,等惡性腐肉去除乾淨,再敷上生肉膏散,並且按摩四周,讓好的肉快速生長。這段期間應該要禁慾,避免吹風受寒,不要過度勞累,必須等到筋脈恢復正常才可以隨意活動。不然,新生的肉很容易受傷,受傷就會再次潰爛,復發的話就會導致災禍,務必要小心謹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