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六·婦人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·婦人二 (2)

1. 生地黃湯

上一十味,㕮咀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,去上沫,然後下諸藥,煮取三升,分三服。

治男子背上歲腫,時覺牽痛內補黃耆湯方:

黃耆,當歸(各二兩),乾地黃,麥門冬(各三兩),生薑(五兩,切),大棗(十四枚,擘)芍藥,芎藭,人參,甘草(炙,各一兩)

上一十味,㕮咀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五合,分服七合,日三。

治發背黃耆湯方:

黃耆,乾地黃,茯苓(各四兩),大棗(十五枚,擘),芍藥(三兩),生薑(二兩,切),當歸(二兩半),人參,甘草(炙,各一兩半)

上九味,㕮咀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四升,分四服,日三夜一。加黃芩二兩,佳。

治癰瘡發背芍藥甘草湯方:

芍藥,乾地黃,黃耆(各三兩),甘草(炙,一兩半),人參(一兩),茯苓,麥門冬(去心)生薑(各二兩,切)

上八味,㕮咀,以水八升,煮取二升五合,分三服。

治毒腫發背黃耆湯方:

黃耆,白蘞,玄參,黃芩,大黃,甘草(炙,各三兩),竹葉(切,一升)

上七味,㕮咀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分三取,一日令盡。忌豬肉。

治癰腫始覺即令消,其腫五色,併為發背痛欲死,腫上加炙不瘥,腹內虛悶,麥門冬湯方:

麥門冬(去心,二兩),升麻,葛根(各三兩),丁香(一兩半),零陵香,藿香(各一兩)

上六味,㕮咀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五合,分三服。治發背,初欲作腫及癰,便服此方:

大黃(別浸),黃芩,甘草(炙,各三兩),升麻(二兩),梔子(一百枚,取仁)

上五味,㕮咀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五合,去滓,分三服,得快下數行利便止,不下,更作。

治發背腫如杏核,雞子青木香湯方:

青木香,麻黃(去節,各二兩),升麻(三兩)

上三味,㕮咀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三服,一日令盡。暖臥取微汗,避風,以粉粉身。

治癰發背升麻湯方:

升麻(三兩)

上一味,㕮咀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三服,昔何道靜母在建安,夜得發背,至曉半臂黑,上熱如火,噓吸煩悶,時無三兩升麻,唯一兩,以水三升,煮得一升,如上法,一服覺如小寬,再服熱瘥,乃得眠。至暮服盡轉佳。明日視背色還復,遂愈也。

白話文:

生地黃湯

將上述十種藥材切碎,加入一斗水,先煮麻黃,撈掉浮沫,再放入其他藥材一起煮,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。

治療男子背部慢性腫痛,時而感到牽拉疼痛的內補黃耆湯

黃耆、當歸各二兩,乾地黃、麥門冬各三兩,生薑五兩(切片),大棗十四枚(掰開),芍藥、芎藭、人參、炙甘草各一兩。

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,加入一斗水,煮到剩三升五合,每次服用七合,一天三次。

治療背部癰瘡的黃耆湯

黃耆、乾地黃、茯苓各四兩,大棗十五枚(掰開),芍藥三兩,生薑二兩(切片),當歸二兩半,人參、炙甘草各一兩半。

將以上九種藥材切碎,加入一斗二升水,煮到剩四升,分四次服用,白天三次,晚上一次。如果加入黃芩二兩,效果更好。

治療癰瘡發背的芍藥甘草湯

芍藥、乾地黃、黃耆各三兩,炙甘草一兩半,人參一兩,茯苓、麥門冬(去心)、生薑各二兩(切片)。

將以上八種藥材切碎,加入八升水,煮到剩二升五合,分三次服用。

治療毒瘡發背的黃耆湯

黃耆、白蘞、玄參、黃芩、大黃、炙甘草各三兩,竹葉一升(切碎)。

將以上七種藥材切碎,加入九升水,煮到剩三升,分三次服用,一天內服完。忌食豬肉。

治療癰腫初期即能消散,腫塊呈現五色,併發為背部劇痛欲死,腫塊上燒灼無效,腹內虛悶的麥門冬湯

麥門冬(去心)二兩,升麻、葛根各三兩,丁香一兩半,零陵香、藿香各一兩。

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,加入七升水,煮到剩二升五合,分三次服用。此方適用於治療背部初起欲發腫塊或癰瘡。

治療發背,初起欲作腫及癰,服此方

大黃(另行浸泡)、黃芩、炙甘草各三兩,升麻二兩,梔子(取仁)一百枚。

將以上五種藥材切碎,加入九升水,煮到剩三升五合,濾掉藥渣,分三次服用,若能順利排便數次即可停止服用,若無排便,則再服用。

治療發背腫如杏核的青木香湯

青木香、麻黃(去節)各二兩,升麻三兩。

將以上三種藥材切碎,加入六升水,煮到剩二升,濾掉藥渣,分三次服用,一天內服完。服藥後需暖身臥床,使身體微微出汗,避風,並用粉塗抹全身。

治療癰發背的升麻湯

升麻三兩。

將升麻切碎,加入三升水,煮到剩一升,分三次服用。以前何道靜的母親在建安,夜裡患了發背,到早晨半個手臂都黑了,且發熱如火,呼吸急促煩悶,當時沒有三兩升麻,只有一兩,用三升水煮到剩一升,按上述方法服用,一服藥後就覺得稍微舒緩,再服一劑,熱退了,就能睡覺了。到了晚上把藥服完,情況就好轉。第二天看背部顏色恢復正常,就痊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