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思邈

《千金翼方》~ 卷第十九·雜病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九·雜病中 (1)

1. 飲食不消第七

主一十七首,論一首

太一白丸,主八痞,兩脅積聚,有若盤盂,胸痛徹背,奄奄惻惻,裡急氣滿噫,項強痛,極者耳聾,消渴,瀉痢,手足煩,或有流腫,小便苦數,淋瀝不盡,不能飲食,少氣流飲,時復悶塞,少腹寒,大腸熱,恍惚喜忘,意有不定,五緩六急,食不生肌肉,面目黧黑方。

狼毒,桂心(各半兩),烏頭(炮,去皮),附子(炮,去皮),芍藥(各一兩)

上五味,搗篩為末,煉蜜和,更搗三千杵,丸如梧子大。旦以酒服二丸,暮三丸,知熱,止,令人消穀,長肌強中,久服大佳。

白話文:

太一白丸

這個藥丸主要治療八種痞塊,也就是兩側肋骨下方的積聚,摸起來像盤子一樣,會胸痛到背部,讓人感到非常虛弱,內急又脹氣打嗝,脖子僵硬疼痛,嚴重的話會耳聾,還有口渴、腹瀉、手腳煩躁,有時會出現流動的腫塊,小便頻繁又解不乾淨,無法進食,呼吸短促,體內有水飲,時常感到胸悶,小腹寒冷,大腸卻有熱,精神恍惚健忘,心意不定,出現五種虛弱和六種急迫的症狀,吃東西卻無法長肌肉,臉色又黑又暗沉。

藥方內容:

狼毒、桂心(各半兩),烏頭(炮製後去皮)、附子(炮製後去皮)、芍藥(各一兩)。

製法與服用方法:

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,再搗三千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早上用酒服用兩丸,晚上服用三丸。當身體發熱時,就可以停止服用。這個藥丸可以幫助消化食物,增長肌肉,強健身體。長期服用效果非常好。

2. 淮南五柔丸

主補虛寒,調五臟,和榮衛,通飲食,消穀,長肌肉,緩中利竅方。

茯苓,細辛,芍藥,半夏(洗),當歸(各一兩),蓯蓉,葶藶(熬,各二兩),柴胡(三兩),大黃(一斤,蒸)

上九味,搗篩為末,煉蜜和,更搗萬杵,丸如梧子大。以飲服五丸,稍漸加至十五丸,日再服以調為度。有憂氣者,加松子仁一兩。(《千金》用前胡)

凡身重不能食,心下虛滿,時時欲下,喜臥者,皆先針胃管太倉,服建中湯,及服此平胃丸必瘥方。

杏仁(五十枚,去皮尖、雙仁者,熬),大黃(四兩),葶藶(熬),麥門冬(去心),玄參,苦參,丹參(各二兩),沙參(一兩半),人參,當歸,芎藭,五味子,桂心(各一兩)

上一十三味,搗篩為末,煉蜜和丸如梧子。空腹酒服五丸,日二,以知為度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主要用於補益虛寒,調理五臟功能,協調營衛之氣,促進飲食消化,消除積滯,增長肌肉,緩和中焦、疏通孔竅。

藥材成分:茯苓、細辛、芍藥、半夏(洗過)、當歸(各一兩)、肉蓯蓉、葶藶子(熬過,各二兩)、柴胡(三兩)、大黃(一斤,蒸過)。

將以上九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再搗成泥狀,反覆搗上一萬次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用酒送服五丸,可以逐漸增加到十五丸,一天服用兩次,直到身體狀況調和為止。如果同時有憂鬱氣悶,可以加入松子仁一兩。(《千金方》中用的是前胡)。

凡是身體沉重、無法進食、心窩部位虛弱脹滿、時常想排便、喜歡躺著的人,都要先針刺胃經的胃管穴和太倉穴,服用建中湯,再服用這個平胃丸,必定能痊癒。

另一個藥方成分:杏仁(五十枚,去除外皮、尖端、雙仁,炒過)、大黃(四兩)、葶藶子(熬過)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)、玄參、苦參、丹參(各二兩)、沙參(一兩半)、人參、當歸、芎藭、五味子、桂心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十三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在空腹時用酒送服五丸,一天服用兩次,直到身體感到舒適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