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敬等20餘人編寫

《新修本草》~ 卷第十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一 (4)

1. 狼跋子

有小毒。主惡瘡、蝸疥,殺蟲魚。

出交廣,形扁扁爾。搗以雜米,投水中,魚無大小,皆浮出而死。人用苦酒摩,療疥亦效。

〔謹案〕此今京下呼黃環子為之,亦謂度谷,一名就葛。陶云出交廣,今交廣送入太常正是黃環子,非余物爾。

白話文:

產於交廣,形狀扁扁的。搗碎後和米飯一起,投入水中,魚無論大小,都會浮出水面死亡。人用苦酒塗抹,治療疥癬也有效。

〔註〕:現在京師(北京)的人稱黃環子為此物,也稱作度谷,另一種名稱是就葛。陶弘景說黃環子產於交廣,如今交廣送進太常寺的,正是黃環子,不是別的東西。

2. 蒴藋

味酸,溫,有毒。主風瘙癮疹,身癢、濕痹,可作浴湯。一名堇草,一名芨。生田野。春夏採葉,秋冬採莖、根。

田野墟村中甚多,絕療風痹癢痛,多用薄洗,不堪入服,亦有酒漬根,稍飲之者。

白話文:

味道酸、溫,有毒。主要用於治療風引起的皮膚瘙癢和皮疹、身體瘙癢、濕痹,可做成洗澡水。別名堇草,又名芨。生長在田野中。春天和夏天採集葉子,秋天和冬天採集莖和根。

在田野荒村中有很多,可以治療風濕疼痛,大多用於清洗傷口,不適宜內服,也有人用酒漬其根部,少喝一些。

〔謹案〕此陸英也,剩出此條。《爾雅》云:芨,堇草。郭注云:烏頭苗也。檢三堇別名,又無此者。蜀人謂烏頭苗為堇草。陶引此條,不知所出處。《藥對》及古方無蒴藋,惟言陸英也。

白話文:

〔謹案〕這段文字是陸英所寫的。

《爾雅》中說:芨,堇草。

郭璞的註解說:烏頭苗。

檢閱三堇的別名,沒有這個名字。

蜀人稱烏頭苗為堇草。

陶弘景引用了這條內容,不知道出處。

《藥對》和古方沒有蒴藋,只有陸英。

3. 弓弩弦

主難產,胞衣不出。

產難取弓弩弦以縛腰;及燒弩牙,令赤,內酒中飲之,皆取發放快速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處理難產

對於難產,可以拿弓弩的弓弦捆綁在產婦的腰部。而且,可以把弓弩的弦燒成紅色,放入酒中讓產婦飲用。這些做法都是為了促進產程快速進展。

4. 舂杵頭細糠

主卒噎。

食猝噎不下,刮取含之,即去,亦是舂搗義爾。天下事理,多有相影響如此也。

白話文:

當飲食突然堵塞喉嚨無法吞嚥時,用指甲刮取(附子)含在口中,即可解除噎窒,這也是研磨搗碎的原理。天下的事理,許多像這樣互相影響。

5. 敗蒲席

平。主筋溢、惡瘡。

燒之蒲席,惟舡家用,狀如蒲帆爾。人家所用席,皆是莞草;而薦多是蒲。方家有用也。

白話文:

用蒲草燒製而成的蒲席,通常用於船上,形狀類似於蒲草編織的船帆。一般家庭所用的席子,多是由莞草製成;而用來鋪設的蓆子則多是用蒲草編織。醫學領域中也有使用蒲草的記載。

〔謹案〕席、薦一也,皆人臥之,以得人氣為佳也。青、齊間人,謂蒲薦為蒲席,亦曰蒲蓋,謂藁作者為薦爾。山南、江左機上織者為席,席下重厚者為薦。如經所說,當以人臥久者為佳,不論薦、席也。

白話文:

謹慎地考慮,席和薦都是人睡覺用的臥具,以取得人的氣息為佳。青州、齊州一帶的人,把蒲草編織的席子稱為蒲席,也叫蒲蓋,把稻草編織的席子稱為薦。山南、江左一帶的人,把在機織機上織成的席子稱為席,把下面厚重的席子稱為薦。就像經書中所說的,應該以人睡覺久了的席子為佳,不論是薦還是席。

6. 敗船茹

平。主婦人崩中,吐痢血不止。

此是大艑(步典切)𦪙(他盍切)刮竹菇,以挰(直萌切)漏處者,取干煮之,亦燒作屑服之。

白話文:

此是大筋骨損傷,刮取竹菇,用來敷在漏血之處。將竹菇曬乾煮服,也可以燒成灰屑服用。

7. 敗鼓皮

平。主中蠱毒。

此用穿敗者,燒作屑水和服之。病人即喚蠱主姓名,仍往令其呼取蠱便瘥。白蘘荷亦然。

白話文:

此用穿山甲的穿山甲穿山甲,燒成灰燼,和水服下。病人立即呼喚施蠱者的姓名,然後讓施蠱者叫出蠱蟲,便會痊癒。白蘘荷的做法也一樣。

8. 敗天公

平。主鬼疰精魅。

此是人所戴竹笠之敗者也,取上竹燒,酒服之。

白話文:

這個是人戴過的舊竹笠,取上面的竹子燒製後,用酒服下。

9. 半天河

微寒。主鬼疰、狂、邪氣、惡毒。

此竹籬頭水也,及空樹中水皆可飲,並洗諸瘡用之。

白話文:

這些竹籬笆頭的水,以及空心樹中的水都可以飲用,而且可以用來清洗各式各樣的傷口。

10. 地漿

寒。主解中毒煩悶。

白話文:

寒。主解中毒煩悶。

此掘地作坎,以水沃其中,攪令濁,俄頃取之,以解中諸毒。山中有毒菌,人不識,煮食之,無不死。又楓樹菌,食之令人笑不止,惟飲土漿皆瘥,余藥不能救矣。

白話文:

在這個挖掘的坑中,灌入水,攪動使之渾濁,過一會兒取水來解體內的各種中毒症狀。山中有毒菌,人們不認識,煮來食用,沒有不死的人。還有一種楓樹上的菌類,食用之後會使人一直不停地笑,只有喝泥漿才能痊癒,其他藥物都不能救治。

11. 屋遊

味甘,寒。主浮熱在皮膚,往來寒熱,利小腸膀胱氣。生屋上陰處。八月、九月採。

此瓦屋上青苔衣,剝取煮服之。

白話文:

味道甘,性寒。主治皮膚上的浮熱,寒熱來回交替,通利小腸和膀胱的氣血。生長在屋頂陰暗處。於八、九月採集。

就是瓦屋上的青苔,剝取下來煮服。

12. 赤地利

味苦,平,無毒。主赤白冷熱諸痢,斷血破血,帶下赤白,生肌肉。所在山谷有之。葉似蘿摩,蔓生,根皮赤黑,肉黃赤。二月、八月採根,曬乾。(新附)

白話文:

中藥:苦寒,無毒 主治:赤痢、白痢、冷痢、熱痢、血痢、便血、帶下赤白,治療創傷引起的肌肉生長。 藥物來源:生長在山谷。 藥物形狀:葉子像蘿蔔,蔓生,根皮是赤黑,根肉是黃色的。 採藥時間:二月、八月。 炮製方法:曬乾。

13. 赤車使者

味辛、苦,溫,有毒。主風冷,邪疰,蠱毒,癥瘕,五臟積氣。

苗似香葇、蘭香,葉、莖赤,根紫赤色,生溪谷之陰,出襄州。八月、九月採根,曬乾。(新附)

白話文:

味辛辣、苦澀,性溫,有毒。主治風寒、邪氣、蠱毒、腫塊、五臟積氣。

苗莖似香蘭,葉子和莖都是紅色的,根部為深紅色,生長在溪谷的陰面,產於襄州。於八月、九月採集根部,曬乾。(新加入的品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