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敬等20餘人編寫

《新修本草》~ 卷第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 (3)

1. 滷咸

味苦、咸,寒,無毒。主大熱,消渴,狂煩,除邪,及吐下蠱毒,柔肌膚。去五臟腸胃留熱,結氣,心下堅,食已嘔逆,喘滿,明目,目痛。生河東鹽池。

云是煎鹽釜下凝滓。

白話文:

中藥苦、鹹味,性寒冷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大熱病, 消渴症 ,狂躁煩悶,去除邪氣,以及吐出或排出蠱毒,柔潤肌膚。去除五臟腸胃中的留熱,結塊氣體,心下堅硬,進食後嘔吐、呃逆,喘息、胸悶,明目,眼部疼痛。生長在河東的鹽池中。

煎鹽釜底凝結的殘渣。

〔謹案〕滷咸即生河東,河東鹽不釜煎,明非凝滓也。此是鹼土名滷咸,今人熟皮用之,字作古陷反,斯則於鹼地掘取之。

白話文:

〔謹慎地考察〕滷鹹就是產自河東郡,河東郡的鹽不經鍋釜煎煮,明顯不是凝結而成的滓水。這就是鹼性土地的名稱滷鹹,現在人們用它來鞣製皮革,這個字讀音作「古陷反」,這東西是從鹼性土地中挖掘出來的。

2. 大鹽

令人吐。生邯鄲及河東池澤。味甘、咸,寒,無毒。主腸胃結熱,喘逆,吐胸中病。

漏蘆為之使。

〔謹案〕大鹽即河東印鹽也,人之常食者,是形粗於末鹽,故以大別之也。

白話文:

漏蘆生長在邯鄲和河東地區的水池和沼澤中。味道甘甜而鹹,性寒,無毒。主治腸胃熱結,喘息逆亂,胸中鬱結的疾病。

漏蘆

(藥草名稱)可以用作它的引導藥。

備註

大鹽是指產自河東的食鹽,也是人們日常食用的鹽,顆粒比精緻鹽粗,所以用「大」字來區別。

3. 戎鹽

主明目、目痛,益氣,堅肌骨,去毒蟲。味鹹,寒,無毒。療心腹痛,溺血,吐血,齒舌血出。一名胡鹽,生胡鹽山,及西羌北地,及酒泉福祿城東南角。北海青,南海赤。十月採。

白話文:

主要治療眼睛明亮、眼睛疼痛,增加能量,增強肌肉和骨骼,並去除毒蟲。味道鹹,寒性,無毒。治療心腹痛、小便出血、吐血、牙齒舌頭出血。又名胡鹽,生長在胡鹽山,以及西羌北地,以及酒泉福祿城東南角。北海的胡鹽是青色的,南海的胡鹽是紅色的。於十月採收。

今俗中不復見滷咸,唯魏國所獻虜鹽,即是河東大鹽,形如結冰圓強,味鹹、苦,夏月小潤液。虜中鹽乃有九種:白鹽,食鹽,常食者;黑鹽,療腹脹氣滿;胡鹽,療耳聾目痛;柔鹽,療馬脊瘡;又有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四種,並不入食。馬齒即大鹽,黑鹽疑是滷咸,柔鹽疑是戎鹽,而此戎鹽又名胡鹽,兼療眼痛,二、三相亂。

白話文:

現在市面上已經沒有滷鹹了,只有魏國所進貢的番人鹽,也就是河東的大鹽,形狀像結了冰的圓餅,味道又鹹又苦,夏天稍微有點潮濕就會融化。番人鹽有九種:白鹽和食鹽,是平常吃的;黑鹽,治療腹脹氣滿;胡鹽,治療耳聾目痛;柔鹽,治療馬脊瘡;還有赤鹽、駁鹽、臭鹽、馬齒鹽四種,都不食用。馬齒鹽就是大鹽,黑鹽可能就是滷鹹,柔鹽可能是戎鹽,但戎鹽又叫做胡鹽,也治療眼痛,所以產生了好幾種說法混在一起的狀況。

今戎鹽虜中甚有,從涼州來,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從敦煌來,亦得之,自是希少爾。其形作塊片,或如雞鴨卵、或如菱米,色紫白,味不甚咸,口嘗氣臭,正如毈雞子臭者言是真。又河南鹽池泥中,自有凝鹽如石片,打破皆方,青黑色,善療馬脊瘡,又疑此或是。鹽雖多種,而戎鹽、滷咸最為要用。

白話文:

現在軍中有很多戎鹽,從涼州來,芮芮國的使者以及北部胡人的商人從敦煌來,也得到了戎鹽,自此開始變得稀少。戎鹽的形狀像塊狀或片狀,有時像雞蛋或鴨蛋,有時又像菱米,顏色是紫白相間,味道不是很鹹,吃起來有股臭味,就像有人說腐爛的雞蛋那樣的臭味,那纔是真的戎鹽。另外,河南鹽池的泥土中,也有凝結的鹽像石片一樣,打破後都是方形的,是青黑色的,可以治療馬背上的瘡,我懷疑這可能是戎鹽。雖然有許多種鹽,但是戎鹽和滷鹽是最常用的。

又巴東朐䏰縣北岸有鹽井,鹽水自凝生粥子鹽,方一、二寸,中央突張如傘形,亦有方如石膏、博棋者。李云戎鹽味苦、臭,是海潮水澆山石,經久鹽凝著石取之。北海者青,南海者紫赤。又云滷咸即是人煮鹽釜底凝強鹽滓,如此二說並未詳。

白話文:

另外,巴東朐䏰縣北岸有鹽井,鹽水自行凝結生出粥子鹽,形狀一、二寸,中央突起酷似傘形,也有呈方形像石膏、棋盤的。李雲戎說鹽味苦澀,是海水澆灌在山石上,經過很長時間,鹽分凝結在石頭上所致。北海所產的鹽是青色的,南海所產的鹽是紫紅色的。又說滷水之所以鹹是因為人們熬煮海水的鹽鍋底部凝結堅硬的鹽渣,關於鹽的這兩種說法都不夠詳細。

〔謹案〕陶稱滷咸,疑是黑鹽,此是鹹土,議如前說,其戎鹽即胡鹽。沙州名為禿登鹽,廊州名為陰土鹽,生河岸山坡之陰土石間,塊大小不常,堅白似石,燒之不鳴灹者。

白話文:

(謹慎地考察證實)陶弘景所說的滷鹹,懷疑是黑色的鹽,但這是鹹土,論證和前面所說的類似,戎鹽就是胡鹽。沙州所產的叫做禿登鹽,廊州所產的叫做陰土鹽,它產生在河岸山坡陰面的土壤和石頭縫隙間,大小不一的鹽塊,堅固潔白像石頭一樣,燃燒它不發出劈啪的聲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