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敬等20餘人編寫

《新修本草》~ 卷第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三 (4)

1. 石鐘乳

味甘,溫,無毒。主咳逆上氣,明目,益精,安五臟,通百節,利九竅,下乳汁,益氣,補虛損,療腳弱疼冷,下瞧傷竭,強陰。久服延年益壽,好顏色,不老,令人有子。不練服之,令人淋。一名公乳,一名蘆石,一名夏石。生少室山谷及太山,採無時。

蛇床為之使,惡牡丹、玄石、牡蒙,畏紫石英、蘘草。第一齣始興,而江陵及東境名山石洞亦皆有。惟通中輕薄如鵝翎管,碎之如爪甲,中無雁齒,光明者為善。長挺乃有一二尺者。

色黃,以苦酒洗刷則白。《仙經》用之少,而俗方所重,亦甚貴。

〔謹案〕鍾乳第一始興,其次廣、連、澧、朗、郴等州者,雖厚而光潤可愛,餌之並佳。今峽州、青溪、房州三洞出者,亞於始興。自余非其土地,不可輕服。多發淋渴,止可搗篩,白練裹之,合諸藥草浸酒服之。陶云鍾乳一、二尺者,謬說。

白話文:

石鐘乳,味道甘甜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治療咳嗽氣喘,使眼睛明亮,增強精氣,安定五臟,疏通全身關節,通利九竅,促進乳汁分泌,補益氣血,補養虛損,治療腳部虛弱疼痛發冷,以及治療下焦損傷導致的衰竭,使陰氣強盛。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,使容顏美好,保持年輕不老,並能使人懷孕生子。如果不經煉製就服用,會導致小便淋漓不暢。它又被稱為公乳、蘆石、夏石。生長在少室山谷和泰山,採集沒有時間限制。

蛇床子是它的使藥,忌與牡丹、玄石、牡蒙同用,畏懼紫石英、蘘草。最好的石鐘乳產自始興,江陵和東邊名山的石洞中也有產出。只有內部中空,輕薄如鵝毛管,破碎後像指甲片,中間沒有雁齒狀紋路,並且有光澤的才是好的。長的有到一兩尺的。

顏色黃色,用苦酒洗刷後會變成白色。《仙經》中用的比較少,但在民間偏方中很受重視,價格也很昂貴。

【考證】石鐘乳中以始興產的品質最好,其次是廣州、連州、澧州、朗州、郴州等地產的,雖然厚實但光澤潤滑,服用後效果也不錯。現在峽州、青溪、房州三個地方洞穴出產的,品質次於始興產的。其他地方出產的石鐘乳,由於不是原產地,不可隨意服用。容易導致小便淋漓和口渴,只能搗碎篩細,用白絹包起來,再與其他藥草一起浸泡在酒中服用。陶弘景所說石鐘乳有一兩尺長是錯誤的說法。

2. 朴硝

味苦、辛,寒、大寒,無毒。主百病,除寒熱邪氣,逐六腑積聚、結固留癖、胃中食飲熱結,破留血、閉絕,停痰痞滿,推陳致新。能化七十二種石。煉餌服之,輕身、神仙。煉之白如銀,能寒能熱,能滑能澀,能辛能苦,能咸能酸,入地千歲不變,色青白者佳,黃者傷人,赤者殺人。一名硝石樸。生益州山谷有鹹水之陽,採無時。

畏麥句姜。今出益州北部汶山郡、西川、蠶陵二縣界,生山崖上,色多青白,亦雜黑斑。俗人擇取白軟者,以當硝石用之,當燒令汁沸出,狀如礬石也。《仙經》惟云硝石能化他石。今此亦云能化石,疑必相似,可試之。

〔謹案〕此物有二種:有縱理、縵理,用之無別。白軟者,朴硝苗也,虛軟少力,煉為硝石,所得不多,以當硝石,功力大劣也。

白話文:

朴硝

味道苦、辛,藥性寒、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各種疾病,能去除寒熱引起的邪氣,驅逐六腑內部的積聚、凝結硬塊、停滯不化的病症,也能治療胃中因食物或熱氣積聚導致的疾病,破除體內淤血、閉塞不通的症狀,化解停滯的痰液和胸腹脹滿的感覺,促進新陳代謝。還能溶解七十二種石頭。將其煉製成藥丸服用,可以使身體輕盈,如同神仙一般。煉製後顏色潔白如銀,可以呈現寒性,也可以呈現熱性;可以滑利,也可以澀滯;可以辛辣,也可以苦澀;可以鹹,也可以酸。埋在地下一千年也不會變質。顏色呈現青白色是最好的,黃色的會損害身體,紅色的會導致死亡。又名硝石朴。生長在益州有鹹水的山谷陽面,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。

害怕麥句姜。現在主要產於益州北部汶山郡、西川、蠶陵二縣的交界處,生長在山崖上,顏色大多為青白色,也混雜著黑色斑點。一般人會選擇白色、質地鬆軟的,把它當作硝石來使用,使用時需要燒煮讓汁液沸騰,樣子像礬石。仙經上說硝石能溶解其他的石頭。這裡也說它能溶解石頭,這兩種藥物可能相似,可以試試看。

〔考證〕這種藥物有兩種:一種有縱向的紋理,一種有橫向的紋理,使用上沒有區別。白色、質地鬆軟的是朴硝的苗,比較虛弱無力,煉製成硝石後,產量不多,把它當成硝石使用,藥效會大打折扣。

3. 硝石

味苦、辛,寒、大寒,無毒。主五臟積熱、胃脹閉,滌去蓄結飲食,推陳致新,除邪氣,療五臟十二經脈中百二十疾、暴傷寒、腹中大熱,止煩滿消渴,利小便及瘻蝕瘡。練之如膏,久服輕身。天地至神之物,能化成十二種石。一名芒硝。生益州山谷及武都、隴西、西羌,採無時。

螢火為之使,惡苦參、苦菜,畏女菀。療病亦與朴硝相似,《仙經》多用此消化諸石,今無正識別此者。頃來尋訪,猶云與朴硝同山,所以朴硝名硝石樸也,如此則非一種物。先時有人得一種物,其色理與朴硝大同小異,胐胐如握鹽雪不冰,強燒之,紫青煙起,仍成灰,不停沸如朴硝,云是真硝石也。此又云一名芒硝,今芒硝乃是練朴硝作之。

與后皇甫說同,並未得核研其驗,須試效,當更證記爾。化硝石法,在三十六水方中。隴西屬秦州,在長安西羌中。今宕昌以此諸山有鹹土處皆有之。

〔謹案〕此即芒硝是也。朴硝一名硝石樸,今練粗惡朴硝,淋取汁煎,練作芒硝,即是硝石。《本經》一名芒硝,後人更出芒硝條,謬矣。

白話文:

味道苦、辛辣,性寒或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五臟的積熱、胃部脹滿閉塞,能清除積存的食物,促進新陳代謝,去除邪氣,治療五臟和十二經脈中的各種疾病(共一百二十種),以及因突然受寒引起的腹部發熱,能止住煩躁、口渴,並有利尿和治療瘻管腐蝕瘡。將它煉製成膏狀,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。它是天地間極為神奇的物質,可以轉化成十二種不同的石頭。它還有一個別名叫芒硝。生長在益州的山谷以及武都、隴西、西羌等地,採集沒有固定的時間。

螢火蟲是它的使者,它害怕苦參、苦菜,畏懼女菀。治療疾病的功效和朴硝相似。《仙經》中多用它來消化各種石頭,現在沒有人能真正辨別它。最近尋訪得知,它和朴硝產於同一座山,所以朴硝又稱為「硝石樸」,如果這樣說,它們就不是同一種物質。先前有人得到一種物質,顏色和紋理與朴硝大致相同但略有差異,看起來像一把握住的雪鹽卻不結冰,用火強燒,會冒出紫青色的煙,最後變成灰,不像朴硝那樣持續沸騰,據說這才是真正的硝石。這裡又說它別名叫芒硝,而現在的芒硝是用煉製朴硝的方法製成的。

這裡的說法和皇甫謐的說法相同,但沒有經過仔細的驗證,必須經過試驗才能確定,到時再做記錄。關於硝石的煉製方法,記載在《三十六水方》中。隴西屬於秦州,位於長安西邊的西羌地區。現在宕昌一帶,只要是有鹹土的山都有硝石。

(謹慎考證)這裡說的就是芒硝。朴硝又稱為硝石樸,現在是將粗劣的朴硝經過淋洗取汁煎煮,煉製成芒硝,這也就是硝石。《本經》中將其稱為芒硝,後人又單獨列出芒硝一條,是錯誤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