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修本草》~ 卷第二十 (2)
卷第二十 (2)
1. 相烏
味苦。主陰萎。一名烏葵。如蘭香,赤莖。生山陽,五月十五日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苦澀。主要治療男性陰莖萎縮。又名烏葵。像蘭花一樣有香味,莖是紅色的。生長在山的向陽面,在五月十五日採摘,放在陰涼處乾燥。
2. 鼠耳
味酸,無毒。主痹寒,寒熱,止咳。一名無心。生田中下地,厚華、肥莖。
白話文:
味道酸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因寒氣引起的痺症、發冷發熱,以及止咳。又名無心。生長在田地等低窪處,開花茂盛,莖肥壯。
3. 蛇舌
味酸,平,無毒。主除留血,驚氣,蛇癇。生大水之陽。四月採華,八月採根。
白話文:
味道酸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去除體內積留的瘀血、平息驚悸不安的氣,以及治療蛇癇(一種抽搐的病症)。這種植物生長在靠近大水邊的向陽地方。四月採摘花朵,八月採挖根部。
4. 龍常草
味鹹,溫,無毒。主輕身,益陰氣,療痹寒濕。生河水旁,如龍蒭,冬、夏生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使身體輕盈,增益陰氣,治療因寒濕引起的痺痛。生長在河水旁邊,外形像龍蒭草,冬天和夏天都會生長。
5. 離樓草
味鹹,平,無毒。主益氣力,多子,輕身長年。生常山,七月、八月採實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增強體力,使人多子嗣,並使身體輕盈,延年益壽。生長在常山,在七月、八月採集果實。
6. 神護草
可使獨守,叱咄人,寇盜不敢入門。生常山北共,八月採。
此亦奇草,計彼人猶應識用之。
白話文:
這種草可以讓人獨自守衛,並且能夠喝斥他人,讓盜賊不敢進門。它生長在常山的北邊,在八月採摘。
這也是一種神奇的草,我猜想那邊的人應該也知道它的用法。
7. 黃護草
無毒。主痹,益氣,令人嗜食。生隴西。
白話文:
無毒。主要治療痹症,能補益氣力,使人食慾大增。產於隴西。
8. 吳唐草
味甘,平,無毒。主輕身,益氣,長年。生故稻田中,夜日有光,草中有膏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身體輕盈,增強體力,延年益壽。生長在舊有的稻田中,夜晚會發光,草中含有油脂。
9. 天雄草
味甘,溫,無毒。主益氣,陰痿。生山澤中,狀如蘭,實如大豆,赤色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增補氣力,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(陰莖痿軟)。這種藥草生長在山野沼澤中,外形像蘭草,果實像大豆,呈紅色。
10. 雀醫草
味苦,無毒。主輕身,益氣,洗浴爛瘡,療風水。一名白氣。春生,秋花白,冬實黑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身體輕盈,增強氣力,用來清洗沐浴可以治療潰爛的瘡,還可以治療風水病。別名叫做白氣。春天生長,秋天開白花,冬天結黑色的果實。
11. 木甘草
主療癰腫盛熱,煮洗之。生木間,三月生,大葉如蛇床,四四相值,折枝種之便生。五月華白,實核赤。三月三日採。
白話文:
主要治療癰腫發熱的症狀,可以用煮過的水來清洗患處。這種植物生長在樹木之間,三月開始生長,葉子很大,形狀像蛇床的葉子,葉子通常四片四片相對生長。折下枝條種植就能夠繁殖。五月開白色的花,果實的核是紅色的。最好在三月三日採摘。
12. 益決草
味辛,溫,無毒。主咳逆、肺傷。生山陰,根如細辛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質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咳嗽氣逆、肺部損傷等症狀。生長在山陰之地,根部形狀像細辛。
13. 九熟草
味甘,溫,無毒。主出汗,止泄,療悶。一名烏粟;一名雀粟。生人家庭中,葉如棗。一歲九熟,七月七日採。
今不見有此之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幫助發汗、止瀉,還可以治療胸悶。這種草藥又名烏粟,也叫雀粟。它生長在人們的家中,葉子像棗樹葉。一年可以成熟九次,通常在農曆七月七日採摘。
現在已經看不到這種藥草了。
14. 兌草
味酸,平,無毒。主輕身,益氣,長年。生蔓草木上,葉黃有毛,冬生。
白話文:
味道酸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功效是使身體輕盈,增強體力,延年益壽。這種植物生長在蔓生的草木上,葉子黃色且有毛,冬天生長。
15. 酸草
主輕身,長年。生名山醴泉上陰居。莖有五葉青澤,根赤黃。可以消玉。一名醜草。
李云是今酸箕,布地生者,而今處處有,恐非也。
白話文:
主要功效是使身體輕盈,可以長期服用。這種草生長在名山有甘甜泉水且陰涼的地方。它的莖有五片青綠色且有光澤的葉子,根是紅黃色的。它可以消解玉石。它還有一個別名叫醜草。
李時珍說,這種草是現在的酸箕,是貼地生長的,但現在到處都有,恐怕不是古代所指的酸草。
16. 異草
味甘,無毒。主痿痹寒熱,去黑子。生籬木上。葉如葵,莖旁有角,汁白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治療肢體痿軟麻木、寒熱病症,去除皮膚上的黑斑。這種草生長在籬笆木上。葉子像葵葉,莖的旁邊有像角一樣的突起,汁液是白色的。
17. 癰草
葉主癰腫。一名鼠肝。葉滑,青白。
白話文:
葉子主要用來治療癰腫。它有一個別名叫鼠肝。葉子表面光滑,顏色是青白色。
18. 䒻草
味辛,無毒。主傷金創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沒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刀傷或金屬造成的創傷。
19. 莘草
味甘,無毒。主盛傷痹腫。生山澤,如蒲黃,葉如芥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因勞累過度導致的痺痛腫脹。生長在山林沼澤地帶,外形像蒲黃,葉子像芥菜。
20. 勒草
味甘,無毒。主瘀血,止精溢盛氣。一名黑草。生山谷,如栝蔞。
疑此猶是薰草,兩字皆相似,一誤耳,而栝蔞為殊也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體內瘀血,以及精液過多或氣盛的狀況。它又名黑草。生長在山谷中,外形像栝蔞。
我懷疑這可能就是薰草,因為「勒」和「薰」兩個字形狀相似,可能是筆誤造成的。而它和栝蔞是不同的植物。
21. 英草華
味辛,平,無毒。主痹氣,強陰,療面勞疽,解煩,堅筋骨,療風頭。可作沐藥。生蔓木上。一名鹿英。九月採,陰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平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肢體麻痺疼痛的疾病,增強腎臟功能,治療臉上因過度勞累而生的瘡腫,解除煩躁不安,使筋骨強健,治療風邪引起的頭痛。可以作為沐浴的藥材。生長在蔓生的樹木上。又名鹿英。在九月採收,陰乾。
22. 吳葵華
味鹹,無毒。主理心氣不足。
白話文:
味道鹹,沒有毒性。主要調理心氣不足的狀況。
23. 封華
味甘,有毒。主疥瘡,養肌,去惡肉。夏至採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但有毒性。主要用於治療疥瘡,可以滋養肌肉,去除壞死的肌肉組織。在夏至時採收。
24. 北荇華
味苦,無毒。主氣脈溢。一名芹華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氣脈運行不順暢。又名芹華。
25. 𨹻華
味甘,無毒。主上氣,解煩,堅筋骨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氣逆上衝的病症,解除煩躁不安,使筋骨強健。
26. 棑華
味苦。主除水氣,去赤蟲,令人好色。不可久服。春生仍採。
白話文:
味道苦。主要功效是排除體內多餘的水濕之氣,去除紅色的寄生蟲,並使人產生性慾。但不可以長期服用。這種藥材在春天生長時採摘。
27. 節華
味苦,無毒。主傷中,痿痹,溢腫。皮,主脾中客熱氣。一名山節,一名達節,一名通柒。十月採,曝乾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傷到身體中間部位、肢體痿軟麻痺、以及腫脹等症狀。它的皮,主要治療脾臟裡的客熱之氣。它又名山節、達節、通柒。在十月採收,曬乾。
28. 徐李
主益氣,輕身,長季。生太山陰。如李小形,實青色,無核,熟採食之。
白話文:
主要功效是補益氣,使身體輕盈,並能延年益壽。這種植物生長在泰山的陰面。它的外形像李子,但體型較小,果實是青色的,沒有果核,成熟後可以採摘食用。
29. 新雉木
味苦,香,溫,無毒。主風頭眩痛;可作沐藥。七月採陰乾,實如桃。
白話文:
味道苦,氣味芳香,藥性溫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頭痛;可以用來做沐浴的藥材。在七月採收後陰乾,果實像桃子一樣。
30. 合新木
味辛,平,無毒。解心煩、止瘡痛。生遼東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性質平和,沒有毒性。可以解除心中煩悶,止住瘡瘍疼痛。產於遼東地區。
31. 俳蒲木
味甘,平,無毒。主少氣,止煩。生山陵。葉如㮏,實赤,三核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治療氣虛、氣短,以及止息煩躁。這種植物生長在山丘陵地。它的葉子像㮏樹的葉子,果實是紅色的,裡面有三個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