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修本草》~ 卷第十四 (2)
卷第十四 (2)
1. 蜀椒
味辛,溫、大熱,有毒。主邪氣咳逆,溫中,逐骨節皮膚死肌,寒濕痹痛,下氣。除五臟六腑寒冷,傷寒,溫瘧,大風,汗不出,心腹留飲宿食,止腸澼下利,泄精,字乳余疾,散風邪瘕結,水腫,黃疸,鬼疰,蠱毒,殺蟲魚毒。久服之頭不白,輕身增年。開腠理,通血脈,堅齒髮,調關節,耐寒暑,可作膏藥。
多食令人乏氣,口閉者殺人。一名巴椒,一名盧藙。生武都川穀及巴郡。八月採實,陰乾。
杏仁為之使,畏橐吾。出蜀郡北部,人家種之,皮肉厚,腹裡白,氣味濃。江陽晉原及建平間亦有而細赤,辛而不香,力勢不如巴郡。巴椒,有毒不可服,而此為一名,恐不爾。又有秦椒,黑色,在上品中。凡用椒皆火微熬之,令汗出,謂為汗椒,令有力勢。椒目冷利去水,則入藥不得相雜耳。
〔謹案〕椒目,味苦,寒,無毒。主水腹脹滿,利小便。今椒出金州西域者,最善。
白話文:
蜀椒味道辛辣,性溫,屬於大熱藥,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邪氣引起的咳嗽、氣逆,溫暖脾胃,去除骨節皮膚的壞死組織,以及寒濕引起的關節疼痛,可以降氣。能去除五臟六腑的寒冷,治療傷寒、溫瘧、風邪引起的疾病、不出汗、心腹積水或宿食,能止住腸道出血、腹瀉、遺精、產後疾病,能驅散風邪引起的腫塊,治療水腫、黃疸、鬼疰、蠱毒,殺死蟲魚之毒。長期服用可以使頭髮不變白,身體輕健,延年益壽。能打開皮膚毛孔,疏通血脈,使牙齒和頭髮堅固,調理關節,耐寒暑,可以做成膏藥外用。
吃太多會讓人感到氣虛,嘴巴閉合無法張開的會致人死亡。又名巴椒、盧藙。生長在武都的河谷和巴郡一帶。八月採收果實,在陰涼處晾乾。
杏仁可以引導蜀椒的藥效,畏懼橐吾。蜀椒產於蜀郡北部,人們會種植它,它的外皮厚實,果肉白色,氣味濃郁。江陽、晉原和建平一帶也有產出,但比較細小呈紅色,雖然辛辣但不夠香,藥效不如巴郡產的。巴椒有毒不能服用,但它又被稱為蜀椒,恐怕是錯誤的。另外還有秦椒,顏色是黑色,屬於上品。凡是使用蜀椒都要用微火稍微炒過,讓它出汗,稱之為汗椒,這樣藥效才強。椒目(蜀椒的種子)性質寒涼,能利尿去水,所以入藥不能和蜀椒混用。
(考證)椒目,味道苦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治療水腫腹脹,有利小便的功效。現在金州西域產的蜀椒品質最好。
2. 莽草
味辛、苦,溫,有毒。主風頭癰腫,乳癰,疝瘕,除結氣疥瘙,蟲疽瘡,殺蟲魚。療喉痹不通,乳難,頭風癢,可用沐,勿近目。一名葞,一名春草。生上谷山谷及宛朐。五月採葉,陰乾。
上谷遠在幽州,今東間諸山處處皆有。葉青新烈者良。人用搗以和米內水中,魚吞即死浮出,人取食之無妨。莽草,字亦有作䒽字,今俗呼為䒽草也。郁核,味酸,平,無毒。主大腹水腫,面目四肢浮腫,利小便水道。根,主齒齦腫、齲齒,堅齒,去白蟲。一名爵李,一名車下李,一名棣。
生高山山谷及丘陵上。五月、六月採根。山野處處有,其子熟赤色,亦可啖之。
白話文:
莽草,味道辛辣、苦澀,屬性溫熱,有毒。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頭部癰腫、乳房癰腫、疝氣腫塊,能消除體內積聚的氣結和疥瘡瘙癢、蟲咬引起的瘡疽,還能殺滅蟲魚。可以治療喉嚨腫痛堵塞、產後乳汁不下、頭風瘙癢,可以煎水沐浴使用,但不要接觸眼睛。它又名葞,又名春草。生長在上谷的山谷以及宛朐一帶。五月採摘葉子,陰乾備用。
上谷在古代位於幽州,現在東邊的山區各處都有。葉子青綠且氣味強烈的品質較好。人們將其搗碎後混入米水中,魚吞食後會立即死亡並浮出水面,人食用魚肉沒有妨礙。莽草這個字,有時也寫作䒽字,現在民間俗稱䒽草。郁核,味道酸澀,屬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腹部水腫、面部和四肢浮腫,能促進小便排出、疏通水道。它的根,主要治療牙齦腫痛、蛀牙,可以堅固牙齒,去除牙齒上的白蟲。它又名爵李,又名車下李,又名棣。
生長在高山的山谷和丘陵上。五月、六月採摘根部。山野各處都有,它的果實成熟後是紅色,也可以食用。
3. 鼠李
主寒熱瘰癧瘡。皮,味苦,微寒,無毒。主除身皮熱毒。一名牛李,一名鼠梓,一名柙。生田野,採無時。
此條又附見,今亦在副品限也。
〔謹案〕此藥一名趙李,一名皂李,一名烏槎樹。皮主諸瘡寒熱毒痹。子主牛馬六畜瘡中蟲,或生搗敷之,或和脂塗皆效。子味苦,採取曬乾,九蒸,酒漬,服三合,日二,能下血及碎肉,除疝瘕積冷氣,大良。皮、子俱有小毒。
白話文:
鼠李,主要治療寒熱病、瘰癧(淋巴結核)和瘡瘍。它的樹皮,味道苦,性微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能清除皮膚的熱毒。它又叫做牛李、鼠梓、柙。生長在田野間,採摘沒有固定的時間。
這條記載又出現在其他地方,現在也被歸類為副品藥材。
〔謹慎考證〕這種藥又叫做趙李、皂李、烏槎樹。樹皮主要治療各種瘡、寒熱、毒以及痹症(肢體麻木或疼痛)。它的果實主要治療牛馬等牲畜身上的瘡,其中有蟲,可以搗爛敷在患處,或者和油脂混合塗抹,都有效果。果實味道苦,採摘後曬乾,經過九次蒸煮,用酒浸泡,每次服用三合(約合現在的15毫升),一天服用兩次,能夠使血下行,排除壞死的肉,去除疝氣、腹部腫塊和寒冷引起的氣滯,效果很好。樹皮和果實都帶有輕微的毒性。
4. 欒華
味苦,寒,無毒。主目痛泣出,傷眥,消目腫。生漢中川穀。五月採。決明為之使。
〔謹案〕此樹,葉似木槿而薄細,花黃似槐少長大,子殼似酸漿,其中有實,如熟豌豆,圓黑堅硬,堪為數珠者是也。五月、六月花可收,南人取合黃連作煎,療目赤爛大效。花以染黃色,甚鮮好也。
白話文:
味道苦澀,性寒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眼睛疼痛流淚、眼眶受傷、消除眼睛腫脹。生長在漢中地區的河谷中。五月採摘。決明子是它的使藥。
(考證)這種樹木,葉子像木槿但更薄更細,花朵黃色像槐花但稍大一些,果實外殼像酸漿,裡面有果實,像成熟的豌豆,圓形、黑色、堅硬,可以做成佛珠。五、六月可以採收花朵,南方人將它與黃連一起煎煮,治療眼睛紅腫潰爛效果顯著。花朵可以染成黃色,顏色非常鮮豔好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