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修本草》~ 卷第十三 (6)
卷第十三 (6)
1. 安息香
味辛、苦,平,無毒。主心腹惡氣鬼疰。出西戎,似松脂,黃黑色為塊,新者亦柔韌。(新附)
白話文:
味道辛辣、苦澀,藥性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胸腹部因惡氣引起的疾病和鬼疰病(一種古代認為是鬼怪作祟的病症)。產於西戎地區,形狀像松脂,呈黃黑色塊狀,新鮮的質地柔軟有韌性。 (新增補充說明)
2. 龍腦香及膏香
味辛、苦,微寒,一云溫,平,無毒。主心腹邪氣,風濕積聚,耳聾,明目,去目赤膚翳。出婆律國,形似白松脂,作杉木氣,明淨者善;久經風日,或如雀屎者不佳。云合粳米炭、相思子貯之,則不耗。膏主耳聾。
樹形似杉木,言婆律膏是樹根下清脂,龍腦是樹根中干脂。子似豆蔻。皮有甲錯,香似龍腦,味辛,尤下惡氣,消食,散脹滿,香人口,舊云出婆律國,藥以國為名也。亦言即杉脂也。江南有杉木,未經試造,或方土無脂,尤甘蕉比聞花而無實耳。(新附)
白話文:
龍腦香味道辛辣、苦澀,性質稍微寒涼,有一說法是溫和、平和,沒有毒性。主要可以治療心腹邪氣、風濕積聚、耳聾,使眼睛明亮,去除眼睛紅腫和皮膚上的翳障。產自婆律國,外形像白色的松脂,有杉木的氣味,明亮乾淨的品質最好;經過長時間風吹日曬,或是像鳥糞一樣的就不好了。據說用粳米炭和相思子一起儲存,就不會損耗。膏狀的龍腦香主要治療耳聾。
龍腦香樹的形狀像杉木,據說婆律膏是樹根下的清澈油脂,龍腦則是樹根中的乾燥油脂。果實像豆蔻。樹皮有甲殼狀的紋路,香味像龍腦,味道辛辣,特別能去除惡臭之氣,幫助消化,消除腹脹,使口氣清新。古時候說產自婆律國,藥材因此以國名命名。也有人說龍腦香就是杉樹的油脂。江南雖然有杉木,但尚未嘗試提取龍腦香,或許是當地土壤沒有油脂,就像甘蕉只有花卻沒有果實一樣。(新加入的內容)
3. 菴摩勒
味苦、甘,寒,無毒。主風虛熱氣。一名余甘。生嶺南交、廣、愛等州。
樹葉細,似合歡,花黃,子似李、柰,青黃色,核圓作六、七稜,其中仁亦入藥用。(新附)
白話文:
味道苦澀、甘甜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主要治療風邪引起的虛熱病症。又名余甘子。生長在嶺南的交州、廣州、愛州等地。
樹葉細小,像合歡樹的葉子,花朵黃色,果實像李子或柰子,呈青黃色,果核圓形有六、七個稜角,裡面的種仁也可以入藥使用。(這是新增補的說明)
4. 毗梨勒
味苦,寒,無毒。功用與菴摩勒同。出西域及嶺南交、愛等州,戎人謂之三果。
樹似胡桃,子形亦似胡桃,核似訶梨勒而圓短無稜,用之亦同法。(新附)
白話文:
味道苦澀,性質寒涼,沒有毒性。功效和菴摩勒相同。產於西域以及嶺南的交州、愛州等地,當地人稱它為三果。
樹木外形像胡桃樹,果實的形狀也像胡桃,果核像訶梨勒但比較圓短且沒有稜角,使用方法也和訶梨勒相同。(這是新增加的內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