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七 (10)
卷之七 (10)
1. 結(陰)
體狀詩
《正眼》云:結為凝結,緩時一止,徐行而怠,頗得其旨。
結脈緩而時一止,獨陰偏盛欲亡陽。浮為氣滯沉為積,汗下分明在主張。
相類詩(見代脈)
主病詩
結脈皆因氣血凝,老痰積滯苦沉吟,內生積聚外癰腫,疝瘕為殃病屬陰。
滑伯仁曰:結為陰獨盛而陽不能入也,為積聚、為七情所郁。浮結為寒邪滯經,沉結為積氣在內。先以氣寒脈緩,而氣血痰飲食五者,一有留滯於其間,則為結。
分部主病
左寸結者,心寒疼痛;結在左關,疝瘕必現;左尺得結,痿嬖之疴。右寸結者,肺虛氣寒;結在右關,痰滯食停;右尺得結,陰寒為楚。
抉微
李士材曰:結而有力者,方為積聚;結而無力者,是直氣衰弱,違其運行之常,一味溫補為正治。止數煩多,參伍不調者不治。叔和云:如麻子動搖,旋引旋收,聚散不常曰結,主死,是也。
張路玉曰:越人云結甚則積甚,結微則氣微。言結而少力,為正氣本衰,雖有積聚,脈結而不甚也。凡寒飲死血,吐利腹痛,癲癇蟲積等,氣鬱不調之病,多有結脈暴見,即宜辛溫扶正,略兼散結開痰,脈結自退。嘗見二三十至內有一至接續不上,而指下虛微,此元氣驟脫,如補益不應,終見危殆。
李瀕湖曰:《脈訣》言:或來或去,聚而卻還,與結無關。仲景有累累如循長竿曰陰結,靄靄如車蓋曰陽結。《脈經》又有如麻子動搖,旋引旋收,聚散不常者曰結,主死。此三脈名同實異也。
白話文:
【身體狀況描述】
根據《正眼》所述,結脈指的是血液在某部位凝結,脈搏緩慢且偶爾會暫停,就像行進中突然遲緩下來,這描述非常到位。
結脈的特徵是脈搏緩慢並偶爾停止,這表示陰氣過剩,可能導致陽氣流失。如果脈搏浮起,可能是氣滯;若脈搏沉下,可能是體內有積聚。治療方法,應該是發汗或通便,視情況而定。
【疾病相關描述】
結脈通常是由於氣血凝滯所引起,可能伴隨老痰堆積或身體機能不順,造成內外的痛苦,像是內部的積聚或外部的腫瘤,以及疝氣或囊腫等疾病,這些都屬於陰性病症。
滑伯仁指出,結脈是由於陰氣過盛,陽氣無法進入,可能導致體內積聚或由情緒鬱悶所致。浮起的結脈可能是寒冷邪氣阻塞經絡,沉下的結脈可能是體內有氣積。如果氣血、痰液、飲食等五種物質在體內滯留,就會形成結脈。
【不同部位的疾病】
左側手脈結脈,可能表示心臟寒冷或疼痛;左側腕脈結脈,可能表示疝氣或囊腫;左側腳脈結脈,可能表示肌肉萎縮或生殖系統問題。右側手脈結脈,可能表示肺部虛弱或寒冷;右側腕脈結脈,可能表示痰液堆積或消化不良;右側腳脈結脈,可能表示陰寒或疼痛。
【詳細解析】
李士材認為,如果結脈有力,可能表示體內有積聚;若結脈無力,可能只是氣血衰弱,違反了正常的運行規律,此時應使用溫熱補藥作為主要治療。如果結脈頻繁出現,且脈象混亂,就無法治療。王叔和指出,像麻子一樣搖晃,忽上忽下,聚散不定的脈象稱為結脈,通常預示死亡。
張路玉表示,扁鵲曾說,結脈嚴重表示積聚嚴重,結脈輕微表示氣血輕微。結脈但力量較小,表示體內正氣原本就衰弱,即使有積聚,脈象也不會太嚴重。一般來說,寒冷、水飲、死血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癲癇、蟲害等氣鬱不調的疾病,可能會突然出現結脈,此時應使用辛辣溫熱的藥物扶正氣,同時稍微加入散結化痰的藥物,結脈自然會消退。他曾見過每二三十次脈搏中,有一次脈搏未能連接上,且脈象虛弱,這是元氣突然脫離的徵兆,如果補益藥物無效,最終可能出現危險。
李瀕湖指出,《脈訣》提到,脈象時來時去,聚集後又返回,與結脈無關。張仲景曾說,脈象像沿著長桿移動一樣,稱為陰結;脈象像車蓋一樣飄忽,稱為陽結。《脈經》也提到,像麻子一樣搖晃,忽上忽下,聚散不定的脈象稱為結脈,通常預示死亡。這三種脈象雖然名稱相同,但實際上各有不同。
2. 代(陰)
體狀詩
仲景云:代脈動而中止,不能自還,因而復動。吳氏曰:脈至還八尺,良久方來。結促之止,止無常數;代脈之止,止有定期。
動而中止不能還,復動因而作代看。病者得之猶可療,平人卻與壽相關。
相類詩
數有時止名為促,緩止須將結脈呼。止不能回方是代,結生代死有殊途。
主病詩
代脈元因臟氣衰,腹疼泄痢下元虧。或為吐瀉中宮病,女子懷胎三月兮。
抉微
《匯辨》云:代主臟衰危惡之病,脾土敗壞,吐利為咎;中寒不食,腹疼難救。
又云:止有定期者,蓋脾主信也,故《內經》以一見代脈,為臟氣衰微,脾氣脫絕之診。
黎氏曰:代為真死脈,不分三部,隨應皆是。
《正義》云:按:代散之脈,從未有分部位者。予常診丁子之脈,惟左尺見代,才一至耳,至關上即滑數,余曰:腎氣已絕,不可為矣。然群醫但見其滑數,不見其代也。
宜忌
滑伯仁曰:無病而羸瘦脈代者,危脈也;若有病而氣血乍損,而氣不能續者,只為病脈。又妊娠脈代,胎必三月。李士材曰:伯仁論病脈,為暴病言也,若久病得代脈,萬無一生。黃桂岩心疼奪食,脈三動一止,良久不能自還。古人謂:痛甚者脈多代,少得代脈者死,老得代脈者生。桂岩春秋高矣,雖有代脈,不足慮之,果兩旬而起。
代義不一
張景岳曰:夫緩而一止為結,數而一止為促,其至或二動,或三動,至乃不等,然皆至數分明,起止有力。所主之病,有因氣逆痰壅,而為間阻者;有因血氣虛脫,而為斷續者;有因生平稟賦多滯,而脈道不流利者,此自結促之謂也。至於代脈之辨,則有不同。如《宣明五氣篇》云:脾脈代,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曰:黃者其脈代,皆言臟氣之常候,非謂代為止也。
又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長夏胃氣軟弱曰生,但代無胃曰死,此言胃氣去,而真臟見者死,亦非謂代而止也。《根結篇》曰:五十動而不一代者,五臟皆受氣;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,如本篇所云,此乃至數之代,若脈本平勻,而忽強忽弱者,乃形體之代,即《氣象論》所云是也。又若脾主四季,而隨時更代者,乃氣候之代,即《宣明五氣等篇》所云是也。
凡脈無定候,更變不常,則均謂之代,但當各因其變,而察其情,庶得其妙。
代主臟絕
五十一止身無病,數內有止皆知定(數內者,即五十內之數也。知定者,可定其臟氣之死期也)。四十一止腎臟衰,三十一止肝氣盡,二十一止脾敗竭,十動一止心脈絕,四五動止肺經傷。死期便參聲色證,兩動一止三日死,三四動止五六日,五六一止七八朝,次第推之自無失。
《脈經》云:一動一止二日死,二動一止三日死,三動一止四日死,四動一止六日死,五動一止七日死,六動一止八日死,七動一止九日死,八動一止十日死,九動一止十一日死,十動一止立夏死。
白話文:
代脈的身體狀態描述
張仲景說:代脈的跳動會突然停止,無法自己恢復,然後才會再次跳動。吳氏說:脈搏跳動到八寸長的距離後,會停頓很久才再次出現。結脈和促脈的停止沒有固定的次數,而代脈的停止則是有規律的。
脈搏跳動後突然停止,不能自行恢復,然後再次跳動,這就是代脈的表現。如果病人出現這種脈象,還可以治療;但如果健康的人出現這種脈象,則關係到壽命。
類似脈象的辨別
脈搏跳動快而且有時停止,稱為促脈;脈搏跳動慢而且停止,稱為結脈。只有停止後不能恢復,才是代脈。結脈出現表示體內有積聚,而代脈出現則預示著死亡,兩者有本質區別。
代脈所主疾病
代脈主要因為臟腑的氣機衰弱,導致腹痛、腹瀉、下元虛虧。也可能是因為嘔吐、腹瀉等中焦的疾病,或是婦女懷孕三個月時出現。
代脈的深層解析
《匯辨》中說:代脈主要表示臟腑衰竭的危重疾病,脾胃功能衰敗,會導致嘔吐腹瀉等問題;中焦虛寒、不思飲食、腹痛難以救治。
還說:代脈的停止有規律,是因為脾主信,所以《內經》認為出現代脈表示臟腑氣機衰微,脾氣衰竭的徵兆。
黎氏說:代脈是真死脈,不分左右寸關尺,只要出現就是。
《正義》中說:代脈的散亂,沒有分部位的。我曾經診斷一個丁姓人的脈搏,只有左尺部位有代脈,一下就停了,到關脈處就變成滑數脈了。我說:腎氣已經衰竭,沒辦法救治了。但是其他醫生只看到滑數脈,沒有注意到代脈。
代脈的適宜與禁忌
滑伯仁說:沒有病但身體消瘦而且出現代脈,這是危險的脈象;如果是有病導致氣血突然受損,氣息不能持續,這只是病脈的表現。孕婦出現代脈,則表示懷孕三個月。李士材說:伯仁說的病脈,是指突然發病的狀況,如果是久病出現代脈,則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。黃桂岩心痛、不想吃飯,脈搏跳三下停一下,很久都不能恢復。古人說:疼痛劇烈的人脈搏多出現代脈,很少出現代脈的人會死亡,老年人出現代脈反而可能存活。桂岩年紀大了,雖然有代脈,卻不用擔心,果然二十天後就康復了。
代脈的意義不統一
張景岳說:脈搏跳動緩慢且停頓一下的是結脈,脈搏跳動快速且停頓一下的是促脈,它們的跳動有時是兩下,有時是三下,跳動的次數不等,但跳動的次數是明確的,起止有力。它們所主的疾病,有的是因為氣逆痰阻,導致間歇性停頓;有的是因為氣血虛脫,導致跳動斷續;有的是因為平時體質虛弱,導致脈絡不通暢,這些都是結脈和促脈的表現。至於代脈,則有不同的解釋。《宣明五氣篇》說:脾脈代,《邪氣臟腑病形篇》說:黃疸病人的脈搏會出現代脈,這都是在說臟腑氣機的正常情況,不是說代脈會停止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長夏季節胃氣軟弱是正常的,但如果出現代脈且沒有胃氣,則表示要死亡,這是在說胃氣消失,真臟之氣顯露的死亡情況,也不是說代脈會停止。《根結篇》說:脈搏跳動五十次不出現一次停頓,表示五臟都得到氣的滋養;脈搏跳動四十次出現一次停頓,表示有一個臟腑的氣不足。就像本篇所說,這是以脈搏跳動的次數來計算的代脈,如果脈搏本身是均勻的,但是突然出現時強時弱,這就是形體之代,也就是《氣象論》所說的情況。另外,脾主四季,脈象會隨著季節更替而變化,這就是氣候之代,也就是《宣明五氣等篇》所說的情況。
凡是脈象沒有固定的規律,變化不定的,都叫做代脈。但是應該根據變化的情況,來判斷具體的原因,才能得到其中的奧妙。
代脈主臟腑衰竭
脈搏跳動五十一下停頓一次,如果身體沒有疾病,表示臟腑氣機衰竭(這裡說的五十一下是指五十次以內的跳動次數)。四十一下停頓一次,表示腎臟衰竭;三十一下停頓一次,表示肝氣耗盡;二十一下停頓一次,表示脾臟衰敗;十次跳動停頓一次,表示心脈衰竭;四五次跳動停頓一次,表示肺經受損。要根據病人的氣息、膚色等情況來判斷死亡的時間。脈搏跳動兩下停頓一次,表示三日後死亡;跳動三四下停頓一次,表示五六日後死亡;跳動五六下停頓一次,表示七八天后死亡,以此類推,不會有錯。
《脈經》中說:脈搏跳動一下停頓一次,表示二日後死亡;跳動兩下停頓一次,表示三日後死亡;跳動三下停頓一次,表示四日後死亡;跳動四下停頓一次,表示六日後死亡;跳動五下停頓一次,表示七日後死亡;跳動六下停頓一次,表示八日後死亡;跳動七下停頓一次,表示九日後死亡;跳動八下停頓一次,表示十日後死亡;跳動九下停頓一次,表示十一日後死亡;跳動十下停頓一次,表示立夏時節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