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7)

1. 長(陽)

體狀相類詩

過於本位脈名長,弦則非然但滿張。弦脈與長爭較遠,良工反度自能量。

主病詩

長脈迢迢大小勻,反常為病似牽繩。若非陽毒癲癇病,即是陽明熱勢深。

汪子良曰:浮洪而長,癲狂熱深。傷寒脈長,陽明熱伏。沉細而長為積。

分部主病

長主有餘,氣逆火盛。左寸長者,君火為病;長在左關,木實之殃;左尺見長,奔豚沖競。右寸長者,滿逆為定;長在右關,土鬱脹悶;右尺見長,相火專令。

抉微

《素問·平人氣象論》曰:肝脈來軟弱招招,揭長竿末梢曰肝平。肝脈來盈實而滑,如循長竿,曰肝病。故知長而和緩,即合春生之氣,而為健旺之徵;長而硬滿,即屬火亢之形,而為疾病之應。長脈在時為春,在卦為震,在人為肝,肝主春生之令,天地之氣,至此而發舒。

《經》曰:長則氣治。李月池曰:心脈長者,神強氣壯;腎脈長者,蒂固根深,皆言平脈也。如上文主病云云,皆言病脈也。若病人脈長,病雖甚而可治也。

李士材曰:舊說過於本位,名為長脈,久久審度,而知其必不然也。寸而上過,則為溢脈;寸而下過,則為關脈;關而上過,即屬寸脈;關而下過,即屬尺脈;尺而上過,即屬關脈;尺而下過,即為覆脈。由是察之,長則過於本位,理之所必無,而義之所不合也。惟其狀如長竿,則直上直下,首尾相應,非若他脈之上下參差,首尾不勻者也。

凡實牢弦緊四脈,皆兼長脈,故古人稱長主有餘之病,非無本之說也。

白話文:

【體狀相類詩】

脈搏如果比正常的長,我們會稱之為長脈,但如果是弦脈,雖然也是張力十足,卻不能簡單歸類為長脈。要區分弦脈與長脈,需要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精確判斷。

【主病詩】

長脈的特徵是脈搏跳動遠遠傳來,節奏均勻,就像拉著一條繩子一樣。這種脈象通常代表的是陽氣過剩或熱毒深入的情況,如精神疾病或癲癇,或者是陽明經的熱病。

汪子良指出:浮洪且長的脈象,代表嚴重的熱病或精神疾病;在傷寒病中,長脈代表陽明經的熱病潛藏。如果脈象是沉細且長,可能代表有內積的問題。

【分部主病】

長脈代表身體能量過剩,可能是氣血逆流或火氣旺盛。左寸脈長,可能代表心火旺盛;左關脈長,可能代表肝臟功能失調;左尺脈長,可能代表下焦有問題。右寸脈長,可能代表肺氣壅塞;右關脈長,可能代表脾胃氣滯;右尺脈長,可能代表下焦的火氣過盛。

【抉微】

根據《素問·平人氣象論》的描述,肝脈柔軟且有彈性,像長竿的末端,這代表肝臟健康。但如果肝脈堅硬且滑順,像沿著長竿滑行,這代表肝臟有病。由此可知,長脈如果和緩,代表符合春天生機勃發的特性,是健康旺盛的徵兆;但如果長脈硬滿,則代表火氣過旺,是疾病的表現。長脈在季節上代表春天,在八卦上代表震卦,在人體上代表肝臟,肝臟主管春季的生長命令,天地間的能量在此時開始發散。

古籍記載,長脈表示氣血調和。李月池提到,心脈長代表精神充沛;腎脈長代表根基深厚,這些都是正常的脈象。然而,如果出現上述的病症脈象,就表示有疾病存在。如果病人脈象呈現長脈,即使病情嚴重,仍有治療的可能性。

李士材指出,傳統認為超出正常位置的脈象就是長脈,但經過長期觀察,發現這種說法並不正確。脈象超出寸部,應該被視為溢脈;脈象超出關部,應該被視為關脈;脈象超出尺部,應該被視為覆脈。由此可見,長脈並不會超出正常位置,這種說法既不合理也不符合實際。真正的長脈,就像長竿一樣直上直下,首尾呼應,不像其他脈象那樣上下不均,首尾不同。

所有實、牢、弦、緊四種脈象,都可能伴有長脈,因此古人認為長脈代表過剩的疾病,這樣的觀點並非毫無根據。

2. 短(陰)

體狀相類詩

短脈澀小,首尾俱俯,中間突起,不能滿部。汪子良曰:或前有後無,或前無後有,或兩頭俱無,如龜藏頭縮尾。兩頭縮縮名為短,澀短遲遲細且難。短澀而浮伏喜見,三春為賊有邪干。澀微動結,皆兼短脈。

主病詩

短脈惟於尺寸尋,短而滑數酒傷神。浮為血澀沉為痞,寸主頭疼尺腹疼。

分部主病

短主不及,為氣虛證。左寸短者,心神不定;短在左關,肝氣有傷;左尺得短,少腹必疼。右寸短者,肺虛頭痛;短在右關,膈間為殃;右尺得短,真心不隆。

滑伯仁曰:氣不足以前導其血也,為陰中伏陽,為三焦氣壅,為宿食不消。

楊仁齋曰:無力為氣虛,有力為壅,陽氣伏郁不伸之象。(下之則愈。)

抉微

按:風邪脈多弦長,見於左寸及氣口外側。短則氣病,故虛勞脈必於內側見之。脈之短長,可以參內傷外感之候。

李士材曰:戴同父云:關不診短。以上不通寸,下不通尺,是陰陽絕脈,故短脈只見於尺寸。然尺寸可短,依然陰絕陽絕矣。殊不知短脈,非兩頭斷絕也,特兩頭俯而沉下,中間突而浮起,仍自貫通者也。

朱改之先生曰:愚謂一指單按見短,是病脈。若三指齊按,仍上下貫通,非陰陽絕脈比也,故關可診短。

張路玉曰:短脈由胃氣阨塞,不能條暢百脈。或因痰氣食積,阻礙氣道,亦有陽氣不充而脈短。《經》謂寸口脈中手短者,曰頭痛是也。

短脈宜於肺說

《匯辨》云:《經》曰:短則氣病。蓋以氣屬陽,主乎充沛,若短脈獨見,氣衰之確兆也,然肺為主氣之臟,偏與短脈相應,何也?《經》曰:平脈來厭厭聶聶,如落榆莢,則短中自有和緩之象,氣仍治也;若短而沉且澀,是氣不治而病也。

李時珍曰,長脈屬肝,宜於春;短脈屬肺,宜於秋,但診肺肝,則長短自見。故知非其時,非其部,即為病脈也。叔和云:應指而回,不能滿部,亦非短脈之合論也。

白話文:

【身體狀態相似詩】

短脈呈現緊繃且小,起始和終點都向下彎曲,中間部分會稍微突出,無法充滿整個脈象範圍。汪子良說:有時候前面有後面沒有,有時候前面沒有後面有,或者兩頭都沒有,就像龜縮頭尾一樣。兩端收縮被稱為短,緊繃且短的脈象,細微且難以察覺。如果短脈浮現或隱藏是喜訊,春天出現可能是外邪侵犯。緊繃微弱或停頓的脈象,都會伴隨著短脈。

【主要病症詩】

短脈通常出現在手腕脈搏的位置,短且滑數可能因為過度飲酒傷害精神。浮動的短脈表示血液流動受阻,沉下的短脈表示消化不良,短脈在寸脈位置表示頭痛,在尺脈位置表示腹部疼痛。

【各部位病症】

短脈表示氣力不足,是氣虛的症狀。左手寸脈短表示心神不寧;左關脈短表示肝氣受損;左尺脈短表示下腹會痛。右手寸脈短表示肺虛導致頭痛;右關脈短表示膈肌有問題;右尺脈短表示心臟功能不佳。

【微細解讀】

根據古籍記載,風邪影響的脈象多呈弦長,常出現在左手寸脈以及氣口外側。短脈代表氣虛,所以虛弱疲勞的脈象一定會在內側看到。脈象的長短,可以參考內傷和外感的症狀。

【短脈對肺部的影響】

《匯辨》提到,《黃帝內經》說:短脈代表氣力不足。因為氣屬於陽性,負責全身的運轉,如果只有短脈出現,那一定是氣衰的明確徵兆。然而,肺部是負責氣體的主要器官,為什麼會和短脈相呼應呢?《黃帝內經》又說:正常的脈象應該是柔和且穩定,像落下的榆樹種子一樣,即使短也有平穩的特徵,氣還是正常;但如果短且沉澀,那氣就無法正常運作,有疾病。

李時珍說,長脈屬於肝,適合春季;短脈屬於肺,適合秋季。只要診斷肺肝,長短脈象就會顯現。因此,如果不是對應的季節和部位,那就是病脈了。叔和說:脈象反應並回縮,不能充滿整個範圍,這也不能算是短脈的標準解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