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六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 (8)

1. 洪(陽)

體狀詩

洪脈極大,狀如洪水,來盛去衰,滔滔滿指。《經》曰:大則病進,以其血氣方張也。

脈來洪盛去還衰,滿指滔滔應夏時。若在春秋冬月分,升陽散火莫狐疑。

相類詩

洪脈來時拍拍然,去衰來盛似波瀾。欲知實脈參差處,舉按弦長愊愊堅。

洪而有力為實,實而無力為洪。

主病詩

脈洪陽盛血應虛,相火炎炎熱病居。脹滿胃翻須早治,陰虛泄痢可愁如。

分部詩

寸洪心火上焦炎,肺脈洪時金不堪,肝火胃虛關內察,腎虛陰火尺中看。

分部主病

汪子良曰:洪轉細兮,病退氣弱。暮洪朝細,老人六脈。浮洪兩寸,洪盛俱逆。

抉微

盛啟東曰:服涼藥而脈反洪大無力,法宜溫補。或曰:危症從陽散而絕,脈必先見洪大滑盛,乃真氣盡脫於外也,凡久嗽久病之人,及失血下痢者,俱忌洪脈。《經》云:形瘦脈大,多氣者死,可見形證不與脈合,均非吉兆。

論鉤之義

《匯辨》云:按洪脈在卦為離,在時為夏,在人為心。時當朱夏,天地之氣,酣滿暢遂,脈者得氣之先,故應之以洪。洪者大也,以水喻也。

又曰鉤者,以木喻也,夏木繁滋,枝葉敷布,重而下垂,故如鉤也,鉤即是洪,名異實同。夏脈心也,南方火也,萬物所以盛長也,其氣來盛去衰,故曰鉤,反此者病。其氣來盛去亦盛,此謂太過,病在外;其氣來不盛,去反盛,此謂不及,病在中。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,為浸淫;不及則令人煩心,上見咳唾,下為氣泄。

論脈平賊虛實微邪

《脈經》曰:夏脈洪大而散,名曰平。脈反得沉濡而滑者,是腎之乘心,水之剋火,為賊邪,死不治。反得大而緩者,是脾之乘心,子之扶母,為實邪,雖病自愈。反得弦細而長者,是肝之乘心,母之歸子,為虛邪,雖病易治。反得浮澀而短者,是肺之乘心,金之凌火,為微邪,雖病即瘥。

審疑似

《診家正眼》云:《經》以洪脈,為來盛去衰,頗有微旨。大抵洪脈,只是根腳闊大,卻非堅硬,若使大而堅硬,則為實脈,而非洪脈矣。《經》又云:大則病進。亦以其氣方張也。

脈洪壞病

有屢下而熱勢不解,脈洪不減,謂之壞病,不可救治。洪為陽氣滿溢,陰氣垂絕之脈,故靄靄然如車蓋者,為陽結。

附:論大脈

丹溪曰:大,洪之別名。病內傷者,陰虛為陽所乘,故脈大,當作虛治;外傷者,邪客於經脈亦大,當以邪勝治之,皆病方長之勢也。

《素問》云:粗大者陰不足,陽有餘為熱中也。

伯仁曰:大脈浮取若洪而浮,沉取大而無力,為血虛,氣不能相入也。

徐春甫曰:脈為血氣之精華,無邪氣相干,則自雍容和緩,今病雖未形,而邪已形於脈,恣其盛大之勢,所以逆知病之必進也。

白話文:

【體狀詩】

洪脈非常大,就像洪水般,來勢強烈,離開時漸弱,脈搏強勁充滿整個手指。經典說:脈象大代表病情進展,因為體內的血氣正在旺盛。

脈象來時洪大,去時漸弱,充滿手指,就像夏天的河水。如果在春天、秋天或冬天出現這種現象,那就是陽氣上升,火氣散發的跡象,不必懷疑。

【相類詩】

洪脈來時,脈象明顯且強烈,去時漸弱,就像波浪一樣。想要區分實脈和洪脈的差異,可以透過按壓,實脈的脈象會像琴絃一樣緊繃。

洪脈有力度就是實脈,實脈沒有力度就是洪脈。

【主病詩】

洪脈表示陽氣旺盛,血液可能虛弱,代表身體有熱病。如果有脹滿、胃部不適的情況,必須及早就醫。如果是陰虛或泄痢,那就令人擔憂了。

【分部詩】

如果寸脈出現洪脈,可能是心火旺盛或上焦炎熱。肺脈出現洪脈,可能代表肺部承受不住。肝火旺盛或胃虛,可以從關脈內察覺。腎虛或陰火旺盛,可以從尺脈看出。

【分部主病】

汪子良說:如果洪脈轉為細脈,代表病情在退步,氣力也在衰退。如果傍晚的脈象比早上洪大,對於老年人來說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如果兩寸的脈象都浮洪,而且洪脈都非常強烈,這就是逆境。

【抉微】

盛啟東說:如果服用涼藥後,脈象反而變得洪大無力,應該溫補。有人說:對於危急病人,如果脈象從陽氣散發到消失,那一定是先出現洪大滑盛的脈象,這表示體內的真氣已經完全流失。對於長期咳嗽、長期生病的人,以及失血、下痢的人,都忌諱出現洪脈。經典說:身形瘦弱但脈象卻大,氣力旺盛的人會死亡,由此可見,身體狀況和脈象不符合,都不是好兆頭。

【論鉤之義】

根據《匯辯》所述,洪脈在八卦中對應離卦,在季節中對應夏季,在人體中對應心臟。在夏季,天地的氣息飽滿、順暢,脈象得到先氣,因此呈現出洪脈。洪脈代表大,用洪水比喻。

另外,鉤脈用樹木比喻。夏季樹木茂盛,枝葉茂密,因重量而下垂,因此像鉤一樣。鉤脈和洪脈是相同的,只是名字不同。夏季的脈象對應心臟,南方的火象,萬物因此而繁盛成長。它的氣息來時強烈,去時漸弱,因此被稱為鉤脈。如果相反,那就有問題。如果來時強烈,去時也強烈,這表示太過,疾病在外部;如果來時不強烈,去時反而強烈,這表示不足,疾病在內部。太過會導致身體發熱和皮膚疼痛,為濕疹;不足會導致心情煩躁,咳嗽、吐痰,下氣泄。

【論脈平賊虛實微邪】

根據《脈經》所述,夏季的脈象應該洪大而散,這叫做平脈。如果相反,脈象沉濡而滑,這表示腎臟影響心臟,水剋制火,這叫做賊邪,無法治療。如果相反,脈象大而緩,這表示脾臟影響心臟,兒子支持母親,這叫做實邪,雖然生病,但可以自行康復。如果相反,脈象弦細而長,這表示肝臟影響心臟,母親回到兒子,這叫做虛邪,雖然生病,但容易治療。如果相反,脈象浮澀而短,這表示肺臟影響心臟,金剋制火,這叫做微邪,雖然生病,但很快就能康復。

【審疑似】

根據《診家正眼》所述,經典把洪脈描述為來時強烈,去時漸弱,有深意。總的來說,洪脈只是根部寬大,但不是堅硬的。如果大而堅硬,那就是實脈,而不是洪脈。經典又說:大脈表示病情進展,因為體內的血氣正在旺盛。

【脈洪壞病】

如果多次排便但熱度不降,脈象洪大不減,這叫做壞病,無法救治。洪脈表示陽氣滿溢,陰氣即將消失,如果像車蓋一樣,這表示陽結。

【附:論大脈】

丹溪說:大脈是洪脈的別名。如果疾病是由內傷引起的,陰虛被陽氣乘機侵襲,脈象會變大,應該作為虛證治療;如果疾病是由外傷引起的,邪氣侵入經脈也會讓脈象變大,應該作為邪氣旺盛治療,這都是疾病正在發展的趨勢。

根據《素問》所述,脈象粗大表示陰氣不足,陽氣過剩,這表示體內有熱毒。

伯仁說:如果大脈在淺層取脈像洪脈且浮動,在深層取脈大而無力,這表示血虛,氣不能進入血液。

徐春甫說:脈象是血氣的精華,如果沒有邪氣幹擾,它會自然平和。現在雖然疾病尚未顯現,但邪氣已經在脈象中顯示,任由脈象壯大的趨勢,因此可以預知病情一定會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