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六 (6)
卷之六 (6)
1. 實(陽)
體狀詩
浮沉皆得大而長,應指無虛幅幅強。熱蘊三焦成壯火,通腸發汗始安康。(幅幅,堅實貌。)
相類詩
實脈浮沉有力強,緊如彈索轉無常。須知牢脈幫筋骨,實大微弦更帶長。
主病詩
實脈為陽火鬱成,發狂譫語吐頻頻。或為陽毒或傷食,大便不通或氣疼。
分部詩
寸實應知面熱風,咽疼舌強氣填胸,當關脾實中宮滿,尺實腰腸痛不通。
分部主病
血實脈實,火熱壅結。左寸實者,舌強氣壅,口瘡咽痛;實在左關,肝火脅痛;左尺得實,便秘腹疼。右寸實者,嘔逆咽痛,喘嗽氣壅;實在右關,伏陽蒸內,中滿氣滯;右尺得實,臍痛便難,相火亢逆。
抉微
李士材曰:脈實,必有大邪、大熱、大積、大聚。故《經》曰:血實脈實。
又曰:氣來實強,是謂太過。由是測之,皆主實熱。其所主病,大約與數脈同類,而實則過之,以其蘊蓄之深也。
張路玉曰:邪氣盛則實,非正氣充也,熱邪亢極而暴絕者有之。
宜忌
《診宗三昧》云:傷寒,陽明病,不大便而脈實,則宜下,下後脈實大。或暴微欲絕,熱不止者死。厥陰病,下利脈實者,下之,死。其消癉鼓脹堅積等病,皆以脈實為可治,若泄而脫血,及新產驟虛,久病虛羸,而得實大之脈,良不易治也。
正偽
《匯辨》云:實主邪氣有餘,所以叔和有尺實則小便難之說。《偽訣》謬以尺實為小便不禁,何相反?又妄謂如繩應指來,則是緊脈之形,而非實脈之象矣。緊脈弦急如切繩,而左右彈人手;實脈則且大且長,三候皆有力也。緊脈者,熱為寒束,故其象繃急,而不寬舒;實脈者,邪為火迫,故其象堅滿,而不和柔也。
實主虛寒之誤
張潔古惑於《偽訣》實主虛寒之說,而遂以姜附施治,此甚不可為訓。或實脈而兼緊脈者,庶乎相當。
白話文:
[實(陽)]
體狀詩
脈搏不管是浮是沉,都顯得大而長,手指觸摸下去,感覺到的是堅實且強韌。這表示體內熱氣積聚,成為旺盛的火氣,影響了三焦運行。只有通腸排便或出汗,才能恢復健康。
相類詩
實脈無論是浮是沉,都顯示出堅固的力量,就像緊繃的琴絃一樣,這種狀態常常在變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脈象堅實且伴隨弦狀,可能跟筋骨相關。
主病詩
實脈通常是由於陽火鬱結而成,會出現精神錯亂,頻繁嘔吐的情況。可能是因為陽毒或消化不良所導致,也可能出現大便不暢或是腹部疼痛的症狀。
分部詩
如果寸脈出現實象,可能會有面部發熱或是中風的問題,咽痛、舌強以及胸部氣悶的現象。關脈的實象可能代表脾臟功能過度,造成腹部飽脹。尺脈的實象則可能表示腰部或腸道的疼痛。
分部主病
血液和脈象都顯得實,代表體內有熱氣阻塞。左寸脈的實象可能出現舌頭僵硬、口腔潰瘍以及咽喉疼痛。左關脈的實象,可能是肝火旺盛導致肋骨疼痛。左尺脈的實象,可能是便祕或是腹部疼痛。右寸脈的實象,可能出現嘔吐、呼吸困難、咳嗽等症狀。右關脈的實象,可能是體內陽氣過旺,造成腹部飽脹。右尺脈的實象,可能是肚臍周圍疼痛,或是排便困難。
抉微
李士材說,脈象實,代表體內有嚴重的邪氣、高熱、積聚。所以經典上說:血實脈實。他又說,氣息強烈,就是過度的表現。由此看來,都是實熱的表現。它們引起的病症,大概和快速脈搏類似,但實脈更為嚴重,因為它代表著體內更深層次的熱氣。
張路玉說,邪氣旺盛會導致脈象實,而不是正氣充足,有時熱邪達到極點,反而會突然消失。
宜忌
《診宗三昧》說,如果患有傷寒,陽明經絡的病,大便不通,脈象又實,應該要使用下法治療。治療後,脈象實且大,或者突然變得微弱,熱氣仍然不退,就可能死亡。對於消瘦、腫脹、堅固的積塊等疾病,脈象實表示可以治療。但如果排泄過多、脫血,或是剛生產後體虛,長期病弱的人出現脈象實,那就很難治療了。
正偽
《匯辨》說,實脈通常表示邪氣過剩,所以王叔和才會說尺脈實表示小便困難。偽訣卻錯誤地認為尺脈實表示小便失禁,這完全相反。又誤解實脈像是繩子般緊繃,實際上這是緊脈的特徵,並非實脈。緊脈像繩子一樣緊繃,而實脈則大且長,三種脈象都顯示力量。
實主虛寒之誤
張潔古受到偽訣中實脈代表虛寒的觀念影響,因此用薑和附子來治療,這是不值得學習的。如果實脈同時伴隨著緊脈,那倒是可以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