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六 (3)
卷之六 (3)
1. 遲(陰)
體狀詩
遲脈一息三至,去來極慢。
遲來一息至惟三,陽不勝陰氣血寒。但把浮沉分表裡,消陰須益火之原。
相類詩
脈來三至號為遲,小快於遲作緩持。遲細而難知是澀,浮而遲大以虛推。三至為遲,二至為敗,一息一止,陽氣將絕,不可救也。有止為結,遲甚為散,浮大遲軟,四合為虛。
主病詩
遲司臟病或多痰,沉痼癥瘕仔細看。有力而遲為冷痛,遲而無力定虛寒。
遲為陰盛陽虧之候,為寒,為不足。人迎主寒濕外襲,氣口主積冷內滯,在寸為氣不足,在尺為血不足,氣寒則縮,血寒則凝也。
分部詩
寸遲必是上焦寒,關主中寒病不堪,尺是腎虛腰腳重,溲便不禁疝牽丸。
分部主病
(左寸)遲寒慘少精神;(關)肢冷筋拘肝脅疼,左尺腎虛兼便濁,女人月信亦無音;(右肺)遲氣短涕清痰,冷積傷脾在右關,少腹寒疼腰腳重,溲便不禁尺中寒。
兼脈主病
《匯辨》云:有力冷痛,無力虛寒。浮遲表冷,沉遲裡寒,遲澀血病,遲滑氣病,遲緩濕寒。又云:其所主病,與沉脈大約相同,但沉脈之病,為陰逆而陽郁;遲脈之病,為陰盛而陽虧。沉則或須攻散,遲則未有不大行溫補者也。
或問
或問曰:三部本一氣而動,遲則俱遲,數則俱數,又烏能分部以主病乎?曰:本一氣而動之說甚善,但俱數之中,何部獨有力,歸重此部作熱論;俱遲之中,何部獨無力,歸重此部作寒論。
諸脈兼遲
遲而不流利為澀,遲而有歇止為結。遲濡浮大且緩,為虛脈。至於緩脈,絕不相類,夫緩以寬縱得名,遲以至數不及為義,以李瀕湖之通達。亦云:小快於遲作緩持,以至數論緩脈,是千慮之一失也。小快二字,《脈鑑》改作四至,於遲作緩持。
辨妄
《匯辨》云:遲脈之象,上中下候,皆至數緩慢。《偽訣》云:重手乃得,是沉脈,而非遲脈矣。又云:狀且難,是澀脈,而非遲脈矣。一息三至,甚為分明,而云隱隱,是微脈,而非遲脈矣。
白話文:
[遲(陰)]
體狀詩
遲脈在每分鐘跳動三次,來去非常緩慢。脈搏每分鐘僅三次,代表陽氣不足以對抗陰氣,體內寒冷。只要透過表面(浮)和內部(沉)的脈象區分,就能瞭解是否需要增加體內的火力來驅除陰寒。
相類詩
脈搏每分鐘跳動三次被稱為遲脈,比遲脈稍快的是緩脈。遲脈細小且難以感知就是澀脈,如果浮於表面且跳動緩慢且大,那可能就是虛脈。若每分鐘只跳動兩次,那就是極度衰弱的脈象,若每分鐘跳動一次後就停頓,代表陽氣即將耗盡,無法救治。若有停頓是結脈,極度遲緩是散脈,表面跳動、大且遲緩,這四種情況合在一起就是虛脈。
主病詩
遲脈多預示著體內臟器疾病或痰多。若是強烈且遲緩的脈象,可能是冷痛,遲緩但無力的脈象,代表體虛且寒冷。
遲脈顯示陰氣過剩、陽氣不足的情況,通常伴隨著寒冷和能量不足。人迎脈顯示外部寒濕侵襲,氣口脈顯示內部寒冷積聚。若在寸脈顯示氣不足,若在尺脈顯示血不足,因為氣寒會收縮,血寒會凝固。
分部詩
若在寸脈出現遲脈,代表上焦寒冷;在關脈出現遲脈,代表中焦寒冷且病情嚴重;在尺脈出現遲脈,代表腎虛、腰腳沉重,小便控制不住,疝氣等症狀。
分部主病
左寸脈遲緩,代表寒冷、情緒低落和精神萎靡;關脈遲緩,代表肢體寒冷、筋骨拘束和肝膽疼痛;左尺脈遲緩,代表腎虛和尿濁,女性可能月經不調;右肺脈遲緩,代表氣短、鼻涕清和痰多,右關脈遲緩,代表冷積和脾傷;少腹部寒冷疼痛,腰腳沉重,小便控制不住,尺脈遲緩。
兼脈主病
有力的遲脈代表冷痛,無力的遲脈代表虛寒。表面的遲脈代表表寒,內部的遲脈代表裡寒。遲脈加上澀脈代表血病,遲脈加上滑脈代表氣病,遲脈加上緩脈代表濕寒。
或問
有人問,全身的脈象本是一體,若遲脈則全遲,若快速則全快,又怎能根據部位來判斷疾病呢?答,雖然全身脈象本是一體,但在快速脈象中,哪一部位特別有力,我們就認為該部位有熱象;在遲緩脈象中,哪一部位特別無力,我們就認為該部位有寒象。
諸脈兼遲
遲脈若不流暢就是澀脈,遲脈若間歇性停止就是結脈。遲脈加上濡脈、浮脈、大脈且緩慢,就是虛脈。緩脈和遲脈完全不同,緩脈因寬鬆得名,遲脈因跳動頻率低而定義。李瀕湖曾說,比遲脈稍快的就是緩脈,這是個錯誤的觀點。《脈鑑》將"小快"二字改為"四至",在遲脈中出現緩脈。
辨妄
《匯辨》說,遲脈的特徵在上中下三候都呈現出緩慢的跳動。《偽訣》說,只有在重壓下才能感知,這其實是沉脈,而不是遲脈。又說,脈象模糊難以辨認,這是澀脈,而不是遲脈。每分鐘跳動三次非常明確,但有人說這是隱脈,這也是錯誤的。
2. 數(陽)
體狀詩
《脈經》:一息六至。《素問》:脈流薄疾。數脈息間常六至,陰微陽盛必狂煩。浮沉表裡分虛實,惟有兒童作吉看。(小兒純陽之體,脈以六至為平脈,故云。)
相類詩
數比平人多一至,緊來如數似彈繩。數而時止名為促,數見關中動脈形。六至為數,七至為極,滑氏謂疾,熱極之脈。八至為脫,陽極陰衰,急瀉其陽,峻補其陰。一息九至,陽氣已絕,不可救也。數而弦急為緊,流利為滑。
主病詩
數脈為陽熱可知,只將君相火來醫。濕宜涼瀉虛溫補,肺病秋深卻畏之。數脈主腑,其病為熱。有力實火,無力虛火。浮數表熱,沉數里熱,細數陰虛,兼澀陰竭。(寸口)數實肺癰,數虛肺痿。
分部詩
寸數咽喉口舌瘡,吐紅咳嗽肺生瘍,當關胃火併肝火,尺屬滋陰降火湯。(左寸)數咽乾口舌瘡,關中目赤淚汪汪,耳鳴口苦皆肝熱,左尺陰虛溺赤黃。(右寸)吐紅咳嗽肺癰瘍,關部吞酸胃火傷,右尺數來大便澀,腸風熱病見紅殃。(從《脈鑑》補。)
兼脈主病吉凶
汪子良曰:數為陽盛,氣血燔灼。數實為熱,數虛為燥。浮數有力,寒傷經絡;浮數無力,傷風痰嗽。沉數有力,實火內爍;沉數無力,虛勞為惡。病退數存,未足為樂;數退症危,真元已脫。數按不鼓,虛寒相搏。乍疏乍數,魂歸岱嶽。細數而虛,虛勞陰弱。兼沉骨蒸,兼浮喘作,加之嗽汗,喉疼俱惡。數候多凶,勻健猶可。
數脈分新久肥瘦主病
《診宗三昧》云:凡乍病脈數,而按之緩者,為邪退;久病脈數,為陰虛之象,瘦人多火,其陰本虛,若形充色澤之人脈數,皆痰濕鬱滯,經絡不暢而蘊熱,其可責之於陰乎?若無故脈數,必生癰疽。
抉微
數為陰衰水弱,火旺炎逆之象也。如瘦人脈數,及久病脈數者,皆陰虛火爍血少也。丹溪曰:脈數盛大,按之澀而外有熱症,名曰中寒,乃寒留血脈,外症熱而脈亦數也。凡虛勞失血,喘嗽上氣者,多有數脈,但以數大軟弱為陽虛,細小弱數為陰虛。非若傷寒衄血脈大,為邪伏於經,合用發散之比。
然血證脈宜細小微數者,為順;若脈數有熱,及實大弦勁急疾者,為逆也。
遲數配臟腑難拘說
《難經·九難》曰:數者,腑也;遲者,臟也。數者為熱,遲者為寒;諸陽為熱,諸陰為寒。故以別知臟腑也。此以遲數分陰陽,故即以配臟腑,亦不過言其大概耳。至若錯綜互見,在腑有遲,在臟有數,在表有遲,在裡有數,又安可以臟腑二字拘定耶?
附:遲數敗脈歌
一息四至號平和,更加一至太無疴。按: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,脾受穀氣,其脈在中,五臟各得一至,亦為平脈。太,過也,故雖過無疴。一云:如陰陽有餘而置閏,同一義也。三遲二敗冷危困,六數七極熱生多,八脫九死十歸墓,十一十二絕魂瘥。三至為遲一二敗(此蓋重出以啟下文),兩息一至死非怪,遲冷數熱古今傳,《難經》越度分明載。
白話文:
[數(陽)]
體狀詩
根據《脈經》和《素問》的描述,如果脈搏在一呼吸之間出現六次跳動,這被視為數脈的特徵。這種脈象通常顯示身體陰微陽盛的情況,可能伴隨精神煩躁的症狀。脈象的浮沉可以區分虛實,對於兒童而言,這種脈象則被視為健康正常。因為小兒的體質被認為是純陽的,脈搏每息六跳被視為正常的脈象。
相類詩
數脈比正常脈象多一次跳動,緊脈則像繩索般緊張,如同快速跳動的脈搏。數脈時常會突然停止,這種現象被稱為促脈,常在關脈部位出現。脈搏每息六跳被視為數脈,七跳則為極脈,滑氏認為這是疾病嚴重的徵兆。每息八跳則被視為脫脈,顯示陽氣已極度衰竭,需迅速調理陽氣並補充陰氣。每息九跳則表示陽氣已經耗盡,無法救治。脈象緊急且跳動快速為緊脈,流利滑順則為滑脈。
主病詩
數脈通常代表身體有熱象,治療時應著重於調節君相火。濕熱情況下,宜使用清熱瀉火的療法;若是虛熱,則應溫補。對於肺部疾病,尤其是在秋季,數脈可能是病情惡化的警訊。數脈主要反映腑臟的問題,通常伴隨熱症。強壯的數脈代表實火,虛弱的數脈則表示虛火。浮數脈象顯示表熱,沉數脈象代表裏熱,細數脈象可能意味陰虛,若同時出現澀脈則顯示陰氣枯竭。在寸口脈位,數脈且強壯可能暗示肺癰,虛弱的數脈則可能為肺萎縮。
分部詩
在寸脈部位,數脈可能表示咽喉、口腔或舌頭的炎症,以及咳血和肺部潰瘍。關脈部位的數脈可能代表胃火和肝火,尺脈部位的數脈則可能需要滋陰降火的治療。在左寸脈位,數脈可能意味咽乾、口腔炎症,關脈部位的數脈可能導致眼睛紅腫和淚流不止,以及耳鳴、口苦等肝熱的症狀,左尺脈位的數脈則可能代表陰虛和尿色深黃。在右寸脈位,數脈可能與肺部炎症有關,關脈部位的數脈可能顯示胃火和吞酸,右尺脈位的數脈則可能導致便祕和腸道出血。
兼脈主病吉凶
汪子良指出,數脈代表陽氣旺盛,可能導致氣血過度燃燒。強壯的數脈通常代表實熱,虛弱的數脈則表示燥熱。浮數脈象若強壯,可能代表寒邪侵襲經絡;浮數脈象若虛弱,可能代表風邪和痰濕引起的咳嗽。沉數脈象若強壯,可能代表實火在體內燃燒;沉數脈象若虛弱,可能代表虛勞的惡化。若疾病逐漸好轉但數脈仍持續存在,並不能讓人感到安心;若數脈消失但症狀加劇,則可能代表真氣已經耗盡。若數脈在按壓時無法鼓起,可能代表虛寒交錯。脈象忽快忽慢可能預示生命將盡。細數且虛弱的脈象可能代表虛勞和陰虛。若數脈同時出現沉脈,可能伴隨潮熱;若出現浮脈,可能導致喘息和咳嗽,加上出汗和喉痛,則情況更加惡劣。數脈通常預示凶兆,但如果脈象均勻且強壯,則可能還有一線生機。
數脈分新久肥瘦主病
根據《診宗三昧》的描述,若突然生病時脈象數,但在按壓時感到緩慢,通常代表邪氣正在消退。長期生病時脈象數,通常代表陰虛的現象。瘦弱的人容易產生熱氣,其陰氣本來就較為虛弱。若體態豐滿、面色紅潤的人脈象數,可能代表痰濕鬱結,導致經絡不通暢而產生內熱,這種情況下陰虛的問題就不那麼明顯。若無緣無故脈象數,可能預示將要發生膿腫。
抉微
數脈代表陰氣衰弱和水分不足,同時顯示火氣旺盛和炎熱反轉的特徵。對於瘦弱的人脈象數,以及長期生病脈象數,通常代表陰虛和火氣燃燒血液減少的情況。丹溪提到,脈象數且強大,但按壓時感覺澀滯且外表有熱象,這種情況被稱為中寒,代表寒氣滯留在血液中,外表症狀雖熱,脈象也會顯現數象。對於虛勞失血、喘息和上氣的患者,通常會出現數脈,但若數脈大且軟弱,代表陽氣虛弱;若細小弱且數,則代表陰虛。這與感冒後鼻血脈象大,代表邪氣潛伏於經絡,需使用發散療法的情況不同。
然而對於血癥患者,脈象細微且微數,通常代表病情順利;若脈象數且有熱象,或強大、緊繃、急速,則代表病情逆轉。
遲數配臟腑難拘說
根據《難經·九難》的描述,數脈代表腑臟的問題,遲脈代表臟腑的問題。數脈代表熱象,遲脈代表寒象。所有陽脈代表熱象,所有陰脈代表寒象。這些特徵可用來辨識臟腑的狀態。此處以遲脈和數脈區分陰陽,因此也用來配對臟腑,不過僅能概略地說明。然而在實際情況中,遲脈和數脈可能在腑臟中交錯出現,例如腑臟可能出現遲脈,臟腑可能出現數脈,表層可能出現遲脈,裡層可能出現數脈,因此不能單純以臟腑二字來限制脈象的判斷。
附:遲數敗脈歌
每息四跳的脈象被視為平和,再多一跳則更為健康。根據描述,吸氣時心臟和肺部得到一跳,呼氣時腎臟和肝臟得到一跳,脾臟接收食物氣息,其脈象位於中央,五臟各獲得一次跳動,也被視為正常的脈象。"太"代表超過,因此即使超過標準也無需擔憂。另一種解釋是,如同陰陽有餘而設置閏月,具有相同的意義。每息三次跳動的遲脈,其中兩次跳動失敗,可能代表寒冷、危險和困頓。每息六次跳動的數脈,七次跳動的極脈,都可能伴隨熱象。每息八次跳動的脈象可能代表脫離,九次跳動的脈象可能代表死亡,十次跳動的脈象可能代表進入墓穴,十一次和十二次跳動的脈象可能代表魂魄離體。三次跳動的遲脈中,有兩次跳動失敗(此處重複以引出後文),兩息之間只有一跳,死亡並非奇異之事。遲脈代表寒冷,數脈代表熱象,自古至今都被廣泛傳播,《難經》越度中明確記載了這些脈象的特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