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管窺附余 (2)

回本書目錄

管窺附余 (2)

1. 沉脈主表須知

《傷寒論·太陽篇》云:或已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,體痛,嘔逆,脈陰陽俱緊者,名曰傷寒。《少陰篇》云:少陰病始得之,反發熱,脈沉者,麻黃附子細辛湯。

張景岳曰:表寒重者,陽氣不能外達,脈必先見沉緊,是沉不可概言里。

鄒丹源曰:獨是脈浮而偏見里症,脈沉而獨見表證,惑眩更甚,前人多有舍脈從證之說,然脈浮而議下者,必參大柴胡;脈沉而議下者,必參附子,然則仍非獨從症也,從脈也。(以上引證。)

慎庵按:傷寒表症也,脈當浮。仲景但言脈緊,而不分浮沉者,以人身內氣,呼吸開闔,無刻不與天氣相通,今寒邪初感在表,膚腠鬱閉,衛氣不能通泄於外,則經氣亦滯澀而不宣。寒性凝斂,驟難化熱,不能鼓動經氣,脈亦無從效象於浮,故不分言也。緊脈屬陰,性復斂勁,而體本沉下,故不必言沉而沉自在也。

傷寒初感,脈必見沉緊,理勢然也。《舉要》云下手脈沉,便知是氣病,在氣鬱,脈即見沉。豈有寒閉腠理,營衛兩郁,脈有不見沉者乎?此沉脈主裡,而復有時主表之不可不知也。

又少陰發熱脈沉,此標熱本寒之症,太陽膀胱與少陽腎相為表裡,在經脈流行之次,是膀胱傳腎,傷寒六經傳次,乃太陽傳陽明,為循經得度傳,今因少陰久虛,真陽衰憊,不能禦寒,外邪乘虛,直入於裡而脈沉,此表傳裡,非兩感也,發熱為標熱,脈沉為本寒,故用麻黃以發太陽之邪,細辛為少陰表劑,以驅在裡之寒,附子用以蒸動腎氣,溫經而散寒,兼固其本。此沉脈主表,又一明證也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沈脈主表的理解】

《傷寒論》的太陽篇有提到,無論是否已經發燒,患者必定會感到寒冷、身體疼痛、嘔吐和反胃,且脈搏呈現陰陽兩面都緊繃的情況,這種病症被稱作傷寒。而在少陰篇中提及,若患上了少陰病,一開始反而會出現發燒的現象,如果同時脈搏呈現沈緩,應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治療。

張景嶽指出,當表層的寒氣過重時,人體的陽氣無法順利地向外流通,這時候脈搏會首先顯現出沈緊的狀態,由此可見,沈脈並不能單純地認為是體內的問題。

鄒丹源則表示,若是脈搏浮動卻出現體內的症狀,或是脈搏沈緩卻只有表面的病徵,這樣的混淆往往讓人更加困惑。前人常有根據病徵而非脈象來判斷病情的說法,然而,當脈搏浮動時討論下瀉的治療方法,必須考量到大柴胡湯;當脈搏沈緩時討論下瀉的治療方法,則必須考量到附子。由此看來,治療時並非只參考病徵,脈象也是重要的參考依據。

慎庵進一步解釋,傷寒是表層的病徵,脈象應該是浮動的。然而,張仲景只提到脈象緊繃,並未區分是浮動還是沈緩。這是因為人體內部的氣息,會隨著呼吸開合,時時刻刻與外界的空氣產生聯繫。當寒氣剛開始侵襲表層,皮膚毛孔被阻塞,衛氣無法順利地排出體外,經絡中的氣血也會受到影響,流動不暢。由於寒氣具有收縮的特性,一時之間很難轉化為熱能,無法促使經絡中的氣血流動,因此脈象不會浮動,這就是為什麼脈象緊繃時不需要特別說明是沈緩的原因。

當人體初次感受到傷寒時,脈象必定會呈現沈緊的狀態,這是必然的生理反應。《舉要》提到,一旦摸到脈象沈緩,就能推測是氣血不順所導致的病徵。當寒氣阻塞毛孔,營氣和衛氣都被抑制,脈象怎麼可能不呈現沈緩呢?這就是沈脈雖然通常代表體內的問題,但有時也可能反映表層病徵的道理。

另外,少陰病的發燒和脈象沈緩,是表層熱象和體內寒象並存的病徵。太陽膀胱與少陽腎臟互為表裡,當經絡的氣血流動順暢,就會輪流受到影響。膀胱的寒氣傳到腎臟,是傷寒六經傳次的表現,太陽經傳至陽明經,是經絡間正常的流動。但如果少陰經長時間虛弱,真陽之氣衰弱,無法抵禦寒氣,外來的寒氣就會趁虛而入,直接影響體內,使得脈象沈緩。這是由表層傳至體內,而不是同時影響表層和體內。發燒是表層的熱象,脈象沈緩是體內的寒象,因此會使用麻黃來排除太陽經的寒氣,細辛作為少陰經的表層藥物,驅除體內的寒氣,附子則能溫暖腎氣,促進經絡的血液循環,同時鞏固體質。這就是沈脈主表的另一個明確例證。

2. 遲脈主熱須知

《傷寒論》云:太陽病脈浮,因誤下而變遲,膈內拒痛為結胸。陽明病脈遲,汗出多,微惡寒者,表未解也,可發汗,桂枝湯。陽明病脈遲有力,汗出不惡寒,潮熱便硬,手足濈然,為外欲解,可攻其里,大承氣湯。張景岳曰:凡人傷寒初解,遺熱未清,經脈未充,胃氣未復,脈必遲滑,或見遲緩,豈可投以溫中而益助餘邪?劉河間曰:熱盛自汗,吐利過極,則氣液虛損,脈亦遲而不能數。盛啟東曰:遲而有力,且澀滯,舉按皆然,胸中飽悶,二便閉赤者為實。

(以上引證。)

慎庵按:遲脈屬臟主寒,此一定之理,乃其常也。若論其變,又有主熱之證治,不可不知,如上諸家之論證是也。所以然者,以熱邪壅結,隧道不利,失其常度,脈反變遲矣。然脈之變遲,亦由營氣不足,復為熱傷,不能運動熱邪,反為所阻,輪轉之機,即緩慢而行遲,營氣為運行之主,故脈亦如之。

治欲攻邪,當兼扶正,如張劉二家所言之證是也,若長沙所云,全是中氣有權,足以御邪不使陷入,故作膈痛,因拒格之故,營氣不前,脈亦變遲,仲景全不牽枝帶葉,以大小陷胸,審微甚而直攻其邪,不必顧正,攻邪即所以救正,邪去則正自安也。陽明第一條云:陽明水穀之海,氣血俱多,一遇邪傳入里,邪熱結聚,鬱蒸汗出,謂之熱越。熱越者,謂熱邪越出於外也。

若是陽明之邪,當解而不解者,以微惡寒,太陽之表邪,尚留連於經未解,故仍用桂枝和營,解散其邪,復審其脈遲有力,陽明燥實結聚之證全具,方用大承氣湯攻下,而邪退矣。長沙審證用藥之縝密如此。總之辨脈,必須合證審察,庶幾病無遁情。若脈遲舉按無力,仍是主寒之遲脈,必如盛氏所云舉按皆有力,內證胸膈飽悶,便閉溺赤,方是主熱之遲脈,澀滯正見熱邪蘊於內,致經脈濡滯而行遲也。

辨析如此,瞭然胸臆,又何疑焉,第舉世豈乏高明?然食古不化,偏執一見,妄投溫熱,實實虛虛,遺人夭殃者,正復不少也。故予諄諄三複於此,願後之學者,留心熟玩,慎無忽焉。

白話文:

【對於遲脈主熱的理解】

《傷寒論》指出,如果太陽病的病人脈象浮動,因誤用下法導致脈象變得遲緩,且胸膈內疼痛,這可能是結胸的情況。如果是陽明病脈象遲緩,病人大量出汗,輕微畏寒,說明表證仍未解除,可以使用發汗法,如桂枝湯。若陽明病脈象遲緩且有力,病人出汗但不畏寒,伴有潮熱和便祕,手腳濕冷,這表示外邪欲解,可以攻擊內腑,使用大承氣湯。

張景嶽認為,人感染風寒初愈,殘餘的熱毒未清除,經絡和胃氣尚未完全恢復,脈象必然會遲緩滑利,或者出現遲緩的現象,這時怎能再用溫中藥物,助長殘餘的邪氣呢?

劉河間指出,熱邪旺盛自汗,嘔吐、泄瀉過度,就會導致氣血虛弱,脈象也會因此變得遲緩而無法加速。

盛啟東說,脈象遲緩且有力,且有滯澀感,無論輕按還是重按都一樣,胸中感到飽脹悶悶,大小便不通暢,顏色赤紅,這是實證的表現。

(以上是引用各家觀點。)

慎庵補充,遲脈通常與臟腑寒涼相關,這是一般的理論。然而,也有例外情況,即遲脈也可能與熱邪相關,這一點不可不知,上述各家的討論就是例證。原因在於,熱邪壅塞,通道不暢,脈象因此違反常態,變得遲緩。脈象遲緩,也是因為營氣不足,被熱邪傷害,無法運行熱邪,反而被其所阻,脈象的循環因此變得緩慢,營氣負責運行,脈象的變化也就跟隨它。

治療時,既要驅邪也要扶正,正如張景嶽和劉河間所提出的。如果按照張仲景的說法,這是因為中氣足夠強大,能抵禦邪氣不使其深入,因而產生胸膈疼痛,由於邪氣的阻擋,營氣無法前行,脈象也因此變得遲緩。張仲景並未牽扯其他因素,直接用大小陷胸湯,根據病情輕重直接攻擊邪氣,不必顧慮正氣,因為攻擊邪氣正是為了保護正氣,邪氣去除了,正氣自然就安全了。陽明病的第一條說,陽明是水穀之海,氣血豐富,一旦邪氣傳入內腑,熱邪聚集,導致汗出,稱為熱越。熱越是指熱邪向外擴散。

如果是陽明的邪氣,應當解而未解,因為輕微畏寒,說明太陽表邪還未完全解除,因此仍需使用桂枝湯調和營氣,散去邪氣。如果脈象遲緩且有力,且具有陽明燥實結聚的全部症狀,則使用大承氣湯攻下,邪氣就能消退。張仲景辨證施藥的精細程度由此可見一斑。總之,在辨識脈象時,必須結合症狀仔細觀察,這樣才能全面瞭解病情。如果脈象遲緩,輕按重按都無力,這仍然是寒涼的遲脈。只有如盛啟東所說,輕按重按都有力,且胸膈飽脹悶悶,大小便不通暢,顏色赤紅,纔是熱邪引起的遲脈。滯澀感正顯示熱邪在體內積聚,導致經絡滯澀,脈象因此變得遲緩。

經過這樣的分析,我們對遲脈主熱的理解更加清晰,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?然而,世界上不乏高明的醫生,卻常常固守舊見,盲目使用溫熱藥物,結果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造成病人早逝。因此,我在此反覆強調,希望後學者能夠認真研讀,切勿忽視。

3. 數脈主寒須知

《素問·大奇論》云:脈至如數,使人暴驚,三四日已。

張注云:數脈主熱,而如數者,實非真數之脈,蓋以卒動肝心之火,故令暴驚,俟三四日而氣衰自愈矣。

仲景云:病人脈數,數為熱,當消穀引食,而反吐者,為發汗令陽氣微,膈氣虛,脈乃數也;數為客熱,不能消穀,以胃中虛冷故吐也。則是數有虛寒之一證矣。

或問於予曰:數脈息至快疾,舉按有力,主剝蝕真陰之實病,又安得有所謂數脈主寒之理乎?余應之曰:子之所問,抑何見之不廣耶?夫火兩間中陽焰之至大者也,一星燎原,不可向邇,固五行之常性而不失者。

然抱璞子云:南海中蕭邱有寒焰,春生秋滅,不妨耕植,近之則寒,豈非熱亦化寒之左驗乎?蓋五行各有五,以一行之中,皆具五行,道家所謂五行顛倒是也,此即水中之火,以至陽伏於至陰之中,陽為陰鬱,雖炎上為陰所化,已變易其常性矣。故海水咸而焦枯者,亦以陰中伏陽使然也;有時海水溢而沸騰者,因水中之火發於下而激起也。

今夫數脈所主之寒,乃陽虛陰盛所生之內寒,是虛寒也,與外入之寒邪,鬱而成熱為實熱症,迥不同也。若熱邪盛於表裡而脈數者,或當升散於表,或當清降於里,不難審證而治,治亦易也。獨不如數之脈,不可不深究其脈症,細為體察,此即所謂主寒之數脈也。脈來浮數大而無力,按之豁然而空,微細欲絕。

《經》云:脈至而從,按之不鼓,諸陽皆然。此陰盛於下,逼陽於上,虛陽浮露於外,而作身熱面赤戴陽於上,脈數無神,即前所云寒焰是也。內真寒而外假熱,治當用參、熟、桂、附,井水頓冷服之,前人所謂以假對假是也。使虛陽斂歸於內而降下,症必漸痊。

假熱之症脈,初起浮緩,亦有不數者,醫家不識,誤用寒涼之劑,脈反見數,更不省悟,寒劑猛進,脈反變數,益涼益數,竟不審新病久病,有力無力,鼓與不鼓,一概混投寒涼,遽絕胃氣,安得不速人於死,凜然天鑑,可不畏哉?故操司命之權者,未可鹵莽從事於斯也,學者當謹識而勖之。

白話文:

【數脈主寒須知】

《素問·大奇論》提到:脈象如果像數脈一樣,會讓人突然驚慌,但這種情況通常在三、四天後就會消失。

張氏註解說:數脈通常代表有熱,但這裡所說的數脈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數脈。這是因為肝臟和心臟的火氣突然增強,所以才會讓人突然驚慌,等到三、四天後,氣力減弱,就會自然恢復。

張仲景指出:患者的脈象如果呈現數脈,通常表示有熱,應該會增加食慾,但如果是反而出現嘔吐的情況,這可能是因為發汗導致身體的陽氣減少,隔膜的氣力虛弱,所以脈象才會顯示為數脈;數脈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內部的熱氣,無法消化食物,因為胃部虛弱且寒冷,所以才會嘔吐,這就是數脈中的一種虛寒現象。

有人問我:數脈的跳動快速且有力,通常代表身體正在消耗真陰,怎麼可能會有數脈代表寒冷的道理呢?我回答他:你的問題太狹隘了。火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熱源,一旦燃燒起來,就無法靠近,這是五行的基本特性,不會改變。

但是,抱璞子曾經說過,在南海中的蕭邱有一種寒焰,春天出現,秋天消失,不會影響耕種,越接近反而越冷,這是不是也可以證明熱可以轉換成寒呢?五行理論認為,每一個元素都有五個屬性,一個元素中包含了所有的五行,這就是道家所謂的「五行顛倒」。這就像是火在水中,極度的陽性被極度的陰性包圍,陽性被抑制,雖然會產生熱量,但會被陰性轉換,改變了原本的特性。海水之所以鹹且乾燥,也是因為陰性中包含的陽性所導致的;海水有時候會溢出並且沸騰,是因為水中的火氣在下方爆發,引起了反應。

現在來說,數脈所代表的寒冷,是因為陽氣不足,陰氣過剩所產生的體內寒冷,這是一種虛寒,和外部進入的寒邪,鬱結成熱,形成實熱症是完全不同的。如果熱邪在身體內外都很旺盛,脈象呈現數脈,可能需要通過提升或降低體溫來治療,這樣的診斷和治療都相對容易。但是對於非典型的數脈,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脈象和症狀,仔細觀察,這就是所謂的「數脈主寒」。脈象浮動、數脈大且無力,輕輕一按就感到空洞,細微到幾乎消失。

古籍記載:脈象來臨時,輕輕按下卻沒有鼓動感,所有陽脈都是這樣。這是因為體內陰氣過剩,將陽氣逼迫到上方,虛弱的陽氣在外表露出來,造成身體發熱,臉色紅潤,脈象數脈但無神采,這就是前面所說的「寒焰」。體內真正寒冷,外表卻假裝熱,治療應該使用人參、熟地、肉桂、附子,用井水冷卻後服用,這就是前人所說的「以假對假」。讓虛弱的陽氣回到體內,下降,病情一定會逐漸好轉。

對於假熱症的脈象,剛開始可能是浮緩,也可能不會出現數脈,醫生如果不瞭解,誤用了寒涼的藥物,脈象反而會出現數脈,更不會醒悟,繼續使用寒涼藥物,脈象反而會變成數脈,越涼越數脈,完全不考慮新病還是舊病,有力還是無力,鼓動還是不鼓動,一律使用寒涼藥物,突然切斷胃氣,怎麼可能不讓人死亡,這是一個嚴重的警告,怎能不令人害怕?因此,掌握生死大權的人,不能草率地進行這樣的治療,學習者應該謹慎地認識並努力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