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管窺附余 (2)
管窺附余 (2)
1.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
《靈樞·五色篇》曰:人迎氣口,大緊以浮者,其病亦甚,在外;其脈口浮滑者,病日進;人迎沉而滑者,病日損;其脈口滑以沉者,病日進,在內。脈口、氣口,俱是寸口別名,兩經常互稱之,前四卷中,余已引《類經》張注以明之矣。見釋寸口。
白話文:
《靈樞‧五色篇》說:人迎穴和氣口穴(即寸口脈搏位)氣息特別緊而浮動,表示病情嚴重,且在體表;脈搏浮滑,表示病情逐日加重;人迎穴氣息沉重而滑利,表示病情逐日減輕;脈搏滑利而沉穩,表示病情逐日加重,且在體內。脈口和氣口,都是寸口脈搏位的別名,它們經常可以互換使用。在前四卷中,我已經引述《類經》中張氏的注釋來說明這一點,請參照「解說寸口脈」。
又曰:人迎盛堅者,傷於寒;氣口盛堅者,傷於食。愚按:東垣左人迎主表,右氣口主裡,宗此,但分左右,又宗叔和之失,並失經旨矣。以經文未嘗分左右,分左右者,皆後人牽合之誤,余又何敢輕議先哲?但經文具在,請細究之,當曉余說之不妄也。
白話文:
古文提到:「人迎脈盛而堅硬,主因寒邪所傷;氣口脈盛而堅硬,主因飲食積滯。」
古人註解:「東垣醫書認為,左人迎脈主治身體表證,右氣口脈主治身體內證。後來有人根據這個理論,把人迎脈和氣口脈分別歸於左右,但這並非經書本意,而是後人牽強附會之誤。」
「經書中並沒有把人迎脈和氣口脈分為左右,後人所做的分類都是錯誤的,我也不敢妄自評論前人。但經書就在這裡,請細細考究,就會明白我的說法並非胡言亂語。」
《靈樞·禁服篇》曰:寸口主中,人迎主外,兩者相應,俱往俱來。若引繩大小齊等,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氣口微大,名曰平人。引繩齊等,引,長也,伸也。此喻上下齊等,猶圬者砌牆,必掛線捉准,上下相等,不令參差之意。閱此條經文,人迎診於頭,氣口診於手,上下之義,朗如離照,何庸置喙也。
白話文:
《靈樞·禁服篇》中說:寸口脈主導身體內部,人迎脈主導身體外部,兩者相輔相成,一起往返流動。如果兩條脈的大小相同,在春夏季節人迎脈會稍大一些,在秋冬季節氣口脈會稍大一些,這樣的人被稱為「平人」。這裡的「引繩齊等」是指脈象的大小相等,引,表示拉長、伸展。這段話比喻上下脈象相同,就像砌牆的工匠掛線取平一樣,上下相等,不參差不齊。從這段經文中可以看出,人迎脈診斷的是頭部,氣口脈診斷的是手部,上下相應的意思十分明顯,不需要再費心解釋。
《靈樞·四時篇》曰: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,堅且盛且滑者,病日進;脈軟者病將下;諸經實者,病三日已。氣口候陰(臟也),人迎候陽(腑也。)。
白話文:
《靈樞·四時篇》中記載:按壓氣口穴和人迎穴來觀察脈象,脈象堅硬、有力且滑利的人,病情會逐漸加重;脈象柔軟的人,病情即將好轉;所有經絡都實症的人,病情會在三天內消失。氣口穴反映了陰症(臟腑疾病),人迎穴反映了陽症(腑氣疾病)。
按:《素問·六節臟象論》《靈樞·經脈篇》兩經俱以人迎氣口,上下對待而言,並未嘗分屬左右者。
《素問·病能篇》曰:人迎者,胃脈也。(王注云:胃脈循喉嚨而入缺盆,故云。)
白話文:
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六節藏象論》和《黃帝內經·靈樞·經脈篇》都提到人迎和氣口是相對應的上部和下部,並沒有說是屬於左邊或右邊。
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病能篇》說:人迎是胃的脈象。(王冰注解說:因為胃的脈絡沿著喉嚨進入缺盆,所以這樣說。)
滑伯仁曰:《難經》本義云寸口人迎,古法以挾喉兩旁動脈為人迎,至晉王叔和,直以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,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,後世宗之。愚謂昔人所以取人迎氣口者,蓋人迎為足陽明胃經,受穀氣而養五臟者也。
氣口為手太陰肺經,朝百脈而平權衡者也。
白話文:
滑伯仁說:《難經》原意是把寸脈稱為人迎脈,古代的辦法是用兩手指夾住喉嚨兩側的脈搏,稱為人迎脈。到了晉朝的王叔和,直接把左手的關脈前一分定為人迎脈,把右手的關脈前一分定為氣口脈,後世都沿用了這個說法。我認為,古代人之所以選擇人迎脈和氣口脈,是因為人迎脈屬於足陽明胃經,負責消化吸收食物並滋養五臟。
《靈樞·終始篇》曰:陰者主臟,陽者主腑,陽受氣於四末,陰受氣於五臟。待其脈口人迎,以知陰陽有餘不足,平與不平,天道畢矣。所謂平人者不病,不病者,脈口人迎,應四時者也,上下相應,而俱往來也;六經之脈,不結動也。(隨氣流行,故不結動。)
白話文:
《靈樞經·終始篇》說:陰氣主宰臟腑,陽氣主宰體表。陽氣從四肢各端接收氣血,陰氣從五臟接收氣血。觀察人迎穴上的脈象,就能知道陰陽氣血的盈虧和虛實,是否平衡。
所謂健康的人是不生病的,不生病的人,人迎穴的脈象是隨著四時變化而應和的,上下脈象相應,且脈氣往來流暢。六經的脈氣也不結滯不動。(因為氣血隨著氣流行,所以不會結滯不動。)
愚按:後人必取法於先聖,而後成其學,先聖是後人之所師也。王叔和《脈經》,亦集聖經以成其書也,人迎氣口,軒岐明示人診於上下,而叔和必欲牽合附會,迷惑後人,何離經叛道若是耶?以紫虛、東垣、丹溪之通達,亦主其說,明是忽視而不深究千慮之一失也。此條經文,又和盤托出,明說上下相應,又何疑焉。
白話文:
王注說:胃部的陽氣,就是人迎穴的氣。胃是水穀(食物)的倉庫,所以觀察人迎穴的氣,就能知道疾病所在。頭部的人迎穴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,手部的人迎穴在手魚際(大拇指根部)後一寸。這兩個部位都可以用來觀察臟腑之氣,所以說是一樣的。人迎穴的脈動,一般來說左側較小而右側較大。左邊較小常可以反映臟(脾臟),右邊較大常可以反映腑(胃)。
《素問·陰陽別論》云:三陽在頭,三陰在手,所謂一也。
王注云:胃脘之陽,人迎之氣也。胃為水穀之海,故候其氣,而知病處。頭謂人迎,手謂氣口,氣口在手魚際之後一寸,人迎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,皆可以候臟腑之氣,故言所謂一也,其脈之動,常左小而右大,左小常以候臟(脾也),右大常以候腑(胃也。)。
愚按:人迎氣口二脈,細究兩經篇中,往往上下對待而言,並無左右之分,至晉王叔和《脈經》,悖亂經常,添出蛇足,強分左右,以人迎牽合左手關前。至後崔紫虛,不究其源,亦主其說,直云左為人迎,右為氣口。
白話文:
個人愚見:人迎穴和氣口穴這兩條經脈,如果仔細研究兩本經典醫書(《難經》和《脈經》),會發現它們經常成對出現,並論述其上下關係,但沒有提到左右之分。直到晉朝王叔和的《脈經》出現,纔打破常規,添油加醋地強行將它們分為左右兩側,認為人迎穴位於左手關前。後來的崔紫虛沒有深入探究其出處,也支持王叔和的說法,直接斷言左邊的經脈為人迎穴,右邊的經脈為氣口穴。
經文具列在前,閱者細玩深思,不但無左右之分字訓,並無左右之分意義,敢問諸君子不遵經而反宗叔和,又何意耶?何執流而忘源?若是,經文不分,而後人強欲分之,又附會以成其謬。
白話文:
經文的記載清楚明確,讀者們仔細研讀後,不僅不會有意義上的衝突,也不會在文字的訓詁上產生爭議。請問各位先生,如果不遵循經文,反而追隨叔和的說法,是什麼用意呢?為什麼執著於支流,而忘記了源頭?如果這樣,經文原本並無區分,而後人卻硬要加以區分,又強行牽強附會,形成謬誤。
原叔和之意,以兩手寸口三部,俱是手太陰肺一經之脈,肺主皮毛,故附於手而主表,然參仲景《傷寒論》,凡風寒傷於營衛,病在一身之表,無關於臟腑者,皆統寸口三部而診,未嘗分左右與寸尺也,惟審里之虛實,方分診於寸關尺也,況左寸手少陰心脈,與表何涉乎?且表有三陽之表,在人迎單主陽明之表,不與太少二經之表。聖法井然,何容牽合,致使千古是非不明,誠軒岐之罪人也。
白話文:
原叔和認為,兩手寸口的三部脈,都是手太陰肺經的脈位,而肺主皮毛,所以附著於手,主管人體外表。但是參照仲景的《傷寒論》,當風寒侵犯營衛,疾病在人體表面,不涉及臟腑時,都統稱為寸口三部,診斷時不用區分左右或寸尺。只有在判斷營衛的虛實時,才需要分別診斷寸關尺。況且左寸是手少陰心經的脈位,與人體外表有何關聯?此外,表證還有三陽之表,人迎穴只主陽明之表,與太陽、少陽二經之表無關。仲景的聖法分明,哪容得牽強附會,導致後世是非不明?這實在是軒岐之罪啊!
在人迎診於項,本彰明而昭著,聖人原示人周行平夷之道,使人易趨,反舍之而弗診,後人必欲另闢蠶叢,別開蹊徑,以為名高;獨取氣口左寸三分中之一分,而復側指以取之,以手指圓穩,故必側取。
白話文:
在脖子前的凹陷處檢查脈搏情況,原本是一個明顯而顯著的方法。聖人原本想向人們展示一條平坦易行的道路,讓大家更容易遵循。但是後人卻拋棄了這個方法,反而想要另外開闢新的道路,另闢蹊徑,以獲得更高的名聲。他們只取氣口左邊一寸三分中的三分之一,還要側著手指來取,因為手指是圓形的,所以必須側著取。
在候寸關尺,尚有輕重之分,今取人迎一分之脈,當重取之耶?抑輕取之耶?若側指重取,是在關上,若平取,仍在寸脈;若一分之脈,輕取甚屬微茫,其又向何處得其浮沉表裡虛實耶?是舍正路而弗由,反驅人向羊腸鳥道中而行,每至步蹇而不得進,因而歇足者多矣,欲指迷而反失道,何困苦後人若是耶?余雖不敏,聖訓煌煌,但知遵軒岐而不知妄宗諸子,知我罪我,聽之後人而已。
白話文:
在探脈時,寸關尺有三種力道:輕取、重取和中取。現在取人迎脈一分,究竟該用重取還是輕取呢?如果用側指重取,那會在關脈的上方,如果平取,則仍在寸脈上;如果一分脈輕取,則極其微弱,又如何能從中探知脈象的浮沉、表裡和虛實呢?這簡直是捨棄正途而不走,反而驅使人走羊腸鳥道,常常走不動又無法前進,於是半途而廢的人就多了。本想指引迷途,卻反而使人迷失方向,為什麼要這樣為難後人呢?我雖然才智平庸,但聖賢的教訓卻光芒萬丈,我只知道遵循軒轅黃帝和岐伯的養生之道,並不妄自尊崇其他流派。是非功過,任憑後人評判。
2. 浮脈主裡須知
原夫浮脈主表,沉主裡,乃一定之理而不易者,此道其常而未通其變者也。若論其變則有時而主裡,往者亦累言之矣,人自不察耳,予今陳列先哲名言而詳察之。
白話文:
從前認為浮脈主治表證,沉脈主治裡證,這是固定不變的道理,這是隻知其常而不知其變的人的想法。如果討論其變化,則有時候浮脈也可以主治裡證,過去我也多次提到這一點,只是人們自己沒有注意到罷了。現在我列舉先賢的名言,並詳細加以探討。
秦越人曰:脈浮而有熱者風也,脈浮而無熱者虛也(若虛陽浮露於外,亦必發熱),是從表而辨之也。沈氏曰:乍病見浮脈,乃傷風邪;久病見浮脈,虛所為也,是從新久辨之也。丹溪曰:與人迎相應,則風寒在經;與氣口相應,則榮血虛損,是從上下辨之也。東垣曰:浮而弦者風也,浮而澀者虛也。
鄒丹源曰:風寒之浮,盛於關上;虛病之浮,盛於尺中。(引證。)
白話文:
秦越人說:脈浮動且發熱的是風邪,脈浮動但沒有發熱的是虛症(如果陽氣虛弱浮現於外,也一定會發熱),這是從表證來區分的。
沈氏說:剛發病時見浮脈,是傷了風邪;長久生病見浮脈,是虛症所致,這是從病情的持續時間來區分的。
朱丹溪說:浮脈與人迎穴相應,則是風寒在經絡中;浮脈與氣口穴相應,則是氣血虛損,這是從上下來區分的。
李東垣說:浮而弦緊的是風邪,浮而澀滑的是虛症。
3. 管窺
愚按:諸家之言雖如此,然必審其有力無力,方為準則。浮而有力為風,必兼洪數;浮而無力為虛,則帶濡弱,再參合外候,庶無遁情。至若內虛之證,無不兼浮,如浮芤失血,浮革亡血;內傷感胃,而見虛浮無力;勞瘵陰虛,而見浮大兼疾;火衰陽虛,而見浮緩不鼓;久病將傾,而見渾渾革至浮大有力(叔和云:脈浮而無根者死)。又如真陰竭於下,孤陽浮於上,脈必浮大而無力,按之微細欲絕者,當益火之源。
白話文:
我認為:雖然諸家的說法如此,但必須先判斷脈象是有力還是無力,才能作為準則。浮而有力是風證,必定伴隨脈搏洪盛數快;浮而無力是虛證,則脈象濡軟。再結合其他外在症狀,就比較不會有疏漏。
至於內虛的證候,大多都兼有脈浮,例如:浮芤是失血,浮革是亡血;飲食傷胃,會出現虛浮無力的脈象;勞瘵陰虛,會出現浮大兼疾的脈象;火衰陽虛,會出現浮緩不鼓的脈象;久病將傾,會出現渾渾革至浮大有力的脈象(叔和說:脈浮而沒有根的人會死亡)。
又例如真陰在下面竭盡,孤陽在上面浮現,脈象必定浮大而無力,按起來非常細微,好像要斷了一樣,這種情況應該滋補腎陽。
如上等證,悉屬內傷,豈可以其脈浮,不審虛實,而浪用發表之劑乎?表裡不明,則死生系之矣。學者須詳審,慎之無忽。
白話文:
像上面所提的案例,都是內在受傷導致的,難道可以因為它們脈象浮滑,而不分辨虛實,就隨意使用發散風寒的藥物嗎?表(風寒)裡(內傷)不明晰,就會影響生死。學醫者必須仔細審察,小心謹慎,不要忽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