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管窺附余 (1)
管窺附余 (1)
1. 訂人迎氣口分左右牽合之失
《靈樞·五色篇》曰:人迎氣口,大緊以浮者,其病亦甚,在外;其脈口浮滑者,病日進;人迎沉而滑者,病日損;其脈口滑以沉者,病日進,在內。脈口、氣口,俱是寸口別名,兩經常互稱之,前四卷中,余已引《類經》張注以明之矣。見釋寸口。
又曰:人迎盛堅者,傷於寒;氣口盛堅者,傷於食。愚按:東垣左人迎主表,右氣口主裡,宗此,但分左右,又宗叔和之失,並失經旨矣。以經文未嘗分左右,分左右者,皆後人牽合之誤,余又何敢輕議先哲?但經文具在,請細究之,當曉余說之不妄也。
《靈樞·禁服篇》曰:寸口主中,人迎主外,兩者相應,俱往俱來。若引繩大小齊等,春夏人迎微大,秋冬氣口微大,名曰平人。引繩齊等,引,長也,伸也。此喻上下齊等,猶圬者砌牆,必掛線捉准,上下相等,不令參差之意。閱此條經文,人迎診於頭,氣口診於手,上下之義,朗如離照,何庸置喙也。
《靈樞·四時篇》曰: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,堅且盛且滑者,病日進;脈軟者病將下;諸經實者,病三日已。氣口候陰(臟也),人迎候陽(腑也。)。
按:《素問·六節臟象論》《靈樞·經脈篇》兩經俱以人迎氣口,上下對待而言,並未嘗分屬左右者。
《素問·病能篇》曰:人迎者,胃脈也。(王注云:胃脈循喉嚨而入缺盆,故云。)
滑伯仁曰:《難經》本義云寸口人迎,古法以挾喉兩旁動脈為人迎,至晉王叔和,直以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,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,後世宗之。愚謂昔人所以取人迎氣口者,蓋人迎為足陽明胃經,受穀氣而養五臟者也。
氣口為手太陰肺經,朝百脈而平權衡者也。
《靈樞·終始篇》曰:陰者主臟,陽者主腑,陽受氣於四末,陰受氣於五臟。待其脈口人迎,以知陰陽有餘不足,平與不平,天道畢矣。所謂平人者不病,不病者,脈口人迎,應四時者也,上下相應,而俱往來也;六經之脈,不結動也。(隨氣流行,故不結動。)
愚按:後人必取法於先聖,而後成其學,先聖是後人之所師也。王叔和《脈經》,亦集聖經以成其書也,人迎氣口,軒岐明示人診於上下,而叔和必欲牽合附會,迷惑後人,何離經叛道若是耶?以紫虛、東垣、丹溪之通達,亦主其說,明是忽視而不深究千慮之一失也。此條經文,又和盤托出,明說上下相應,又何疑焉。
《素問·陰陽別論》云:三陽在頭,三陰在手,所謂一也。
王注云:胃脘之陽,人迎之氣也。胃為水穀之海,故候其氣,而知病處。頭謂人迎,手謂氣口,氣口在手魚際之後一寸,人迎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,皆可以候臟腑之氣,故言所謂一也,其脈之動,常左小而右大,左小常以候臟(脾也),右大常以候腑(胃也。)。
愚按:人迎氣口二脈,細究兩經篇中,往往上下對待而言,並無左右之分,至晉王叔和《脈經》,悖亂經常,添出蛇足,強分左右,以人迎牽合左手關前。至後崔紫虛,不究其源,亦主其說,直云左為人迎,右為氣口。
經文具列在前,閱者細玩深思,不但無左右之分字訓,並無左右之分意義,敢問諸君子不遵經而反宗叔和,又何意耶?何執流而忘源?若是,經文不分,而後人強欲分之,又附會以成其謬。
原叔和之意,以兩手寸口三部,俱是手太陰肺一經之脈,肺主皮毛,故附於手而主表,然參仲景《傷寒論》,凡風寒傷於營衛,病在一身之表,無關於臟腑者,皆統寸口三部而診,未嘗分左右與寸尺也,惟審里之虛實,方分診於寸關尺也,況左寸手少陰心脈,與表何涉乎?且表有三陽之表,在人迎單主陽明之表,不與太少二經之表。聖法井然,何容牽合,致使千古是非不明,誠軒岐之罪人也。
在人迎診於項,本彰明而昭著,聖人原示人周行平夷之道,使人易趨,反舍之而弗診,後人必欲另闢蠶叢,別開蹊徑,以為名高;獨取氣口左寸三分中之一分,而復側指以取之,以手指圓穩,故必側取。
在候寸關尺,尚有輕重之分,今取人迎一分之脈,當重取之耶?抑輕取之耶?若側指重取,是在關上,若平取,仍在寸脈;若一分之脈,輕取甚屬微茫,其又向何處得其浮沉表裡虛實耶?是舍正路而弗由,反驅人向羊腸鳥道中而行,每至步蹇而不得進,因而歇足者多矣,欲指迷而反失道,何困苦後人若是耶?余雖不敏,聖訓煌煌,但知遵軒岐而不知妄宗諸子,知我罪我,聽之後人而已。
2. 六綱領對待主治
3. 浮脈主裡須知
原夫浮脈主表,沉主裡,乃一定之理而不易者,此道其常而未通其變者也。若論其變則有時而主裡,往者亦累言之矣,人自不察耳,予今陳列先哲名言而詳察之。
秦越人曰:脈浮而有熱者風也,脈浮而無熱者虛也(若虛陽浮露於外,亦必發熱),是從表而辨之也。沈氏曰:乍病見浮脈,乃傷風邪;久病見浮脈,虛所為也,是從新久辨之也。丹溪曰:與人迎相應,則風寒在經;與氣口相應,則榮血虛損,是從上下辨之也。東垣曰:浮而弦者風也,浮而澀者虛也。
鄒丹源曰:風寒之浮,盛於關上;虛病之浮,盛於尺中。(引證。)
白話文:
原本來說,浮脈通常代表的是身體表面的問題,沉脈則多表示體內的狀況,這是一般不會改變的道理,但這是從常態的角度來看,並沒有考慮到例外的情況。若討論例外情況,其實有些時候浮脈也可能反映體內的問題,這一點前人也多次提及,只是人們往往未能注意到。現在我將引用前人的智慧來詳細說明這個觀點。
秦越人曾說過,如果脈象浮起且伴有熱感,那可能是風邪所致;脈象浮起但無熱感,則可能表示體內虛弱(但若虛陽外露,也會出現熱感),這是在表面層次來辨識病情。沈氏認為,剛生病時出現浮脈,通常是風邪侵襲;若久病纏身還出現浮脈,那可能就是體虛導致,這是從病程新舊來辨別。丹溪先生指出,如果人迎脈與浮脈相應,那可能風寒影響到了經絡;如果氣口脈與浮脈相應,那可能是營血虧損,這是從身體上下部位來判斷。東垣先生認為,浮脈且帶有弦狀特徵,是風邪;浮脈且有滯澀感,則是體虛。
鄒丹源先生提到,因風寒導致的浮脈,主要出現在關脈;因體虛導致的浮脈,則主要出現在尺脈。以上這些都是前人的經驗和觀察結果。
4. 管窺
愚按:諸家之言雖如此,然必審其有力無力,方為準則。浮而有力為風,必兼洪數;浮而無力為虛,則帶濡弱,再參合外候,庶無遁情。至若內虛之證,無不兼浮,如浮芤失血,浮革亡血;內傷感胃,而見虛浮無力;勞瘵陰虛,而見浮大兼疾;火衰陽虛,而見浮緩不鼓;久病將傾,而見渾渾革至浮大有力(叔和云:脈浮而無根者死)。又如真陰竭於下,孤陽浮於上,脈必浮大而無力,按之微細欲絕者,當益火之源。
如上等證,悉屬內傷,豈可以其脈浮,不審虛實,而浪用發表之劑乎?表裡不明,則死生系之矣。學者須詳審,慎之無忽。
白話文:
我認為:儘管各家學說都這麼說,但我們必須要判斷脈象的力量強弱,這纔是判斷標準。如果脈象浮而且有力,這表示有風邪,且通常會伴隨著洪數的脈象;反之,脈象浮卻無力,那表示體虛,這種脈象會偏軟弱。在判斷時,還應參考患者的其他症狀,這樣才能全面瞭解病情。對於內虛的情況,脈象通常都會浮,例如失血癥會出現浮芤的脈象,血虧會出現浮革的脈象;胃部受損導致的虛弱,脈象會呈現虛浮無力;肺結核或陰虛的患者,脈象會浮大且急促;火衰陽虛的患者,脈象會浮緩而不鼓;長期病重的患者,脈象會浮大有力(張仲景曾說過:脈象浮但沒有根的,是死症)。
例如,如果下焦真陰枯竭,孤陽飄浮在上,脈象會浮大無力,深按下去,脈象會變得極細弱,甚至感覺不到,這種情況應該補充腎陽。
以上所述的情況,都屬於內傷,怎麼可以只因為脈象浮,就草率地使用解表藥物,而不去分辨其虛實呢?如果表裡辨不清,生死就懸於一線了。學醫的人必須詳細地審查,千萬不能掉以輕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