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四 (10)
卷之四 (10)
1. 脈逆四時
(此即克賊脈也)
《玉機真藏論》曰:脈從四時,謂之可治;脈逆四時,為不可治。所謂逆四時者,春得肺脈,夏得腎脈,秋得心脈,冬得脾脈,其至皆懸絕沉澀者,名曰逆四時也。未有藏形於春夏,而脈沉澀,秋冬而脈浮大,名曰逆四時也。(王注:未有,謂未有藏脈之形狀也。)
春脈弦,得洪脈,至夏死;得澀脈,至秋死;得石脈,至冬死。以真臟之氣先泄也。丹源子曰:然必曰懸絕沉澀者,正見此等脈,與常脈迥別。故不懸絕者,不可遽云死也,且其死,亦有期。按:仲景云:二月得毛脈,至秋當死,是必待所勝者旺而後死也。又按:《平人氣象論》所云,春胃而有毛,曰秋病,毛甚曰今病等云云,是又以春與秋互對,夏與冬互對,與此稍不同,而皆不曰死,亦謂其不懸絕也。學者再取其病證參之,益瞭然矣。
大抵春夏忌沉澀,秋冬忌浮大,此其要耳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討論的是「脈逆四時」的概念,也就是脈象與四季相剋的情況。
根據《玉機真藏論》所述,如果脈象符合四季的特性,則認為疾病是可治療的;若脈象與四季特性相反,則認為疾病難以治療。所謂的脈逆四時,指的是在春季出現肺脈、夏季出現腎脈、秋季出現心脈、冬季出現脾脈,這些脈象到來時都呈現出非常微弱或深沉、阻滯的狀態,這就稱為脈逆四時。此外,如果在春夏兩季內臟的脈象卻呈現沉澀,或者在秋冬兩季內臟的脈象卻呈現浮大,也同樣被視為脈逆四時。
例如,在春季應出現弦脈,但若出現洪脈,預示患者可能在夏季死亡;若出現澀脈,可能在秋季死亡;若出現石脈,可能在冬季死亡。這是因為真臟之氣已經開始洩漏的緣由。丹源子解釋,之所以必須強調「懸絕沉澀」的脈象,正是因為這種脈象與一般的脈象有顯著的區別。所以,除非脈象呈現懸絕沉澀的特徵,否則不能立即判定患者會死亡,而且患者的死亡時間也有一定的規律。舉例來說,張仲景曾說,如果在二月出現毛脈,患者可能會在秋季死亡,這表示患者必須等到剋制自身病症的季節到來才會死亡。另外,《平人氣象論》中提到,如果在春季出現胃脈和毛脈,那麼患者可能會在秋季生病,如果毛脈表現得更為明顯,那麼患者可能會立刻生病,這裡再次以春季與秋季、夏季與冬季相對應,雖然與前述稍有不同,但同樣沒有直接提到死亡,這也是因為脈象並未達到懸絕的程度。
總的來說,春夏兩季應避免出現沉澀的脈象,秋冬兩季應避免出現浮大的脈象,這就是判斷脈逆四時的關鍵所在。
2. 五臟平病死脈
(《平人氣象論》)
平心脈來,累累如連珠,如循琅玕,曰心平(琅玕音郎干,玉之有光似珠者,言盛滿滑利也)。夏以胃氣為本,病心脈來,喘喘連屬(急促相仍),其中微曲曰心病;死心脈來,前曲後居(輕取堅強不柔,重取牢實不動),如操帶鉤,曰心死。
平肺脈來,厭厭聶聶(眾苗齊秀之貌),如落榆莢,曰肺平(浮薄而輕虛)。秋以胃氣為本,病肺脈來,不上不下(往來澀滯),如循雞羽,曰肺病;死肺脈來,如物之浮(空虛無根),如風吹毛(散亂無緒),曰肺死。
平肝脈來,軟弱招招(猶迢迢也),如揭長竿末梢,曰肝平(梢必柔軟,即和緩弦長之義),春以胃氣為本。病肝脈來,盈實而滑,如循長竿,曰肝病(堅勁無梢之和緩);死肝脈來,急益勁,如新張弓弦,曰肝死。
平脾脈來,和柔相雜,如雞踐地,曰脾平,長夏以胃氣為本。病脾脈來,實而盈數,如雞舉足,曰脾病(輕疾不緩);死脾脈來,銳堅如鳥之喙,如鳥之距,如屋之漏,如水之流,曰脾死。(後二句,言點滴無倫,去而不返也。)
平腎脈來,喘喘累累如鉤,按之而堅,曰腎平,冬以胃氣為本。病腎脈來,如引葛(堅搏牽連),按之益堅,曰腎病;死腎脈來,發如奪索,辟辟(音劈)如彈石,曰腎死。
按:《十五難》所載,平病死脈,與本經各有異同,學者當以本經為正。
白話文:
【五臟平病死脈】
(根據《平人氣象論》)
心臟在正常時的脈象,就像一串連接的珠子,或像是順著光滑的玉珠摸過去,這表示心臟功能正常(琅玕是泛指有光澤像珠子的玉石,用來形容脈象飽滿滑順)。夏天時,心臟的運作以胃氣為基礎,如果心臟出現病態的脈象,會呈現急促且連續不斷的狀態,其中還夾帶著微微的彎曲,這表示心臟有疾病;若是出現死亡的脈象,則是在輕觸下感覺堅硬且不柔韌,在重壓下又非常牢固不動,就像握著皮帶上的鉤子,這表示心臟已無生命跡象。
肺部在正常時的脈象,像是眾多的幼苗一起茁壯生長,又如同落下的榆樹種子,這表示肺部功能正常(這種輕薄且虛浮的脈象)。秋天時,肺部的運作以胃氣為基礎,如果肺部出現病態的脈象,會呈現上不去下不來的狀態,像是摸著雞的羽毛一樣,這表示肺部有疾病;若是出現死亡的脈象,會像漂浮的東西一樣沒有根基,又像是被風吹散的羽毛,這表示肺部已無生命跡象。
肝臟在正常時的脈象,軟弱且細長,就像是拉起一根長竿的尾端,這表示肝臟功能正常(竿梢必然柔和,即脈象和緩且弦長)。春天時,肝臟的運作以胃氣為基礎。如果肝臟出現病態的脈象,會很充實且滑順,就像是摸著一根長竿,這表示肝臟有疾病(堅硬且缺乏柔和);若是出現死亡的脈象,則會更加緊繃,就像是新拉緊的弓弦,這表示肝臟已無生命跡象。
脾臟在正常時的脈象,柔和且混雜,就像是雞腳踏在地上,這表示脾臟功能正常,夏季末期時,脾臟的運作以胃氣為基礎。如果脾臟出現病態的脈象,會很實在且頻率較快,就像是雞抬起腳,這表示脾臟有疾病(輕快且不緩慢);若是出現死亡的脈象,則會尖銳且堅硬,就像是鳥的嘴喙,或是鳥的爪子,又像是屋頂漏水,或是水流逝去,這表示脾臟已無生命跡象。(後兩句是形容其無序且無法回復。)
腎臟在正常時的脈象,會呈現喘息且連續不斷的狀態,像是鉤子,但按下去會感到堅實,這表示腎臟功能正常,冬天時,腎臟的運作以胃氣為基礎。如果腎臟出現病態的脈象,會像是拉扯葛藤般堅硬且相互連接,按下去更感堅固,這表示腎臟有疾病;若是出現死亡的脈象,則會像是突然斷裂的繩索,又像是敲擊石頭般的聲音,這表示腎臟已無生命跡象。
註:《十五難》記載的正常、病態及死亡的脈象,與本經典所描述的有些許不同,學習者應以本經典為準確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