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管窺附余 (1)
管窺附余 (1)
1. 原脈體用
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云:夫脈者,血之府也。
《靈樞·決氣篇》云: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,是謂脈。
白話文:
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說:脈是血液的運行管道。
《靈樞·決氣篇》說:阻塞營氣,使其不能外溢,這就是脈的功用。
《靈樞·營氣篇》云:營氣之道,納穀為寶。谷入於胃,乃傳之肺,流溢於中,布散於外。精專者,行於經隧,常營無已,終而復始。
《舉要》云:脈乃血派,氣血之先,血之隧道,氣息應焉。
白話文:
《靈樞經·營氣篇》說:營氣的運作,以食物為根本。食物進入胃部,再傳遞到肺臟,循環於身體中間,散佈於身體外部。精純的部分,運行在經脈中,持續不斷地循環運作,始終如一。
潘碩甫曰:人身之血,猶夫水也;血中之脈,猶夫流也。流通則水源活,脈通則氣血行。隧道,即經脈也,言其在血中,精密隱隧,自成一道也。仲景云:呼吸者,脈之頭也。《靈樞》云:其行也以息往來,然非呼吸不能行,故曰氣息應焉,而脈則指營氣流行不息之道路耳。鄒丹源曰:經絡者,脈之道路;動見者,脈之徵驗,皆不可以盡脈。
白話文:
潘碩甫說:人體中的血液,就像水一樣;血液中的脈絡,就像水的流動。水流通則源頭暢通,脈絡通暢則氣血運行。隧道,也就是經脈,它在血液中,精密隱匿,自成一體。張仲景說:呼吸是脈絡的源頭。《靈樞》說:脈絡的運行隨著呼吸的往來而進行,所以說氣息應和脈絡,而脈絡其實是指營氣不斷流動的管道。鄒丹源說:經絡是脈絡的通道;動脈和靜脈是脈絡的徵兆,都不能完全代表脈絡。
脈也者,乃營氣之精專者,行於經隧,而攝乎內外者也。血與氣異體,得脈而同化;衛與營各行,得脈而相應,故脈之中,陰陽統焉。然則脈與血氣,分之為三者,正可合之為一也,謂營氣即脈可也。
白話文:
脈象是營氣中的精華,它運行在經絡中,貫通人體內外。血液和氣體雖然是不同的物質,但通過脈象可以相互轉化;衛氣和營氣各自運行,但通過脈象可以相互呼應。因此,脈象中包含了陰陽兩氣。雖然脈象、血液和氣體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物質,但它們本質上是可以合而為一的。換句話說,營氣就是脈象。
劉河間曰:脈有三名,一曰命之本,二曰氣之神,三曰形之道,所謂天和者也。
朱丹溪曰:神者脈之主,脈者血之府;氣者神之御,脈者氣之使。嗟乎!脈者其先天之神乎?(以上引證。)
白話文:
劉河間說:脈有三個稱呼,一是生命的本源,二是氣的精髓,三是形體的法則,這就是所謂的天人和諧。
朱丹溪說:精神是脈的主宰,脈是血液的居所;氣是精神的運行者,脈是氣的使者。唉!脈難道不是先天的精神嗎?
慎庵按:經文合諸家之論而觀,則人身之脈,由後天血氣而為體,先天神氣而為用,血氣神者,相合而成形者也。人身經絡,直者為經,橫者為絡,經有十二,絡有十五,此即隧道也,《內經》謂之經隧,後人又名之曰經脈,此乃肌肉空松處,包藏營氣,而為晝夜運行不息之道路,所以載脈者也,猶夫盛物之器,非脈之體也。
白話文:
慎庵注釋:根據醫家們的論點,人體的脈絡是由後天的血氣構成,先天的精神氣作為作用,血氣與精神相互結合而形成形體。人體的經絡,直行的稱為「經」,橫行的稱為「絡」,經有十二條,絡有十五條,這些都是通道。《內經》稱之為經隧,後人又稱之為經脈。這些通道位於肌肉和空虛的地方,包裹著營氣,晝夜不停地運行,用來載運脈氣,就像盛放東西的器皿一樣,而不是脈絡的本身。
脈必以血為體,得氣方能運行,脈道乃成,是氣血不可須臾離者,豈非氣血相合而成形乎?華元化曰:氣血盛則脈盛,氣血衰則脈衰,氣血熱則脈數,氣血寒則脈遲,氣血弱則脈微,氣血平則脈緩。《經》云:脈實血實。合參而論,則脈以氣血為體,既明而且當矣。又嘗論患血證人,大脫血後,脈必見芤,芤乃中空之草而類蔥,故以喻空脈之體,去血過多,而隧道中無血以行,而脈亦見中空之候,脈之以氣血為體,又一明證也。
白話文:
脈搏的本質來源於血液,只有有了氣纔能夠運行,脈道才得以形成,因此氣血不可分開,難道脈搏不是氣血相互結合而成的嗎?華元化說:氣血旺盛則脈搏強勁,氣血衰弱則脈搏虛弱,氣血燥熱則脈搏快速,氣血寒涼則脈搏遲緩,氣血微弱則脈搏微弱,氣血平穩則脈搏舒緩。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脈搏有力則血氣充足。綜合以上觀點,脈搏以氣血為本質,這種說法既明確又正確。此外,我也曾討論過患有血證的人,在大出血後,脈搏一定會出現空洞的現象,空洞就像中空的蔥,所以用來比喻脈搏的空洞狀態,失血過多導致脈道中沒有血液運行,因此脈搏也表現出空洞的徵候,這也證明瞭脈搏的本質是氣血。
然其有形無質之虛體,易於散亂,易於阻滯,故必隨其血氣虛實寒熱,邪之盛衰,而見或大或小,或長或短,或浮或沉,或疾或緩之形,而無一定之體也。在氣血又必由神之盛衰而為虛實,故曰以神為用。先哲云:脈貴有神,不可不審。所謂神者,即胃氣也。《經》云: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
白話文:
它的實體沒有具體形狀,容易分散,容易堵塞,所以它會根據氣血的虛實寒熱,以及邪氣的盛衰,而表現出或大或小、或長或短、或浮或沉、或快或慢的狀態,沒有固定的形體。在氣血中,神氣的盛衰必然會導致虛實,所以說以神氣為用。古人說:「脈象貴在有神,不可以不仔細辨別。」這裡的「神」,指的是胃氣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有胃氣則生,沒有胃氣則死。」
四時皆以胃氣為本,顧胃氣豈不為脈所重乎?然其源又在腎,而不在胃,此意惟崔紫虛獨得之。《舉要》云:資始於腎,資生於胃。此二句言脈由氣血而賦形,而水穀日進,脾胃醞釀,化其精微而為血,注之於脈,潛滋暗長,脈道得以充實,豈非資生於胃乎?所以熟腐水穀,遊溢精氣,非脾胃之能也,全賴命門一點真陽,熏蒸鼓動,然後脾胃得以成其醞釀之功,豈非資始於腎乎?故腎為十二經脈之根,而為氣血之先也,凡診家所言有力無力,有根無根,有神無神者,無非皆指先天真氣而言,非有他也。故丹溪有見於此,乃曰:脈者其先天之神乎。
白話文:
四季養生都以胃氣為根本,那麼胃氣的重要性豈能不通過脈象來判斷嗎?然而真正的源頭在於腎,而不是胃,只有崔紫虛獨自領悟到了這個道理。《脈學舉要》上說:腎氣滋養了五臟六腑的開始,胃氣滋養了生命。這兩句話的意思是,脈象是由氣血而形成的,而每天攝入的水穀由脾胃消化吸收,將其精華轉化為血液,灌注於脈中,使脈道逐漸充盈,這難道不是因為胃的滋養嗎?所以消化食物,釋放精氣,並不是脾胃自身的能力,而是完全依靠命門中的一點真陽,溫煦激發,然後脾胃才能完成消化吸收的作用,這難道不是因為腎的滋養嗎?因此,腎是十二經脈的根源,也是氣血的先驅。凡是診脈者所說的「有力」、「無力」、「有根」、「無根」、「有神」、「無神」,都無非是指先天真氣,而不是其他。所以丹溪先生洞悉了這一點,才說:脈象是人先天的神明啊。
一言足以盡之矣,何用他求!若是則脈之生於先天之真陽,而成於後天之血氣者也。有謂脈以血為體,以氣為用,殊不知《經》曰:根於中者,命曰神機,脈之神其用者,皆元神主宰其機也,在氣固為運用之機,若神去則機息,氣又安能獨盡其用哉?故曰:以神為用,軒岐之旨也。
白話文:
一句話就足以說清楚了,爲什麼還要找別的?正因爲如此,脈搏的產生來源於先天之真陽,而它是由後天之血氣形成的。有人說脈搏以血爲形體,以氣爲作用,殊不知《經典》中說:根源於體內的,叫做神機,脈搏之神用,都是由元神主宰其運行的。雖然氣可以被用於運作,但如果神離開了,那麼運行就會停止,氣又怎麼能獨自發揮它的作用呢?所以說:以神爲用,這是軒岐的宗旨。
2. 存疑
王氏《脈經》云:心部在左手關前是也,與手太陽為表裡,以小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。肺部在右關前寸口是也,與手陽明為表裡,以大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。
《脈訣》云:心與小腸居左寸,肺與大腸居右寸。(引證。)
白話文:
王氏在《脈經》中提到:
- 心臟部的位置位於左手關脈前。它的「表」是手太陽經,「裡」是手陽明經。小腸是與之相合的腑,屬於上焦。
- 肺臟部的位置位於右手關脈前,寸口處。它的「表」是手陽明經,「裡」是大腸經。大腸是與之相合的腑,同樣屬於上焦。
慎庵按:《脈訣》為高陽生假託王叔和而成是書,其中悖謬者不一,而戴氏已刊正其失矣。然其臟腑分屬寸關尺,悉本之於王氏《脈經》云,在王氏乃從經脈相接,絡脈互交,表裡合一處,而以大小腸分屬兩寸,與心肺同其診,後人咸宗之,自晉及今,千有餘年矣,並無他議。
白話文:
慎庵按語:根據《脈訣》,作者高陽生假託王叔和的名義撰寫了這本書。書中有很多謬誤,戴氏已經糾正了這些錯誤。但其中關於臟腑對應寸、關、尺脈位的說法,是根據王叔和的《脈經》。王叔和的說法是從經脈相連、絡脈相交、表裡相合的地方來推斷的。當時,王叔和將大小腸對應兩寸脈位,與心肺的診斷位置相同。後世醫家都遵循這個說法,從晉朝到現在,已經有一千多年,沒有其他意見。
自滑氏釋《內經》,以大小腸處於腹中,三陰之病,有關於膀胱、大小腸者兩尺亦得憑診而主其病,並未嘗指定二腑當附診於兩尺也。即《樞要》一書,專論切診者,其左右手配合臟腑部位,悉遵《脈經》,大小腸分隸於兩寸,並無附診於尺之語。即汪氏《經注》,稱其千古隻眼之句,亦稱其二腑下焦之病,可憑診於尺,非有他指。
白話文:
自《內經》開始,就記載大腸、小腸位於腹部。三陰之病與膀胱、大腸、小腸有關時,也可以通過脈診來確診,但並未明確指出這兩個臟腑一定要附診於尺脈。
宋朝的《脈訣樞要》專門討論脈診,將左右手對應的臟腑部位都按照《脈經》記載,將大腸、小腸分屬於兩寸,並沒有附診於尺脈的說法。
汪機在《脈經註解》中稱讚《內經》的記載為「千古隻眼」,但他也只是說大腸、小腸的下焦之病可以通過脈診尺脈來確診,並未有其他說法。
在吳氏《脈語》中,亦謂王氏從絡,大小腸附診於二寸為有本,復引《經》以證。為不悖於古人,考之明季以前諸名家,皆從古診法,何以後諸家,忽創言當附診於尺耶?實滑氏之言,有以啟之也。士生於千百年之後,而欲翻千百年人皆信從之成案,而使信從於己以標新,誰其信之?余末學何敢輕議先輩?然不能無疑,請得而陳之。蓋天地以陰陽升降而成晝夜,五行迭運而成歲時者,皆一氣流行所致也。
白話文:
在吳氏撰寫的《脈語》中,也提到王氏從絡脈,認為大小腸的脈象附診在寸口脈是合理的,並引經文為證。為了不與前輩相悖,考證明朝之前諸多名醫,都採用傳統的診法。為什麼後來的醫家突然提出應該附診在尺脈上呢?實際上,滑氏的言論對此有啟發作用。現在的人出生於千百年之後,卻想推翻千百年來人們信奉的成規,想要標新立異讓人信服,誰會相信呢?我作為後學之人,哪裡敢輕易評論前輩?但是,我還是忍不住心存疑慮,請允許我提出我的觀點。大自然運行離不開陰陽氣的升降,才會有晝夜交替;五行運轉不息,才會有四季更替。這些都是氣的運行所導致的。
人身一小天地,十二經脈,十五絡脈,二十七氣,相隨上下,運行不息,而形體得以常存者,亦藉此一氣流行而無間也,雖有二十七氣之分,原不過一氣流行所化,隨地而異名者也,是以經脈通流,必由乎氣。肺主諸氣,而朝百脈,故十二經之氣,皆會聚於此,然後分布於諸經。
白話文:
人體就像一個小的宇宙,有十二條經脈、十五條絡脈和二十七種氣,它們相互貫通,運行不息,使身體得以維持正常運作,這是因為氣在其中流動無礙。雖然有二十七種氣之分,但它們都是氣流動所化,只因位置不同而名稱各異。所以,經脈的通暢運轉,必定是由於氣的流動。肺主管各種氣,並調節各條經脈,因此十二條經脈的氣都匯聚在肺,然後再分佈到各條經脈。
經氣所至,臟氣亦至,故十二經之邪正虛實,莫不以手太陰一經統候之,蓋此所候者,是候臟腑之氣,非候臟腑之體也。而西昌喻氏,又何得以大小腸腑體居下,為濁陰所注,不得於上焦清陽之臟,同列診於兩寸,而必欲抑之,強附於尺耶?蓋胃為一大腑,十二經之所稟氣,為清濁升降之樞機,其遊溢之精氣,上輸於肺,從清道歸於經隧,營運於中,皆清氣也,故《經》曰:清者為營。
白話文:
經絡的氣血運作到哪裡,臟腑的氣血也會運作到哪裡,所以十二條經絡的正邪虛實,都可以透過手太陰肺經這一條經絡來觀察,因為我們觀察的是臟腑的氣血狀態,而不是臟腑的實體。而西昌喻氏卻因為大腸和小腸這兩個臟腑的位置在下,被認為是濁陰聚集的地方,不能與位於上焦、屬於清陽的肺臟並列在兩寸脈位上,而必須把它們貶低,強行歸於尺脈。
胃是一個大腑,是十二條經絡氣血彙集的地方,是清濁升降的樞紐。胃中遊溢的精氣,向上輸送至肺臟,通過清氣通道返回經脈,在體內運行,這些都是清氣,因此《黃帝內經》記載:「清氣所化為營氣。」
其濁陰之氣歸於腑,是即傳道化物之降氣,皆隨大小便降泄,從二陰出於下,於經中流行之清氣,各行其道,涇渭自分。《經》云:清陽出上竅,濁陰歸六腑。清升濁降,乃天然之妙,況濁陰下降,而行於腹內,上下有重重膈膜遮蔽,不使相犯;清陽上升而行於經隧中,內外有層層肌肉護衛,毋容侵入,若山重水複之障隔,兩不相干,有何相混?喻氏不以氣之清濁而論脈,反以臟腑之清濁分置脈位,其見亦左矣。
白話文:
那些渾濁的陰氣回到內臟,就是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「下降之氣」,消散並轉化萬物,都隨著大小便的排泄而下降,從兩條陰經排出體外。在經絡中流動的清氣,各有其運行的軌道,乾淨和渾濁就像涇河和渭河一樣分明。《黃帝內經》說:「清陽之氣從上竅(五官)而出,濁陰之氣歸於六腑。」清氣上升,濁氣下降,這是自然的規律。況且,濁陰之氣下降,運行於腹中,隔著重重隔膜,不會互相侵犯;清陽之氣上升,運行在經絡中,外有肌肉層層保護,不會侵入臟腑,就像重重山巒和水流隔開,互不相干,怎麼會混在一起呢?喻氏不根據氣的清濁來診脈,反而根據臟腑的清濁來確定脈位,他的見解也是偏激的。
且十二經之流行於上下,始於肺,終於肝,而復始於肺,晝夜五十度周於身,莫不由此手太陰一經,同條共貫,循環無端。在十二經流行之次,自肺傳大腸、胃脾、心小腸、膀胱腎、包絡三焦、膽肝,至肝復傳於肺,以次遞傳為一周,其營氣之流注於肺,即為肺經之氣,自肺傳大腸,即為大腸之氣,諸經之傳注,莫不皆然,所謂隨地而易名者此也。
白話文:
十二條經脈在人體上下的運行,從肺開始,最後到肝,再從肺開始循環。晝夜間,氣血五十次遍行全身,都由手太陰肺經這條經絡貫通聯繫,循環不止。
十二條經脈運行的方式是:從肺傳到大腸、胃、脾、心、小腸、膀胱、腎、包絡三焦、膽、肝,到肝後再傳回肺,依次傳遞完成一個循環。氣血在肺中運行時,就是肺經之氣;從肺傳到大腸後,就是大腸之氣。其他經絡的傳遞也是如此,根據所在部位而更換名稱。
經氣所至,臟氣即內應於外,病亦顯呈於指下,聲應氣求,自然之理,合症而斷病,則表裡虛實,莫不了了。觀臟腑流行之經氣,皆表裡相承,一氣流行,即此可證,經脈相接,絡脈互交,表裡合一,當分診於寸而無疑矣。喻氏潁鋒犀利,信筆縱談,不顧天荒地老,為此鑿空之論,以貽誤後人耶。
白話文:
當經絡的氣血運行到某個部位時,臟腑的病氣就會在體表反映出來,醫生手指觸診就能發現疾病的徵象。這是自然界的規律,醫生通過氣血的運行情況,就可以根據症狀判斷疾病。這樣一來,疾病的虛實表裡就一目瞭然。觀察臟腑經絡氣血運行的規律,發現它們都是表裡相通的。氣血一運行,就能證明這一點。經脈和絡脈相連相交,表裡相通,所以可以通過寸口的脈象來診斷疾病。喻氏的言論尖銳犀利,隨意發揮,不顧後果,提出這種空洞的理論,誤導後人。
且肺與大腸,表裡相傳,其經脈交會,皆在兩手大指之端,自外側手太陰肺少商穴,接乎手陽明大腸商陽穴而下,表裡交相絡也。心與小腸表裡相傳,其經脈交會,皆在兩手小指之端,自內側手少陰心少衝穴,接乎手太陽小腸少澤穴而下,表裡交相絡也,經絡俱於此交會,則經氣亦莫盛於此,二腑反不診於寸,而候於尺,此理之不可解,而不能無疑也。曷不觀之水匯分流之處,其勢較之上流更為緊急者,以其聚於斯,氣必盛於此故也。
白話文:
肺和大腸是表裡互通的,它們的經脈交會於兩手的大拇指尖,從外側的手太陰肺經少商穴,連接到手陽明大腸經商陽穴,形成表裡相通的絡脈。心和小腸也是表裡互通的,它們的經脈交會於兩手的小拇指尖,從內側的手少陰心經少衝穴,連接到手太陽小腸經少澤穴,形成表裡相通的絡脈。經絡都匯聚於此交會處,因此經氣也在此最為旺盛,這兩個腑卻反常地不會診脈在寸脈上,而是候於尺脈。這個道理難以理解,不能不疑惑。何不觀察水的匯流分流處,那裡的氣勢比上游更為緊急,因為水聚集於此,氣勢一定會旺盛。
脈之流行,猶夫水也,性亦同然,且寸脈居於魚後,肌膚淺薄,脈易呈形,下指即得,是以《難經》有三菽、六菽,下指輕取、重取之義。尺居關後,肌肉隆起,脈道沉下,故必推筋至骨,重取方得,隧道本自平坦,因肌肉豐厚,則脈自沉下,非隧道有所低昂也,況此沉下豐厚之處,左取腎、膀胱、小腸三經之脈,右取腎、命門、三焦、大腸之脈,能不模糊指下,貽誤後學也。
白話文:
脈搏的運行,就像水一樣,性質也一樣。寸脈位於魚際穴的後面,肌肉皮膚薄,脈搏容易浮現,手指輕按就能摸到,所以《難經》中提到「三菽」、「六菽」,指的是手指輕壓、重壓取脈的方法。尺脈位於關脈的後面,肌肉隆起,脈道較深,所以必須將手指推到骨頭上,用力按壓才能摸到。脈道本身是平坦的,但因為肌肉豐厚,所以脈搏才顯得深沉,並不是脈道本身有高低起伏。此外,這個深沉豐厚的地方,左側取的是腎臟、膀胱、小腸這三條經絡的脈搏,右側取的是腎臟、命門、三焦、大腸這四條經絡的脈搏,如果按壓不清,就會誤導後學者。
故予謂氣盛淺露之區,經絡交互之地,反專候臟氣而略腑,必欲以此深厚沉下模糊處,而候三經之脈,其不為脈誤者幾希矣。諸先生者,予所景仰而嚮往者,讀其書,而私淑之久矣。獨此一端,不能不致疑於諸先生同聲附和於滑氏也,況諸先生之論,皆泛而不切,而無實據,反不若王氏從絡而定診,近理而有據也。今予閱歷有年矣,皆從古診法,合證施治皆驗,有驗即有是理,自不訛也。
白話文:
因此,我認為氣勢旺盛、表現於外表的地方,以及經絡交會之處,這些地方應重點探查臟腑的氣,略微考量腸胃。如果一定要在深厚沉下、不容易發現的地方探查三條經脈的脈象,幾乎不可能避免脈診的錯誤。各位先生是我仰慕和敬佩的對象,我早年就拜讀過各位先生的著作,私下敬仰了很久。不過,關於這一點,我不得不對各位先生們異口同聲地附和滑氏的說法提出質疑。況且,各位先生的論述都是泛泛而談,不切實際,沒有具體依據,反而不如王氏從經脈絡脈來判斷病情,更符合道理,有實際依據。如今,我行醫多年,都是按照古法診斷,並結合臨牀症狀施治,都得到驗證。有驗證就有道理,自然不會有誤。
故吾用吾愚,不能從諸先生而阿其所私也,著《存疑》一則,就正宇內君子。倘能大破藩籬,進而教我,是予之幸矣,而有厚望焉。
白話文:
所以我就用我的愚笨,不能順從各位先生們的私人觀點,寫了《存疑》這一篇文章,請天下的君子們指正。如果能夠大大打破這些限制,進一步來教導我,這是我非常希望的,對此寄予厚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