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
1. 管窺附余
2. 原脈體用
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云:夫脈者,血之府也。
《靈樞·決氣篇》云:壅遏營氣,令無所避,是謂脈。
《靈樞·營氣篇》云:營氣之道,納穀為寶。谷入於胃,乃傳之肺,流溢於中,布散於外。精專者,行於經隧,常營無已,終而復始。
《舉要》云:脈乃血派,氣血之先,血之隧道,氣息應焉。
潘碩甫曰:人身之血,猶夫水也;血中之脈,猶夫流也。流通則水源活,脈通則氣血行。隧道,即經脈也,言其在血中,精密隱隧,自成一道也。仲景云:呼吸者,脈之頭也。《靈樞》云:其行也以息往來,然非呼吸不能行,故曰氣息應焉,而脈則指營氣流行不息之道路耳。鄒丹源曰:經絡者,脈之道路;動見者,脈之徵驗,皆不可以盡脈。
脈也者,乃營氣之精專者,行於經隧,而攝乎內外者也。血與氣異體,得脈而同化;衛與營各行,得脈而相應,故脈之中,陰陽統焉。然則脈與血氣,分之為三者,正可合之為一也,謂營氣即脈可也。
劉河間曰:脈有三名,一曰命之本,二曰氣之神,三曰形之道,所謂天和者也。
朱丹溪曰:神者脈之主,脈者血之府;氣者神之御,脈者氣之使。嗟乎!脈者其先天之神乎?(以上引證。)
慎庵按:經文合諸家之論而觀,則人身之脈,由後天血氣而為體,先天神氣而為用,血氣神者,相合而成形者也。人身經絡,直者為經,橫者為絡,經有十二,絡有十五,此即隧道也,《內經》謂之經隧,後人又名之曰經脈,此乃肌肉空松處,包藏營氣,而為晝夜運行不息之道路,所以載脈者也,猶夫盛物之器,非脈之體也。
脈必以血為體,得氣方能運行,脈道乃成,是氣血不可須臾離者,豈非氣血相合而成形乎?華元化曰:氣血盛則脈盛,氣血衰則脈衰,氣血熱則脈數,氣血寒則脈遲,氣血弱則脈微,氣血平則脈緩。《經》云:脈實血實。合參而論,則脈以氣血為體,既明而且當矣。又嘗論患血證人,大脫血後,脈必見芤,芤乃中空之草而類蔥,故以喻空脈之體,去血過多,而隧道中無血以行,而脈亦見中空之候,脈之以氣血為體,又一明證也。
然其有形無質之虛體,易於散亂,易於阻滯,故必隨其血氣虛實寒熱,邪之盛衰,而見或大或小,或長或短,或浮或沉,或疾或緩之形,而無一定之體也。在氣血又必由神之盛衰而為虛實,故曰以神為用。先哲云:脈貴有神,不可不審。所謂神者,即胃氣也。《經》云: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
四時皆以胃氣為本,顧胃氣豈不為脈所重乎?然其源又在腎,而不在胃,此意惟崔紫虛獨得之。《舉要》云:資始於腎,資生於胃。此二句言脈由氣血而賦形,而水穀日進,脾胃醞釀,化其精微而為血,注之於脈,潛滋暗長,脈道得以充實,豈非資生於胃乎?所以熟腐水穀,遊溢精氣,非脾胃之能也,全賴命門一點真陽,熏蒸鼓動,然後脾胃得以成其醞釀之功,豈非資始於腎乎?故腎為十二經脈之根,而為氣血之先也,凡診家所言有力無力,有根無根,有神無神者,無非皆指先天真氣而言,非有他也。故丹溪有見於此,乃曰:脈者其先天之神乎。
一言足以盡之矣,何用他求!若是則脈之生於先天之真陽,而成於後天之血氣者也。有謂脈以血為體,以氣為用,殊不知《經》曰:根於中者,命曰神機,脈之神其用者,皆元神主宰其機也,在氣固為運用之機,若神去則機息,氣又安能獨盡其用哉?故曰:以神為用,軒岐之旨也。
白話文:
【原始脈象功能】
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提到:脈象,是血液運行的通道。
《靈樞·決氣篇》說:脈象,是營養氣血的運輸網絡,讓血液沒有任何阻礙地流動。
《靈樞·營氣篇》解釋:營氣的運行,是以吸收食物為基礎。食物進入胃部後,營養被肺部接收,然後在身體中流動,向外部散發。其中精純的部分,通過經絡不斷運行,週而復始。
《舉要》指出:脈象是血液的管道,是氣血的先導,是血液流動的隧道,氣息與之相應。
潘碩甫先生認為:人體中的血液,就像水一樣;血液中的脈象,就像水流。水流暢通,水源就活躍;脈象通暢,氣血就能流動。隧道就是經絡,它在血液中精密地存在,形成獨立的運行系統。張仲景說:呼吸是脈象的起點。《靈樞》說:脈象的運行與呼吸息息相關,若無呼吸,脈象無法運行,因此說氣息與脈象相應,脈象就是營氣持續流動的道路。鄒丹源先生表示:經絡是脈象的運行路徑,脈象的外在表現是動脈搏動,這些都不能完全代表脈象。
脈象,是營氣中精純的部分在經絡中運行,控制著內外的平衡。血液和氣血雖是不同實體,但因脈象而相互轉化;衛氣和營氣雖分別運行,但因脈象而相互應和,所以脈象中包含了陰陽兩極。脈象、血液和氣血看似三個實體,實際上可以合而為一,可以說營氣就是脈象。
劉河間先生認為:脈象有三個名字,一是生命的本源,二是氣的靈魂,三是形態的指南,也就是所謂的天地和諧。
朱丹溪先生說:神是脈象的主宰,脈象是血液的通道;氣是神的護衛,脈象是氣的使者。脈象難道不是先天之神嗎?
慎庵先生分析:根據經典和各家學說,人體的脈象是由後天的血液和氣血構成,由先天的神氣支配。血液、氣血和神氣三者相結合形成了脈象。人體的經絡,縱向的是經脈,橫向的是絡脈,共有十二條經脈和十五條絡脈,這就是隧道,也被《內經》稱為經隧,後來又被稱為經脈。這是肌肉鬆軟處,包藏營氣,是晝夜不停運行的道路,是脈象運行的載體,就像裝載物品的容器,並非脈象本身。
脈象必須以血液為基礎,有了氣才能運行,脈道才能形成,這說明氣血不能分開,難道不是氣血相結合形成脈象嗎?華元化先生說:氣血旺盛,脈象就強烈;氣血衰弱,脈象就虛弱;氣血熱,脈象就快;氣血冷,脈象就慢;氣血弱,脈象就微弱;氣血平穩,脈象就緩慢。《經》說:脈象實則血液實。綜合考慮,脈象以氣血為基礎,這一點已經非常清楚了。再說,當一個人大量失血後,脈象必然會出現芤象,芤象就像中空的草,類似蔥,因此用來比喻脈象的中空狀態。當失血過多,隧道中沒有血液流動,脈象也會呈現中空的跡象,這是脈象以氣血為基礎的另一個明確證據。
然而,脈象是有形無質的虛體,容易散亂,容易堵塞,因此會根據血液和氣血的虛實、寒熱以及邪氣的強弱,呈現出大小、長短、浮沉、快慢等不同的形態,沒有固定的實體。氣血又必須根據神的盛衰來調整虛實,因此說脈象的功能在於神。前賢說:脈象有神最重要,不可忽視。所謂的神,就是胃氣。《經》說: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
四季都以胃氣為根本,胃氣難道不是脈象的重要因素嗎?但其根源在腎,不在胃,這個觀點只有崔紫虛先生獨自領悟。《舉要》說:起源於腎,生長於胃。這兩句話說明脈象由氣血賦形,隨著每日食物的攝入,脾胃消化吸收,將精華轉化為血液,注入脈象,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成長壯大,這難道不是生長於胃嗎?而脾胃能完成消化吸收的過程,全靠命門的一點真陽,經過燻蒸鼓動,脾胃才能發揮消化吸收的作用,這難道不是起源於腎嗎?因此,腎是十二經脈的根本,也是氣血的先導,醫生判斷脈象有力無力、有根無根、有神無神,都是在探討先天真氣,沒有其他含義。因此,丹溪先生有這樣的見解,說脈象是先天之神。
一句話足以概括,何必另尋他途!由此可見,脈象是從先天的真陽產生,再由後天的血液和氣血形成。有人認為脈象以血液為基礎,以氣為功能,卻不知道《經》說:根基在內的,叫做神機,脈象的功能由元神主導。氣固然能運作,但如果神離開,機制就會停止,氣又如何能單獨發揮作用呢?因此說:脈象的功能在於神,這是軒岐的宗旨。
3. 存疑
王氏《脈經》云:心部在左手關前是也,與手太陽為表裡,以小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。肺部在右關前寸口是也,與手陽明為表裡,以大腸合為腑,合於上焦。
《脈訣》云:心與小腸居左寸,肺與大腸居右寸。(引證。)
慎庵按:《脈訣》為高陽生假託王叔和而成是書,其中悖謬者不一,而戴氏已刊正其失矣。然其臟腑分屬寸關尺,悉本之於王氏《脈經》云,在王氏乃從經脈相接,絡脈互交,表裡合一處,而以大小腸分屬兩寸,與心肺同其診,後人咸宗之,自晉及今,千有餘年矣,並無他議。
自滑氏釋《內經》,以大小腸處於腹中,三陰之病,有關於膀胱、大小腸者兩尺亦得憑診而主其病,並未嘗指定二腑當附診於兩尺也。即《樞要》一書,專論切診者,其左右手配合臟腑部位,悉遵《脈經》,大小腸分隸於兩寸,並無附診於尺之語。即汪氏《經注》,稱其千古隻眼之句,亦稱其二腑下焦之病,可憑診於尺,非有他指。
在吳氏《脈語》中,亦謂王氏從絡,大小腸附診於二寸為有本,復引《經》以證。為不悖於古人,考之明季以前諸名家,皆從古診法,何以後諸家,忽創言當附診於尺耶?實滑氏之言,有以啟之也。士生於千百年之後,而欲翻千百年人皆信從之成案,而使信從於己以標新,誰其信之?余末學何敢輕議先輩?然不能無疑,請得而陳之。蓋天地以陰陽升降而成晝夜,五行迭運而成歲時者,皆一氣流行所致也。
人身一小天地,十二經脈,十五絡脈,二十七氣,相隨上下,運行不息,而形體得以常存者,亦藉此一氣流行而無間也,雖有二十七氣之分,原不過一氣流行所化,隨地而異名者也,是以經脈通流,必由乎氣。肺主諸氣,而朝百脈,故十二經之氣,皆會聚於此,然後分布於諸經。
經氣所至,臟氣亦至,故十二經之邪正虛實,莫不以手太陰一經統候之,蓋此所候者,是候臟腑之氣,非候臟腑之體也。而西昌喻氏,又何得以大小腸腑體居下,為濁陰所注,不得於上焦清陽之臟,同列診於兩寸,而必欲抑之,強附於尺耶?蓋胃為一大腑,十二經之所稟氣,為清濁升降之樞機,其遊溢之精氣,上輸於肺,從清道歸於經隧,營運於中,皆清氣也,故《經》曰:清者為營。
其濁陰之氣歸於腑,是即傳道化物之降氣,皆隨大小便降泄,從二陰出於下,於經中流行之清氣,各行其道,涇渭自分。《經》云:清陽出上竅,濁陰歸六腑。清升濁降,乃天然之妙,況濁陰下降,而行於腹內,上下有重重膈膜遮蔽,不使相犯;清陽上升而行於經隧中,內外有層層肌肉護衛,毋容侵入,若山重水複之障隔,兩不相干,有何相混?喻氏不以氣之清濁而論脈,反以臟腑之清濁分置脈位,其見亦左矣。
且十二經之流行於上下,始於肺,終於肝,而復始於肺,晝夜五十度周於身,莫不由此手太陰一經,同條共貫,循環無端。在十二經流行之次,自肺傳大腸、胃脾、心小腸、膀胱腎、包絡三焦、膽肝,至肝復傳於肺,以次遞傳為一周,其營氣之流注於肺,即為肺經之氣,自肺傳大腸,即為大腸之氣,諸經之傳注,莫不皆然,所謂隨地而易名者此也。
經氣所至,臟氣即內應於外,病亦顯呈於指下,聲應氣求,自然之理,合症而斷病,則表裡虛實,莫不了了。觀臟腑流行之經氣,皆表裡相承,一氣流行,即此可證,經脈相接,絡脈互交,表裡合一,當分診於寸而無疑矣。喻氏潁鋒犀利,信筆縱談,不顧天荒地老,為此鑿空之論,以貽誤後人耶。
且肺與大腸,表裡相傳,其經脈交會,皆在兩手大指之端,自外側手太陰肺少商穴,接乎手陽明大腸商陽穴而下,表裡交相絡也。心與小腸表裡相傳,其經脈交會,皆在兩手小指之端,自內側手少陰心少衝穴,接乎手太陽小腸少澤穴而下,表裡交相絡也,經絡俱於此交會,則經氣亦莫盛於此,二腑反不診於寸,而候於尺,此理之不可解,而不能無疑也。曷不觀之水匯分流之處,其勢較之上流更為緊急者,以其聚於斯,氣必盛於此故也。
脈之流行,猶夫水也,性亦同然,且寸脈居於魚後,肌膚淺薄,脈易呈形,下指即得,是以《難經》有三菽、六菽,下指輕取、重取之義。尺居關後,肌肉隆起,脈道沉下,故必推筋至骨,重取方得,隧道本自平坦,因肌肉豐厚,則脈自沉下,非隧道有所低昂也,況此沉下豐厚之處,左取腎、膀胱、小腸三經之脈,右取腎、命門、三焦、大腸之脈,能不模糊指下,貽誤後學也。
故予謂氣盛淺露之區,經絡交互之地,反專候臟氣而略腑,必欲以此深厚沉下模糊處,而候三經之脈,其不為脈誤者幾希矣。諸先生者,予所景仰而嚮往者,讀其書,而私淑之久矣。獨此一端,不能不致疑於諸先生同聲附和於滑氏也,況諸先生之論,皆泛而不切,而無實據,反不若王氏從絡而定診,近理而有據也。今予閱歷有年矣,皆從古診法,合證施治皆驗,有驗即有是理,自不訛也。
故吾用吾愚,不能從諸先生而阿其所私也,著《存疑》一則,就正宇內君子。倘能大破藩籬,進而教我,是予之幸矣,而有厚望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