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七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4)

1. 伏(陰)

體狀詩

伏脈重按著骨,指下裁動(《脈經》),脈行筋下(《刊誤》),三按俱無,推筋而取。(子良)伏脈推筋著骨尋,指間裁動隱然深。傷寒欲汗陽將解,厥逆臍疼證屬陰。

白話文:

隱藏的脈搏重按會觸及骨頭,按下去後有跳動的感覺(《脈經》)。脈搏運行在筋膜之下(《刊誤》)。三次按壓都沒有脈搏,推拿筋膜就可以發現它(孫思邈)。隱藏的脈搏推拿筋膜,觸及骨頭尋找,手指間有隱約的跳動。傷寒發作時想要發汗,陽氣將要散解,厥逆(手腳冰冷)、臍痛等症狀屬於陰症。

相類詩(見沉脈)

主病詩

伏為霍亂吐頻頻,腹痛多緣宿食停。蓄飲老痰成積聚,散寒溫里莫因循。

分部詩

食鬱胸中雙寸伏,欲吐不吐常兀兀,當關腹痛困沉沉,關後疝疼還破腹。

白話文:

伏脉主病表现为频繁呕吐,多是因为胃中有停滞的食物。体内积聚了长期的痰饮或老痰,应使用温热药物驱散寒气和温暖身体内部,不可拖延。

如果食物郁结在胸中,会导致双寸脉伏而出现想吐又吐不出的症状,常感到不适。当关脉处出现腹痛且沉重无力,关脉之后可能出现疝气疼痛甚至破腹的情况。

滑伯仁曰:伏為陰陽潛伏,關膈閉塞之候,為積聚、為瘕疝、為食不消、為霍亂、為水氣、為營衛氣閉而厥逆。關前得之為陽伏,關後得之為陰伏。

張三錫曰:痛極脈必伏,凡心腹胃脘暴痛皆然。

白話文:

滑伯仁說:在陰陽潛伏、關膈閉塞的時候,會造成積聚、瘕疝、食不消、霍亂、水氣、營衛氣閉而導致厥。關膈前部受影響稱為陽伏,關膈後部受影響稱為陰伏。

張路玉曰:有邪伏幽深,而脈伏不出者,雖與短脈之象有別,而氣血壅滯之義則一、凡氣鬱血結久痛,及留飲宿食,霍亂大吐大利,每多沉伏,皆經脈阻滯,營衛不通之故,所以妊婦惡阻,常有伏匿之脈,此又脈症之變耳。若六七日煩擾不寧,邪正交併而脈伏者,又傷寒戰汗之兆,不可以伏為陰脈誤投辛熱。

分診

白話文:

張路玉說:身體內有邪氣潛伏在深處,而脈象微弱不明顯的,雖然和脈象微弱的現象不同,但氣血壅滯的道理是一樣的。凡是氣鬱血結引起的長久疼痛,以及停留體內的飲水和食物,導致霍亂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的,通常都伴有脈象沉伏,都是經脈受阻,營衛不通所致。所以,孕婦妊娠惡阻時,經常會有脈象隱藏的現象,這也是脈象症狀發生變化的原因。如果六七天內煩躁不安,邪氣和正氣交織而脈象隱藏的,又預示著傷寒發作,不能把脈象隱藏誤認為是陰脈而亂用辛熱藥物。

滑伯仁曰:左寸伏,心氣不足,神不守舍,沉憂鬱郁;右寸伏,寒痰冷積(《鑑》云:胸中氣滯)。左尺伏,腎伏精虛,疝瘕寒痛;右尺伏,臍下冷痛,下焦虛寒。左關伏,血冷,脅下有寒氣;右關伏,中脘積塊作痛,胃中停滯。

抉微

白話文:

滑伯仁說:左手寸脈沉伏,表示心氣不足,精神恍惚,憂鬱寡歡;右手寸脈沉伏,表示寒痰冷積(《醫鑒》記載:胸中氣滯)。左手尺脈沉伏,表示腎氣不足,精血虛弱,疝氣和結核疼痛;右手尺脈沉伏,表示臍下冷痛,下焦寒虛。左手關脈沉伏,表示血氣寒冷,脅下有寒氣;右手關脈沉伏,表示中脘積塊疼痛,胃中停滯。

李時珍曰:傷寒一手脈伏曰單伏,兩手脈伏曰雙伏。不可以陽症見陰脈為診,乃火邪內郁,不得發越,陽極似陰,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。又夾陰傷寒,先有伏陰在內,外復感寒,陰盛陽衰,四肢厥逆,六脈沉伏,須投姜附,及灸關元,脈乃復出也。若太谿、衝陽,皆無脈者必死。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傷寒只一手脈搏微弱叫單伏,兩手脈搏微弱叫雙伏。不能看到陽症而診斷為陰脈,這是因為火邪在體內鬱結,無法發散,陽氣極盛時類似陰氣,所以脈搏微弱的人必定會大汗而出而解除病症。另外,如果夾雜著陰寒的傷寒,原本就有體內伏陰,外加又受寒,陰盛陽衰,四肢厥冷,六脈微弱,需要服用生薑附子,並且灸關元穴,脈搏才會恢復正常。如果太谿穴和衝陽穴都摸不到脈搏,那必定會死亡。

劉元賓曰:伏脈不可發汗,為其非表脈也,亦為其將自有汗也。乃《偽訣》云徐徐發汗。而潔古欲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發之,皆非伏脈所宜也。

白話文:

劉元賓說:伏脈不能發汗,因為它不是浮在表面的脈象,而且它本身就會出汗。但是偽《傷寒論》說慢慢發汗,而潔古卻想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發汗,這些方法都不適合伏脈。

《匯辨》云:伏脈主病,多在沉陰之分,隱深之地,非輕淺之劑,所能破其藩垣也。諸症莫非氣血結滯,惟右關右尺,責其無火,蓋火性炎上;推筋至骨而形始見,積衰可知,更須以有力無力,細為分辨,則伏中之虛實瞭然矣。

白話文:

《匯辨》這本書說:隱藏的脈絡會導致疾病,多半藏在深層陰暗的地方,如果不用力量強勁的藥物,是無法突破它的屏障的。各種疾病歸根究柢都是氣血瘀結造成的,但只有右關脈和右尺脈摸起來沒有火氣,這是因為火氣有向上燃燒的特性;推動筋脈直到骨頭才會顯露出形狀,由此可知積弱已久,還要仔細分辨力量的強弱,這樣就能清楚知道隱匿其中的虛實了。

2. 動(陽)

體狀詩

動無頭尾,其形如豆,厥厥動搖,必兼滑數。汪子良曰:動脈短滑數備。

動脈搖搖數在關,無頭無尾豆形團。其原本是陰陽搏,虛則搖分勝者安。

主病詩

動脈專司痛與驚,汗因陽動熱因陰,或為泄痢拘攣病,男子亡精女子崩。

滑伯仁曰:動則為虛勞體痛,為瀉為崩。

李士材曰:陰陽不和,氣搏擊則痛,氣攛迸則驚也。

分診

白話文:

脈象如豆,跳動不規則,又滑又數,多屬虛弱。脈搏在關脈處跳動頻繁,無頭無尾,狀如豆粒,這是陰陽失調所致,虛弱者跳動更明顯。動脈主司疼痛和驚恐,汗出是陽氣過盛,發熱是陰氣不足,也可能導致腹瀉、便秘、抽搐等症狀,男性則易出現遺精,女性則易出現月經不調。虛弱的人易感到疲勞和疼痛,也會出現腹瀉或月經不調。陰陽失調,氣機逆亂,就會感到疼痛和驚恐。

左寸動者,驚悸可斷;右寸動者,自汗無疑。左尺得動,亡精失血;右尺得動,龍火奮迅。動在左關,驚及拘攣;動在右關,心脾疼痛。

抉微

白話文:

  • 左寸脈搏跳動:預示著驚嚇過度,可確診。
  • 右寸脈搏跳動:預示著自汗,無疑。
  • 左尺脈搏跳動:預示著精血虧損。
  • 右尺脈搏跳動:預示著胃火旺盛。
  • 左關脈搏跳動:預示著受驚或抽搐。
  • 右關脈搏跳動:預示著心脾疼痛。

《匯辨》云:動脈厥厥動搖,急數有力,兩頭俯下,中間突起,極與短脈相類,但短脈為陰,不數不硬不滑也。動為陽,且數且硬且滑也。

辨妄

白話文:

《匯辨》提到:

動脈跳動得很劇烈,又急又快又有力,兩端低陷,中間凸起,非常類似短脈。但短脈屬於陰性,不急、不硬、也不滑。

動脈跳動屬於陽性,而且急、硬、滑。

李士材曰:按關前為陽,關後為陰。故仲景云:陰陽相搏,名曰動。陽動則汗出,分明指左寸之心,汗為心之液;右寸之肺,肺主皮毛而司腠理,故汗出也。

白話文:

李士材說:按關前的脈象為陽,關後的脈象為陰。所以仲景說:陰陽交搏,稱為動。陽脈動則出汗,這明確指出左寸脈,汗液是心之液體;右寸脈為肺脈,肺主管皮毛和腠理,所以出汗。

又曰:陰動則發熱,分明指左尺見動,為腎水不足;右尺見動,謂相火虛炎,故發熱也。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,非也。且《素問》曰: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,為妊子也。然則手少陰明隸於左寸矣,而謂獨見於關可乎?成無己曰:陰陽相搏,則虛者動。故陽虛則陽動。陰虛則陰動。以關前為陽,主汗出;關後為陰,主發熱,豈不精妥?

白話文:

另外,古文還說:陰脈(腎脈)跳動就會發熱,這明確說明瞭左寸脈跳動是腎水不足的表現。右寸脈跳動則說明相火虛炎,所以會發熱。由此可知,舊說中認為動脈只出現在關脈(手背脈搏三處的中央處)的說法是不對的。

《素問》中說:女性手少陰(心脈)脈動明顯,這是懷孕的徵兆。那麼,手少陰脈明顯就屬於左寸脈了,還能說它只出現在關脈嗎?成無己說:陰陽相互制約,虛的就會跳動。所以陽虛的時候陽脈會跳動,陰虛的時候陰脈會跳動。以關脈前為陽脈,主導出汗;關脈後為陰脈,主導發熱,難道不精確妥當嗎?

又曰:《脈訣》云:尋之似有,舉之還無,是弱脈而非動脈矣。

又曰:不離其虛,不往不來,三關沉沉,含糊謬妄,無一字與動脈合義矣。

動脈之義

白話文:

又說:《脈訣》提到,摸上去好像有,提起來又好像沒有,這是弱脈而不是動脈。

又說:不離開它的虛弱,不往前也不往後,三關部位脉象沉隱,含糊不清,完全不符合動脈的特徵。

動脈的意義

王宇泰曰:陽升陰降,二者交通。上下往來於尺寸之內,方且沖和安靜,焉睹所謂動者哉?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,陰欲升而陽逆之,兩者相搏,不得上下,鼓擊之勢,隴然高起,而動脈之形著矣。此言不啻與動脈傳神。

白話文:

王宇泰說:陽氣上升,陰氣下降,兩者相互交替運行。它們在人體內上下往返,保持著平衡安靜的狀態,怎麼能看到所謂的動呢?只有當陽氣想要下降而陰氣阻擋它,陰氣想要上升而陽氣阻擋它時,兩者之間發生衝突,無法上下運行,鼓動的力道就像隆起的山丘一樣,於是就會出現動脈跳動的現象。這段話不僅與動脈傳遞有關,而且還描述得栩栩如生。

3. 促(陽)

體狀詩

促為急促,數時一止,如趨而蹶,進則必死。

促脈數而時一止,此為陽極欲亡陰。三焦鬱火炎炎盛,進必無生退可生。

相類詩(見代脈)

主病詩

促脈惟將火病醫,其因有五細推之。時時喘咳皆痰積,或發狂斑與毒疽。

白話文:

體狀詩

促脈:脈搏急促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停頓一下,就像人快速奔跑卻突然跌倒,前進就會死亡。

解讀:脈象急促而間歇,這是陽氣極盛,陰氣將要衰竭的徵兆。三焦積聚的熱火旺盛,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必死無疑,只有退卻才能保住性命。

相類詩

(此處與代脈相關,需結合代脈內容理解。)

主病詩

促脈:主要針對火熱病症治療,其成因可從五個方面推測。

病症

  • 經常喘咳,多是痰液積聚。
  • 精神失常,發狂躁動,或出現斑疹和毒瘡。

《正眼》云:促因火亢,亦因物停。促為陽獨盛,而陰不能和也,為氣怒上逆、為胸滿煩躁、為汗郁作喘、為血瘀發斑、為狂妄、為癰腫。諸實熱之候,又為血氣痰飲食五者之內,而或有一留滯於其間,則脈因之而促。雖然促而有力洪實,為熱盛,為邪滯經絡;促而無力損小,為虛脫,陰陽不相接之候。雖非惡脈,然漸退漸佳,漸進漸死。

分診

白話文:

《正眼》一書指出,脈搏加快可能是由於體內熱氣過盛所致,也可能因為體內某些東西堵塞不通所引起。

當脈搏加快是陽氣過盛,陰氣無法平衡的表現。這就會導致氣憤上逆,使胸部感到滿悶煩躁,無法排汗而引起喘息,血瘀而出現斑點,甚至出現狂躁、癰腫等症狀。總之,各種發熱的症狀,再加上血、氣、痰、飲食這五者中的任何一種滯留在體內,就會導致脈搏加快。

不過,脈搏雖然加快,但如果有力且洪實,表示體內熱氣很盛,或邪氣堵塞經絡;脈搏雖然加快,但無力且細小,表示身體虛弱,陰陽無法相接。雖然這不是一個很差的脈象,但如果脈搏逐漸變弱或變快,表示病情逐漸好轉或惡化。

左寸促者,心火炎炎;右寸促者,氣逆痰壅。左尺得位,遺滑堪憂;右尺得促,灼熱為定。促在左關,血滯為殃;促在右關,脾官食滯。

抉微

白話文:

左手寸脈(橈動脈)跳動過速:表明心火旺盛。

右手寸脈(橈動脈)跳動過速:表示氣息逆行,痰液壅塞。

左手尺脈(尺動脈)位置正常:容易遺精,令人擔憂。

右手尺脈(尺動脈)跳動過速:一定有灼熱症狀。

過速出現在左手關脈(寸、關、尺中間的脈位):血脈不暢,帶來災禍。

過速出現在右手關脈(寸、關、尺中間的脈位):脾胃失調,食物停滯。

李士材曰:促脈得之臟氣乖違,稽留凝澀,阻其運行之機,因而歇止者,十之六七也,其止為輕;得於真元衰憊,陽弛陰涸,失其揆度之常者,十之二三也,其止為重。燕都王湛六以脾泄求治,神疲色瘁,診得促脈,或十四五動一止,或十七八動一止,是真元敗絕,陰陽交窮,而促脈呈形,與稽留凝泣而見促者,大不侔矣。法在不治,一月果歿。

辨妄

白話文:

李士材說:出現脈搏跳動不連貫的情況,通常是因為臟腑氣機運行不協調,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而出現停滯,大概有六七成的案例是這種情況,這種停滯比較輕微。如果脈搏停滯是因為真氣衰弱,陽氣不足、陰液枯竭,失去正常的運行節律,大概有二三成的案例是這種情況,這種停滯會比較嚴重。

燕都的王湛六因脾氣虛弱而來求醫,他精神疲憊、面色憔悴,診斷時發現脈搏跳動不連貫,有時十四五下才會停一下,有時十七八下才會停一下,這表示真氣已經敗壞,陰陽氣血都已經衰竭,才會出現這種脈象,與因為氣血滯塞而導致的脈搏停滯有很大的不同。對於這種情況,沒有治療的方法,果然一個月後就去世了。

李時珍曰:《黎氏脈經》但言數而止為促,《脈訣》乃云並居寸口,不言時止者,謬矣。數止為促,緩止為結,何獨寸口哉?

白話文:

李時珍說: 《黎氏脈經》只說脈搏次數多而突然停止為「促脈」,《脈訣》卻說「促脈」會同時出現在寸口脈,而沒有提到停止的情況,這是錯誤的。脈搏次數多而突然停止稱為「促脈」,脈搏緩慢而突然停止稱為「結脈」,為什麼只限定在寸口脈上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