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七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七 (4)

1. 伏(陰)

體狀詩

伏脈重按著骨,指下裁動(《脈經》),脈行筋下(《刊誤》),三按俱無,推筋而取。(子良)伏脈推筋著骨尋,指間裁動隱然深。傷寒欲汗陽將解,厥逆臍疼證屬陰。

相類詩(見沉脈)

主病詩

伏為霍亂吐頻頻,腹痛多緣宿食停。蓄飲老痰成積聚,散寒溫里莫因循。

分部詩

食鬱胸中雙寸伏,欲吐不吐常兀兀,當關腹痛困沉沉,關後疝疼還破腹。

滑伯仁曰:伏為陰陽潛伏,關膈閉塞之候,為積聚、為瘕疝、為食不消、為霍亂、為水氣、為營衛氣閉而厥逆。關前得之為陽伏,關後得之為陰伏。

張三錫曰:痛極脈必伏,凡心腹胃脘暴痛皆然。

張路玉曰:有邪伏幽深,而脈伏不出者,雖與短脈之象有別,而氣血壅滯之義則一、凡氣鬱血結久痛,及留飲宿食,霍亂大吐大利,每多沉伏,皆經脈阻滯,營衛不通之故,所以妊婦惡阻,常有伏匿之脈,此又脈症之變耳。若六七日煩擾不寧,邪正交併而脈伏者,又傷寒戰汗之兆,不可以伏為陰脈誤投辛熱。

分診

滑伯仁曰:左寸伏,心氣不足,神不守舍,沉憂鬱郁;右寸伏,寒痰冷積(《鑑》云:胸中氣滯)。左尺伏,腎伏精虛,疝瘕寒痛;右尺伏,臍下冷痛,下焦虛寒。左關伏,血冷,脅下有寒氣;右關伏,中脘積塊作痛,胃中停滯。

抉微

李時珍曰:傷寒一手脈伏曰單伏,兩手脈伏曰雙伏。不可以陽症見陰脈為診,乃火邪內郁,不得發越,陽極似陰,故脈伏必有大汗而解。又夾陰傷寒,先有伏陰在內,外復感寒,陰盛陽衰,四肢厥逆,六脈沉伏,須投姜附,及灸關元,脈乃復出也。若太谿、衝陽,皆無脈者必死。

劉元賓曰:伏脈不可發汗,為其非表脈也,亦為其將自有汗也。乃《偽訣》云徐徐發汗。而潔古欲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發之,皆非伏脈所宜也。

《匯辨》云:伏脈主病,多在沉陰之分,隱深之地,非輕淺之劑,所能破其藩垣也。諸症莫非氣血結滯,惟右關右尺,責其無火,蓋火性炎上;推筋至骨而形始見,積衰可知,更須以有力無力,細為分辨,則伏中之虛實瞭然矣。

白話文:

[伏(陰)]

身體狀況詩

伏脈需重按至骨,才能感受到脈動,脈行於筋肉之下,輕按則無脈象,必須推按筋肉才能感知到脈搏。伏脈深藏於骨,手指下方纔能感受到微弱的脈動。傷寒若將出汗,表示陽氣即將解除,而臍周疼痛則屬陰證。

相似症狀詩(參見沉脈)

病症詩

伏脈常見於霍亂,頻繁嘔吐,腹痛大多因爲食物停滯。蓄積的老痰或飲水過多形成積聚,治療時應散寒溫裏,不可拖延。

部位詩

胸部雙寸伏脈,代表食物在胸中鬱結,欲吐又吐不出,常感不適。關處腹痛沉重,關後則是疝氣疼痛,可能需要開腹手術。

滑伯仁說:伏脈是陰陽潛伏,關膈閉塞的表現,常見於積聚、瘕疝、食物不消化、霍亂、水腫、營衛氣閉和厥逆等症狀。關前出現爲陽伏,關後出現爲陰伏。

張三錫說:極度疼痛時脈象必定伏藏,無論心腹胃痛都是這樣。

張路玉說:有邪氣潛伏在深處,脈象伏藏不顯,雖與短脈象不同,但氣血阻滯的含義是一樣的。長期氣鬱血結、久痛、留飲宿食、霍亂大吐大瀉,常常會出現沉伏脈,都是經脈阻塞,營衛不通所致。因此孕婦惡阻時,有時也會出現伏匿脈象,這是脈象與病症變化的一種表現。如果連續六七天煩躁不安,邪正交併,脈象伏藏,則可能是傷寒戰汗的預兆,不能誤認爲是陰脈而使用辛辣熱性藥物。

分別診斷

滑伯仁說:左寸伏脈,表示心氣不足,精神難以集中,情緒低落;右寸伏脈,表示寒痰冷積(《鑑》雲:胸中氣滯)。左尺伏脈,表示腎精虛弱,疝瘕寒痛;右尺伏脈,表示臍下冷痛,下焦虛寒。左關伏脈,表示血冷,脅下有寒氣;右關伏脈,表示中脘積塊作痛,胃中停滯。

精微解析

李時珍說:傷寒一隻手脈象伏藏稱爲單伏,兩隻手脈象伏藏稱爲雙伏。不能因爲陽症出現陰脈就認爲是診斷錯誤,而是火邪內鬱,無法發泄,陽極似陰,所以脈象伏藏必定會伴隨大量出汗而緩解。另外,夾陰傷寒,體內已有伏陰,外再受寒,陰盛陽衰,四肢厥逆,六脈沉伏,需要使用姜附等溫熱藥物,並進行關元灸法,脈象才能恢復正常。如果太溪、衝陽都沒有脈象,患者很可能死亡。

劉元賓說:伏脈不宜發汗,因爲它不是表脈,而且它自身就會出汗。然而《僞訣》卻建議緩慢發汗。潔古想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發汗,這都不適合伏脈。

《匯辨》說:伏脈主病,多在沉陰的部位,隱深的地方,不是淺薄的藥劑所能突破其防禦。各種病症都與氣血凝滯有關,唯獨右關右尺,需要責備其沒有火氣,因爲火性向上;推按至骨才能顯現脈象,可以知道積滯的程度,還需根據脈象有力無力,仔細分辨,才能明確伏脈中的虛實。

2. 動(陽)

體狀詩

動無頭尾,其形如豆,厥厥動搖,必兼滑數。汪子良曰:動脈短滑數備。

動脈搖搖數在關,無頭無尾豆形團。其原本是陰陽搏,虛則搖分勝者安。

主病詩

動脈專司痛與驚,汗因陽動熱因陰,或為泄痢拘攣病,男子亡精女子崩。

滑伯仁曰:動則為虛勞體痛,為瀉為崩。

李士材曰:陰陽不和,氣搏擊則痛,氣攛迸則驚也。

分診

左寸動者,驚悸可斷;右寸動者,自汗無疑。左尺得動,亡精失血;右尺得動,龍火奮迅。動在左關,驚及拘攣;動在右關,心脾疼痛。

抉微

《匯辨》云:動脈厥厥動搖,急數有力,兩頭俯下,中間突起,極與短脈相類,但短脈為陰,不數不硬不滑也。動為陽,且數且硬且滑也。

辨妄

李士材曰:按關前為陽,關後為陰。故仲景云:陰陽相搏,名曰動。陽動則汗出,分明指左寸之心,汗為心之液;右寸之肺,肺主皮毛而司腠理,故汗出也。

又曰:陰動則發熱,分明指左尺見動,為腎水不足;右尺見動,謂相火虛炎,故發熱也。因是而知舊說言動脈只見於關上者,非也。且《素問》曰:婦人手少陰心脈動甚者,為妊子也。然則手少陰明隸於左寸矣,而謂獨見於關可乎?成無己曰:陰陽相搏,則虛者動。故陽虛則陽動。陰虛則陰動。以關前為陽,主汗出;關後為陰,主發熱,豈不精妥?

又曰:《脈訣》云:尋之似有,舉之還無,是弱脈而非動脈矣。

又曰:不離其虛,不往不來,三關沉沉,含糊謬妄,無一字與動脈合義矣。

動脈之義

王宇泰曰:陽升陰降,二者交通。上下往來於尺寸之內,方且沖和安靜,焉睹所謂動者哉?惟夫陽欲降而陰逆之,陰欲升而陽逆之,兩者相搏,不得上下,鼓擊之勢,隴然高起,而動脈之形著矣。此言不啻與動脈傳神。

白話文:

[動脈(陽)]

動脈的形狀像豆子一樣,沒有明顯的頭尾,會不停搖晃,且常伴有滑和數的特徵。汪子良認為,動脈短、滑、數的特性都很明顯。

動脈搖擺不定,位於關脈部位,沒有明顯的頭尾,形狀像豆子。它本質上是由陰陽搏擊造成的,如果身體虛弱,會呈現搖擺的狀態,強壯時則平穩。

[主病]

動脈主要預示疼痛和驚嚇,出汗可能因為陽動,發燒可能因為陰動,也可能表示瀉痢、拘攣等疾病,男性可能出現精虧,女性可能月經過多。

滑伯仁認為,動脈出現可能表示虛勞、體痛、瀉痢、崩漏。

李士材認為,陰陽失調,氣血碰撞會造成疼痛,氣血衝突會造成驚嚇。

[診斷]

左手關脈的動脈表示驚悸;右手關脈的動脈表示自汗。左手尺脈的動脈表示精虧血損;右手尺脈的動脈表示龍火亢奮。左關脈的動脈表示驚嚇和拘攣;右關脈的動脈表示心脾疼痛。

[進一步解析]

《匯辨》指出,動脈搖晃急促有力,兩端低,中間高,與短脈非常相似,只是短脈屬陰,不會快速跳動、硬或滑。動脈屬陽,且快速跳動、硬、滑。

[辨偽]

李士材認為,根據陰陽理論,關前屬陽,關後屬陰。因此張仲景認為,陰陽搏擊,就是動脈。陽動會出汗,特指左手關脈的心臟,汗是心臟的液體;右手關脈的肺,肺主皮毛和腠理,所以會出汗。

再者,陰動會發燒,特指左手尺脈動脈表示腎水不足;右手尺脈動脈表示相火虛炎,所以會發燒。因此,舊說動脈只出現在關脈上的說法是錯誤的。且《素問》說:婦女手少陰心脈動脈表示懷孕。然而手少陰心脈明明屬於左手關脈,怎能只說動脈出現在關脈呢?

[動脈的意義]

王宇泰認為,陽上升,陰下降,二者在尺寸之間互相作用。當二者的互動平和安靜時,我們看不到動脈的現象。只有當陽想要下降卻被陰阻擋,陰想要上升卻被陽阻擋,二者相互搏擊,不能上下,才會形成鼓擊般的態勢,動脈的形態就顯現了。這段話生動地描述了動脈的特徵。

3. 促(陽)

體狀詩

促為急促,數時一止,如趨而蹶,進則必死。

促脈數而時一止,此為陽極欲亡陰。三焦鬱火炎炎盛,進必無生退可生。

相類詩(見代脈)

主病詩

促脈惟將火病醫,其因有五細推之。時時喘咳皆痰積,或發狂斑與毒疽。

《正眼》云:促因火亢,亦因物停。促為陽獨盛,而陰不能和也,為氣怒上逆、為胸滿煩躁、為汗郁作喘、為血瘀發斑、為狂妄、為癰腫。諸實熱之候,又為血氣痰飲食五者之內,而或有一留滯於其間,則脈因之而促。雖然促而有力洪實,為熱盛,為邪滯經絡;促而無力損小,為虛脫,陰陽不相接之候。雖非惡脈,然漸退漸佳,漸進漸死。

分診

左寸促者,心火炎炎;右寸促者,氣逆痰壅。左尺得位,遺滑堪憂;右尺得促,灼熱為定。促在左關,血滯為殃;促在右關,脾官食滯。

抉微

李士材曰:促脈得之臟氣乖違,稽留凝澀,阻其運行之機,因而歇止者,十之六七也,其止為輕;得於真元衰憊,陽弛陰涸,失其揆度之常者,十之二三也,其止為重。燕都王湛六以脾泄求治,神疲色瘁,診得促脈,或十四五動一止,或十七八動一止,是真元敗絕,陰陽交窮,而促脈呈形,與稽留凝泣而見促者,大不侔矣。法在不治,一月果歿。

辨妄

李時珍曰:《黎氏脈經》但言數而止為促,《脈訣》乃云並居寸口,不言時止者,謬矣。數止為促,緩止為結,何獨寸口哉?

白話文:

【身體狀況描述】

促脈指的是脈搏急促,一段時間會突然停止,就像奔跑中不慎跌倒一樣,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,生命就會受到威脅。

促脈特徵是脈搏快速,偶爾會突然停止,這表示身體的陽氣過盛,即將消耗盡陰氣。三焦部位的火氣旺盛,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,生命將難以維持,但如果能適時地讓火氣消退,生命就有機會得以延續。

【相似病症】

(參考"代脈")

【主要病症】

促脈通常和火氣旺盛的疾病相關,導致這種病症的原因有多種,需要仔細分析。病人可能經常喘息咳嗽,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痰濕積聚。此外,也可能出現精神錯亂、皮膚出疹或毒瘡等症狀。

根據《正眼》一書的說法,促脈可能是由於火氣過旺,或是體內物質無法正常運轉所導致。促脈顯示身體的陽氣過盛,陰氣無法調和,可能是因為肝氣上沖、胸悶煩躁、汗液鬱結導致呼吸困難、血液淤積引發皮膚出疹、精神錯亂或生膿腫。這些都是實熱的症狀,也可能因為血液、氣、痰、飲、食等五種物質中的一種,在體內停留過久,導致脈搏呈現促脈的狀態。如果促脈強烈且頻繁,可能是因為熱氣過盛或邪氣在經絡中滯留;如果促脈弱且稀少,可能是因為虛弱或陰陽無法調和的症狀。雖然促脈不一定代表病情危急,但如果病情逐漸加重,生命就會受到威脅。

【診斷方法】

左寸位置出現促脈,可能代表心火旺盛;右寸位置出現促脈,可能代表氣逆或痰濕堵塞。左尺位置出現促脈,可能代表遺精或尿道問題;右尺位置出現促脈,可能代表體內熱氣過旺。左關位置出現促脈,可能代表血液淤積;右關位置出現促脈,可能代表脾胃功能失調或食物消化不良。

【深入解析】

李士材醫師指出,促脈通常是因為臟腑功能失調,物質在體內停留過久,導致血液流動受阻,因此脈搏會偶爾停止,這種情況佔六到七成,其停止的時間較短;另一種情況是因為身體根本能量衰弱,陰陽失衡,導致脈搏停止,這種情況佔二到三成,其停止的時間較長。王湛六醫師曾治療一名脾臟功能失調的患者,他面色憔悴,脈搏促急,每十四或十八次脈搏就會突然停止一次,這是因為根本能量已經耗盡,陰陽兩者都已達到極限,因此出現促脈。這種情況和因為物質在體內停留過久導致的促脈有很大的不同,按照醫學原則,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,結果患者一個月後就去世了。

【辨別誤解】

李時珍醫師指出,《黎氏脈經》只提到脈搏快速且偶爾停止就是促脈,《脈訣》卻說促脈只出現在寸口位置,沒有提到脈搏會偶爾停止,這是錯誤的。脈搏快速且偶爾停止是促脈,脈搏緩慢且偶爾停止是結脈,為什麼只有寸口位置會出現促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