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六 (5)
卷之六 (5)
1. 微(陰)
體狀相類詩
微脈極細,而又極軟,似有若無,欲絕非絕,《素問》謂之小,氣血微,則脈微也。
微脈輕微瞥瞥乎,按之欲絕有如無。微為陽弱細陰弱,細比於微略較粗。
主病詩
氣血微兮脈亦微,惡寒發熱汗淋漓。男為勞極諸虛候,女作崩帶下血醫。
分部詩
寸微氣促或心驚,關脈微時脹滿形,尺部見之精血弱,惡寒消癉痛呻吟。
分部主病
滑伯仁曰:浮而微者陽不足,必身惡寒;沉而微者陰不足,主臟寒下痢。
分診
滑伯仁曰:左寸微,心虛驚怯憂惕,營血不足;關微,四肢惡寒拘急;尺微,傷精尿血,女人崩帶;右寸微,寒痞,冷痰不化,少氣;關微,胃寒氣脹,食不化,脾虛噫氣,腹痛;尺微,泄瀉,臍下冷痛。(士材云:陽衰命絕。)
抉微
李士材曰:仲景云脈瞥瞥如羹上肥,狀其軟而無力也;縈縈如蠶絲,狀其細而難見也。輕取之如無,故曰陽氣衰;重按之而欲絕,故曰陰氣竭。長病得之,死,謂正氣欲次絕也;卒病得之,生。謂邪氣不至深重也。
張路玉曰:《經》言寸口諸微亡陽。微屬氣虛,見症在上,則有惡寒多汗少氣之患,在下則有失精脫瀉少食之虞,總之與血無預。所以縈縈如蜘蛛絲者,仲景謂陽氣之衰。喻嘉言曰:在傷寒證,惟少陰有微脈,他經則無。其太陽膀胱,為少陰之腑,才見脈微惡寒,仲景早從少陰施治,而用附子、乾薑矣。蓋脈微惡寒,正陽氣衰微所至。
審疑似
世俗每見脈之細者,輒以微細二字並稱,是何其言之不審耶!輕取之而如無,故陽氣衰;重按之而欲絕,故曰陰氣竭。若細脈,則稍較大,顯明而易見,非若微脈之模糊而難見也。
白話文:
【身體狀態相似詩】
微脈非常細且軟,彷彿若有若無,卻又不是完全消失,《素問》稱之為小,這表示氣血微弱,因此脈搏也微弱。
微脈輕微得幾乎看不見,用力按壓時彷彿就要消失,卻又似乎存在。微脈代表陽氣弱,細脈則代表陰氣弱,但細脈相比微脈略為粗一些。
【主病詩】
氣血微弱時,脈搏也會微弱,會有怕冷、發燒、大量出汗的情況。男性可能是過度勞累導致各種虛弱症狀,女性可能有月經過多或帶下等問題。
【部位詩】
如果在寸脈發現微脈,可能會有呼吸急促或心悸的問題。如果在關脈發現微脈,可能有脹滿感。如果在尺脈發現微脈,可能精血虛弱,有怕冷、消瘦、疼痛和呻吟的症狀。
【部位主病】
滑伯仁說:如果脈搏浮而微,代表陽氣不足,必然會有怕冷的症狀;如果脈搏沉而微,代表陰氣不足,主要病症可能是臟器寒冷和下痢。
【部位診斷】
滑伯仁說:左手寸脈微,可能有心虛、驚恐、營血不足的問題;關脈微,可能四肢怕冷、拘急;尺脈微,可能精氣受損、尿血,女性可能月經過多或帶下;右手寸脈微,可能有寒痞、冷痰、氣短的問題;關脈微,可能胃寒、氣脹、消化不良、脾虛、腹痛;尺脈微,可能有腹瀉、肚臍下冷痛。
【細察微脈】
李士材說:張仲景描述微脈如湯面上的油花,說明它軟弱無力;像蠶絲纏繞,說明它細微難見。輕輕觸摸幾乎感覺不到,所以說陽氣衰弱;用力按壓時幾乎要消失,所以說陰氣枯竭。長期疾病出現這種脈象,預示死亡,因為正氣即將耗盡;突然疾病出現這種脈象,則表示生存,因為邪氣未至於太嚴重。
張路玉說:《黃帝內經》提到寸口諸微亡陽,微脈屬於氣虛,如果出現在上部,可能有怕冷、多汗、氣短的困擾;如果出現在下部,可能有精氣流失、瀉痢、食慾不振的危機,總的來說,微脈與血液無關。纏繞如蜘蛛絲的脈象,張仲景認為是陽氣衰弱的表現。喻嘉言說:在傷寒的證狀中,只有少陰經有微脈,其他經絡則沒有。太陽膀胱經是少陰經的腑,一旦出現脈微惡寒,張仲景早就按照少陰經的治療方式進行,使用附子、乾薑等藥物。因為脈微惡寒,正是陽氣衰弱的表現。
【審視疑似脈象】
一般常見到脈象細微時,往往將微脈和細脈混為一談,這是多麼不精確的說法啊!輕輕觸摸幾乎感覺不到,所以說陽氣衰弱;用力按壓時幾乎要消失,所以說陰氣枯竭。然而,細脈則略為粗大,明顯且容易辨識,不像微脈那樣模糊難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