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9)

1. 診諸痛

攢眉呻吟,必苦頭痛。叫喊呻吟,以手捫心,為中脘痛。呻吟身重,轉即作楚,乃為腰痛。呻吟搖頭,攢眉捫腮,乃為齒痛。呻吟不起,為腰腳痛。診時吁氣,為屬鬱結(凡人籲,則氣鬱得以少伸也)。搖頭而言,乃為里痛。

白話文:

[診斷各種疼痛]

如果一個人皺著眉頭、痛苦呻吟,那他可能是頭痛得很厲害。如果他大聲叫喊、痛苦呻吟,並且用手按住胸口,這表示他的胃部或中上腹部可能在痛。如果他呻吟連連、感覺身體沉重,翻身都會感到疼痛,那他可能是腰痛。如果他呻吟時搖頭晃腦、皺眉且手摸腮邊,那他可能是牙齒痛。如果他呻吟到無法起身,那他可能是腰或腿在痛。如果在診察時他長嘆一口氣,這可能是因為他有鬱悶或結積的問題(因為人在嘆氣後,鬱悶的情緒可以得到一些紓解)。如果他搖頭說話,那他可能內臟在痛。

2. 診壞症

傷寒壞症,啞為狐惑。上唇有瘡,蟲食其臟;下唇有瘡,蟲食其肛。

白話文:

在處理傷寒後產生的併發症,病人如果變成了啞巴,這可能是因為一種類似於狐惑病的佹異病症。如果上脣出現了瘡,這可能表示有寄生蟲正在侵蝕內臟;若是下脣出現了瘡,則可能意味著寄生蟲正在侵害肛門部位。

3. 診諸風

風滯於氣,機關不利。出言蹇澀,乃為風病。鼻鳴聲粗,風中於衛。

白話文:

【診斷各種風病】

風邪滯留在氣機中,導致身體機能運作不順。說話時口齒不清,這就是風邪所引起的疾病。如果鼻子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,且聲音粗重,表示風邪已經影響到人體的防禦系統。

4. 診神志

衣被不斂,罵詈親疏,神明之亂。風狂之類,若在熱病,又不必論。

白話文:

[診斷精神狀態],內容為:[病人不整理衣服被褥,不分親疏地亂罵人,這顯示精神已經混亂。這種行為就像是瘋狂的表現,但如果病人正處在發燒的情況下,則這種行為可能只是熱病的症狀之一,不必特別討論。]

5. 診形體上下諸證

欲言復寂,忽又驚呼,病深入骨。啾然細長,頭中之病。語聲寂然。喜驚呼者,骨節間病。語聲喑喑然不徹者,心膈間病。

白話文:

[診斷身體各部位症狀]

想要說話卻又突然安靜下來,接著忽然驚叫,這表示病情已深入骨髓。發出啾啾的細長聲音,是頭部有問題的徵兆。若病人保持沉默,偶爾才驚叫,可能是骨關節之間有疾病。說話聲音沙啞,聽起來不清楚,則可能是心臟和橫膈膜區域有疾病。

6. 診息

氣短不續,言止復言,乃為奪氣。氣來短促,不足以息,呼吸難應,乃為虛甚。素無寒熱,短氣難續,知其為實。吸而微數,病在中焦,下之則愈。實則可生,虛則不治。上焦吸促,下焦吸遠。上下暌違,何以施療。

白話文:

[診斷呼吸狀態]

呼吸短淺且無法連貫,說話時需停頓換氣才能繼續,這是氣力衰竭的徵兆。呼吸急促,彷彿空氣不足,呼吸困難,這顯示身體非常虛弱。平時無感冒發燒等症狀,卻呼吸短淺,難以接續,這表明體內有實邪存在。若吸氣時頻率微快,病源在消化系統,透過適當的治療可以改善。若是實證,還有機會康復;但如果是虛證,則病情較難治療。上呼吸道吸氣時會感到緊迫,下呼吸道吸氣時則會感覺更遠。當上、下呼吸道功能不協調,治療該從何下手呢?

7. 問診

《靈樞·師傳篇》曰:入國問俗,入家問諱,上堂問禮,臨病人問所便,使其受病本末,胸中洞然,而後或攻或補,何愁不中乎?

白話文:

《靈樞·師傳篇》中有這樣的說法:到了一個新的地方,要先了解當地的風俗;進入人家,要先知道那裡有什麼禁忌;到達宴會場合,要先熟悉場上的禮節;面對病人,則應當詢問他最舒適的狀態是如何。詳細地詢問病人病情的來龍去脈,對病情有全面且清晰的理解之後,再決定是該進行治療還是調理,這樣還怕治不好病嗎?

根據《靈樞·師傳篇》的觀點,到了一個新環境,我們應先理解當地的習慣;進入別人家中,要先了解他們的規矩;在正式場合,要熟悉那裡的禮儀;而在看診時,則應該細心詢問病人最舒服的狀況為何。仔細探問病人的病史和病情的全部過程,對病情有深入且全面的認識後,再決定是該進行積極治療還是輔助調養,這樣還用擔心治療效果不佳嗎?

8. 人品起居

凡診病者,先問何人,或男或女(男女有陰陽之殊,脈色有逆順之別,故必辨男女,而察其所合也),或老或幼(年長則求之於腑,年少則求之於經,年壯則求之臟),或為僕妾。在人下者,一動一靜,不能自由。寡婦僧尼,遭逢不偶,情多鬱滯。形之肥瘦,肥人多濕,瘦人多火(男人可望而得,此指女人故問)。

次問得病,起於何日,病新可攻,病久可補。飲食胃氣,肝病好酸,心病好苦,脾病好甘,腎病好鹹,肺病好辛。內熱好冷,內寒好溫。安穀者昌,絕谷者亡。夢寐有無,陰盛之夢,大水恐懼;陽盛之夢,大火燔灼;陰陽俱盛,相殺毀傷;上盛夢飛,下盛夢墮;甚飽夢與,甚飢夢取;肝盛夢怒,肺盛夢哭;短蟲若多,則夢聚眾;長蟲若多,自擊毀傷。

白話文:

【人際生活】

凡是看病的人,首先需瞭解其基本資料,是男性還是女性(因為男女在生理上有所差異,導致脈象與面色會有不同的表現,所以必須區分男女,以便進一步判斷病情)。或是年紀大小(年長的人應從腑的角度來探討病因,年輕人則應從經絡來看,壯年人則應從臟器來分析),或是社會地位較低下,如僕人或妾侍。這些人往往行動受限,無法完全自主。如寡婦、僧侶或尼姑等,可能遭遇不幸,情緒常受壓抑。再者,體型的胖瘦也需考慮,胖的人多有濕氣,瘦的人則易有火氣(男性通常可以從外觀直接看出,但女性因服裝遮掩,故需詢問)。

接著問病發時間,新病可採取積極治療,久病則應以調理補益為主。飲食習慣與胃氣也需考量,肝病患者偏愛酸味,心病患者偏好苦味,脾病患者喜愛甜味,腎病患者傾向鹹味,肺病患者則喜好辛辣。內熱的人偏好冷飲,內寒的人則偏好溫暖的食物。能正常進食的人身體健康,無法進食的人則可能病重。睡眠品質與夢境也需要關注,陰盛之人常夢見大水或感到恐懼;陽盛之人常夢見大火或灼燒感;陰陽兩盛之人則可能夢到相互攻擊或受傷的情景;上焦旺盛的人可能夢見飛翔,下焦旺盛的人可能夢見墜落;非常飽時可能夢見分享食物,非常餓時可能夢見尋找食物;肝氣旺盛的人可能夢見生氣,肺氣旺盛的人可能夢見哭泣;如果體內寄生蟲較多,可能夢見人羣聚集;若寄生蟲體型較長,可能夢見自己受到傷害。

9. 嗜欲苦樂

問其苦樂,以知其病。好食某味,病在某臟,當分逆順,以辨吉凶。心喜熱者,知其為寒;心喜冷者,知其為熱。好靜惡動,知其為虛;煩躁不寧,知其為實。傷食惡食,傷風惡風,傷寒惡寒,或常縱酒。(縱酒者,不惟內有濕熱,而且防其乘醉入房。)或久齋素(清虛固保壽之道,然亦有太枯槁而致病者,或齋素而偏嗜一物,如麵筋熟慄之類,最為難化,故須詳察),始終境遇,須辨三常。封君敗傷,及欲侯王,常貴後賤,雖不中邪,病從內生,名曰脫營;常富後貧,名曰失精。

五氣流連,病有所並。常富大傷,斬筋絕脈,身體復行,令澤不息,故傷敗結。留薄歸陽,膿積寒炅,暴樂暴苦,始樂後苦,皆傷精氣,精氣竭絕,形亦尋敗。暴怒傷陰,暴喜傷陽。厥氣上行,滿脈去形。

形樂志苦,病生於脈,治以灸刺;形樂志樂,病生於肉,治以針石;形苦志樂,病生於筋,治以熨引;形苦志苦,病生咽嗌,調以甘藥;形數驚恐,經絡不通,病生不仁,按摩膠藥。

起居何似(起居,凡一切房室之燥濕,坐臥之動靜,所包者廣,如肺病好曲,脾病好歌,腎病好吟,肝病好叫,心病好多言之類,當一一審之),曾問損傷(或飲食不當,或勞役不時,或為庸醫攻補失宜之屬),便利何如(熱則小便黃赤,大便硬塞,寒則小便澄白,下利清穀之類),曾服何藥(如服寒不驗,服熱不靈,察症與脈,思當變計),有無脹悶(胸腹脹悶,或氣或血或食,或虛或實,皆當以脈參之),性情常變,一一詳明。

白話文:

[對於個人的喜好與苦痛]

詢問病人喜歡什麼、苦惱什麼,藉此瞭解他的病情。如果一個人特別偏好某種食物的味道,那可能表示他的某個臟器出了問題。我們應當分辨這些徵兆是順應還是違背常理,進而判斷病情的輕重。

例如,如果一個人的心臟偏好溫熱,那麼就可推測他體內有寒;相反地,如果心臟偏好涼爽,那麼就表示他體內有熱。如果一個人偏好靜止不動,討厭活動,這可能表示他的體質偏虛;相反地,如果一個人總是焦躁不安,那麼就可能表示他的體質偏實。如果一個人因吃太多而討厭食物,或者因受風而討厭風,或者因寒冷而討厭寒冷,或者常常過量飲酒。(過量飲酒不僅會導致體內濕熱,還需提防醉後房事帶來的影響。)或者長期吃素(清淡的飲食確實有助延年益壽,然而,有些人因過度節制而生病,或者只吃某種素食,如麪筋、熟慄等,這些食物很難消化,所以必須詳細調查。)

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和遭遇,我們必須區分正常、異常和偶發情況。例如,一個原本地位低微的人突然躍升為貴族,或者一個人的身價從高到低急轉直下,即使沒有外來因素的幹擾,他們也可能會因內在的壓力而生病,這種情況被稱為"脫營";又或者一個人從富有突然變得貧窮,這種情況被稱為"失精"。

各種氣候的影響會使疾病併發。例如,一個原本富裕的人突然遭受重大打擊,這會傷害他的筋脈,導致身體衰弱,使得病態一直持續,最終導致身體的衰敗。疾病會滯留在身體裡,回到陽性,形成膿液堆積,或者使身體產生寒熱交錯的情況。極度的快樂或痛苦,開始時很快樂但之後卻陷入痛苦,這些都會傷害精氣,當精氣完全耗盡,身體也會隨之衰敗。極度的憤怒會傷害陰氣,極度的歡樂會傷害陽氣。當氣逆上行,充滿全身的脈絡,身體的形態就會受到破壞。

如果身體快樂但精神苦惱,疾病會從脈絡中產生,治療方式是使用灸法或針刺;如果身體和精神都快樂,疾病會從肌肉中產生,治療方式是使用針刺或砭石;如果身體痛苦但精神快樂,疾病會從筋絡中產生,治療方式是使用熱敷或拉伸;如果身體和精神都痛苦,疾病會從咽喉部位產生,治療方式是使用甘草藥物;如果身體經常受到驚嚇或恐懼,導致經絡不通暢,疾病會從失去知覺的部位產生,治療方式是使用按摩或膠狀藥物。

病人的生活作息如何?(生活作息包括所有關於房間的乾濕程度,坐臥的動靜狀態,範圍很廣,例如肺部疾病的人可能偏好彎曲,脾臟疾病的人可能偏好唱歌,腎臟疾病的人可能偏好吟詩,肝臟疾病的人可能偏好大喊,心臟疾病的人可能偏好多說話,這些都應該逐一檢查。)是否有受過傷害?(可能是飲食不當,或者是勞累不適時,或者是庸醫的失當治療。)排泄狀況如何?(如果是熱性疾病,小便會呈黃色或紅色,大便會硬且阻塞;如果是寒性疾病,小便會清澈透明,會出現水樣瀉。)他服用過什麼藥物?(例如,如果服用寒涼藥物沒有改善,或者服用溫熱藥物也沒有作用,那麼就要根據症狀和脈象來考慮改變治療策略。)是否有感到脹悶?(胸腹脹悶可能是由氣、血或食物引起的,或者是虛或實,都應該以脈象來參考。)病人的性格是否常變?這些都應該詳細地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