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六

2. 切診二十九道脈析脈體象主病

3. 提綱挈領說

《經》曰:調其脈之緩急大小滑澀,而病變定矣。蓋謂六者,足以定諸脈之綱領也。

又曰:小大滑澀浮沉。《難經》則曰:浮沉長短滑澀。仲景曰:弦緊浮沉滑澀。此六者,名為殘賊,能為諸脈作病。滑伯仁曰:提綱之要,不出浮沉遲數滑澀之六脈,夫所謂不出於六者,亦為其足統表裡陰陽虛實,冷熱風寒濕燥,臟腑血氣之病也。浮為陽,為表,診為風,為虛;沉為陰,為里,診為濕,為實;遲為在臟,為寒為冷;數為在腑,為熱為燥;滑為血有餘;澀為氣獨滯。凡諸說者,詞雖稍異,義實相通也。

鄒丹源曰:脈之提綱,當以浮沉遲數滑澀大緩,八脈為經,以虛實二脈為緯,此十種脈,入德之門也。病之樞機,不過氣血痰鬱寒熱而已,治病之法,表裡邪正虛實而已。是故浮沉者,表裡之定位也;遲數者,寒熱之定準也;非滑澀,無以明氣血痰鬱;非緩大,無以別邪正盛衰。八脈之中,必須參看有力無力,為實為虛,則病之所居所變,可盡窺矣。

白話文:

【提綱挈領說】

《經典》中提到,通過調整脈搏的緩急、大小、滑澀,就能確定病情的變化。這六種脈象,足以作為判斷各種脈象的主要依據。

再進一步講,有小、大、滑、澀、浮、沉等脈象,《難經》則提出浮、沉、長、短、滑、澀等脈象,而張仲景則指出弦、緊、浮、沉、滑、澀等脈象,這六種脈象被稱為「殘賊」,因為它們能引發各種脈象的疾病。滑伯仁認為,掌握脈象的核心,不外乎浮、沉、遲、數、滑、澀六種脈象。之所以說不出這六種,是因為它們足以概括表裡、陰陽、虛實、冷熱、風寒、濕燥、臟腑、血氣等所有疾病。其中,浮脈代表陽性、表面,診斷為風、虛;沉脈代表陰性、內部,診斷為濕、實;遲脈代表在臟器、寒冷;數脈代表在腑臟、熱、燥;滑脈代表血液過多;澀脈代表氣滯。雖然各種說法略有差異,但其意義是相通的。

鄒丹源認為,脈象的關鍵,在於浮、沉、遲、數、滑、澀、大、緩八種脈象為主要脈象,再配合虛、實兩種脈象為輔助脈象,這十種脈象是進入醫學領域的門檻。疾病的關鍵,不外乎氣、血、痰、鬱、寒、熱,治療疾病的方法,不外乎表裡、邪正、虛實。因此,浮、沉脈象可以確定表裡的位置;遲、數脈象可以確定寒熱的程度;沒有滑、澀脈象,就無法清楚地瞭解氣、血、痰、鬱的情況;沒有緩、大脈象,就無法區分邪、正的盛衰。在這八種脈象中,必須觀察其有力或無力,以此來判斷病情的實質或虛弱,從而可以全面瞭解病情的位置和變化。

4. 脈分綱目說

盧子由曰:脈狀多端,全憑診法。十則為提綱,而眾目攝焉。如舉形體之則,大小為綱,曰肥、曰洪、曰散、曰橫、曰弦、曰革,皆大目矣;曰弱、曰瘦、曰細、曰微、曰縈縈如蜘蛛絲,皆小目矣。

如舉至數之則,遲數為綱,曰急、曰疾、曰擊、曰搏、曰躁、曰喘、曰促、曰動、曰奔越無倫,皆數目矣;曰緩、曰脫、曰少氣、曰不前、曰止、曰歇、曰停、曰代、曰結、曰如瀉漆之絕者,皆遲目矣。

如舉往來之則,滑澀為綱,曰利、曰營、曰啄、曰翕、曰章、曰連珠、曰替替然,皆滑目矣;曰緊、曰滯、曰行遲、曰為不應指、曰參伍不齊、曰往來難且散、曰如雨輪沙、曰如輕刀刮竹、皆澀目矣。如舉部位之則,長短為綱,曰惵、曰高、曰湧、曰端直、曰條達、曰上魚為溢,皆長目矣;曰抑、曰卑、曰不及指、曰入尺為覆,皆短目矣。

如舉按之則,浮沉為綱,曰盛、曰毛、曰泛、曰芤、曰如循榆莢、曰肉上行、曰時一浮、曰如水中漂木、曰瞥瞥如羹上肥,皆浮目矣;曰潛、曰堅、曰伏、曰過、曰減、曰陷、曰獨沉、曰時一沉、曰如綿裹砂、曰如石投水,皆沉目矣。蓋綱之大者陽也,滑者陽也,數者陽也,長者陽也,浮者陽也;綱之小者陰也,遲者陰也,澀者陰也,短者陰也,沉者陰也。

白話文:

盧子由說道:脈象變化萬千,全靠診脈方法去辨識。我們以十種特徵作為提綱挈領,其他的特徵都歸攝於此。比如從脈搏形態來說,「大」和「小」是主要特徵,其中「肥」、「洪」、「散」、「橫」、「弦」、「革」都屬於大的類型;而「弱」、「瘦」、「細」、「微」、「縈縈如蜘蛛絲」則屬於小的類型。

再如從脈搏跳動的頻率來看,「遲」和「數」是主要特徵,「急」、「疾」、「擊」、「搏」、「躁」、「喘」、「促」、「動」、「奔越無倫」都屬於脈搏快速的類型;而「緩」、「脫」、「少氣」、「不前」、「止」、「歇」、「停」、「代」、「結」、「如瀉漆之絕者」都屬於脈搏緩慢的類型。

若從脈搏往來的流暢度來看,「滑」和「澀」是主要特徵,「利」、「營」、「啄」、「翕」、「章」、「連珠」、「替替然」都屬於脈搏流暢的類型;而「緊」、「滯」、「行遲」、「為不應指」、「參伍不齊」、「往來難且散」、「如雨輪沙」、「如輕刀刮竹」都屬於脈搏不順暢的類型。

從脈搏位置來看,「長」和「短」是主要特徵,「惵」、「高」、「湧」、「端直」、「條達」、「上魚為溢」都屬於脈搏位置較高的類型;而「抑」、「卑」、「不及指」、「入尺為覆」都屬於脈搏位置較低的類型。

最後從按脈的情況來看,「浮」和「沉」是主要特徵,「盛」、「毛」、「泛」、「芤」、「如循榆莢」、「肉上行」、「時一浮」、「如水中漂木」、「瞥瞥如羹上肥」都屬於脈象浮現的類型;而「潛」、「堅」、「伏」、「過」、「減」、「陷」、「獨沉」、「時一沉」、「如綿裹砂」、「如石投水」都屬於脈象深沉的類型。總的來說,大的、滑的、數的、長的、浮的都是屬於陽性的特徵;而小的、遲的、澀的、短的、沉的都是屬於陰性的特徵。

5. 浮(陽)

體狀詩

浮脈,舉之有餘,按之不足,如微風吹鳥背上毛,厭厭聶聶。浮脈惟從肉上行,如循榆莢似毛輕。三秋得令知無恙,久病逢之卻可驚。

相類詩

浮如木在水中浮,浮大中空乃是芤。拍拍而浮是洪脈,來時雖盛去悠悠。浮脈輕平如捻蔥,虛來遲大豁然空。浮而柔細方為濡,散似楊花無定蹤。總釋:吹毛者,輕浮也。厭厭者,和調不變亂也。聶聶者,連續不止代也。榆莢,輕柔和軟也。漂木,輕浮在上也。捻蔥,上有力而下軟。皆形容浮脈之狀,診者當心領而神會也。

主病詩

伯仁曰:為風為虛,為痞為滿,不食,為表熱,為喘。

浮脈為陽表病居,遲風數熱緊寒拘。浮而有力多風熱,無力而浮是血虛。

分部詩

寸浮頭痛眩生風,或有風痰聚在胸。關上土衰兼水旺,尺中溲便不流通。左寸風眩鼻塞壅,虛遲氣少心煩忡,關中腹脹促胸滿,怒氣傷肝尺溺紅。肺浮風痰體倦勞,涕清自汗嗽叨叨,關脾虛滿何能食,尺有風邪客下焦。(從《脈鑑》增。)

汪子良曰:浮實為邪,浮虛少氣,浮有按無,無根之喻,平人壽夭,患者不起,肝腎並浮,則為風水。

滑曰:右尺浮虛,元氣不足。

兼脈主病

浮脈主表,有力表實,無力表虛。浮遲中風,浮數風熱,浮緊風寒,浮緩風濕。浮滑風痰,又主宿食。浮虛傷暑,浮芤失血,浮洪虛熱,浮散勞極,浮澀傷血(《脈鑑》作氣癖者是)。浮濡陰虛,浮短氣病。浮弦痰飲,浮滑痰熱。浮數不熱,瘡疽之徵。

諸脈兼浮

浮而盛大為洪,浮而軟大為虛,浮而柔細為濡,浮而弦芤為革,浮而無根為散,浮而中空為芤。

抉微

羅赤城曰:浮兼數為風熱,有力為實邪,宜清涼解散;不數及無力,屬不足,雖有外邪,補散兼之。

張路玉曰:邪襲三陽經中,故脈浮,然必人迎浮盛,乃為確候。若氣口反盛,又為痰氣逆滿之徵,否則平素右手偏旺之故。有始病不浮,病久而脈反浮者,此中氣虧乏,不能內守,反見虛痞之兆,若浮而按之漸衰,不能無假象之虞。

白話文:

[浮(陽)]

體狀詩

浮脈的特點是輕輕一摸就能感受到,但用力按壓反而感覺不到。就像微風吹拂過鳥背上的羽毛,輕盈而連綿不斷。這種脈象像是在皮膚表面流動,觸感輕柔猶如榆莢。如果秋天時發現這種脈象,通常代表身體狀況不錯;但若是長期病患出現此脈象,則可能令人擔心。

相類詩

浮脈就像木頭在水中漂浮,浮脈中帶有空洞感的是芤脈。洪脈則是強烈地浮起,來勢洶湧,但去時卻緩慢。浮脈輕柔平和,就像捏蔥時的手感,上半部有力而下半部較軟。總而言之,這些都是描述浮脈的特性,診脈者應用心去感受其精髓。

主病詩

伯仁說:浮脈可能是由風邪或虛弱所引起,也可能表示腹部脹滿或食慾不振,亦或是表層有熱或喘息困難。

浮脈代表陽性表層疾病,若脈象遲緩可能表示風邪,若數則可能表示熱邪,緊脈可能代表寒邪。浮脈且有力通常表示風熱,無力且浮脈則可能代表血虛。

分部詩

若在寸脈發現浮脈,可能表示頭痛、眩暈或風邪聚集在胸部。關脈的浮脈可能代表腎功能衰弱或水濕過剩,尺脈的浮脈可能表示排泄系統不順暢。左寸脈的浮脈可能代表風眩、鼻塞或心臟問題。關脈的浮脈可能表示腹部脹滿或肝氣鬱結,尺脈的浮脈可能代表下焦的風邪。

兼脈主病

浮脈主表層疾病,有力表示表實,無力表示表虛。浮遲可能表示中風,浮數可能表示風熱,浮緊可能表示風寒,浮緩可能表示風濕。浮滑可能表示風痰或宿食。浮虛可能表示暑傷,浮芤可能表示失血,浮洪可能表示虛熱,浮散可能表示極度疲勞,浮澀可能表示血損。浮濡可能表示陰虛,浮短可能表示氣病。浮弦可能表示痰飲,浮滑可能表示痰熱。浮數但不發熱可能表示瘡疽。

抉微

羅赤城說:浮脈加上數脈表示風熱,有力表示實邪,治療上宜用清涼解毒的方法;若沒有數脈或無力,則可能屬於不足,即使有外邪,也應採用補散兼施的策略。

張路玉說:邪氣侵襲三陽經絡,所以脈象會浮,但必須人迎脈也浮盛,才能確定診斷。若氣口反而旺盛,則可能代表痰氣逆滿的徵兆,否則可能是右手脈搏通常較旺盛的緣故。有些病人一開始沒有浮脈,但久病後反而出現浮脈,這可能是中氣不足,無法內守,反而顯示出虛弱的徵兆,若浮脈按壓後逐漸減弱,則要小心可能的假象。

6. 沉(陰)

體狀詩

沉行筋骨,重手乃得,按之有餘,舉之不足,如水投石,必極其底,如綿裹砂,內剛外柔。汪石山曰:肺脈見於皮毛為浮,見血脈肌肉為沉,仿此推之。水行潤下脈來沉,筋骨之間軟滑勻,女子寸兮男子尺,四時如此號為平。

相類詩

沉幫筋骨自調勻,伏則推筋著骨尋。沉細如綿真弱脈,弦長實大是牢形。沉行筋間,伏行骨上,牢大有力,弱細無力。

主病詩

沉潛水蓄陰經病,數熱遲寒滑有痰。無力而沉虛與氣,沉而有力積並寒。沉雖屬裡,為陰,有陽虛陰盛,有陽郁內伏,有熱極似陰,其要在有力無力大小之別。如陽氣衰弱,則陰盛生寒,脈沉而遲,按久衰小無力者,為虛、為寒、為厥逆、為洞泄、為少氣而痼冷。如陽氣鬱伏,故脈沉,按之有力不衰者,為實、為水、為氣、為停飲、為癥癖、為脅脹,為瘀積也。

分部詩

寸沉痰鬱水停胸,關主中寒痛不通,尺部濁遺並泄痢,腎虛腰及下元痌。

分部主病

徐春甫曰:左寸沉無力,內虛,悸怖,惡人聲,精神恍惚,夜不寐;有力裡實,煩躁夢遺,口渴譫語。右寸沉,無力裡虛氣短,虛喘,吐清痰;有力裡實,老痰咳吐不出,氣壅。左關沉,無力裡虛,驚恐;有力里邪實,多怒,肥氣,筋急。右關無力裡虛,胃寒惡食,噁心嘔吐;有力里邪盛,宿食陳積。

左尺沉,無力裡虛,足寒腰冷腰重;有力裡實,腎氣盛,疝痛,左睪丸偏大,腰痛。右尺沉,無力裡虛,腰重如帶數千錢,腰痹不能轉搖;有力裡實,疝痛腰痛,或痢積。

汪子良曰:寸沉氣鬱,尺沉本位,喘嗽肺浮,轉陷不吉。肝腎並沉,則為石水。右寸陽沉,胸停冷飲。關沉脅痛。

兼脈主病

沉脈主裡,沉則為氣,又主水蓄。沉遲痼冷,沉數內熱,沉滑痰食,沉澀氣鬱,沉弱寒熱,沉緩寒濕,沉緊冷痛,沉牢冷積,沉伏霍亂,沉細少氣,沉弦癖痛。

抉微

張路玉曰:陽氣微,不能統運營氣於表,脈顯陰象而沉者,則按久愈微。若陽郁不能浮應衛氣於外,脈反沉者,則按久不衰,陰陽寒熱之機,在於纖微之辨。

辨似

沉脈者,輕取不應,重按乃得,舉指減少,更按益力,縱之不即應指,不似實脈之舉指逼逼。伏脈之沉於筋下也,沉為臟腑筋骨之應。

正誤

《脈訣》謂緩度三關,狀如絲綿者,非也,此弱脈也。但沉有緩數,及各部之診,豈止在關乎?

白話文:

[沉(陰)]

【身體狀況詩】

脈沉至筋骨,須用力才感,深按則有餘,輕舉則不足,如同水投入石,定要探至底部,如同綿裹砂石,內剛而外柔。汪石山說:肺脈在皮毛顯現爲浮,而在血脈肌肉中顯現則爲沉,可依此推廣理解。水性潤下,脈沉穩,於筋骨間軟滑均勻,女性脈見於寸部,男性則見於尺部,四季如此,稱爲平和。

【相似脈象詩】

沉脈均勻地出現在筋骨之間,伏脈則需沿筋骨尋找。沉脈細如綿,實爲弱脈,弦長且實大,則爲牢脈。沉脈行於筋間,伏脈行於骨上,牢脈大而有力,弱脈細而無力。

【病症詩】

沉脈潛藏如水蓄,陰經疾病顯現,數則熱,遲則寒,滑則有痰。無力而沉,代表虛與氣,沉而有力,則爲積與寒。雖然沉脈屬裏證,爲陰,但也有陽虛陰盛,陽氣鬱伏於內,以及熱極似陰等情形,關鍵在於有無力量,脈象大小的區別。如陽氣衰弱,陰氣旺盛產生寒氣,脈象沉而遲緩,長時間按壓後衰弱變小,無力,這表示虛、寒、厥逆、洞泄、少氣與痼冷。如陽氣鬱伏,故脈象沉,但按之有力而不衰,這表示實、水、氣、停飲、癥癖、脅脹,以及瘀積。

【部位詩】

寸部沉脈,表示痰鬱,水停於胸,關部主中寒,痛不通,尺部濁遺與泄痢,腎虛腰痛,下元疼痛。

【部位病症】

徐春甫說:左寸部沉而無力,內虛,心悸恐懼,厭惡人聲,精神恍惚,夜不能眠;有力表示裏實,煩躁夢遺,口渴譫語。右寸部沉,無力表示裏虛氣短,虛喘,吐清痰;有力表示裏實,老痰咳吐不出,氣壅。左關部沉,無力表示裏虛,驚恐;有力表示裏邪實,多怒,肥氣,筋急。右關部無力表示裏虛,胃寒惡食,噁心嘔吐;有力表示裏邪盛,宿食陳積。

左尺部沉,無力表示裏虛,足寒腰冷腰重;有力表示裏實,腎氣盛,疝痛,左睾丸偏大,腰痛。右尺部沉,無力表示裏虛,腰重如帶數千錢,腰痹不能轉搖;有力表示裏實,疝痛腰痛,或痢疾積滯。

汪子良說:寸部沉表示氣鬱,尺部沉表示本位,喘嗽肺浮,轉陷則不吉。肝腎並沉,則爲石水。右寸部陽沉,胸停冷飲。關部沉表示脅痛。

【結合脈象病症】

沉脈主裏,沉則爲氣,又主水蓄。沉遲表示痼冷,沉數表示內熱,沉滑表示痰食,沉澀表示氣鬱,沉弱表示寒熱,沉緩表示寒溼,沉緊表示冷痛,沉牢表示冷積,沉伏表示霍亂,沉細表示少氣,沉弦表示癖痛。

【精微辨別】

張路玉說:陽氣微弱,無法統運營氣於表,脈顯陰象而沉,按久愈微。若陽氣鬱伏無法浮應衛氣於外,脈反沉,按久不衰,陰陽寒熱的關鍵,在於細微的辨別。

【相似脈象辨別】

沉脈者,輕取不應,重按才得,舉指減少,再按則力增,放手不立即應指,不像實脈舉指逼逼。伏脈之沉於筋下,沉爲臟腑筋骨的反應。

【糾正錯誤】

《脈訣》認爲緩度三關,狀如絲綿者,並非正確,這是弱脈。只是沉脈有緩數,以及各部位的診斷,豈止在關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