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三 (8)
卷之三 (8)
1. 失守變動五臟之應
(變動,謂遷改其常志也。)
肝在志為怒,在聲為呼,在變動為握。心在志為喜,在聲為笑,在變動為憂。脾在志為意,在聲為歌,在變動為噦。肺在志為憂,在聲為哭,在變動為咳。腎在志為恐,在聲為呻,在變動為慄。
白話文:
(變動,是指改變其平時的狀態。)
當肝的功能有異常時,情緒上會表現為易怒,聲音上會表現為大聲呼喊,身體上的反應則是握拳。當心的功能有異常時,情緒上會表現為過度喜悅,聲音上會表現為大笑,身體上的反應則是憂慮。當脾的功能有異常時,情緒上會表現為思慮過多,聲音上會表現為唱歌,身體上的反應則是打嗝。當肺的功能有異常時,情緒上會表現為憂鬱,聲音上會表現為哭泣,身體上的反應則是咳嗽。當腎的功能有異常時,情緒上會表現為恐懼,聲音上會表現為呻吟,身體上的反應則是顫抖。
2. 六腑之應
聲長者,大腸病;聲短者,小腸病;聲速者,胃病;聲清者,膽病;聲微者,膀胱病;聲呼漫者,肝膽二臟相剋病也;聲速微者,胃與膀胱相剋病也。(此五臟六腑之病音,失五臟之守者也。)
白話文:
如果一個人的語音拖得很長,可能是大腸有問題;如果語音很短促,可能是小腸有問題;如果說話速度很快,可能是胃部有問題;如果聲音聽起來特別清脆,可能是膽有問題;如果聲音很小或低沉,可能是膀胱有問題;如果說話時聲音模糊不清,可能是肝和膽兩個器官互相影響造成的疾病;如果說話速度很快但聲音又小,可能是胃和膀胱兩個器官互相影響造成的疾病。(這些都是根據五臟六腑的疾病所產生的聲音特徵,當身體失去對五臟的正常調控時,就可能出現這些聲音特徵。)
3. 聲審寒熱虛實
(新增)
喘粗氣熱為有餘,喘急氣寒為不足。息高者,心肺之氣有餘;吸弱者,肝腎之氣不足。怒罵粗厲者,邪實內熱也;怒罵微苦者,肝逆氣虛也。鼻塞聲重噴嚏,風寒未解也。言語輕遲氣短,中氣虛也。呻吟者,必有痛也。噫氣者,脾乃困也。噯氣者,胃中不寬也(胃虛亦發噯,然實噯聲長而緊,得噯則快;虛噯聲短而促,得噯雖鬆,不覺其快)。噯逆冷氣者,胃之寒也。
嘔吐酸苦者,肝之火也。自言死者,元必虛也。喜言食者,胃有火也。言傢俬者,心必慮而少睡也。言負德者,肝必鬱而多怒也。乾咳無痰者,胃中伏火也。嗽痰作而清白,寒也;稠黃,火也。譫語收財帛者,元已竭也。狂言多與人者,邪方實也。
白話文:
【聲音判斷寒熱虛實】
呼吸粗重且氣溫熱,這表示體內能量過剩;如果呼吸急促但氣溫低,這顯示體力不足。呼吸聲高亢的人,通常心肺功能較強;反之,吸氣微弱的人,可能肝腎功能較弱。若有人罵人時語氣兇狠且聲音大,可能是因為體內有實邪和內熱;若罵人時聲音微弱且帶有苦澀感,可能是肝氣上逆、氣虛的現象。鼻塞、聲音沉重且常打噴嚏,這代表風寒未散。說話輕柔、反應遲鈍且氣短,這是中氣虛弱的表現。若有人頻頻呻吟,那他肯定感到疼痛。打嗝,顯示脾胃功能不佳。噯氣,說明胃部不舒暢(胃虛也會引起噯氣,但實證的噯氣聲音長且有力,噯氣後會感覺舒適;虛證的噯氣聲音短且急促,雖然噯氣後感覺鬆弛,但並不會覺得舒適)。噯氣伴隨冷氣,這表示胃部受寒。
反酸嘔吐,這通常是肝火旺盛的徵兆。若有人常說自己快要死了,那他的元氣很可能已經虛弱。喜歡談論食物,可能代表胃中有火熱。若有人常討論家務事,那他可能思慮過多且睡眠不足。若有人常抱怨別人對不起他,那他可能肝氣鬱結且易怒。乾咳無痰,這可能表示胃中有潛藏的火熱。咳嗽且痰液清澈透明,這是寒症;若痰液黏稠且偏黃,這是火熱的表現。胡言亂語並提及財物,這通常表示元氣已盡。若有人口出狂言且常談及施捨他人,那他體內可能有實邪。
4. 臟診
大笑不止(《經》云:心有餘則笑。扁鵲云:其人唇口赤色者可治,青黑者死),獨言獨語,言談無緒,心神他寄,思慮傷神,乃為心病。喘氣太息,喉中有聲,謂之肺鳴。咳逆上氣,如木雞聲,火來乘金。不得其平,形羸聲啞,咽中有瘡,肺被火囚(肺主聲故耳)。聲音暴啞,風痰伏火,曾系喊傷,不可斷病,聲嘶色敗。
久病不治,氣促喉聲,痰火哮喘,中年聲濁,痰火之殃,乃為肺病。怒而罵詈,乃為肝病。氣不足息,乃為脾病。欲言不言,語輕多畏,乃為腎病。
白話文:
[臟器診斷]
如果一個人笑個不停,《經》上說這是因為心臟功能過剩。扁鵲提到,若此人嘴脣和嘴巴呈現紅色,還有可能治療;但若是青黑色,則預示死亡。如果一個人自言自語,言語沒有邏輯,精神恍惚,思慮過度,這些都是心臟疾病的徵兆。
如果呼吸時伴有喘氣和嘆息,喉嚨裡發出聲音,這被稱為肺部異響。咳嗽且呼吸困難,聲音類似木雞,這表示肝火旺盛影響了肺部功能。當肺部無法正常運作,身體會變瘦弱,聲音沙啞,咽喉可能出現潰瘍,肺部受到肝火的侵擾。突然聲音沙啞,可能是風邪、痰濕或火熱導致,也可能是過去因喊叫傷害所致,這種情況不能輕易下定論,聲音嘶啞且面色差。
長期疾病未得到治療,呼吸急促,喉嚨聲音異常,痰多且伴有哮喘,中年人聲音渾濁,這些都是痰和火造成的後果,是肺部疾病的徵兆。容易生氣且咒罵他人,可能是肝臟疾病的徵兆。呼吸短淺,可能與脾臟功能不足有關。想說話卻不敢說,語氣輕微且多畏懼,可能是腎臟疾病的徵兆。
5. 診內外
前輕後重,壯厲有力,乃為外感;先重後輕,沉困無力,倦不欲言,聲怯而低,內傷不足。
白話文:
如果病情初期較輕,但隨後逐漸加重,且症狀表現強烈有力,這通常是外感疾病的特徵;反之,若一開始病情就較重,之後反而感覺症狀減輕,整個人顯得精神疲憊、無力,常常感到倦怠,連說話都顯得聲音微弱低沉,這多半是因為身體內部虛弱,屬於內傷不足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