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2)

1. 入門審候歌

觀形察色辨因由,陰弱陽強發硬柔,若是傷寒雙足冷,要知有熱肚皮求,鼻冷便知是瘡疹,耳冷應知風熱證,渾身皆熱是傷寒,上熱下冷傷食病。五指梢頭冷,驚來不可當。若逢中指熱,必定是傷寒。中指獨自冷,麻痘證相傳。女右男分左,分明仔細看。

白話文:

觀察身形和臉色來辨別病因,身體陰虛會顯得柔弱,而陽氣過盛則呈現強壯。如果是感冒,雙腳會感覺冰冷,要知道是否有內熱則需留意肚子的溫度。鼻子冷通常表示有出疹子的可能,耳朵冷可能是風熱的症狀。如果全身都感到熱,那有可能是感冒了,而上半身熱下半身冷的情況,通常是因為消化不良。

手指尖冰冷,可能是受到驚嚇或嚴重疾病的徵兆,不能掉以輕心。如果只有中指特別熱,很有可能是感冒的前兆。反之,如果只有中指特別冷,那可能是麻疹或水痘的預警。判斷時,女性看右手,男性看左手,一定要細心觀察才能明確判斷病情。

2. 觀面部五色歌

面赤為風熱,面青驚可詳,心肝形此見,脈證辨溫涼。脾怯黃疳積,虛寒㿠白光,若逢生黑氣,腎敗命須亡。

白話文:

臉色紅是因為有風熱,臉色青代表可能有驚嚇或相關病症,這些都可以從心肝的狀態看出來,需要透過脈象和症狀來判斷是否屬溫熱或寒涼。

脾氣虛弱時臉色會偏黃,且可能有營養不良的積滯現象,如果是虛弱加寒涼則臉色會呈現一種透明的白色光澤。如果臉上出現黑色氣息,這代表腎功能衰竭,生命可能即將終結。

3. 審虎口三關法

小兒三歲以下有病,須看男左女右手,虎口三關。從第二指側,看第一節名風關,第二節名氣關,第三節名命關。辨其紋色,紫者屬熱,紅者屬寒,青者驚風,白者疳病,黑者中惡,黃者脾之困也。若現於風關為輕,氣關為重,過於命關,則難治矣。

白話文:

在審視三歲以下兒童的健康狀況時,需觀察孩子(男孩用左手,女孩用右手)虎口處的三關。從食指的一側開始,第一節叫做風關,第二節稱為氣關,第三節名為命關。通過辨認這些部位的紋路顏色來判斷病情:紫色代表體內有熱症,紅色顯示有寒症,青色可能表示有驚風(一種兒童常見的急症),白色可能是疳病(一種兒童營養障礙疾病),黑色可能意味著中毒或急病,而黃色則表明脾臟功能不佳。如果病態反映在風關上,情況較輕;若出現在氣關,則情況較嚴重;一旦超出命關,病情就非常危急,治療難度大增。

4. 三關脈紋主病歌

紫熱紅傷寒,青驚白是疳,黑時因中惡,黃即困脾端。

青色大小曲,人驚並四足;赤色大小曲,水火飛禽撲;紫色大小曲,傷米曲魚肉;黑色大小曲,脾風微作搐。

白話文:

如果孩子的脈紋顏色呈現紫色,那可能是有熱症;若是紅色,可能是感冒或發燒的徵兆;若脈紋顯現青色,孩子可能受到驚嚇或是有驚風的狀況;而白色脈紋,則表示孩子可能患有疳積(一種兒童營養不良的疾病);如果脈紋呈現黑色,可能代表孩子中邪或受到外來的惡性影響;黃色脈紋,通常反映孩子的脾臟功能不佳或消化系統有問題。

另外,當脈紋呈現青色且紋路細小或粗大,這代表孩子受到了驚嚇,或者四肢出現了問題;如果脈紋是紅色且紋路細小或粗大,可能表示孩子有受到火燒、水燙或被飛禽啄擊的傷害;紫色的脈紋且紋路細小或粗大,可能是因為食用了不適宜的食物,如麴類、魚肉等導致;而黑色的脈紋且紋路細小或粗大,可能暗示孩子脾臟風邪較重,有輕微抽搐的現象。

5. 手指脈紋八段錦

魚刺形,主驚風痰熱。

懸針形,主傷風(泄瀉、積熱)。

水字形,主食積(咳嗽、驚疳)。

乙字形,主肝病驚風。

蟲紋形,主肝蟲(大腸穢積)。

環形,主疳積吐逆。

亂紋主蟲。

珠形,主死。

白話文:

如果手指脈紋呈現魚刺形狀,可能代表有驚風或是痰熱的問題。

若脈紋呈現懸針形,可能是感冒(包括症狀如腹瀉、體內積熱)的徵兆。

當脈紋像水字形時,可能表示有食物積滯(可能伴隨咳嗽、驚疳)的狀況。

若脈紋類似乙字形,可能暗示有肝臟疾病或驚風的問題。

脈紋像蟲紋,可能反映肝臟有寄生蟲(或大腸有髒物積聚)的問題。

若是環形脈紋,可能顯示有疳積或嘔吐的現象。

亂紋的脈紋,可能表示有寄生蟲的問題。

珠形脈紋,則可能預示生命危急。

6. 虎口三關脈紋圖

風關第一節寅位,

氣關第二節卯位,

命關第三節辰位,

虎口叉手處是也。

白話文:

在虎口的部位,也就是手指和手掌相接的凹陷處,有三關脈紋,它們分別是:

第一節的脈紋,位於寅位,我們稱之為風關。

第二節的脈紋,位於卯位,我們稱之為氣關。

第三節的脈紋,位於辰位,我們稱之為命關。

這三個脈紋的位置,就在虎口手指叉開的地方。

7. 小兒死候歌

眼生赤脈貫瞳人,囟門腫起又作坑,指甲黑色鼻乾燥,鴉聲忽作肚青筋,虛舌出口咬牙齒,目多直視不轉睛,魚口氣急啼不得,蛔蟲既出死形真,手足擲搖驚過節,靈丹十救無一生。

魚目定睛夜死,面青唇黑晝亡,啼而不哭是痛,哭而不啼是驚,嗞煎不安是煩,嗞啀不定是躁(嗞音茲,啼不止。啀音崖,欲齧)。

錢氏曰:左腮為肝,右腮為肺,額上為心,鼻為脾,頦為腎(此以分部言也)。《永類鈐方》云:肝主目,脾主唇口,肺主鼻孔,心主顴面,腎主耳穴。(此以竅言也。)

按:《內經》云:下極者,心也。注云:下極,謂兩目之間。又云:舌者,心之官也。此云心主顴面,似未當。

錢氏曰:赤者熱也,黃者積也,白者寒也,青黑者痛也,隨證治之。

薛氏曰:青主驚積不散,欲發風候;紅主痰積驚悸;黃主食積癥傷,欲作疳癖;白主泄瀉水穀,更欲作吐;黑主臟腑欲絕。

潔古曰:若肝病驚搐,而又加面白,痰涎喘急之類,此皆難治,蓋謂金剋木也。觀此則知脾病之忌青,肺病之忌赤,心病之忌黑,俱可推矣。

印堂青,主初受驚瀉。紅,主大驚夜啼。黑,主客忤。

山根青,主第二次驚瀉後發躁。黑黃甚者死。

兩太陽青,主第三次驚。青自太陽入耳者死。

印堂青黑,主腹痛夜啼,此脾氣虛寒也。脾為至陰,故夜間腹痛而啼,用鉤藤飲;色淡白,主泄瀉,乳食不化,屬脾氣虛弱,用五味異功散,加木香。

白話文:

【小兒死候歌】

  • 眼睛出現紅色血絲貫穿瞳孔,前囟門腫脹並有凹陷。

  • 指甲呈現黑色且鼻腔乾燥,突然發出如烏鴉般的聲音,腹部青筋凸顯。

  • 語氣虛弱,舌頭伸出,咬緊牙齒,眼睛常直視不轉動。

  • 嘴脣像魚一樣張開,呼吸急促卻無法啼哭,腸道寄生蟲已外露,死亡的徵兆真實無誤。

  • 手腳不停抽搐,幅度超出正常範圍,即使使用靈丹妙藥,也無一例能存活。

  • 眼睛睜得很大,凝視不動,通常夜晚死亡;臉色蒼白,嘴脣變黑,一般在白天去世;啼叫但不出聲,表示疼痛;哭泣卻不發出啼叫聲,可能是受到驚嚇;不停煎熬,顯示出焦躁不安;不停地嘶吼,表明了極度的煩躁。

錢氏提到:左頰代表肝,右頰代表肺,額頭代表心,鼻子代表脾,下巴代表腎(這是按照部位來區分的)。《永類鈰方》說:肝控制眼睛,脾控制嘴脣和嘴巴,肺控制鼻孔,心控制顴骨和麪部,腎控制耳朵和耳洞(這是從身體的竅孔來區分的)。

根據《內經》所說:下極,指的是心臟。註釋說明:下極,是指兩眼之間。又說:舌頭是心臟的官能表現。這裡說心臟控制顴骨和麪部,似乎不太恰當。

錢氏認為:紅色代表熱症,黃色代表積滯,白色代表寒症,青黑色代表疼痛,應根據症狀進行治療。

薛氏認為:青色代表驚嚇和積滯未消,可能引發風邪;紅色代表痰滯、驚嚇和心悸;黃色代表食積和症傷,可能發展成疳疾;白色代表瀉瀉水穀,可能進一步引起嘔吐;黑色代表臟腑功能衰竭。

潔古認為:如果肝臟疾病導致驚搐,同時伴有面色蒼白、痰液喘息等症狀,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情況,因為這代表金克木的五行相剋現象。由此可知,脾臟疾病忌諱青色,肺臟疾病忌諱紅色,心臟疾病忌諱黑色,都可以由此推斷。

  • 印堂處呈青色,主要反映初受驚嚇或腹瀉。

  • 紅色反映嚴重的驚嚇和夜間啼哭。

  • 黑色反映客忤。

  • 山根處呈青色,反映第二次驚嚇後的躁動。如果青色和黑色非常明顯,預示死亡。

  • 兩側太陽穴呈青色,反映第三次驚嚇。如果青色從太陽穴延伸到耳部,則預示死亡。

  • 印堂處青黑,反映腹痛和夜間啼哭,這是脾氣虛寒的表現。脾臟屬至陰,所以會在夜間出現腹痛和啼哭,可以使用鉤藤飲治療;如果顏色偏白,反映瀉瀉,乳食消化不良,屬於脾氣虛弱,可以使用五味異功散,加入木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