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之瀚

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二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0)

1. 六腑絕證

《脈鑑》云:眉傾膽絕七日喪,眉發衝起亦傷殘。

(《脈經》曰:病眉系傾者,七日死。

又曰:病人眉與發衝起者,死。)《脈經》曰:病人小腸絕,六日死,何以知之?髮直如干麻,不得屈伸,自汗不止也。

慎庵按:《脈經》

又曰:發如干麻,善怒者,死。

又曰:髮直者,十五日死。又按《中藏經》曰:筋絕,汗不止,不得屈伸者,六日死。發眉俱衝起者,死。發如麻,善怒不調者,死。髮直者,十五日死。觀兩經相左,何所適從?但肝在志為怒,肝主筋而藏血,發乃血之餘,今發乾如麻,不能屈伸,是血枯燥失潤而使然,肝血虧,則火炎上而善怒,上皆肝症也,似與小腸無涉,以症而論,當從《中藏經》為是,然愚之庸見,亦未敢遽以為是也,再俟博雅者正之。

《脈經》曰:大腸絕,死不治。何以知之?泄利無度,利絕則死。

肌肉不滑,唇反。

《脈鑑》云:脈浮而洪,汗如油,水漿不入,喘不休,形體不仁,乍靜亂,命絕,醫生無好手。

《內經》云:大則病進。脈浮而洪,邪氣勝也。身汗如油,喘而不休,肺氣絕也。水漿不入,胃氣盡也。形體不仁,謂痛癢不知,榮衛絕也。《針經》曰:榮衛不和,故為不仁。爭則亂,安則靜,正與邪爭,正負邪勝也。肺氣脫,胃氣盡,榮衛絕,邪獨勝,故曰命絕也。

《脈經》云:臥遺尿,不覺者,死。一曰:膀胱絕也。

白話文:

【六腑絕證】

《脈鑑》指出:如果眉毛傾斜,表示膽臟功能已極度衰竭,七天內可能死亡;若眉毛與頭髮逆立,同樣預示了身體的重大損傷。

《脈經》有記載:病患若出現眉毛下垂的情況,七天後可能會去世。另外,若病患的眉毛和頭髮突起,也同樣預示著死亡。

《脈經》提到:病患若是小腸功能衰竭,六天後可能會去世,我們如何得知呢?其頭髮會變得像乾燥的麻繩一般,無法正常彎曲或伸展,並且持續大量出汗。

慎庵補充:《脈經》中也指出:頭髮像乾麻的人,易怒,可能會死亡。另外,頭髮直挺的人,十五天後可能會死亡。再看《中藏經》的描述:筋骨衰竭,無法停止出汗,且無法彎曲或伸展的人,六天後可能會死亡。眉毛和頭髮都逆立的人,可能會死亡。頭髮像乾麻,情緒容易失控且無法調節的人,可能會死亡。頭髮直挺的人,十五天後可能會死亡。兩本古籍對於疾病的預測有著不同的說法,我們應該信哪一個呢?然而,根據肝臟掌管情緒,肝臟控制筋骨並儲存血液,而頭髮是由血液產生的,現在頭髮像乾麻,無法彎曲或伸展,顯示血液乾枯失去滋潤,這是由肝臟血液不足導致,肝臟血液不足,則會使火氣上升,使人容易生氣,這些都是肝臟的問題,似乎與小腸無關。根據症狀來判斷,《中藏經》的說法更為合理。然而,我個人的看法未必正確,期待更有學識的人能進一步確認。

《脈經》指出:若是大腸功能完全喪失,病情無法治療。我們如何得知呢?會出現嚴重的腹瀉,且無法控制,當腹瀉停止時,生命也就結束了。肌肉失去彈性,嘴脣呈現反轉的狀態。

《脈鑑》提到:脈搏浮動且洪大,汗水如油,無法攝取任何液體,持續喘息,身體失去知覺,時而清醒時而混亂,這表示生命已經走到盡頭,即使醫生再高明也束手無策。

《內經》指出:脈搏大幅波動,表示疾病正在惡化。脈搏浮動且洪大,表示邪氣佔據上風。身體汗水如油,且持續喘息,表示肺部功能已經衰竭。無法攝取任何液體,表示胃部功能已經喪失。身體失去知覺,表示經絡和衛氣已經斷絕。《針經》提到:當經絡和衛氣無法協調,人就會失去知覺。當正氣和邪氣在體內交戰,若邪氣勝出,正氣敗退,這就是所謂的生命盡頭。

《脈經》指出:躺在牀上無意識地遺尿,這表示膀胱功能已經衰竭,可能會死亡。

2. 診陰陽絕證

陽氣先絕陰後竭,其人身死必青色。陰氣先絕陽後竭,身赤腋溫心下熱。(陽主熱而色赤,陰主寒而色青,其人死而身色見青,是陰未離乎體,故曰:陰氣後竭也。若身赤,腋下溫,心下熱,則陽未離體也,故曰:陽後竭也。)三陰氣俱絕,則目眩轉目矇。目矇者,為失志;失志,則志先死,死即目矇也。

(目不見也,脫陰者目矇。)六陽氣俱絕,則陰陽相離。陰陽相離,則腠理泄,絕汗乃出,大如貫珠,轉出不流,旦占夕死,夕占旦死。六腑氣絕,足冷腳縮,五臟氣絕,便利不禁,手足不仁。

《脈經》曰:病人五臟已奪,神明不守,聲嘶者死。

毛焦面黑,直視目瞑不見,陰氣絕。(陰陽俱絕,掣灰撮空,妄言者死。)

目眶陷,目系傾,汗出如珠,陽絕。

白話文:

[診斷陰陽衰竭的情況]

如果一個人的陽氣先衰竭,接著陰氣才耗盡,那麼這個人死亡時皮膚會呈現青色。相反地,如果陰氣先耗盡,然後纔是陽氣衰竭,那麼身體會呈現赤色,腋下會保持溫暖,心臟下方會感覺到熱度。(陽氣主導熱力,因此其顏色表現為紅色;陰氣主導寒冷,因此其顏色表現為青色。當一個人死亡且身體呈現青色,表示陰氣尚未完全離開身體,所以說陰氣後續才會完全耗盡。如果身體呈現赤色,腋下仍溫暖,心臟下方仍有熱度,表示陽氣尚未完全離開身體,所以說陽氣後續才會完全耗盡。)如果三個與陰氣相關的器官氣息都完全耗盡,那麼眼睛就會開始出現模糊視線旋轉的症狀。視線模糊表示失去意識;失去意識,代表意識先一步死亡,死亡後視線就會模糊。

(眼睛看不見,失去陰氣會導致視線模糊。)如果六個與陽氣相關的器官氣息都完全耗盡,那麼陰陽兩氣就會分離。陰陽兩氣分離,那麼肌膚的毛孔就會開放,瀕死前的汗水就會排出,大如連串的珠子,汗水會不斷滴落但不會流動,如果在早晨發現這種情況,那麼預示著夜晚就會死亡,如果在夜晚發現,那麼預示著早晨就會死亡。六腑的氣息完全耗盡,雙腳會感到冰冷並收縮,五臟的氣息完全耗盡,排便和排尿就會失去控制,四肢會失去知覺。

《脈經》記載:如果病人的五臟功能已經喪失,精神無法集中,聲音嘶啞,那麼這個人就會死亡。

頭髮乾枯,面色發黑,直視但眼睛閉合看不到東西,這是陰氣完全耗盡的跡象。(如果陰陽兩氣都完全耗盡,手腳會抽搐,抓空,說話胡言亂語,這都是死亡的徵兆。)

眼眶凹陷,眼球傾斜,汗水像珠子一樣流出,這是陽氣完全耗盡的徵兆。

3. 《內經》死症

《經》云: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其氣動形,期六月死,真臟脈見,乃予之日期。(大骨大肉,皆以通身而言。如肩脊腰膝,皆大骨也;尺膚臀肉,皆大肉也。肩垂、項傾、腰重,敗者,大骨之枯槁也,尺膚既削,臀肉必枯,大肉之陷下也,陷下,皮膚幹著肉間也。腎主骨,骨枯,則腎敗矣;脾主肉,肉陷,則脾敗矣;肺主氣,氣滿喘息,則肺敗矣。

氣不歸原,形體振動,孤陽外浮,而真陰虧矣,三陰虧損,死期不出六月。六月者,一歲陰陽之更變也,若其真臟脈已見,則不在六月之例,可因克賊之日,而定其期矣。)

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期一月死,真臟見,乃予之期日。(內痛引肩項,病及心經矣,較前已甚,期一月死。一月者,鬥建移而氣易也。)

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身熱,脫肉破䐃,真臟見,十月之內死。(破䐃者,臥久骨露,而筋肉敗也。䐃,劬允切,筋肉結聚之處也。啟玄子曰:肘膝後肉,如結塊者。)

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肩髓內消,動作益衰,真臟來見,期一歲死,見其真臟,乃予之期日。(骨枯肉陷,脾腎已虧,兼之肩髓內消,必死。)

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腹內痛,心中不便,肩項身熱,破䐃脫肉,目眶陷,真臟見,目不見人,立死;其見人者,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。急虛身中卒至,五臟絕閉,脈道不通,氣不往來,譬於墮溺,不可為期,其脈絕不來。若人一息五六至,其形肉不脫,真臟雖不見,猶死也。

白話文:

【《內經》關於死亡徵兆的描述】

根據古籍記載,《內經》提到:如果全身骨骼變得乾枯,肌肉嚴重萎縮,胸部感到脹滿,呼吸困難,身體因為氣息不順而呈現異常震動,預計在六個月內會去世。當最真實反映臟腑狀態的脈象出現,就能確定死亡日期。

這裡所說的大骨和大肉,是指全身的骨架和肌肉。例如肩、背、腰、膝等部位的骨頭都屬於大骨;前臂、臀部的肌肉都屬於大肉。如果肩膀下垂、頸項歪斜、腰部沉重,這都是骨骼枯萎的跡象;前臂肌肉削瘦、臀部肌肉萎縮,則是肌肉萎縮的表現。骨骼萎縮顯示腎功能衰退;肌肉萎縮表示脾功能失調;胸部脹滿、呼吸困難,則代表肺功能衰弱。

當元氣無法回歸本源,身體震顫不停,這表示陽氣飄散,陰氣不足。當陰氣大量損耗,預計六個月內就會去世。六個月,象徵一年陰陽交替的週期。一旦出現反映真正臟腑狀態的脈象,就不在六個月的規律內,可以根據相剋的時日來預測死亡時間。

如果骨骼乾枯、肌肉萎縮、胸部脹滿、呼吸困難,且疼痛感延伸到肩膀和頸部,預計一個月內就會去世。一旦出現反映真正臟腑狀態的脈象,就能確定死亡日期。

如果骨骼乾枯、肌肉萎縮、胸部脹滿、呼吸困難,且疼痛感延伸到肩膀和頸部,伴隨體溫升高,肌肉萎縮,小腿肌肉潰爛,一旦出現反映真正臟腑狀態的脈象,預計十個月內就會去世。

如果骨骼乾枯、肌肉萎縮、肩膀的骨髓內在消耗,活動力逐漸減弱,一旦出現反映真正臟腑狀態的脈象,預計一年內就會去世。

如果骨骼乾枯、肌肉萎縮、胸部脹滿、腹部疼痛、心臟功能不佳、肩膀和頸部疼痛、體溫升高、小腿肌肉潰爛、眼窩凹陷,一旦出現反映真正臟腑狀態的脈象,如果眼睛無法視物,即刻就會去世;即使眼睛仍能視物,也將在身體無法承受的時刻去世。

當身體突然陷入極度虛弱,五臟功能完全停擺,血液循環受阻,氣息不再流通,就像溺水或墜落般,無法預測死亡時間,脈搏也會完全消失。即使每分鐘心跳達到五六次,但形體和肌肉並未消瘦,即使沒有出現反映真正臟腑狀態的脈象,也依然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