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四 (4)
卷之四 (4)
1. 脈有五逆
《靈樞·玉版篇》云:諸病皆有逆順。腹脹身熱脈大,是一逆也。腹鳴而滿,四肢清冷泄,其脈大,是二逆也。衄而不止脈大,是三逆也(皆為陰症見陽脈)。咳且溲(小便)血,脫形,其脈小勁(小不宜勁),是四逆也。咳脫形,身熱,脈小以疾(小不宜疾),是謂五逆也。
如是者,不過十五日而死矣。其腹大脹,四末清,脫形泄甚,是一逆也。腹脹便血,其脈大時絕,是二逆也。咳上溲血(下),形肉脫(外),脈摶(內),是三逆也。嘔血,胸滿引背,脈小而疾(虛而火盛),是四逆也。咳嘔,上腹脹(中),且餐泄(下),其脈絕,是五逆也。
如是者,不過一時而死矣。
《靈樞·五禁篇》曰:何謂五逆?熱病脈靜(陽症見陰脈),汗已出,脈盛躁(病不為汗衰),是一逆也。病泄,脈洪大,是二逆也。著痹不移,䐃肉破,身熱,脈偏絕,是三逆也。淫而奪形,身熱,色夭然白,及後下血衃(凝血),血衃重篤,是四逆也。寒熱奪形,脈堅摶(真臟脈見),是謂五逆也。
白話文:
【脈有五逆】
《靈樞·玉版篇》提到:各種疾病都有逆和順之分。腹部腫脹、身體發熱且脈搏強大,這是第一種逆狀。腹部咕嚕作響且飽滿,四肢冰冷、拉肚子,同時脈搏仍強大,這是第二種逆狀。流鼻血不止且脈搏強大,這是第三種逆狀(這都屬於陰證卻出現陽脈的情況)。咳嗽並尿血,身體形態萎靡,脈搏雖細小卻強勁,這是第四種逆狀。咳嗽形態萎靡,身體發熱,脈搏雖細小卻急速,這是第五種逆狀。
若出現上述情況,患者通常在十五天內就會離世。腹部腫大膨脹,四肢冰冷,身體形態萎靡、嚴重拉肚子,這是第一種逆狀。腹部腫脹、大便出血,脈搏強大偶爾會停頓,這是第二種逆狀。咳嗽且尿血,身體形態萎靡,脈搏內部弱小,這是第三種逆狀。吐血,胸口悶痛連到背部,脈搏雖細小卻急速(虛弱但火氣旺盛),這是第四種逆狀。咳嗽嘔吐,上腹部腫脹,且飯後拉肚子,脈搏斷斷續續,這是第五種逆狀。
若出現上述情況,患者通常在一小時內就會離世。
《靈樞·五禁篇》寫道:什麼是五逆呢?熱性疾病脈搏平穩(陽證卻出現陰脈),已經出汗但脈搏依然強盛躁動(疾病並未因出汗而減緩),這是第一種逆狀。拉肚子,脈搏卻宏大,這是第二種逆狀。固定部位疼痛不能移動,肌肉破裂,身體發熱,脈搏一邊消失,這是第三種逆狀。縱慾無度導致身體形態萎靡,身體發熱,面色蒼白,之後便血塊,血塊多且嚴重,這是第四種逆狀。寒熱交錯導致身體形態萎靡,脈搏堅硬且微弱,這是第五種逆狀。
2. 四塞脈
《至真要大論》曰:春不沉,夏不弦,冬不澀,秋不數,是謂四塞。
吳注云:言脈雖待時而至,若春至而全無冬脈,夏至而全無春脈,己雖專王,而早絕其母氣,是五臟不相貫通也。
又曰:參見曰病,復見曰病,未去而去曰病,去而不去曰病。
吳注云:一部而參見諸部,此乘侮交至也。既見於本部,復見於他部,此淫氣太過也。未去而去,為本氣不足,來氣有餘;去而不去,為本氣有餘,來氣不足。王注:復見,謂再見已衰、已死之氣也。
白話文:
【四塞脈】
《至真要大論》中提到:春天如果脈搏不顯沉象,夏天如果脈搏不顯弦象,冬天如果脈搏不顯澀象,秋天如果脈搏不顯數象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四塞」。
吳氏解釋道:雖然脈象會隨著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,但如果在春天卻完全沒有冬天的脈象特徵,夏天卻完全沒有春天的脈象特徵,即便該季節的特徵明顯,但卻早早地斷絕了前一季節的脈象特徵,這表示五臟之間的能量無法順暢流通。
另外,《至真要大論》還說到:在同一個部位上,出現了其他部位的脈象,這是表示有相互侵犯的現象,可視為病症;在某一部位再次出現已衰弱或死亡的脈象,同樣視為病症;在尚未消失的脈象就消失了,這表示該部位的元氣不足,而異常的脈象過剩;反之,如果應該消失的脈象卻沒有消失,這表示該部位的元氣過剩,而正常的脈象不足。
吳氏進一步解釋:在同一個部位上同時出現多個部位的脈象,表示有互相侵犯和剋制的問題。在本部位的脈象之外,又出現了其他部位的脈象,表示異常的脈象過度。如果原本應該存在的脈象提早消失,表示該部位的元氣不足,而異常的脈象過剩;如果原本應該消失的脈象卻沒有消失,表示該部位的元氣過剩,而正常的脈象不足。王氏補充:再次出現,指的是再度顯現已經衰弱或死亡的脈象。
3. 脈貴有神
李東垣曰:脈之不病,其神不言,當自有也;脈既病,當求其中神之有與無焉。如六數七極,熱也;脈中有力,即有神也。三遲二敗,寒也;脈中有力,即有神也。熱而有神,當泄其熱,則神在焉;寒而有神,當去其寒,則神在矣。寒熱之脈,無力無神,將何恃而泄熱去寒乎?苟不知此,而遽泄之去之,將何依以生,所以十亡八九。故經曰:脈者血氣之先,血氣者人之神,可以不謹養乎?可不察其有無乎?
按東垣此論,深達至理,但以有力二字言有神,恐不足盡有神之妙。王執中曰:有神者,有力中帶光澤潤滑也,於解進矣。蕭子顒歌云:輕清穩厚肌肉裡,不離中部象自然,則又有進焉。
白話文:
李東垣說:當脈搏正常,沒有疾病時,它所蘊含的生命活力是不用多言的,自會存在;而當脈搏顯示出疾病狀態時,我們應當尋找其中是否還存有這種生命力。
例如,若脈搏頻率過快(六次或七次過速),這表示體內有熱;然而如果這種快速脈搏中還有力道,那就說明還有生命力存在。相反地,若脈搏過慢(三次或兩次過緩),這表明體內有寒;然而如果這種緩慢脈搏中還有力道,同樣地,生命力依然存在。對於體內有熱但仍有生命力的人,我們應當去除體內的熱,這樣生命力就會持續存在;對於體內有寒但仍有生命力的人,我們應當去除體內的寒,生命力也會繼續存在。但如果體內寒熱的脈搏既無力道也無生命力,那我們又憑什麼去調節體內的寒和熱呢?假如不瞭解這一點,就草率地去調節寒熱,生命又該依賴什麼來維持,因此往往十個人中有八九個會因此喪命。所以古籍上說:脈搏是血液和氣的前兆,血液和氣是人的生命力,我們怎能不謹慎地保護呢?怎能不去觀察其是否存在呢?
根據東垣的這一理論,他深入理解了根本道理,但是僅用「有力」二字來描述生命力,恐怕不足以完全表達生命力的奧妙。王執中說:生命力的存在,不僅僅是脈搏有力,而且這種力道中還帶著光澤、潤滑,這解釋已經更進一步了。蕭子顒在他的詩歌中寫道:輕盈、清晰、穩健、厚重的肌肉裡,生命力的存在就像中部的景象一樣自然,這又更進一步地闡述了生命力的奧祕。
4. 脈貴有根
《難經》曰:上部有脈,下部無脈,其人當吐,不吐者死(胸腹有物填塞,故吐之則愈,若無物可吐,則陰絕於下也)。上部無脈,下部有脈,雖困無能為害。所以然者,人之有尺,譬如草之有根,枝葉雖枯槁,根本將自生。木有根本,人有元氣,故知不死。
《八難》曰:寸口脈平而死者,何謂也?然諸十二經脈,皆繫於生氣之原,所謂生氣之原者,謂十二經之根本也,謂腎間動氣也,此五臟六腑之本,十二經脈之根,呼吸之門,三焦之原,一名守邪之神(言其能建中立本,育氣固形,使諸邪不能傷其身,守其內而衛其外者也,故云)。故氣者,人之根本也,根絕則莖葉枯矣。寸口脈平而死者,生氣獨絕於內也。
白話文:
【脈貴有根】
《難經》提到:如果上部(手部)有脈搏,但下部(腳部)卻沒有脈搏,這個人很可能會嘔吐,如果不嘔吐的話,可能會死亡(因為胸腹可能有異物堵塞,嘔吐可以排除異物,若無法嘔吐,則表示下部陰氣已經斷絕)。但如果上部沒有脈搏,下部有脈搏,即使病情嚴重,也不會有生命危險。之所以這樣說,是因為人體的下部(如腳踝)就像植物的根,即使枝葉枯萎,只要根還在,就有可能再生長。樹木有根,人體有元氣,因此可以知道不會死亡。
《八難》提到:為什麼有些人雖然寸口脈搏正常,卻還是會死亡呢?事實上,人體所有的十二條經絡都連接著生命的源頭,所謂的生命源頭,就是指十二條經絡的根本,也就是腎間的動氣。這是五臟六腑的根本,十二條經絡的根源,也是呼吸的通道,三焦的源頭,被稱為守護邪氣的神明(意思是它能建立中立的本體,養育氣血,鞏固形體,使各種邪氣無法傷害身體,保護內部並防護外部,因此有這樣的稱呼)。因此,氣是人體的根本,如果根本斷絕,枝葉也會枯萎。如果寸口脈搏看似正常,但人卻死亡了,那表示內在的生命力已經完全斷絕了。
5. 脈無根有二說
《匯辨》云:一以尺中為根。叔和云:寸關雖無,尺猶不絕,如此之流,何憂殞滅?蓋因其有根也。若腎脈獨敗,是無根矣,安望其發生乎?一以沉候為根。《經》曰,諸浮脈無根者皆死,是為有表無里,孤陽不生,蓋陰陽互為其根,使陰既絕矣,孤陽豈能獨存乎?尺為腎部,而沉候之六脈,皆腎也(滑氏曰:沉候亦腎肝之應,見前)。要知兩尺之無根,與沉取之無根,總屬腎水涸絕,而無資始之原,宜乎病之重困矣。
白話文:
【對於脈無根有兩種解釋】
根據《匯辨》所說,一種是以手腕內側的部位(尺中)作為脈象的根本。叔和認為,就算寸部和關部的脈象消失,只要尺部的脈象還在,這類病人,又何必擔心會立即死亡呢?這就是因為他還有根本存在。但如果腎臟的脈象獨自衰敗,那就是沒有根本了,這種情況下,怎麼可能還有生命力呢?
另一種是以深沉的脈象作為根本。《內經》中說,所有浮動的脈象如果沒有深沉的脈象作根本,病人都會死亡,這代表只有表象而無實質,單純的陽氣無法生存,因為陰和陽本來就互相依賴作為對方的根本。如果陰已經完全消失了,單獨的陽氣又怎能獨立存在呢?尺部是反映腎臟狀況的部位,而深沉的脈象在六脈中都反應腎臟狀況。要知道,兩手尺部的脈象失去根本,以及深沉脈象失去根本,都是腎臟的陰氣已經枯竭,失去了生命初始的能量,病人的病情當然非常嚴重。
以上是對"脈無根"的兩種解讀。
6. 浮中沉候五臟說
王宗正曰:診脈之法,當從心肺俱浮,肝腎俱沉,脾在中州,則與叔和之守寸關尺,寄位以候五臟六腑之脈者,不大相逕庭乎?豈知宗正亦從經文諸浮脈無根者皆死之句悟入,遂謂本乎天者親上,本乎地者親下,心肺居於至高之分,故應乎浮;肝腎處乎至陰之位,故應乎沉;脾胃在中,故以中候候之。然能與叔和之法,參而用之,正有相成之妙。
白話文:
王宗正說:「診斷脈搏的方法,應該是心與肺的脈象都呈現浮象,肝與腎的脈象都呈現沉象,脾臟位於身體的中間部位。這與叔和遵從寸、關、尺三部脈診,定位來觀察五臟六腑脈象的原則,並無太大的差異。豈不知,王宗正也是從經典中的'所有浮脈無根的都會死亡'這句話中領悟,因而認為起源於天的物質會向上升,起源於地的物質會向下沉。心與肺位於身體最高位置,因此其脈象應為浮;肝與腎處於最陰的位置,因此其脈象應為沉;脾胃位於中間,所以我們以中候來診斷。然而,如果能夠將這種方法與叔和的原則結合使用,確實能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。」
7. 診足脈
(衝陽、太谿、太衝三脈)
《匯辨》云:凡傷寒危迫,手脈難明,須察足脈。不知者競相譁矣,予請陳其說焉。
《經》曰:治病必求於本。本之為言根也,源也。而本有先後天之辨,先天之本在腎,而太谿一穴,在足內踝後五分,跟骨上動脈陷中,此足少陰所注為腧地也;後天之本在脾,而衝陽一穴,在足趺上五寸,高骨間動脈,去陷谷二寸,此足陽明所過,為原之地也。診太谿以察腎氣之盛衰,診衝陽以審胃氣之有無,兩脈既在,他脈可勿問也。
婦人則又獨重太衝者,太衝應肝,在足指本節後二寸陷中。蓋肝者,東方木也,生物之始,又婦人主血,而肝為血海,此脈不衰,則生生之機,猶可望也。
白話文:
【診斷腳部脈搏】
根據《匯辨》所述,當遇到病情嚴重且急迫的傷寒病患,手部脈象難以判斷時,我們必須轉而檢查腳部脈搏。對於這一點,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,甚至會有所爭議,讓我來解釋一下這個觀點。
古人說,治療疾病必須從根本著手。所謂的根本,就是疾病的根源和源頭。而根本可以分為先天和後天,先天的根本在腎臟,太谿穴就在腳內側腳踝後方五分處,位於跟骨上方的動脈凹陷中,這是足少陰腎經的重要穴位;後天的根本在脾臟,衝陽穴則在腳背五寸處,高骨之間的動脈,距離陷谷穴兩寸,這是足陽明胃經的原穴。通過診斷太谿穴來判斷腎氣的強弱,通過診斷衝陽穴來評估胃氣的存在與否,只要這兩個脈象存在,其他的脈象就可以不必再詳細檢查了。
對於女性來說,太衝穴的診斷尤其重要。太衝穴對應肝臟,位於腳趾關節後方二寸的凹陷中。肝臟是五行中的木,象徵生命的開始,而且女性的生理特徵主要與血液有關,肝臟被認為是血海,如果這個脈象沒有衰弱,那麼身體的生機就還存在,仍有康復的希望。
8. 脈以胃氣為本
《玉機真藏論》云: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。
《終始篇》云:邪氣來也,緊而疾;穀氣來也,徐而和。(是皆胃氣之謂。)
張景岳曰:大都脈代時宜,無太過,無不及,自有一種雍容和緩之狀,便是胃氣之脈。《平人氣象論》曰:春胃微弦曰平,弦多胃少曰肝病,但弦無胃曰死,胃而有毛曰秋病,毛甚曰今病。夏胃微鉤曰平,鉤多胃少曰心病,但鉤無胃曰死,胃而有石曰冬病,石甚曰今病。長夏胃微軟弱曰平,弱多胃少曰脾病,但代無胃曰死,軟弱有石曰冬病,石甚曰今病。
秋胃微毛曰平,毛多胃少曰肺病,但毛無胃曰死,毛而有弦曰春病,弦甚曰今病。冬胃微石曰平,石多胃少曰腎病,但石無胃曰死,石而有鉤曰夏病,鉤甚曰今病。(秋病至秋而病,以胃尚存;今病,即病也,無胃氣故也,余仿此。)
《玉機真藏論》云:胃者五臟之本。臟氣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,乃致於手太陰也。(無胃者,非無胃也,邪奪之也,邪奪之,則胃不至,而真臟反至也)凡脈緩而和勻,不浮不沉,不大不小,不疾不徐,不長不短,應手中和,意思欣欣,悠悠揚揚,難以名狀者,此真胃氣脈也。
盛啟東曰:舉按堅強,搏擊有力,或微渺在骨,按不可得,胃氣絕也。
朱改之曰:脈健旺者,按之柔和;微弱者,按之應指,便是胃氣;合微弦微鉤以觀,自得之矣。
白話文:
【脈以胃氣為本】
《玉機真藏論》提到:如果脈象呈現出弱且滑的特徵,這代表有胃氣的存在。
《終始篇》亦提及:當邪氣侵入時,脈象會變得緊繃且快速;而當穀氣(即正氣)充足時,脈象則會顯得緩慢而和諧。(以上所描述的,都是胃氣的表現。)
張景嶽解釋:通常來說,脈象若能適應當時的環境和狀態,既不過於旺盛也不過於衰弱,呈現一種和緩、寬裕的樣態,這就是所謂的胃氣脈象。《平人氣象論》記載:春天,脈象帶有微弱的弦象為正常,若弦象過多而胃氣不足,則表示肝臟有病;只有弦象而無胃氣,則病情嚴重;若有胃氣卻出現毛象,預示秋季可能發病;毛象過於明顯,則表示即將生病。夏天,脈象帶有微弱的鉤象為正常,鉤象過多而胃氣不足,則表示心臟有病;只有鉤象而無胃氣,則病情嚴重;若有胃氣卻出現石象,預示冬季可能發病;石象過於明顯,則表示即將生病。長夏季節,脈象帶有微弱的軟弱象為正常,軟弱象過多而胃氣不足,則表示脾臟有病;只有軟弱象而無胃氣,則病情嚴重;若有胃氣卻出現石象,預示冬季可能發病;石象過於明顯,則表示即將生病。秋天,脈象帶有微弱的毛象為正常,毛象過多而胃氣不足,則表示肺臟有病;只有毛象而無胃氣,則病情嚴重;若有胃氣卻出現弦象,預示春季可能發病;弦象過於明顯,則表示即將生病。冬天,脈象帶有微弱的石象為正常,石象過多而胃氣不足,則表示腎臟有病;只有石象而無胃氣,則病情嚴重;若有胃氣卻出現鉤象,預示夏季可能發病;鉤象過於明顯,則表示即將生病。(秋季可能發病,是因為胃氣尚存;即將生病,則是因為缺乏胃氣,其他情況以此類推。)
《玉機真藏論》提到:胃是五臟的根本。五臟的氣血無法自行到達手太陰經絡,必須藉助胃氣的運轉,才能到達手太陰經絡。(所謂「無胃」,並非真的沒有胃,而是被邪氣奪去胃氣。一旦邪氣奪取了胃氣,胃氣就無法運轉,而真正的臟腑氣血反而會受到影響。)所有脈象緩慢而和諧均勻,既不浮也不沉,不大也不小,不快也不慢,不長也不短,在手感上非常和順,令人感到愉悅且難以言喻,這種脈象正是真胃氣脈象。
盛啟東認為:如果脈象堅硬強烈,搏動有力,或者極其細微地存在於骨頭附近,用手按壓時不易感受到,這代表胃氣已經耗盡。
朱改之則表示:脈象強健的人,用手按壓時感覺柔和;脈象微弱的人,用手按壓時可以感受到脈動,這都是胃氣的表現;再結合微弦、微鉤等特徵來觀察,就能夠理解其中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