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二 (9)
卷之二 (9)
1. 心臟
《續焰》云:肩息、直視、心絕,立死。《脈經》云:汗出不流,舌卷黑者,死。(按:汗乃心之液,舌乃心之苗,此心絕也。)陽反獨留,形體如煙燻,直視、搖頭,心絕。(心脈挾咽系目,故直視者,為心絕之候。)手少陰氣絕,則脈不通。脈不通,則血不流。血不流,則色澤去,故面色黑如黧,此血先死,壬日篤,癸日死。
《脈經》云:病人手掌腫,無紋者,死。(《脈訣》云:心胞絕也。)
喬嶽曰:心絕,則舌不能收,及不能語。
白話文:
【心臟】
根據《續焰》所述,如果出現喘息到肩膀聳動、目光直視、心臟功能完全喪失的情況,患者會立即死亡。《脈經》提及,若汗水無法正常排出,舌頭捲曲且變黑色,這同樣是致命的狀況。(註解:汗水是心臟液體的外在表現,舌頭則是心臟健康的指標,這些都是心臟衰竭的徵兆。)當陽氣反常地單獨存留,導致身體皮膚如同被煙燻過一般,同時伴隨目光直視和搖頭症狀,這也是心臟衰竭的跡象。(因爲心臟的經脈連接咽喉並影響視力,所以目光直視可以視爲心臟衰竭的警訊。)手少陰(即心經)的氣一旦耗盡,脈絡就會阻塞;脈絡阻塞,血液就不能流通;血液不流通,面色就會失去光澤,因此病人的臉色會變得像黧土一樣黑,這是血液功能已經死亡的表象,病情會在壬日加重,在癸日則可能死亡。
《脈經》提到,如果病人手掌腫脹,並且沒有掌紋,這同樣是致命的症狀。(《脈訣》認爲,這是心包膜衰竭的表現。)
喬嶽指出,當心髒衰竭時,舌頭會無法收縮,同時也會喪失語言能力。
2. 脾臟
環口黧黑,柔汗發黃,脾絕。(水色凌土,冷汗身黃,脾真散越,足太陰氣絕云云,見前唇部,病後喘瀉,脾脈將絕。)
《脈經》云:病人脾絕,十二日死,何以知之?口冷、足腫、腹熱、臚膚脹,泄利不覺、出無時度、耳干、舌背腫、溺血,大便赤泄、肉絕,九日死。《續焰》云:口不合,脾絕。
白話文:
【脾臟】
如果嘴周圍變得很黑,汗液呈現淡黃色,這可能是脾臟功能衰竭的徵兆。(當水氣過盛而侵蝕到土氣,導致身體發冷並冒冷汗,皮膚也變得黃色,這是脾臟功能嚴重衰退的表現,代表足太陰經的氣機已經耗盡。這種情況在前文討論嘴脣疾病時有提及,病後可能出現喘息和嚴重腹瀉,這顯示脾臟的脈象快要消失。)
根據《脈經》記載:若一個人脾臟功能完全喪失,預計在十二天內會死亡,我們如何判斷?如果出現口脣冰冷、腳部浮腫、腹部發熱、皮膚浮腫、無法控制的腹瀉且排泄物沒有定時定量、耳朵乾燥、舌頭下方腫脹、尿血、大便呈紅色、肌肉萎縮等症狀,那麼預計在九天內就會死亡。《續焰》提到:如果嘴巴無法閉合,這也是脾臟功能喪失的徵兆。
3. 肺臟
脈浮而洪,身汗如油,喘而不休,肺絕。
手太陰氣絕,則皮毛焦。太陰者肺也,行氣溫於皮毛者也。故氣不榮,則皮毛焦,而津液去;津液去,則皮節傷(皮上之紋);皮節傷,則皮枯毛折(津液去而皮節平,毛無潤養而折);毛折者,則毛先死,丙日篤,丁日死。聲如鼾睡,肺絕。
白話文:
如果脈搏浮而且洪大,身體出汗像流油一樣,呼吸急促無法停歇,這就是肺臟功能衰竭的徵兆。
當手太陰經的氣血完全耗盡,就會導致皮膚和毛髮乾燥。手太陰經指的是肺經,它負責運送氣血來溫暖和滋潤皮毛。所以,一旦肺經的氣血不能滋養,皮毛就會變得乾燥,而且體內的津液也會流失;津液流失後,皮膚的紋理會受損;皮膚紋理受損,皮膚就會乾枯,毛髮也會斷裂(因為津液流失,皮膚紋理會變得平坦,毛髮失去滋潤而斷裂);毛髮斷裂,表示毛髮已經先死亡,到了丙日病情會加重,丁日則可能死亡。當病人呼吸聲像打鼾,也是肺臟衰竭的表現。
4. 腎臟
髮直遺尿,齒枯目黃,面黑,腰欲折,自汗,腎絕四日死,溲便遺矢,狂言目反,直視,腎絕。
《脈鑑》云:脊痛腰重反覆難,此是骨絕五日看。(《脈經》曰:病人胃絕五日死,何以知之?脊痛、腰中重,不可反覆。《刊誤》曰:骨絕。《脈經》曰:胃絕。但脊與腰皆屬腎病,故從《刊誤》。)足少陰氣絕,則骨枯。
少陰者,冬脈也,伏行而溫於骨髓,故骨髓不溫,則肉不著骨,骨肉不相親,則肉濡而卻,肉濡而卻,故齒長而垢(齒齦肉退卻,而齒則長垢也),發無潤澤,無潤澤者,則骨先死,戊日篤,己日死。
《脈鑑》云:耳目口鼻有血出,病為下厥上竭亡(少陰經病,誤發汗,動其陰血,則血妄行,死),牙疳齒落並穿腮,腎水衰竭火焚死。
《中藏經》曰:腎絕,大便赤澀,下血不止,耳干、腳浮、舌腫,六日死。足腫,九日死。
白話文:
[腎臟]相關的症狀包含:頭髮失去光澤、無法控制小便、牙齒乾枯、眼睛泛黃、臉色暗沉、腰部疼痛到像要斷裂一樣、容易自發性出汗,這些都是腎臟功能嚴重衰竭的徵兆,如果持續四天未改善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此外,無法控制排泄、精神錯亂、眼睛直視不轉、這也是腎臟衰竭的表現。
根據《脈鑑》一書所述:如果出現脊椎疼痛、腰部沉重且難以翻身的症狀,這是骨髓功能衰竭的表現,若這種情況持續五天,病情可能危急。而胃部衰竭的患者在五天內也可能會死亡,其特徵為脊椎疼痛和腰部沉重,無法翻身。《脈經》認為這是胃部衰竭,然而,脊椎和腰部問題通常與腎臟疾病有關,因此,我們應遵照《刊誤》的說法,將其視為骨髓衰竭。如果足少陰脈氣衰竭,就會導致骨髓乾枯。
少陰脈,即冬季的脈象,它的運行隱蔽且溫暖骨髓。若骨髓得不到足夠的溫暖,肌肉將無法緊貼在骨頭上,當骨肉分離時,肌肉將萎縮,萎縮的肌肉使牙齒看起來更長,牙齦也更容易積垢,頭髮失去光澤,這一切徵兆都顯示骨髓已經開始衰亡。在戊日病情會加重,在己日可能就會死亡。
《脈鑑》又提到:若耳朵、眼睛、口鼻等部位出血,這是身體上下氣血衰竭的表現,如果治療失誤導致陰血過度流失,血就會亂跑,這種情況會致命。牙齦潰爛、牙齒掉落、腮部穿孔,這都是腎臟水分嚴重流失、體內熱量過剩的結果,最終可能導致死亡。
《中藏經》記載:腎臟衰竭的患者,可能出現大便顏色鮮紅、排便困難、血流不止的情況,耳道乾燥、腳部浮腫、舌頭腫脹,六天內可能會死亡。如果腳部腫脹,九天內可能會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