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四 (2)
卷之四 (2)
1. 六部臟腑分屬定位
《脈要精微論》云:尺內兩旁,則季脅也。尺外以候腎,尺裡以候腹。中附上(言附尺之上而居中者,即關脈也),左外以候肝,內以候膈;右外以候胃,內以候脾。上附上(言上而又上,即寸脈也),右外以候肺,內以候胸中;左外以候心,內以候膻中(即心包絡);前以候前,後以候後。上竟上者,胸喉中事也;下竟下者,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。
白話文:
《脈要精微論》說:
- 尺脈兩側:反映季脅(兩肋下)的狀況。
- 尺脈外側:反映腎臟的狀況。
- 尺脈內側:反映腹部的情況。
- 中附上(靠近尺脈上方的關脈):
- 左側外側:反映肝臟的狀況。
- 左側內側:反映膈膜的狀況。
- 右側外側:反映胃的狀況。
- 右側內側:反映脾臟的狀況。
- 上附上(靠近關脈上方的寸脈):
- 右側外側:反映肺臟的狀況。
- 右側內側:反映胸腔內的狀況。
- 左側外側:反映心臟的狀況。
- 左側內側:反映膻中(心包絡)的狀況。
- 前側:反映身體前方的狀況。
- 後側:反映身體後方的狀況。
- 脈象在上部顯著:反映胸喉部的情況。
- 脈象在下部顯著:反映少腹、腰部、膝蓋、小腿和腳部的狀況。
李士材曰:《內經》出胸腹膈三字,配寸關尺,腑不及膽者,寄於肝也;不及大腸小腸膀胱者,統於腹中也。
張路玉曰:寸關分左右,尺獨不分者,一皆主乎腎也,腎為先天一氣之始,故首言也。
白話文:
李士材說:《內經》提到胸、腹、膈三個部位,配合脈診中的寸、關、尺,其中沒有單獨提到膽,是因為膽寄屬於肝;沒有提到大腸、小腸、膀胱,是因為這些都統屬於腹部的範疇。
張路玉說:寸、關脈分為左寸、右寸、左關、右關,而尺脈不分左右,是因為尺脈主要反映腎的情況,腎是先天元氣的根本,所以最先提及。
徐春甫曰:內外每部,有前後半部之分也,脈之上至,應前半部為外;脈之下至,應後半部為內(一指前後分內外)。概而言之,臟腑近背之陽位者,以前半部候之;近腹之陰位者,以後半部候之。
白話文:
徐春甫說:每個人體部位,都可以分成前半部和後半部。脈向上達的,對應於前半部,屬於外;脈向下達的,對應於後半部,屬於內(這裡的「前」和「後」,主要是上下,決定內外)。總的來說,臟腑靠近背部、屬陽位的,用前半部的脈象來診斷;靠近腹部的、屬陰位的,用後半部的脈象來診斷。
張景岳曰:觀易卦六爻,凡畫卦者,自下而上,上三爻為外卦,下三爻為內卦,則其上下內外之義明矣。又有以浮取為外,沉取為內,於義亦通。
白話文:
張景嶽說:觀察《易經》中的卦象,六個爻的排列是從下往上,上三爻稱為外卦,下三爻稱為內卦,這樣就清楚了它們的上下內外之分。也有人認為,浮在水面上的部分為外卦,沉在水底的部分為內卦,這種說法在道理上也是說得通的。
滑伯仁曰:左尺主小腸、膀胱、前陰之病,右尺主大腸、後陰之病。《靈樞》曰:宗氣出於上焦,營氣出於中焦,衛氣出於下焦。上焦在於膻中,中焦在於中脘,下焦在於臍下陰交。故寸主上焦,以候胸中;關主中焦,以候膈中;尺主下焦,以候腹中。此定診也。(此三焦分診於寸關尺也。)
白話文:
滑伯仁說:左手寸口脈診斷小腸、膀胱、生殖器前部的疾病,右手寸口脈診斷大腸、生殖器後部的疾病。《靈樞》中說:宗氣出身體上部,營氣出身體中部,衛氣出身體下部。上部位於胸腔,中部位於中脘,下部位於肚臍以下陰交的地方。所以寸口脈診斷上部,用來觀察胸腔,關脈診斷中部,用來觀察橫膈膜,尺脈診斷下部,用來觀察腹部。這是確診的方法。(這將三焦分診於寸關尺。)
慎庵按:以上診法,五臟定位,出於《素問》。三焦包羅乎五臟六腑之外,是一大腑,故《經》名孤腑,當依上中下,分診於寸關尺,是從《靈樞》也。膻中即心包絡。《經》云:諸邪之在於心也,皆在於心之包絡,是代心受邪之臟,是即心也。故《素問》首及之,而診同於左寸。
白話文:
慎庵註解:以上診法,五臟的定位,出自《素問》。三焦包含五臟六腑之外,是一個大臟腑,因此《經典》中稱為孤臟腑,應該依上中下,分別診斷於寸關尺,這是根據《靈樞》的說法。膻中就是心包絡。《經典》中說:各種邪氣在於心時,都存在於心的包絡中,這是一個代替心臟受到邪氣侵犯的臟腑,也就是指心。因此,《素問》首先提到它,而診斷時與左寸同論。
命門在十四椎之下,下至上,在七椎之上,介乎兩腎之中,正當上下左右之中,其位象極,名為丹田,是先天真陽之窟宅,而為腎經之腧穴,故候右尺之元陽,即所以候命門也。至於六腑經文,首揭胃腑,余俱略而不言,但以胸膈腹三字該之者,以胃為十二經脈之化原,五臟六腑,皆稟氣於胃,顧胃腑於諸經,豈不重而且大乎?此皆本之於《內經》,為診家之定法,歷萬世而不移易者也。余大小腸、膽與膀胱四經部位,未經《內經》指明,致啟後世之疑,議者紛紛不一。
白話文:
命門位於第十四節脊椎下方,向上延伸至第七節脊椎上方,夾在兩腎之間,正處於上下左右的正中間。它的位置十分重要,稱為丹田,是先天真陽之氣的儲藏之地,也是腎經的腧穴。因此,檢查右尺脈的元陽之氣,也就是在檢查命門。
至於六腑經穴,經文首先列出胃和大腸,其他經穴簡略提及,僅用「胸膈腹」三字概括。這是因為胃是十二經脈化生的源頭,五臟六腑都從胃裡得到氣血。因此,胃和大腸在諸經中難道不是最重要、最大的嗎?這些說法都根據《內經》,是醫家診斷的定法,萬世不移。
但大腸、小腸、膽和膀胱這四條經絡的具體位置,《內經》並沒有明確指出,導致後世爭議紛紛,意見不一。
以膽屬木,而附於肝,分屬左關同診。膀胱與腎俱屬水,分診於左尺。至大小腸二腑,或從兩寸,或從兩尺,未有定診。余著《存疑》一則,附見於後,就有道者正焉。
白話文:
膽屬於木行,附屬於肝,診脈時分別在左關脈。膀胱和腎都屬於水行,診脈時分別在左尺脈。至於大小腸這兩個腑,有時從寸脈診脈,有時從尺脈診脈,沒有固定的診脈位置。我在《存疑》中寫了一則,附在後面,希望有道行的人可以指正。
2. 存疑
(見後附余)
3. 下指法
盧子由曰:診法多端,全憑指法捷取。蓋人之中指,上兩節長;無名食指,上兩節短,參差不齊。若按尺,排指疏,則逾越一寸九分之定位;排指密,又不及寸關尺之界分。齊截三指,斯中指翹出,而節節相對,節無不轉,轉無不活,此別左右,分表裡,推內外,悉五層,候浮中沉,此三指法也。
白話文:
盧子由說:診脈的方法有很多,主要靠手指的靈活運用。人的中指,上面的兩個指節長;無名指和食指,上面的兩個指節短,長短不一。如果按脈時,手指間隔較寬,就會超過一寸九分的定位;手指間隔較窄,又達不到寸關尺的界限。如果將三指同時按脈,那麼中指就會翹出來,而且每個指節都對齊,每個指節都能轉動,靈活自如。這種方法可以區分左右,分辨表裡,推測內外,共分為五層,可以探知浮、中、沉三種脈象。這就是三指診脈法。
以中指並齊食指,去無名指;以中指並齊無名指,去食指,亦節無不轉,此衡寸口,權尺中,齊上下,推下上,推上下,均前後,兩指法也。至若左人迎,右氣口,候十二臟腑定位,如以右食指,切左寸髒心,腑小腸;右中指,切左關臟肝,腑膽;右無名指,切左尺臟腎,腑膀胱;如以左食指,切右寸臟肺,腑大腸;左中指,切右關臟脾,腑胃;左無名指,切右尺臟命門,腑三焦,(此遵古診,惟此右尺不可依此,當遵前條經文。)咸用指端舉按,別臟別腑,此單指法也。
白話文:
用中指和食指並齊,排除無名指;用中指和無名指並齊,排除食指,其他手指的節點也都要能靈活轉動。這就是測量寸口的尺寸,調整它前後左右的位置,均勻分佈,上下推動,這樣兩根手指就能靈活使用。至於左人迎和右氣口,可以根據它們來診斷十二臟腑的位置。比如,用右手食指診切左寸部,就能診斷心臟(臟)和小腸(腑);用右手的中指,診切左關部,就能診斷肝臟(臟)和膽囊(腑);用右手無名指,診切左尺部,就能診斷腎臟(臟)和膀胱(腑)。同樣,用左手食指,診切右寸部就能診斷肺臟(臟)和大腸(腑);用左手的中指,診切右關部,就能診斷脾臟(臟)和胃(腑);用左手無名指,診切右尺部,就能診斷命門(臟)和三焦(腑)。(這裡遵循古法,只有右尺是不可以按照這個方法來診斷的,應該按照前面經文中提到的方法。)常用指尖舉起和按壓的方式,分別診斷臟腑,這就是單指診脈法。
雖可三指並齊,及其定位,專指舉按,固得其真,不若獨指之無牽帶,別有低昂也。第惟食指肉薄而靈,中指則厚,無名指更厚且木,是必指端稜起如線者,名曰指目,以按脈中之脊,無論洪大弦革,即小細絲微,咸有脊焉,真如目之視物,妍醜畢具,故古人稱診脈,曰看脈,可想見其取用矣。每見惜指甲之修長,用指厚肉分,或指節之下,以憑診視者,真不啻目生頸腋胸脅間矣。
白話文:
雖然可以三根手指並列按脈,但定位時專門用一根手指舉按,這樣可以得到準確的結果,但不如單獨一根手指按脈時沒有牽絆,而且能分辨出脈象的微妙變化。
但是,食指的肉質比較薄而靈敏,中指的肉質較厚,無名指的肉質更厚且僵硬。所以必須用指尖稜線突出的手指,這種手指稱為「指目」。用指目按脈中的脊線(類似脈搏的中央高點),無論脈搏是強大還是細微,都會有脊線。就像用眼睛看東西一樣,美醜都能辨別清楚。因此,古人稱診脈為「看脈」,可見把脈的取用方法。
我常常看到有人愛惜指甲的修長,用肉質厚的指腹或手指根部來診脈,這種做法就好像長了眼睛在脖頸、腋窩和胸腹間一樣。
4. 下指有輕重
《五難》曰:脈有輕重何謂也?然初持脈,如三菽(豆也)之重,與皮毛相得者,肺部也。如六菽之重,與血脈相得者,心部也。如九菽之重,與肌肉相得者,脾部也。如十二菽之重,與筋平者,肝部也。按之至骨,舉指來疾者,腎部也。故曰輕重也。
白話文:
《五難》中提到:脈搏有輕重之分,這是什麼意思?剛開始把脈時,如果感覺脈搏像三顆豆子的重量,與皮毛相應,就是肺部。如果感覺像六顆豆子的重量,與血脈相應,就是心部。如果感覺像九顆豆子的重量,與肌肉相應,就是脾部。如果感覺像十二顆豆子的重量,與筋脈相平,就是肝部。如果按壓到骨頭上,鬆開手指後脈搏跳動很快,就是腎部。所以中醫把脈法中重視脈搏的輕重。
滑伯仁曰:取脈之要有三:曰舉、曰按、曰尋。輕手循之曰舉,重手取之曰按,不輕不重,委曲求之曰尋。初持脈,輕手按之,脈見皮膚之間者,陽也,腑也,亦心肺之應也。重手按之,附於肉下,近於筋骨間,陰也,臟也,亦腎肝之應也。不輕不重,中而候之,其脈得於肌肉間者,陰陽相通,中和之象,脾胃之應也。
白話文:
滑伯仁說:把脈的方法有三個:舉、按、尋。輕輕的手法順著脈絡滑動叫做「舉」,重按脈絡叫做「按」,不輕不重,委婉地尋找脈搏叫做「尋」。第一次把脈時,用輕輕的手法按,脈搏浮在皮膚間的,是陽脈,也屬腑,同時也和心肺相應。用重手法按,按到肌肉下,靠近筋骨間的,是陰脈,也屬臟,同時也和肝腎相應。不輕不重,按在中間的位置,這樣把到的脈搏在肌肉間,陰陽相通,中和的象徵,也和脾胃相應。
若浮中沉之不見,則委曲而求之,所謂尋也。若隱若見,則陰陽伏匿之脈也,三部皆然。(一云:舉必先按之,按則必先舉之,以舉物必自下而上,按物必自上而下也。)
白話文:
如果診察時只看到了浮脈或沉脈,而看不見其他脈象,表示病情變化隱藏得很深,需要仔細地尋找和辨別,這就叫做「尋脈」。如果脈象忽隱忽現,則表示陰陽之氣在體內潛藏著,三部脈象皆如此。(另有一種說法認為:把脈時必須先按壓,然後再抬起手指,這是因為舉起手指時必須從下而上,按壓時則必須從上而下。)
5. 診視大法
《脈要精微論》云:診法常以平旦,陰氣未動,陽氣未散,飲食未進,經脈未盛,絡脈調勻,氣血未亂,故乃可診有過之脈。(脈不得中,而有過失也。)凡診先以三指齊按,所以察其大綱,如陰陽表裡(統體而言),上下來去,長短溢脈覆脈之類是也。後以逐指單按,所以察其部分。
白話文:
《脈要精微論》中說:看病最好在清晨,因為此時陰氣尚未動,陽氣尚未散,飲食尚未進食,經脈尚未旺盛,絡脈調和均勻,氣血未亂,所以可以檢查出過度的脈象。(脈象不正常,有異常)凡是看病,先用三根手指同時按壓,用來觀察其整體情況,例如陰陽、表裡(整個身體來說)、上下往來、長短、浮脈、沉脈等。然後再逐個用手指按壓,用來觀察其局部情況。
每部下指,先定經脈時脈,以審胃氣,分表裡寒熱虛實,辨氣分血分,陰陽盛衰,臟腑所屬。浮候中候沉候,以消息之斷病,何部異於眾脈,便屬此部有病;候其盛衰之極者,以決之,在上上病,在下下病,左曰左病,右曰右病。
白話文:
在把脈時,首先要確定經脈和時脈,藉此判斷胃氣,區分表裡寒熱虛實,分辨氣血區分,陰陽盛衰,以及與臟腑的關係。通過浮脈(較淺)、中脈(適中)、沉脈(較深)的變化,來判斷疾病的性質。如果某個部位的脈象與其他脈象不同,就表示該部位有病。觀察脈象盛衰的極點,來確定病情所在。如果在身體上部發現異常脈象,就表明上部有病;在下部發現異常脈象,就表明下部有病;左邊的異常脈象,表明左邊有病;右邊的異常脈象,表明右邊有病。
《平人氣象論》云:持脈有道,虛靜為保。以脈之理微,非靜心神,忘外慮,均呼吸,不能得也。故人之息未定,不可以診;己之息未定,亦不可以診。夫意逐物移,念隨事亂,謂能察認隱微,有是理乎?故必虛其心,靜其志,纖微無間,而診道斯為全矣,保不失也。
白話文:
《平人氣象論》上說:把脈是有方法的,保持虛心靜氣最重要。因為脈象非常細微,如果不靜心觀照,忘掉外界的煩惱,呼吸平穩,就無法體會到脈象的變化。所以,如果患者的呼吸還沒平穩,就不可以把脈;如果醫師自己的呼吸還沒平穩,也不可以把脈。如果心思隨著外物而轉移,念頭隨著事務而紛亂,怎麼可能辨別出微妙的脈象呢?所以,一定要讓心保持虛靜,讓心志寧靜,才能完全領會診察的訣竅,把脈時纔不會出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