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診抉微》~ 卷之一 (10)
卷之一 (10)
1. 察目部
又有瞳神內,不見黑瑩,但見一點鮮紅或紫濁者,此為血貫瞳神,不但目不可治,恐其人亦不久也;又有白輪自平,而青輪忽泛起突出者,此木邪鬱滯,隨火脹起也,瀉火必先伐木。
又有白輪連黑珠一齊突出者,或凝定不動,或漸出脫落,此風毒也,急於迎香上星等處針之,失治必死。然予亦見有兩目俱脫而不死者。
目有無故忽失明,此為氣脫,非佳兆也。大劑參、耆主之。然《難經》云:脫陽者見鬼,脫陰者目盲,是又未可專恃參、耆也。然又有不同者,丹溪治一男子,忽目盲,其脈澀,謂有死血在胃,因數飲熱酒故也,以蘇木煎湯,調人參膏飲之,二日,鼻內兩手掌皆紫黑,此滯血行也。以四物加蘇木、桃仁、紅花、陳皮煎,調人參末,數服愈。
又一男子,忽目盲不見物,脈緩大,四至之上,重按則散而無力,此為受濕。用白朮為君,黃耆、茯苓、陳皮為臣,稍佐以附子,十餘劑愈。人能察其脈,而辨其因,斯上工矣。
《匯辨》云:目赤色者,其病在心,色淡紅者,心經虛熱;白,病在肺;青,病在肝;黃,病在脾;黑,病在腎。黃而難名,病在胸中;白睛黃淡,肺傷泄痢;黃而且濁,或如煙燻,濕甚黃疸;黃如橘明,則為熱多;黃兼青紫,脈來必芤,血瘀胸中。眼黑頰赤,乃系熱痰,眼胞上下,有如煙煤,亦為痰病;眼黑步艱,呻吟不已,痰已入骨,遍體痠疼;眼黑而黃,四肢痿痹,聚沫風痰,隨在皆有。目黃大煩,脈大病進;目黃心煩,脈和病愈。
目睛暈黃,衄則未止;目睛黃者,酒疸已成。(故先哲云:目睛黃,非疸即衄,目黃而頭汗,將欲發黃)。黃白及面,眼胞上下,皆覺腫者,指為谷疸,心下必脹。明堂眼下,青色多欲,精神勞傷,不爾未睡,目無精光,齒黑者,瘰癧。血脈貫瞳者,凶。一脈一歲,死期已終。
目間青脈,膽滯掣痛。瞳子高大,太陽不足。病人面目,俱等無疴,眼下青色,傷寒挾陰,目正圓者,太陽經絕,痓病不治。色青為痛,色黑為勞,色赤為風,色黃溺難,鮮明留飲(鮮明者,俗名水汪汪也,俱指白珠)。目睛皆鈍,不能了了,鼻呼不出,吸而不入,氣促而冷,則為陰病;目睛了了,呼吸出入,能往能來,息長而熱,則為陽病。
《素問·評熱論》云:諸有水氣者,微腫先見於目下也。
《靈樞·水脹篇》云:水始起也,目窠上微腫,如新臥起之狀。
《素問·平人氣象論》曰:頸脈動,喘疾咳,曰水;目內微腫,如臥蠶起之狀,曰水。(目窠,目之下胞。)
《脈鑑》云:青若針橫於目下(青色如針),赤連耳目死須知,目下五色筋疾現,魂歸冥府不差移。
玄珠曰:上下瞼腫者,脾氣熱也。一曰脾之候在瞼,瞼動,則知脾能消化也,脾病,則瞼澀嗜臥矣。
白話文:
眼睛的瞳孔內,如果看不到黑色的光澤,只看到一點鮮紅色或紫濁色,這表示血已經侵入瞳孔,不只眼睛無法醫治,這個人恐怕也活不久了。另外,如果眼白的部份原本是平的,卻突然看到眼白的邊緣(青輪)突起,這是因為肝的邪氣鬱積,隨著火氣而腫脹起來,治療時必須先瀉火氣,再調理肝氣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眼白和黑眼珠一起突出,有的固定不動,有的則慢慢脫落,這是風毒引起的,應該立即在迎香穴、上星穴等處針灸,如果延誤治療就會有生命危險。不過,我也看過雙眼都脫落但沒有死的人。
眼睛無緣無故突然失明,這是因為氣虛脫離所致,不是好徵兆,應該用大量的補氣藥,像是人參、黃耆來治療。《難經》說過,脫陽的人會看到鬼,脫陰的人會失明,所以也不能完全依賴人參、黃耆來治療。但還有其他不同的狀況,像是朱丹溪曾經醫治過一位男子,突然失明,他的脈象是澀的,認為是有瘀血積在胃裡,是因為常常喝熱酒的關係,於是就用蘇木煎湯,加入人參膏給他喝。過了兩天,鼻孔和兩手掌都出現紫黑色,這是瘀血開始流動的現象。之後就用四物湯加上蘇木、桃仁、紅花、陳皮煎煮,再加入人參粉,多服幾次後就痊癒了。
還有一個男子,突然失明看不到東西,脈象緩慢而大,輕按在四至的地方,重按就散掉無力,這是因為受了濕氣。就用白朮當主藥,黃耆、茯苓、陳皮當輔藥,稍微加一點附子,吃了十幾劑就痊癒了。一個人如果能觀察脈象,辨別病因,那就是高明的醫生了。
《匯辨》說:眼睛赤紅色,病在心;淡紅色,是心經虛熱;白色,病在肺;青色,病在肝;黃色,病在脾;黑色,病在腎。如果黃色很難形容,是病在胸中;眼白呈現淡黃色,是肺受到損傷導致腹瀉;黃色而且混濁,或者像煙燻過一樣,是濕氣很重導致的黃疸;如果黃色像橘子一樣明亮,表示熱邪很盛;如果黃色又帶青紫色,脈象來的時候一定會呈現空虛的現象,表示有瘀血積在胸中。眼黑臉頰赤紅,是熱痰引起的;眼瞼上下像被煙煤燻過,也是痰病;眼睛發黑,走路困難,不斷呻吟,表示痰已經深入骨髓,全身痠痛;眼睛發黑又帶黃色,四肢痿軟無力,口中常常有痰沫,隨處可見。眼睛發黃,感到心煩,脈象大,病情會加重;眼睛發黃,心中煩躁,脈象平和,病情會好轉。
眼睛的眼珠呈黃色,如果同時流鼻血,表示出血的情況還沒停止;如果眼睛的眼珠是黃色,表示已經形成酒疸。(所以前輩說:眼睛的眼珠變黃,不是黃疸就是出血,如果眼睛變黃又冒冷汗,表示快要發黃疸了。)眼白、臉部,以及眼皮上下都感到腫脹,這是「穀疸」,肚子一定會脹滿。印堂(兩眉之間)和眼睛下方出現青色,表示慾望過多、精神過度勞累,不然就是睡眠不足,眼睛沒有精神,牙齒發黑的人,可能會有瘰癧(淋巴結核)。眼中有血絲貫穿瞳孔,是凶兆。如果脈象細弱到一歲一脈,表示壽命將盡。
眼睛之間出現青色脈絡,是膽氣鬱滯導致的抽痛。瞳孔過大,表示太陽之氣不足。病人看起來臉色正常沒有異狀,只是眼睛下方出現青色,是傷寒挾帶陰氣。如果眼睛看起來很正圓,是太陽經的氣血衰竭,這種痓病是無法醫治的。如果呈現青色表示疼痛,黑色表示過於勞累,紅色表示受到風邪,黃色表示小便不順暢,眼睛出現鮮明的潤澤感(俗稱「水汪汪」,都是指眼白)。眼睛呈現混濁不清的狀態,無法看得清楚,鼻子只能吸氣卻無法呼氣,呼吸急促且感覺寒冷,這是陰虛的病症;如果眼睛明亮清澈,呼吸順暢,可以自由進出,呼吸長而感覺溫熱,這是陽盛的病症。
《素問·評熱論》說:「凡是有水腫的人,最先會在眼睛下方出現輕微的腫脹。」
《靈樞·水脹篇》說:「水腫剛開始發生的時候,眼睛周圍會微微腫脹,像剛睡醒時的樣子。」
《素問·平人氣象論》說:「頸部的脈搏跳動,呼吸急促且咳嗽,這是水腫;眼睛裡面微微腫脹,像臥蠶一樣,也是水腫。(眼睛周圍,是指眼睛的下眼皮)」
《脈鑑》說:「眼睛下方出現像針一樣的青色,如果紅色連到耳朵和眼睛,必須知道這是死相。眼睛下方出現五色的筋,表示魂魄會離開人世。」
《玄珠》說:「上眼皮和下眼皮腫脹,是脾氣有熱的現象。還有一種說法是脾的徵兆在眼皮,眼皮跳動,表示脾的消化功能正常;脾有病,眼皮就會變得乾澀,且容易想睡覺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