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四聖懸樞》~ 卷二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)

1. 少陰經證

2. 口燥舌乾

少陰經在太陰之次,太陰表邪不解,以次相傳,五日則及少陰。其經自足走腰,行身之後,以癸水而化君火。少陰百病,皆水勝而火負,而惟溫疫,則火勝而水負,故口燥舌乾而渴。以其營鬱熱發,君相燔蒸,一水不敵二火,而再值木生火長之時,則水虧火盈,必然之勢。滋益腎水,以清壯火,疹家少陰之良規也。

青萍天冬湯

浮萍(三錢),天冬(三錢),生地(三錢),元參(二錢),丹皮(一錢),生薑(三錢),栝蔞根(三錢)

流水煎半杯,熱服。

治疹病少陰經證,口燥舌乾者。

白話文:

口燥舌乾

少陰經在太陰經的後面,太陰經的表邪沒有解除,就會慢慢傳到少陰經,大約五天左右就會影響到少陰經。少陰經從足部走到腰部,沿著身體後方運行,將癸水轉化為君火。少陰經的各種疾病,多半是因為水的力量大過於火,只有溫疫這種病,是火的力量大過於水,所以會出現口乾舌燥而且想喝水的症狀。這是因為體內營分鬱積發熱,君火和相火一起熾熱蒸騰,一分水敵不過兩分火,如果又遇到木生火旺的時候,就會造成水虧損而火旺盛,這是必然的趨勢。因此,滋養腎水,來清除過旺的火,是治療麻疹患者少陰經病症的良好方法。

青萍天冬湯

藥材: 浮萍(三錢)、天冬(三錢)、生地(三錢)、元參(二錢)、丹皮(一錢)、生薑(三錢)、栝蔞根(三錢)

煎法: 用流動的水煎成半杯,溫熱服用。

功效: 治療麻疹疾病中,少陰經受邪,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。

3. 厥陰經證

4. 煩滿發斑

厥陰經在少陰之次,少陰表邪不解,以次相傳,六日則及厥陰,六經盡矣。其經自足走胸,行身之側,循陰器而上行,故煩滿而囊縮。厥陰肝木,司營血而胎君火,又與少陽相火兩相表裡,溫疫之病,受在營血,營鬱熱發,君相之火俱炎,傳至厥陰,熱盛極矣。是時肝血不枯,水土滋潤,營熱不能內傳,外發皮毛,自見紅斑。

經傳厥陰,法宜涼營血而滋風木,瀉皮毛而清相火也。

青萍當歸湯

浮萍(三錢),當歸(二錢),生地(三錢),丹皮(二錢),芍藥(二錢),生薑(二錢),甘草(一錢)

流水煎半杯,熱服。

治疹病厥陰經證,煩滿囊縮,而使之發斑者。

白話文:

厥陰經的位置在少陰經之後,如果少陰經的表邪沒有解除,就會依照順序傳到厥陰經,大約六天就會到達,這時六條經脈就都受病了。厥陰經從腳部走到胸部,沿著身體兩側,經過陰部向上行,所以會出現煩躁、胸悶、以及陰囊收縮的狀況。厥陰經對應肝木,負責運行營血並滋養君火,又和少陽相火互為表裡。溫熱性傳染病,病邪侵犯營血,導致營血鬱積生熱,君火與相火都變得旺盛,傳到厥陰經時,熱邪就非常嚴重了。這時因為肝血尚未枯竭,水土仍然滋潤,營血的熱邪無法向內傳遞,就向外散發到皮膚表面,就會出現紅色的斑疹。

病邪傳到厥陰經,治療原則應該要涼血養營、滋養肝木,同時疏泄皮膚毛孔、清瀉相火。

青萍當歸湯

浮萍(三錢)、當歸(二錢)、生地(三錢)、丹皮(二錢)、芍藥(二錢)、生薑(二錢)、甘草(一錢)。

用流水煎煮成半杯,溫熱服用。

這個藥方是治療疹病傳到厥陰經的證候,像是煩躁、胸悶、陰囊收縮,且導致皮膚發斑的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