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聖懸樞》~ 卷三 (4)
卷三 (4)
1. 少陽經證
2. 驚悸吐泄寒戰發熱
少陽之經,在筋脈之分,肌肉之內,陽明經病,以次相傳,三日則及少陽。其經自目循耳,行身之側,下頸而合缺盆,由胸而走脅肋,從相火化氣,右降而歸癸水。病則經氣不降,逆克戊土,陽明壅塞,心胸滿脹,愈阻少陽降路,遂與陽明之經,痞結心胸脅肋之間,故有脅痛心痞之證。相火上炎,濁氣升騰,故有口苦咽乾,目眩耳聾之條。
戊土困於甲木,胃腑逼窄,水穀莫容,故作吐泄。吐泄亡陰,則入陰明之腑,吐泄亡陽,則入太陰之臟。入臟入腑,裡氣鬱滿,而表氣壅礙,則有少陽諸證。若臟腑松暢,中氣調和,但傳少陽之經,諸證不作也。少陽甲木,生於壬水而降於癸水,而其下行,則隨戊土,戊土下降,而甲木從之,水土栽培,根本不搖,是以膽壯。陽明既病,兩經俱逆,膽木虛飄,故生驚悸。
位居陽明之裡,太陰之表,太陰主營,陽明主衛,營陰外束,衛氣欲出,鼓盪振搖,則為寒戰。衛氣鬱發,陽勝而熱,則寒往矣,勝極而衰,營陰閉藏,又復如初,陰勝而寒,則熱往矣,故少陽之經,有寒熱往來之證。營衛相爭,久分勝負,寒勝則入於太陰,熱勝則入於陽明。
入於陽明,則有生而無死,入於太陰,則有死而無生。其入臟入腑,或死或生之機,總卜寒熱之勝負,當其熱來而寒往,即為陽勝之徵,及其熱往而寒來,便是陰勝之候。最可慮者,寒來而熱不能來,熱往兩寒不能往也。
其在大人,寒戰而熱來,即望汗解,其在小兒,寒戰而熱來,即望痘生,往來寒熱,勝負之際,不可以不察也。
小柴胡湯
柴胡(三錢),黃芩(一錢),人參(一錢),甘草(一錢),半夏(三錢),生薑(二錢),大棗(三枚)
流水煎半杯,溫服。
治寒熱嘔吐者。
柴胡芍藥石膏湯
柴胡(三錢),黃芩(三錢),人參(一錢),甘草(一錢),半夏(二錢),生薑(二錢),大棗(三枚),芍藥(二錢),石膏(二錢,生,研)
流水煎大半杯,分,溫服。
治少陽熱勝,半入陽明者。
柴胡桂枝幹薑湯
柴胡(二錢),半夏(二錢),人參(一錢),甘草(一錢),生薑(二錢),大棗(三枚),乾薑(二錢),桂枝(一錢)
流水煎半杯,溫服。
治少陽寒勝,半入太陰者。
少陽居陰陽之半,半表陽旺,則熱勝而入腑,半里陰旺,則寒勝而入臟,吉凶生死,悉判於此。庸愚妄作,以寒戰為內熱,而用瀉下。此輩昏狂獰惡,不安下愚,敢肆凶頑,以禍蒼生,可恨也!
白話文:
少陽經脈位於筋脈分佈之處、肌肉之內,陽明經的病症會依序傳遞,三天後就會影響到少陽經。少陽經的走向是從眼睛開始,沿著耳朵,行於身體兩側,向下經過脖子匯集於鎖骨上窩,從胸部到脅肋部位,它的氣化是從相火轉化為氣,然後右行下降回歸癸水。當生病時,少陽經氣無法下降,反而向上反剋戊土,造成陽明經氣壅塞,心胸滿脹。這更加阻礙了少陽經氣下降的道路,於是就和陽明經氣一起,在心胸和脅肋之間形成痞塞。所以會出現脅肋疼痛和心下痞塞的症狀。由於相火上炎,濁氣上衝,所以會有口苦、咽乾、眼睛眩暈、耳朵聽力下降的情況。
戊土被甲木困住,胃部變得狹窄,無法容納食物,所以會產生嘔吐和腹瀉。嘔吐腹瀉導致陰液耗損,病邪就會進入陰明的腑;嘔吐腹瀉導致陽氣耗損,病邪就會進入太陰的臟。病邪無論進入臟或腑,都會使裡氣鬱結滿悶,而表氣也受到阻礙,這就會出現少陽的各種症狀。如果臟腑順暢、中氣調和,病邪只會循著少陽經傳遞,就不會出現各種症狀。少陽的甲木,產生於壬水,下降於癸水,它的下行要跟著戊土,戊土下降,甲木也跟著下降,水土相輔相成,根基穩固,所以膽氣強壯。當陽明經生病後,兩條經脈都逆亂,膽木就會虛浮飄蕩,因此產生驚悸的症狀。
少陽經脈的部位,在陽明經的內側,太陰經的外側。太陰經主管營血,陽明經主管衛氣。營陰向外收束,衛氣想要發散,兩者互相搏動震盪,就會產生寒戰。衛氣鬱滯而發散,陽氣旺盛而發熱,這時寒冷就退去;當陽氣旺盛到極點而衰退時,營陰閉藏,又會回到最初的狀態,陰氣旺盛而寒冷,這時熱就退去。所以少陽經的病症,會有寒熱交替的現象。營衛之氣互相爭鬥,時間久了會分出勝負,寒氣勝過就會進入太陰經,熱氣勝過就會進入陽明經。
病邪進入陽明經,則有生的希望,進入太陰經,則有死亡的危險。是生是死,就取決於病邪進入臟腑還是經絡,總的來說要看寒熱勝負的情況。當發熱而寒冷退去時,就表示陽氣勝過;當發冷而熱退去時,就表示陰氣勝過。最令人擔心的是,發冷後熱氣無法回升,或發熱後寒冷無法回升。
對於成年人來說,寒戰之後出現發熱,就希望能藉由發汗來解除病症。對於小孩子來說,寒戰之後出現發熱,就希望能夠長出痘疹。寒熱交替,在勝負轉變之際,不可以不仔細觀察。
小柴胡湯
柴胡(三錢),黃芩(一錢),人參(一錢),甘草(一錢),半夏(三錢),生薑(二錢),大棗(三枚)
用水煎煮成半杯,溫服。
治療寒熱往來、嘔吐的症狀。
柴胡芍藥石膏湯
柴胡(三錢),黃芩(三錢),人參(一錢),甘草(一錢),半夏(二錢),生薑(二錢),大棗(三枚),芍藥(二錢),石膏(二錢,生,研成粉末)
用水煎煮成大半杯,分次溫服。
治療少陽熱勝,病邪已經進入陽明的症狀。
柴胡桂枝乾薑湯
柴胡(二錢),半夏(二錢),人參(一錢),甘草(一錢),生薑(二錢),大棗(三枚),乾薑(二錢),桂枝(一錢)
用水煎煮成半杯,溫服。
治療少陽寒勝,病邪已經進入太陰的症狀。
少陽經脈位於陰陽之間,一半屬於表陽旺盛,就會因為熱勝而進入腑;一半屬於裡陰旺盛,就會因為寒勝而進入臟。是吉是凶、是生是死,都由此判斷。庸醫愚昧地胡亂診治,把寒戰誤認為是體內有熱,而使用瀉下的藥物。這些人昏庸狂妄又凶惡,不肯安於愚笨,敢肆意胡為,禍害百姓,實在可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