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四聖懸樞》~ 卷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1)

1. 煩渴發熱

太陽未傳陽明,不作煩渴,內連陽明,衛郁發熱,而外泄無路,煩渴乃生,以胃腑燥氣,因表鬱而里應也。此在大人,或有表解而病此者,小兒不得汗泄,必連表證。宜白虎加元麥紫蘇湯,清金而發表。氣虛者,加人參以益氣,防其渴止陽亡而衛氣虛敗也。

白虎加元麥紫蘇湯

石膏(二錢,生),知母(一錢),甘草(一錢)粳米(半杯),元參(一錢),麥冬(三錢,去心),紫蘇(三錢)

流水煎至米熟,取半杯,熱服,覆衣。

治太陽經證未解,而見煩渴者。

人參白虎加元麥紫蘇湯

石膏(一錢),知母(一錢),甘草(一錢),粳米(半杯),人參(一錢),元參(一錢),麥冬(三錢),紫蘇(三錢)

流水煎至米熟,取大半杯,熱服,覆衣。

治證同前,而氣虛者。

寒疫之證,臟腑亦生濕寒,燥熱者頗少。小兒相火未泄,陽旺之人,多有此證,白虎法不可不備也。

白話文:

煩渴發熱

太陽經的病邪還沒傳到陽明經時,不會出現煩渴的症狀。如果病邪直接侵入陽明經,就會造成身體的衛氣鬱積而發熱,但又無法從體表發散出去,這時就會產生煩渴。這是因為胃腑燥熱,又因為體表鬱結而引起的內部反應。這種情況在大人身上,有時可能會在體表症狀解除後才出現,但小孩如果無法透過流汗來疏解,就一定會連帶出現體表的症狀。這種情況適合用白虎加元麥紫蘇湯來治療,可以清肺熱、發散體表。如果是氣虛的人,可以加入人參來補氣,預防因為渴止而導致陽氣虛脫,衛氣衰敗。

白虎加元麥紫蘇湯

生石膏(二錢)、知母(一錢)、甘草(一錢)、粳米(半杯)、元參(一錢)、麥冬(三錢,去心)、紫蘇(三錢)

用水煎煮到米熟,取半杯,溫熱服用,服後蓋好被子。

用於治療太陽經的病症還沒解除,就出現煩渴的狀況。

人參白虎加元麥紫蘇湯

生石膏(一錢)、知母(一錢)、甘草(一錢)、粳米(半杯)、人參(一錢)、元參(一錢)、麥冬(三錢)、紫蘇(三錢)

用水煎煮到米熟,取大半杯,溫熱服用,服後蓋好被子。

用於治療與前面相同的情況,但是有氣虛的人。

在寒性疫病中,臟腑也會產生濕寒,出現燥熱症狀的情況很少。但小孩子如果體內的相火沒有順利發散,或是體質陽氣旺盛的人,就容易出現這種情況,所以白虎湯的治療方法是必須要準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