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元御

《四聖懸樞》~ 卷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)

1. 陰陽盛衰

太陽一經,三陽三陰之綱領也,陽盛則外傳三陽之經,陰盛則內傳三陰之臟。陽盛者,三陽當令,經熱外發,則臟陰退避,而內寒不生,陰盛者,三陰司權,臟寒內動,則經陽敗沒,而外熱不作。陽盛則善長,故紅腫而外發,陰盛則善藏,故黑塌而內陷。外發則衛氣升達而人生,內陷則衛氣淪亡而人死。

陽盛者順,陰盛者逆,自然之理也。究之病在太陽,不早解表寒,其內傳六經,衛郁痘發,已為順中之逆。若於痘形未見之先,早以表藥解之,令其寒散衛泄,痘粒不生,是為順中之順也。

庸工謬妄,以為臟腑之毒,不知解表,而又以寒瀉,敗其胃氣,小兒夭枉,千載奇冤。此輩穰穰,何可勝誅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經是三陽三陰的總綱,陽氣旺盛時,會向外傳導到三陽經脈,陰氣旺盛時,則會向內傳導到三陰臟腑。陽氣旺盛時,三陽經脈當令,經脈發熱向外發散,臟腑的陰氣就會退避,體內就不會產生寒冷;陰氣旺盛時,三陰臟腑掌權,臟腑的寒氣向內發動,經脈的陽氣就會衰敗消失,體表就不會產生熱象。陽氣旺盛時,其特性是向上向外伸展,所以會出現紅腫且向外發散的現象;陰氣旺盛時,其特性是向下向內收斂,所以會出現黑陷且向內凹陷的現象。向外發散時,衛氣能夠上升通達,人就能生存;向內凹陷時,衛氣淪喪衰敗,人就會死亡。

陽氣旺盛是順應自然規律的表現,陰氣旺盛是違逆自然規律的表現。探究疾病的根源,如果病邪在太陽經,沒有及早解除表寒,病邪就會向內傳入六經,衛氣鬱滯,進而引發痘疹,這已經是順應疾病發展規律中的逆反現象。如果在痘疹還沒出現之前,就及早使用解表藥物,使寒邪散去,衛氣疏泄,痘疹就不會產生,這才是順應疾病發展規律中的順應現象。

庸醫胡亂診斷,認為是臟腑的毒邪,不知道要先解表,反而用寒涼的藥物來瀉下,敗壞了胃氣,導致小孩夭折,真是千古奇冤。這種庸醫實在太多了,怎麼能全部清除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