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文燮

《藥鑒》~ 新刻藥鑑卷之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新刻藥鑑卷之二 (4)

1. 當歸

氣溫,味辛甘,氣味俱輕,可升可降,陽也。多用,大益於血家,諸血證皆用之,但流通而無定,由其味帶辛甘而氣暢也,隨所引導而各至焉。入手少陰,以其心主血也。入足太陰,以其脾裹血也。入足厥陰,以其肝藏血也。與白朮白芍生地同用,則能滋陰補腎。與川芎同用,則能上行頭角,治血虛頭疼。

再入白芍木香少許,則生肝血以養心血。同諸血藥入以薏苡仁牛膝,則下行足膝,而治血不榮筋。同諸血藥入以人參川烏烏藥薏苡仁之類,則能榮一身之表,以治一身筋寒濕毒。佐黃耆人參,皆能補血。佐牽牛大黃,皆能破血。從桂附則熱,從硝黃則寒。入和血藥則血和,入斂血藥則血斂。

入涼血藥則血涼,入行血藥則血行,入敗血藥則血敗,入生血藥則血生,各有所歸也,故名當歸。痘家大便閉結,由熱毒煎熬真陰,以致大腸經血少故耳,玄明粉中重加當歸,則血生而大腸自潤矣。或曰,痘瘡臨收之際用之,恐行血作痛,此又不通之論也,蓋腸胃既燥,則血藥盡能里潤腸胃,將何者外行痘瘡哉。經云,有故無殞,亦無殞也,其斯之謂乎。

便泄者勿用。

白話文:

當歸性溫,味辛甘,氣味都比較輕,能上能下,屬於陽性藥物。大量使用,對血液系統大有益處,各種血液疾病都可用它治療。但它的作用是流通的,沒有固定方向,因為它味道辛甘,氣味舒暢,所以能隨著其他藥引導到身體各處。它能進入手少陰經(心經),因為心主血;能進入足太陰經(脾經),因為脾臟統攝血液;能進入足厥陰經(肝經),因為肝臟藏血。

與白朮、白芍、生地黃一起使用,就能滋陰補腎;與川芎一起使用,就能上行於頭部,治療血虛頭痛。再加入少量白芍、木香,就能生髮肝血以滋養心血;與其他活血藥物以及薏苡仁、牛膝一起使用,就能下行於足膝,治療血虛不能濡養筋脈的疾病;與其他活血藥物以及人參、川烏、烏藥、薏苡仁等一起使用,就能滋養全身的肌膚,治療全身筋脈寒冷、濕邪、毒邪。輔助黃耆、人參,都能補血;輔助牽牛子、大黃,都能破血。搭配桂枝、附子則性溫,搭配硝石、黃連則性寒。

與和血藥合用則血液調和,與斂血藥合用則止血;與涼血藥合用則降火,與活血藥合用則行血;與敗毒藥合用則排毒,與生血藥合用則生血,各有歸宿,因此得名「當歸」。

對於患痘瘡而大便祕結的病人,是因為熱毒煎熬真陰,導致大腸經血少所致,在玄明粉中多加當歸,就能生血使大腸潤滑。有人說,痘瘡將要痊癒時使用當歸,恐怕會活血導致疼痛,這是錯誤的說法。因為腸胃乾燥,藥物就會潤澤腸胃,怎麼會外行於痘瘡呢?經書上說:「有病則治,無病則不治」,這正是這個道理。

大便稀溏者不宜使用當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