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杲(疑託名)

《珍珠囊補遺藥性賦》~ 卷三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7)

1. 草部中

抑又聞芍藥苦平,赤者破血通經,而白者可安胎止痛。辛姜大熱,生則嘔家聖藥,而乾者除霍亂肚疼。

芍藥,為臣。味苦酸平,微寒有小毒,惡石斛芒硝。畏硝石。反藜蘆。芍有赤白二種,白者補虛止汗,赤者除熱明目。姜,為使。有生用,有乾用,乾者味辛溫,大熱無毒,溫中止血,逐痹風濕;生者味辛,微溫無毒,處處有之。用熟即去皮,用生即留皮。發散傷寒下氣,為嘔家聖藥。

葛根止渴解酲,發散傷寒消熱毒。瞿麥開通關格宣癃、墮子更催生。

葛根,味甘寒無毒。瞿麥,止用實殼,不用莖葉,味苦寒無毒。

栝蔞曰天瓜,實治乳癰,根可止渴。蒼耳即枲耳。子能明目,葉解風纏。

栝蔞根,名天花粉。味苦寒無毒,實即瓜蔞。蒼耳,味甘溫有小毒。今處處有之,主攣痹濕風寒。

玄參攻喉痛。苦參攻腸風,並可消痹破癥結。貝母人面瘡,知母潤心肺,皆能止嗽理傷寒。

玄參,即山麻,味苦鹹微寒無毒。今處處有之,除風熱,明眼目。苦參味苦寒無毒,殺疳蟲治瘡毒。貝母,味辛苦平微寒無毒,專治腿膝人面瘡,及諸癰毒。知母,味苦寒無毒,除熱止渴。

白薇本消淋露,更治風狂,併除溫瘧。白芷能除血崩,專攻頭痛,亦用排膿。

白薇,味苦鹹平,大寒無毒,如蔥管者佳。白芷,味辛溫無毒,專治蛇咬,研末摻咬處,或搗汁浸傷處,並效。

當歸主血補虛勞。止血用頭,破血用尾。麻黃髮散攻頭痛,發汗用莖,止汗用根。

當歸酒浸焙,味苦辛溫無毒。麻黃,味苦溫無毒。

大薊功同小薊,治癰腫血崩吐衄。小青不如大青,療傷寒熱毒時行。

大薊小薊味甘溫,今處處有之。大青、小青味苦大寒無毒,處處有之,古方只用大青。

京三稜、蓬莪朮,破血消症,寧心脾腹痛。白豆蔻、蓽澄茄,溫脾健胃,能消食寬膨。

三稜,味苦平無毒。莪朮又曰莪蒁,味苦平溫無毒。白豆蔻,味辛大溫。蓽澄茄味辛溫無毒。

鬱金勝似薑黃,行經下氣。川芎貴乎藁本,頭痛皆痊。

鬱金,須用蜀中如蟬肚者佳,味苦辛寒無毒。薑黃說見下文。川芎,解見草部上芎藭下。藁本,俗曰土芎,味辛微寒無毒,主風入四肢,畏青葙子。

前胡柴胡,功無優劣,通醫熱病,主療傷寒。

前胡,味苦微寒無毒,下氣消痰,推陳致新,安胎止嗽。柴胡見草部上。

薑黃烈似鬱金功。下氣消癰,通經破血。蓽茇味如良薑辣,轉筋霍亂,心痛連顛(顛即頭頂也。)

薑黃處處有之,味辛苦大寒無毒。鬱金解見前。蓽茇,味辛大寒無毒,溫中下氣。高良薑,味辛溫,大熱無毒。

剪草入疥瘡之氣。王瓜導乳汁之泉。

剪草,味苦平無毒。婺州產者最良。根名白藥。治金瘡。古方以煎草末蜜和,九蒸九曬成膏。可醫一切失血。王瓜一名落鴉瓜,一名土瓜,結子如彈丸,生青熟赤。可啖。閩俗稱之為毛桃。其根止渴,散癰除疽,消症下血。

白話文:

草部中

芍藥味苦性平,紅色芍藥活血通經,白色芍藥安胎止痛。生薑性大熱,生薑是治療嘔吐的良藥,而乾薑則能治療霍亂和腹痛。

芍藥是臣藥,味苦酸性平,微寒略有毒性,忌與石斛、芒硝同用,畏忌硝石,與藜蘆相克。芍藥有紅白兩種,白色芍藥補虛止汗,紅色芍藥清熱明目。生薑是使藥,有生薑和乾薑兩種,乾薑味辛溫,性大熱無毒,能溫中止血,驅除痹症、風濕;生薑味辛,微溫無毒,到處都有。使用熟薑需去皮,使用生薑則需留皮。生薑能發散傷寒、降氣,是治療嘔吐的良藥。

葛根能止渴解酒,發散傷寒,消熱解毒。瞿麥能通利水道,治療尿閉,還能催生墮胎。

葛根味甘性寒無毒。瞿麥只用果實的殼,不用莖葉,味苦性寒無毒。

栝樓又稱天瓜,果實能治療乳癰,根能止渴。蒼耳又稱枲耳,種子能明目,葉子能治療風濕痺痛。

栝樓根,又名天花粉,味苦性寒無毒;果實就是栝樓。蒼耳味甘性溫略有毒性,現今到處都有,主治肢體拘攣、風濕寒痺。

玄參能治療喉嚨痛。苦參能治療腸風,也能消腫散結。貝母能治療面部瘡瘍,知母能滋潤心肺,都能止咳治療傷寒。

玄參又名山麻,味苦鹹微寒無毒,現今到處都有,能除風熱,明目。苦參味苦性寒無毒,能殺蟲治瘡毒。貝母味辛苦性平微寒無毒,專門治療腿膝關節及面部瘡瘍,以及各種癰腫毒瘡。知母味苦性寒無毒,能清熱止渴。

白薇能治療淋病,還能治療狂風病和溫瘧。白芷能治療血崩,專門治療頭痛,也能排膿。

白薇味苦鹹性平,性大寒無毒,像蔥管一樣的白薇最好。白芷味辛性溫無毒,專門治療蛇咬傷,研磨成粉末敷在傷口上,或搗碎後用汁液浸泡傷口,都有效。

當歸主治血虛和勞損。止血用當歸的頭部,破血用當歸的尾部。麻黃能發散風寒,治療頭痛;發汗用莖,止汗用根。

當歸用酒浸泡後烘乾,味苦辛性溫無毒。麻黃味苦性溫無毒。

大薊和小薊功效相同,能治療癰腫、血崩、吐血和鼻出血。大青葉比小青葉療效好,能治療傷寒、熱毒和流行性疾病。

大薊和小薊味甘性溫,現今到處都有。大青葉和小青葉味苦性大寒無毒,到處都有,古方只用大青葉。

京三稜、蓬莪朮能破血消腫,治療心脾和腹部疼痛。白豆蔻、蓽澄茄能溫中健脾,消食和胃。

三稜味苦性平無毒。莪朮又名莪蒁,味苦性平溫無毒。白豆蔻味辛性大溫。蓽澄茄味辛性溫無毒。

鬱金比薑黃還好,能行血下氣。川芎比藁本還好,能治頭痛。

鬱金需使用產於蜀地、形似蟬肚的最好,味苦辛性寒無毒。薑黃詳見下文。川芎詳見草部上篇芎藭條目。藁本俗稱土芎,味辛微寒無毒,主治風邪入侵四肢,忌與青葙子同用。

前胡和柴胡功效沒有優劣之分,都能治療熱病和傷寒。

前胡味苦微寒無毒,能降氣消痰,促進新陳代謝,安胎止咳。柴胡詳見草部上篇。

薑黃的藥性與鬱金相似,能下氣消腫,通經破血。蓽茇味道像高良薑一樣辛辣,能治療抽搐、霍亂、心痛和頭痛。

薑黃到處都有,味辛苦性大寒無毒。鬱金詳見前文。蓽茇味辛性大寒無毒,能溫中下氣。高良薑味辛性溫,性大熱無毒。

剪草能治療疥瘡。王瓜能催乳。

剪草味苦性平無毒,婺州產的最好。根名白藥,能治療刀傷。古方用煎煮過的草末和蜂蜜混合,九蒸九曬製成膏藥,能治療各種出血症。王瓜又名落鴉瓜、土瓜,果實像彈丸一樣大小,生時青色,熟時紅色,可以食用。閩地俗稱毛桃。其根能止渴,散癰解毒,消腫止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