佚名,唐·王冰編注,宋·林億、高保衡、孫奇校正

《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》~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三 (1)

1. 重廣補註黃帝内經素問卷第二十三

啟玄子次註林億孫竒髙保衡等奉敕校正孫兆重改誤

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:「子知醫之道乎明堂,布政之宮也,八窻四闥,上圓下方,在國之南,故稱明堂。夫求民之瘼,恤民之隱,大聖之用心,故召引雷公問拯濟生靈之道也。!」

雷公對曰:「誦而頗能解,解而未能別,別而未能明,明而未能彰言所知解但得法守數而已,猶未能深盡精微之妙用也。~~,~~新校正云:「按楊上善云:『習道有五,一誦,二解,三別,四明,五彰。』」。足以治羣僚,不足至侯王公不敢自髙其道,然則布衣與血食主療亦殊矣。

願得受樹天之度,四時隂陽合之,別星辰與日月光,以彰經術,後丗益明樹天之度,言髙逺不極。四時隂陽合之,言順氣序也。別星辰與日月光,言別學者二明大小異也。~~,~~新校正云:「按《太素》『別』作『列』字。」。上通神農,著至教疑於二皇公欲其經法明著,通於神農,使後丗見之,疑是二皇並行之教。

~~,~~新校正云:「按全元起本及《太素》『疑』作『擬』。」。」

帝曰:「善。無失之此,皆隂陽表裏,上下雌雄相輸應也,而道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可以長乆,以教衆庶,亦不疑殆,醫道論篇,可傳後丗,可以爲寶以明著故。。」

雷公曰:「請受道,諷誦用解誦,亦諭也。諷諭者,所以比切近而令解也。。」

帝曰:「子不聞《隂陽傳》乎!」

曰:「不知。」

曰:「夫三陽,天爲業天爲業,言三陽之氣在人身形所行居上也。隂陽傳,上古書名也。~~,~~新校正云:「按《太素》『天』作『太』。」。上下無常,合而病至,偏害隂陽上下無常,言氣乖通不定在上下也。合而病至,謂手足三陽氣相合而爲病至也。陽并至則精氣微,故偏損害隂陽之用也。。」

雷公曰:「三陽莫當,請聞其解莫當,言氣并至而不可當。。」

帝曰:「三陽獨至者,是三陽并至,并至如風雨,上爲巔疾,下爲漏病并至,謂手三陽足三陽氣并合而至也。足太陽脉起於目内眥,上額,交巔上。其支別者,從巔至耳上角。其直行者,從巔入絡腦,還出別下項,從肩髆内,夾脊,抵腰中,入循膂,絡腎,屬膀胱。手太陽脉起於手,循臂上行,交肩上,入缺盆,絡心,循咽下鬲,抵胃,屬小腸,故上爲巔疾,下爲漏病也,漏血膿出。所謂并至如風雨者,言無常準也。

~~,~~新校正云:「按楊上善云:『漏病謂膀胱漏洩,大小便數不禁守也。』」。外無期,内無正,不中經紀,診無上下,以書別言三陽并至,上下無常,外無色氣可期,内無正經常爾。所至之時,皆不中經脉綱紀。所病之證,又復上下無常,以書記銓量,乃應分別爾。

白話文:

黃帝坐在明堂,召見雷公詢問:「你了解醫學的道理嗎?明堂是國家發布政令的場所,有八個窗戶和四個門,上方呈圓形,下方呈方形,位於國家的南方,所以稱為明堂。君主為了體察人民的疾苦,關心人民的隱憂,這是偉大聖賢的心意,所以召見雷公詢問如何拯救蒼生的方法!」

雷公回答說:「我背誦醫理,還算能夠理解,理解了卻還不能區分清楚,區分清楚了卻還不能明白,明白了卻還不能完全闡述出來。我所知解的,只是得到一些法則並遵守它們,還不能深入了解其中精微奧妙的運用。我這種能力足以治理一般官員,卻不足以治理王侯公卿。我不敢自誇自己的醫術高明,所以,平民百姓和達官貴族所接受的治療方式也是不同的。」

「我希望能學習上天的法則,以及四時陰陽變化的道理,分辨星辰和日月的光輝,用來闡明醫學的道理,讓後世更加明白。所謂上天的法則,是指高遠無窮盡的道理;四時陰陽變化,是指順應自然的規律;分辨星辰和日月的光輝,是指區分學者所認識的大小差異。希望將醫術上通神農,使後世知道這是可以和神農、黃帝並列的教導。」

黃帝說:「好。不要遺失這些醫理。所有的醫理都和陰陽、表裡、上下、雌雄相對應,互相轉化。了解醫理的人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就可以長久保持健康,並將醫理傳授給百姓,不會有疑惑和危險。醫理的論述可以傳給後世,成為珍寶,彰顯醫學的道理。」

雷公說:「我願意接受教誨,將所學的內容背誦並理解。背誦理解,是為了使人能夠通過切近的比喻來理解醫理。」

黃帝問:「你聽說過《陰陽傳》嗎?」

雷公回答:「沒有聽說過。」

黃帝說:「所謂三陽,是指人體中陽氣運行的地方。陰陽傳,是上古時期的醫書。三陽之氣在人體上下運行,沒有固定的規律,如果陰陽之氣不協調,就會導致疾病。陽氣同時到達,就會使精氣衰微,損傷陰陽的正常功能。」

雷公說:「三陽之氣如果同時到達,是無法抵擋的,我請求您解釋一下。」

黃帝說:「所謂三陽同時到達,就像風雨一樣,如果陽氣向上侵襲,就會導致頭頂疾病;如果向下侵襲,就會導致漏泄之病。手三陽和足三陽的氣同時到達。足太陽脈起於眼睛內側,向上到額頭,交會於頭頂。分支從頭頂到耳朵上方,直行的則從頭頂進入腦部,然後從項部出來,沿著肩部內側、脊柱兩旁向下,到達腰部,進入脊柱內,連繫腎臟,屬於膀胱。手太陽脈起於手部,沿著手臂向上,交會於肩部,進入鎖骨上窩,連繫心臟,沿著咽喉下降到橫膈膜,到達胃部,屬於小腸。所以,陽氣向上侵襲會導致頭頂疾病,向下侵襲會導致漏泄疾病,漏泄是指血液和膿液流出。所謂同時到達像風雨一樣,是形容陽氣的運行沒有規律。」

「三陽之氣同時到達,外在沒有明顯的徵兆,內在也沒有規律可循,不符合經脈的正常規律。診斷時沒有一定的標準,需要根據醫書來區分和判斷。」